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河》是赵丽宏先生创作的第一部儿童成长小说,故事讲的是:小主人公雪弟从小在农村长大,过惯了与亲婆(祖母)在一起的生活,突然有一天父亲将他接到上海,他的生活被彻底改变了。他要面对新环境,结交新伙伴,认识城市形形色色的人,面对许许多多新事物……小说以雪弟充满童真的视角来观察这个世界,因为从小对河的依恋,到城市后他为找河而迷路,因为河而认识一群伙伴,在河边遇见一对流浪兄弟,在桥上打赌跳水,还奋不顾身从河里救人等等。故事总是无意中将河拉入到我们的视野当中,正是一条河将雪弟从农村慢慢“渡”到城市,让他通过“河”这个媒介接纳新环境,完成了一次不平凡的成长。
《童年河》是赵丽宏先生创作的第一部儿童成长小说。
《童年河》简介:
童年就像一条小河,从你生命的河床里流过,它流得那么缓慢,又流得那么湍急,你无法把它留住,它的涟漪和浪花会轻轻地拍击你的心,让你感觉自己似乎总是没有长大。
如果童年的岁月真有一条河陪伴,哪怕只是一条小小的河,那必定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河畔会发生多少故事呢?
别了,老家
雪弟七岁那年,父亲到乡下来接他去上海。
雪弟的阿爹和姆妈在很远的地方工作,而且两个人不在同一个城市,姆妈在上海,阿爹在东北。雪弟生下来后,很多时候都被寄养在亲戚家,五岁的时候,阿爹把他送到崇明岛上的乡下老家,由亲婆带他长大。亲婆,就是阿爹的母亲,也就是祖母。所以,在七岁前,雪弟是个乡下孩子。现在,用亲婆的话说,雪弟家福星高照,阿爹终于从东北调到了上海,被分开的牛郎织女,从此可以天天住在一起,儿子也能回到爹妈身边了。姆妈本来住在工厂宿舍里,一个亲戚把市区里的一处房子租给了他们,一家三口,就要在上海安一个家啦。
可雪弟并不高兴,他不想离开亲婆,他喜欢乡下。阿爹和小镇上很多来送别的人说话,亲婆也在忙着招呼客人。雪弟一个人悄悄地从后门走了出去。
后门外面是一条河,一条小木船泊在河边。雪弟的行李已经搬到了船舱里,一只小木板箱,一只蓝花布包襄..等一会儿雪弟就要跟阿爹坐船去上海。
雪弟天天在河边走来走去,他喜欢在河岸玩,喜欢河边的风吹在脸上的感觉。迎面吹来的风中,有很多好闻的气味,那是芦苇、树叶和青草的气息,是油菜花的香味。这里只要有水的地方,水边就会长芦苇,芦苇就是河流的绿色花边。河岸上种着很多杨树和槐树,浓密的枝叶在空中交织成一团团绿色的云。树上有几只鸟在呜叫,它们躲在树里,可满世界都能听见它们快活的歌唱。雪弟每天看见很多乌,大大小小,各种各样不同的形状和颜色,有黑色的大乌,也有彩色的小鸟。乌鸦、喜鹊、鹁鸪、鹭鸶、麻雀、燕子、绣眼、乌鸫、白头翁、百灵鸟……还有很多雪弟叫不出名字的鸟,雪弟觉得用一个“鸟”字就能概括它们,那么多好看的羽毛,那么多好听的呜唱,都在一个“鸟”字里藏着呢。
鸟在树上唱歌的时候,河里的鱼也在忙着,它们虽然无声无息,却是水里活泼的精灵,雪弟喜欢看它们在清澈的水里穿梭追逐的身影,他觉得鱼和鸟其实是差不多的,乌在天上飞,鱼在水里飞,鸟会唱歌,鱼也一定会唱歌,只是人听不见而已。雪弟脑子里总有这样的念头,如果自己能像鱼一样潜水,一定能听到鱼说话,.夏天的时候,雪弟跟着镇上的孩子在这条河里玩水。亲婆开始反对雪弟学游泳,雪弟说:“我不学会游泳,以后掉在河里会淹死的。”这个理由居然说服了亲婆,因为乡下每年都有小孩溺水而死。雪弟和小伙伴们一起下河时,亲婆就搬着一把小竹椅,急匆匆迈动着一双小脚,赶到河岸上坐着,目光紧盯着孙子的身影,直到雪弟能在深过头顶的水里手舞脚蹬往前游,她才停止盯梢。亲婆笑雪弟,说他凫水的样子像狗爬,不过亲婆还是很高兴,雪弟学会了游泳,尽管是“狗爬式”,样子难看,但掉在河里不会淹死了,这让亲婆省了很多·心。 河对岸就是广阔无边的田野。田里油菜花正盛开,那一大片金黄,就像天上的太阳光都洒落在地上,亮得刺眼睛。金黄色的阳光里,飘漾着一缕缕粉红色的云,这是紫云英在开花。雪弟喜欢这种贴地而长的绿草,喜欢它们开的花,一大片小花集合在一起,就成了地上的红云。雪弟不明白,农民为什么不多种一点紫云英,他觉得紫云英开花比油菜花好看。不过油菜花和紫云英一起开花,两种颜色交织在一起,特别关。雪弟看过画报里的花,比他天天看到的这些花,差得远了。雪弟听见耳畔嗡嗡响,这是蜜蜂在飞,它们正在花丛里忙着采蜜呢。这一切,到了上海就再也看不见了。雪弟跟着姆妈去过几次上海,那里多的是房子和马路,还有数不清的人,没有河,没有紫云英和油菜花,没有鸟和鱼。如果能变成一只蜜蜂,现在就飞到油菜地里躲起来……P1-4
从事文学写作四十多年了,以前写的大多是散文和诗。这是我第一次写长篇小说,而且是一部写给孩子们看的小说。断断续续,写了一年多。写得怎么样,自己无法评判.但有一些感受,可以告知读者。写这篇小说时,感觉时光仿佛随着文字倒流半个世纪,使我又回到少年时代,回到早已过去的那个遥远年代。小说是虚构的,但虚构的故事和人物中,有我童年生活的影子。写作过程中,记忆中很多场景,很多人物,很多甜蜜的或者苦涩的往事,不断地浮现在眼前,让我感动,心颤,甚至流泪。真实和虚构,在小说中融合成一体。
小说的视角,是一个孩子的目光。对那个动荡复杂的年代,天真的孩子是无法剖析的,更不可能以今天的观念去分析当年的种种现象。小说的主人公雪弟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他睁大了眼睛,观察,感受,思考,小小的心灵不时被温暖,被感动,被震撼,被启迪。他不会故作深沉发什么议论,但很自然地会有困顿和疑惑产生。雪弟的很多疑惑,小说中无须解答,读者自会感受其中的曲折。雪弟所经历的,只是那个年代的一个短促的片断,是纷繁大世界中一个小小的角落。片断再短,角落再小,如果能展其风韵之绚烂,绘其情境之精妙,或可以小见大,窥见远去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世态人情。
我的同辈人,读这样的小说,也许会心生共鸣,因为他们熟悉那个时代。现在的少年人,大概也不会拒绝这样的小说。因为,不管我们所处的社会和生活状态发生多大的变化,有些情感和憧憬是不会变的,譬如亲情,譬如友谊,譬如对幸福人生的向往。童心的天真单纯和透明澄澈,也是不会改变的。
作为一个写小说的新手,面对读者,心里还是有点忐忑不安。我写惯了散文,写小说,也难免多一点散文的笔调和气息。我想,散文的散淡和自由,散文的自然和真切,应该不会对小说有什么损伤,小说的写法,其实也是自由而不拘一格的。希望读者对我这个不年轻的小说新手多多包涵。我的小说,如果能有某个片断能让你会心一笑,或者发出一声叹息,我就很满意了。
感谢画家米芾,为我的小说精心创作了插图。她对小说的时代和情境是熟悉的,她的插图,很生动地展现了小说中的场景,也为这本书增添了色彩。
赵丽宏用他第一部长篇小说,把自己的童年记忆变成了文学——无论是对小读者,对大读者还是对他本人,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著作。
——金波(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
《童年河》是赵丽宏送给孩子们的礼物,也是中国儿童文学界的一个意外收获。小说追求一种深入心底的真,这是经过生命体验和岁月淘洗的记忆,是以过去岁月为题材的面向当下的活的文学。
——刘绪源(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
赵丽宏的《童年河》为什么打动人?成年人读了会想起自己的过去从而被感动,儿童读了同样能因感受到童年的纯真而感动,这是一本小孩和大人都值得看的小说。
——梅子涵(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儿童阅读推广专家、上海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