人生是一种修行,修的不仅是苦难,更是心态。
圣严法师在《清净自在心》用充满智慧的语言教给世人人生的修行的课程。在人的一生中,人的终点都一样,其间的过程却不同。让我们来聆听大师的箴言,修炼自己的心态。
仰望别人的人生不如学习人生修行的方法。圣严法师在《清净自在心》将告之我们如何做。
《清净自在心》综合了他有关静心的九堂人生哲学课,笔触直接指向自省内心的人生修行,让我们对世俗社会万千的人和事,如人际交往、事业成败、爱情婚姻、财富生活等诸方面都有着勘破纷扰表象,洞悉其中本质的深刻理解。
你是“需要’’还是“想要’’
人往往是,需要的很少,想要的太多。
——圣严法师
苦闷的年轻人问禅师: “为什么我总是生活得不快乐呢?看见别人得到什么会快乐,我也就会尝试着去得到。可是东西得到了,却始终得不到别人的那份快乐。生活反而因为追求这些东西变得更痛苦了。这是为什么呢?”
禅师说: “想要并非需要,得到也并非尽是喜悦。强求不需要的东西,只会使^变得痛苦而已。去找你需要的东西,并且得到,你自然会变得快乐了。”
年轻人问禅师: “那什么样的东西是需要的,什么样的东西是想要的呢?”
禅师说:“比如你觉得冷,需要一顶帽子,你买了这顶帽子,觉得温暖,那么这顶帽子就是你需要的。如果是你看见别人有一顶帽子,于是也想去买一顶,最后买了一顶又一顶。那么这些帽子就是你想要的。”
想要是一种痛苦的事情,需要则是一种快乐的事情。
一个人要生存在这个世界上需要些什么?简单的衣着,普通的食物。一个人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需要些什么?衣食住行,几个亲密的朋友,自己关心的亲人,愿意为之奋斗并且想要达成的理想和目标。可是很多人把自己的生活变得复杂化,让自己活的很累很累,其实原因不过是把自己想要的当做自己需要的。
在年少的时候,大家都有自己的理想,都会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并且为之奋斗。有多少人最终完成了自己的理想呢?有多少人达到了自己设定……
P003
慈悲的表现,不在于讨好殷勤,乃在于感谢恩人,原谅仇人,帮助苦人,救济穷人,调伏狂人,启导愚人,感化恶人,鼓励善人,警策懒人,醒觉迷人。
做人有做人的原则,做事有做事的原则。做人的原则首先要“保护自己”,可是保护自己并不表示要伤害他人;考虑自己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人,自己受益,也希望对他人有帮助,秉持彼此互惠互助的立场,这种原则才是对的。
——圣严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