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第一次乘火车到奉天旅行,火车上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情,笑料百出,清廷官员滑稽无能的形象活灵活现,慈禧太后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也令人意外。老佛爷坚持要让太监来开火车,因为她不能破坏男人不能伺候她的传统规矩。
铁路官员对铁路运行一无所知,对老佛爷说:“太后,让火车停下很容易,是六个人跳下车抓住车厢后面的轮子,靠他们全体的重量迫使火车停下来。”
火车工人被要求穿上华丽的官袍,一旦衣服被煤灰弄脏,就立即扔掉,换上一件新的。
……
《皇室烟云(德龄公主文集)》告诉你:你不必怀疑,这些都是真实的事情!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皇室烟云(德龄公主文集)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美)德龄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慈禧太后第一次乘火车到奉天旅行,火车上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情,笑料百出,清廷官员滑稽无能的形象活灵活现,慈禧太后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也令人意外。老佛爷坚持要让太监来开火车,因为她不能破坏男人不能伺候她的传统规矩。 铁路官员对铁路运行一无所知,对老佛爷说:“太后,让火车停下很容易,是六个人跳下车抓住车厢后面的轮子,靠他们全体的重量迫使火车停下来。” 火车工人被要求穿上华丽的官袍,一旦衣服被煤灰弄脏,就立即扔掉,换上一件新的。 …… 《皇室烟云(德龄公主文集)》告诉你:你不必怀疑,这些都是真实的事情! 内容推荐 德龄公主在《皇室烟云(德龄公主文集)》中细致描述了慈禧太后出巡奉天的旅途生活。这是慈禧首次乘坐火车,当奢华的宫廷生活遭遇火车的特殊环境,竟发生了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德龄公主一改往日知性风格,用幽默诙谐的笔触再现那段特别的旅行。 同时,为了维持慈禧极度尊贵的生活,清宫中有一支由低级太监和宫女组成的庞大后勤队伍,他们的工作情况少为人知,德龄公主也在本书中为读者揭开了这支队伍的神秘面纱。 《皇室烟云(德龄公主文集)》的作者是德龄。 目录 1 金沙铺道 2 太后坐火车旅行 3 火车员工 4 铁路官员 5 朝廷官员 6 銮舆 7 接驾 8 太后的衣橱 9 宫廷烹调术 10 光绪皇帝 11 女侍官和宫女 12 旅行中的小朝廷 13 在旅途中 14 著名总督裳世凯 15 在野外 16 老佛爷回故乡 17 太后的寝官 18 历代皇帝的遗物 19 狐仙塔 20 狩猎园 21 痛苦的回忆 22 御剧场 23 返程 24 桑叶的奇迹 25 朝廷的工匠 26 御狗屋 27 皇室的奢华 28 湖上官殿 29 太医 30 宽容与公正 31 当荷花迎朝阳的时候 32 老佛爷的梳妆台 33 皇室的花卉 34 银盆 35 预兆 试读章节 第二节车厢,不管从哪方面讲都是极不重要的一节车厢。我们可以跳过车厢往后看。这节车厢装载着员工们的箱子、箩筐和篮子。这又是一个忙碌的地方,因为员工们在这里脱去被煤烟弄脏了的袍子,换上新装。我不知道他们是在什么时候换衣服的,因为我多次经过这里都没有撞上尴尬的场面。我倒没有什么顾虑,因为我是经过太后特许可以自由走动的。 在火车员工的车厢后面有一节车厢装载着一群非常特殊的人,这些人是铁路官员。他们的毫无价值正好引起了我的兴趣,因为他们代表了大清帝国里一个非常特殊的阶层。 这些铁路官员实际上不干任何公事,他们的职务就是享受特权。 他们伴随御用列车的理由有两条:第一是太后希望她的人员受到各方面的保护,第二是他们也想趁机捞些外快。当然这是去奉天的御用列车上的一个特殊群体。 这群铁路官员的头领叫孟福祥。他穿着极为豪华的公服,是一个看起来高傲自大的中国人,自认为是个重要人物。京一奉线上的大部分收益都归他所有。他基本上不管事,也许这倒是我们的运气,因为他对铁路运行一无所知。但是他精通一切敛财的方法。 首先是要安排这些官员的任务。我曾提到过机车员工的规模,那是三名司机,四名司炉。司闸是属于另外一群。官员们必须监督他们的工作。孟福祥把他手下这一群人分成几组,每组两人。有一组的任务是站在驾驶室中三名司机和四名司炉之间,监视他们是否操作正确,尽管操作错了他们也不懂! 官员们随意发出命令,这些命令都能被执行,至少能使官员们感到满意。也就是说,当某个官员瞩咐司机或司炉干什么,他们就随便干些什么,表示他们已听到命令了。至于做得对或错,都无关紧要,因为这些官员什么都不懂。 官员们关心的是:在御用列车上,不管是一号、二号还是三号司炉都没有在任何地方坐下。他们要保证没有人坐下。包括那跪在煤堆顶上用短柄铲把煤送给二号、三号司炉的四号司炉。他们还要保证没有一个司闸在任一节黄车厢顶上走动。尽管如此,他们的工作也够辛苦的,因为他们也不能坐下。 下面我们来叙述关于官员们工作的一两件小事。 孟福祥也有两个助理——号助理和二号助理。至于助理如何去协助一个本人都没有工作的人去工作,这是不可思议的。这两名助理又都有各自的助理,所以这是一个庞大的集团。这种现象说起来也很简单。每当一个人得到了一个享有特权的工作,可以从中捞到大笔钱的时候,那么他就把尽可能多的男亲戚安排在自己身边,把他们都列人工资单,这种传统是由来已久的,所以要指望这批人能做出些事来是不可能的。 孟福祥是铁路局的局长。凡是与钱有关的事,都要经过他的手。这一职位是朝廷任命的。如果我们能逼迫总管太监李莲英说出真话,那么他也得承认:孟福祥为了谋求铁路局局长的职位,曾给过他大量的银子。 这个领导集团是非常无能的,从下面的事情就可以看出。 太后急于想了解有关火车的每一个细节,就把孟福祥召来询问。孟福祥进来,叩了头,回答问题时眼睛始终向下看。 “火车是怎么走的?”她问。 “太后……太后……”孟福祥讷讷地说,”那是铁路员工使它走的。” “我知道,但是他们是怎样使它走的?” “奴才该死,奴才不知道。” “在上一站,”太后接着问,“由于某种原因,我们要车退回去,立即回答我。怎么使轮子倒转?” “我……我……嗯……他们就是这么干的,是司机干了些什么。” “如何使行进的车停下来?” “太后,六个人跳下车抓住车厢后面的轮子,靠他们全体的重量迫使车停下来。” 这答复可能比孟福祥实际想的还要正确些。实际上他想的是闸工们抓住了火车迫使它停下来。 这样的铁路官员,他们是凭什么资格上去的?坦白地说,就是凭钱。他们是用钱买的官职。按说,这也不是他们的错。例如我哥哥勋龄,他是铁路监督。但是他监督什么?我不知道,他自己也不知道。他之所以够格就是因为他毕业于法国的一所陆军军官学校!P14-16 序言 德龄,清朝外交使臣裕庚之女,一位美丽、另类的公主。她随父在日、法生活多年,通晓外文。1903年回国后,成为慈禧第一女侍官,深得宠信。 她身着巴黎最新潮的时装走进紫禁城,爽朗而奔放。 她深受西方自由平等思想的熏陶。却让封建守旧、要求严苛的慈禧对她赞赏有加。 她身为慈禧近侍,依然得到光绪皇帝信任,成为光绪无比珍视的朋友。 她用自己的大智慧和小心机,在尔虞我诈的后宫世界里,游刃有余…… 独特的生活经历,赋予她创作的源泉,离开皇宫后,她选择用文字讲述清官那些人、那些事儿。 德龄公主笔下,最重要的人物莫过于慈禧老佛爷。在本套丛书中,《清官二年记》《慈禧御苑外史》《皇室烟云)的大部分文字,都在讲述着她与这位老人的故事。 她在书中说:“咸丰驾崩,小皇帝登基,慈禧以太后的身份登上了权力的顶峰,一双纤纤玉手开始掌控一个帝国的命运……” 尽管并不十分赞同慈禧的政见,也不赞同她的守旧,但这并不妨碍德龄对这位权力老妇的喜爱。她进宫时,慈禧已年过六旬,刚刚经历义和团运动的地动山摇,而这位老人在两年的颠沛流离之后,依然强健有力地掌控着朝政大局,在男权社会里权杖挥舞。 德龄眼中的慈禧,却远非如此。 ——她赢得权力的荣耀,却饱尝生活的苦楚。咸丰和同治的离世,让她的深官生活更加孤独寂寥,动荡的朝政让她心力交瘁。 ——她情绪多变,却也乐观淡然。面对强加的罪名,打着趣儿申辩几句,然后—笑而过。 ——她看似无情却又深情。她压制光绪,残害官员,而每每说起咸丰和同治,仍会黯然落泪。 ——她爱美,奢华,尤爱珍珠,还有路易十五高跟鞋。她爱玩、爱笑,喜欢旅行、游戏、养花、种菜。 在慈禧身边的两年,德龄备受荣宠。但她最终还是选择离开,她无法抗拒内心对自由的向往。在《童年回忆录》中,德龄公主这样写道:“我永远痛恨围墙,痛恨隐居在围墙里,常常尝试着要跳出这围墙。我从不曾做过中国礼教下的奴隶,中国礼教注定女子的天地限于一个家,这是外国女子所不能理解的。”社会如此,皇宫更甚,她被封建礼教这堵无形的墙重重包围,透不过气。 而另一个原因,是她对自己的失望和对光绪皇帝深深的愧疚。德龄明白,千疮百孔的大清王朝已经奄奄一息,革新之路势在必行。她曾向光绪许诺,一定寻求机会向慈禧进言。可最终,她发现自己无能为力,这成为她一生的遗憾…… 清朝,一个商我们最近的封建王朝,我们对它似乎有些了解,却又模糊不堪。各种史料的堆砌。戏说的情节,让那300多年历史的起落沉浮、暗潮激流,遮拦了我们的视野。 德龄公主的作品,或许为我们开启了那扇尘封已久的历史之门,我们只需静心读—读这些真实的故事,用心品一品那些沧桑的过往,一个王朝的背影便会清晰起来。 2012年7月2日 北京写于朗朗书房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