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大概已习惯了为学业、为工作、为家庭奔波劳碌,习惯了算计收入、成本、利润,习惯了与朋友、同事、领导尽力周旋,习惯了糟糕的食品与更糟糕的空气……
这个时代,我们都很累。来吧,读一本好书!好书如老友,促膝谈心,淡茶一杯,无关时间,无关风月!
亦农先生的《在鸟巢边跑步》,正如这样一位多年不见的知心老友,与你促膝而坐,侃侃而谈,无拘无束,天马行空。这里见不到专家的正襟危坐高谈阔论,有的只是随性而谈。从家长里短炒米油盐,到感情婚姻人生价值,淡淡的茶香中,感悟生命,体会人生!
平凡的亦农,平凡的书,平凡的你我!
《在鸟巢边跑步》是畅销书作家亦农近五年来的思想随笔精选。
题材广泛,涉及人生、职场、哲学、历史、社会、文学创作、读书、教育、影视艺术等诸多方面。
作家文笔老辣,语言生动形象、幽默风趣,思想深邃、言简意赅。
《在鸟巢边跑步》未版先红。最初散发于亦农新浪、腾迅、网易等微博,深受其数百万粉丝追捧,无数读者热盼尽早出版。
香茗润心,好书养魂。是为一道滋心润肺的精神鸡汤、珍藏上品。
世界就在那里,不喜不忧
不要觉得自己不幸,还有比你更不幸的人;不要试图向他人转嫁你的不幸,你不知道他人也有他人的不幸。学着做一个善良的人,堂堂正正、问心无愧、行走天地间。世界或许会因你而多一份温暖和正气,少一份冰冷与惨淡。
无论怎样,都是你选择的生活。不选择,其实也是一种选择。每个人都不得不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明天的生活质量,决定于你今天的选择。
有许多事件,看似没关系,实则有关系;有很多事件,看似喜剧,实则悲剧。有许多事件,看似好事,实则是坏事……要衡量判断一件事的优劣好坏,不能放在某一个时间段内,要放在一个人的一生。
学会忘掉不幸,努力争取幸福。不要沉浸于你的不幸中,不能自拨,这样你的生活就永远不会有阳光。即然不幸无法避免,那就学会忘掉它,把目光盯紧幸福,为了未来的幸福而不断努力争取,这样你就会永远生活在阳光里,即便此刻天空还下着雨。
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儿,没有越不过的火焰山,没有走不过去的今天,没有到不了的明天。拒绝绝望,拥抱希望。
人生,只有一次开和一次结束,其他都只能是中间过程。很多人错把中间过程当做结束,所以有人选择绝望与放弃。其实,我们只不过是跌倒了,只不过是慢长生命中的一次小小失败而已。你当时眼中的无法换回、无可救药,在三年后或许只不过莞尔一笑而已。其实,我们一直有机会从新再来,直至成功。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时间每一刻都可以是崭新的开始。不要为过去的事情太过后悔,抓住当下,你就会拥有一个可以预想的未来。与其在痛悔中苦度时日,不如振作起来,在奋斗中重撑未来。
如果你内心总是抱怨,只能说明你是个弱者。这个世界属于强者,强者常常用行动说话,他们没有时间抱怨,也不想去抱怨。脚下的路只有走了,才会前进。导致失败的恶性循环:什么也不做→感到羞愧→对未来产生恐慌→感到无力→开始逃避,什么也不做……快点跳出这种循环吧!行动,是弱者的软肋,强者的标签。
毫无异议,矛盾将伴随我们终生。因为有矛盾,才有各种力量的纠结、冲突、挣扎、奋争、妥协,才会有发展。完全没有矛盾的人生或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的。就如一潭水,沽沽而动,才有鱼虾生命,如果死水一潭,恐怕生命也就没有了。毛泽东在1917年所著《奋斗自勉》中道:“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我更愿意理解为:直面人生中的各种矛盾斗争,其乐无穷。
无论愿意与否,日子总得一天天过。快乐是一天,烦闷是一天,焦燥也是一天。快乐不会有那么多,焦燥烦闷每个人都逃不过。那就平淡地过日子吧,有条不紊地去做每一件力所能及、必须得做的事情。让身心不离开灵魂,让岁月充溢淡淡的芬芳,让日子在安稳中一步一步走过。我们终将老去,岁月依旧年青。
您悲或是喜,世界就在那里,不忧不喜;你去还是留,世界就在那里,不忧不喜;你生或者死,世界就在那里,不忧不喜……但你并不在世界之外,只要活着,就可以拥有那些最珍贵的东西,阳光、空气和水。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自己的人生,莫羡慕别人,也不必自惭形秽,你是这个世界的唯一,无论谁都无可代替。
人生的大部分都是在奔波挣扎。有人为生活奔波,有人为生存奔波,有人为生死奔波。为生活奔波的人,常常因为生活而喊苦喊累;在为生存奔波的人眼中,为生活而奔波的人是幸福的,只少不必为每天的吃喝衣食发愁;在为生死奔波的人眼中,为生存奔波和为生活奔波的人都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因为他们面对的是如何延续生命,如何才能活下去,看到第二天的太阳。
生命只有在出生的那一刻,才是个完美的奇迹。出生之后,无论发生什么,都不必为怪。盛极必衰,月盈必亏,事物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完美之后,必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缺憾。没有永远的完美,也不可能有完美的人生。能拥有一个完美的开始,就应当知足且心怀感激。在这个世界上,还从来没有人不是怀着缺憾离开的。
很多人的幸福,是按年论或按月论,我的幸福按日子论。今天妻子安好,我便万分幸福。未来不敢想,只要过好每一天,就是幸福。把握今天,就一定能给明天一个美好的回忆。
P5-8
跑步时我在想些什么
五年前的夏天,我带女儿回河南探望父母。与昔日文友见面自然高兴,一连数日,开怀畅饮。那日下午,陪女儿和侄子去游泳,他们玩得开心,我却因为头昏脑涨,闭眼躺在游泳圈上四脚朝天昏昏沉沉。这种症状在我身上己久,我曾怀疑因为夏季炎热所致,也可能与我久坐桌前有关。而这次的头痛,应归罪于过度饮酒。
次日,陪母亲去医院检查身体。母亲鼓动我:“量个血压吧。”结果,低压100,高压140,大夫嘱咐说:“建议你回北京后连续三天去医院查血压,若一直这么高,就证明是高血压了。”
二十多年前,我参加高考时曾检查过血压,当时即略高,只说是青春期症状。这么多年,难道青春期还没有过去?回京后我一连查了三天血压,均居高不下。医生确诊为高血压。向医生求教疗法,医生说:“一是吃降压药,一旦吃上就得一直吃下去;二是锻炼,体重降下去,或许就能使血压跟着降。”
想想自己今后大半生要与降压药为伍,便有些恐惧。彼时我体重150余斤,依我身高,130斤才属正常。我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中学、大学乃至刚参加工作那些年,我都坚持锻炼,胸大肌、肱二头肌也曾健硕。后来由于忙于生计,便松懈了。近年又专事写作,自知缺乏锻炼,但因没什么压力,也就没再捡起。如今要降体重、血压,不得不再次有意识地锻炼身体了。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我选择长跑。长跑一直是我喜爱的锻炼方式。
是时,我住在亚运村慧忠里小区,步行五六分钟,就能到达鸟巢。每日清晨,这儿空旷少人,又有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天然氧吧。我开始在鸟巢附近跑步。初时_一二公里,渐次增加……奥林匹克公园的健身步道,一圈5公里,两圈10公里,三圈就是15公里。当然在饮食上也需注意。早餐吃饱,午餐减量,因为刻意减肥,一段时间中午我仅一根黄瓜,几粒花生、核桃仁,饿得紧了就寻个面包果腹。看见鸡肉牛肉,虽两眼发绿,亦只能吞咽口水。晚上,以喝粥为主。 三个月后,体重降至130斤。啤酒肚、轮胎腰皆不见,腹肌隐约可见,胸大肌王者归来。因为减掉二十余斤,感觉神清气爽、身轻如燕,世界都仿佛因之改变。长期困扰我的头昏脑涨甚至头痛悄然遁去。去医院查血压,低压80,高压120,奇迹就这样在我身上发生了。
心情自然大好,写作效率倍增。因为尝到甜头,长跑的习惯就一直坚持下来。我曾写文:不跑步,不知道跑步的快乐;不坚持跑步,不知道坚持跑步的快乐;不长年坚持跑步,不知道长年坚持跑步的快乐。每天至少40分钟,由慢跑到快跑,满头大汗,酣畅淋漓……其益自知。
现在我四十多岁,每次长跑15公里,我要坚持10年;五十多岁后,每次长跑10公里;六十多岁后,每次长跑5公里;七十多岁后,每次疾走5公里;八十多岁后,每次还可以徐步5公里;九十多岁后,若能走就坚持散步5公里;百岁之后,倘还能走,仍要坚持驻足大自然四五十分钟……
人之头脑,除了睡觉、发呆,总会自觉不自觉地胡思乱想。一位在田间耕种的农民,如果把他一天所思所想诉诸文字,恐怕也有砖头厚一部书。我在长跑时,头脑更清醒,思维更敏捷,许多生活中的疑惑,写作中的困顿都迎刃而解。当然,这时候常会灵感突现,冒出许多感悟、人生哲思之类。因多年养成的习惯,我及时把这些片段记下来,久而久之,积有十数万言。
微博问世,我受邀开了微博,遂把这些偶得冠以“在鸟巢边跑步边思索”之名,放诸网上,竟引得无数读者和一些媒体追捧,或转发或转摘,更有朋友希望能整理成书,令我受宠若惊。
如今,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我要感谢黑龙江教育出版社的宋舒白主任和彭剑飞老师,是他们的热心支持与帮助,才使我和那些深爱我、支持我的读者朋友实现了这个愿望。
长跑,是我迄今为止找到的最好的思索和休息方法。跑步时我都在想些什么?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如今大都在这里了。人生遐思,不成篇章;闲言碎语,岂称珠玉? 路漫漫其修远兮,愿与您一路共享!
亦农
2013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