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引入现代教育制度以来,单一班主任制度一直沿用至今。毋庸置疑,班主任对中小学生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笔者以为,传统的单一班主任模式已经极其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不利于学生的教育和成长,其众多弊端已经非常突出,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自2001年3月起,全国范围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行十多年了,但以单一班主任为主的班级管理模式一直没变。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千头万绪的班级管理工作,几乎都集中落在班主任身上,任务多、责任大、压力重,导致许多班级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凸显出现行班主任制的诸多弊端。
一、班主任压力大、负担重
我们知道,班主任既要和其他教师一样完成本学科的教学任务,又要负责学生的管理工作: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关注学生心理问题、处理学生间的矛盾、处理科任教师与学生间的矛盾,对有的学生还要不定期谈心,与家长沟通或家访。几乎所有的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相关的事情都要班主任来亲自处理,可见班主任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是何等之大。在不少学校,很多老师都不愿意当班主任,尽管有一定的班主任津贴,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班主任工作的难度和压力。
二、不利于学生成长与发展
受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影响,学生人格特征趋向多样化和复杂化,这加大了班主任人格的固定性、单一性与学生人格的流变性(老师年年相同,学生岁岁各异)、多样性、复杂性之间的矛盾,这是一种师生人格一对多的矛盾,这也就加大了班主任管理、教育和影响学生的难度,对充满多样性的学生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在这样的形势下,单靠一个班主任全面负责起几十名学生的管理教育工作,其中的缺陷不言而喻。
三、管理过于单一、低效
根据以上分析,班主任既要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本学科的教学工作,又要负责几十个性格各异的学生的管理教育工作,这就要求其具有充沛的精力、较高的管理能力和近乎完美的性格。如教育学生、处理师生和生生矛盾的艺术性,良好的性情,良好的沟通力,还要活泼开朗。一个班主任所承担的多种角色决定了管理在落实上必然会打折扣。
四、忽略非班主任的育人潜能
由于非班主任教师很少主动参与班级学生的管理教育工作(课堂教育教学除外),这就使这些教师的资源,即他们的潜在管理和教育学生的能力处于闲置状态,没有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没有发挥出他们的能力,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教师资源的浪费。例如,有些科任老师除了上课、批改作业等完成本学科的教学工作以外,几乎不和学生接触,使学生与非班主任老师间的关系很淡漠,有的老师任教多年却叫不出几个学生的名字,学生也有很多不知道老师叫什么,他们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这对学生成长不利。有的科任老师丝毫没有参与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以外的学生教育工作,还有的老师从未担任过班主任,这是一种遗憾和残缺。这样的老师,并非是完整意义上的教师,这是单班主任制所造成的缺憾之一。P3-5
珠海市金湾区外国语学校的魏秋梅校长带领老师们推行的“双班主任制”是一次对我国班主任制度的有益变革,是一次适合中国教育特色的智慧探索,必将有效促进和推动我国班主任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振有
魏秋梅校长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校长,她智慧实施的“双班主任制”是中国班主任制的一次伟大创新,它彰显了教育创新的本质:务实、高效,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效,赢得了学生、家长、领导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值得学习和借鉴。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书院院长赵国忠
我十分欣赏“双班主任制”改革创新的着力点,它符合珠海市金湾区外国语学校“让每一位师生都精彩”的办学宗旨和“精品+特色”的办学目标,衷心祝愿该校改革创新成效不断彰显。
——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政协副主席、教育局局长鲍国汉
“双班主任制”让两位不同科目、不同特长的班主任之间形成了优势互补,教师的特长在管理中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学生也能同时学习两位班主任的特长,这样学生的发展更加全面,班级的活动建设也更加完善了。
——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外国语学校周丽丈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不断取得新的进展,积累了丰富和宝贵的经验。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基础教育的难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新的问题还在不断出现。如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深化教育改革,需要从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的重要环节上寻找突破口和出路。
我们欣喜地看到,珠海市金湾区外国语学校魏秋梅校长带领老师们推行的“双班主任制”,就是一项有益而成功的探索。
班主任制是班级授课制的产物。毋庸置疑,这一制度对学校教育、班级管理,对学生成长以及对教师自身的成长,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传统的单一班主任制度存在重大弊端。它是一种集权式的班级管理制度,很难体现民主管理和科学管理。它常常将一个班异化为“某人的班”。千头万绪的班级管理事务集中在班主任一人身上,任务多,责任大,压力重,导致许多管理工作难以落实到位。它还可能滋生别的问题。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单一班主任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时代要求,不利于学生教育和学校发展了。
魏秋梅校长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她酷爱学习和思考,非常富有改革创新精神。金湾区外国语学校作为一所新建学校,政府和社会寄予很高期望。学校也提出“让每一位师生都精彩”的理念。但开始时家长不认可,学生不愿来。魏校长经过调查,认为症结之一就在班级管理。单一班主任工作忙不过来,而非班主任老师没有育人责任,看到问题也不去过问。这个问题不解决,学校不可能办好。她研究了传统班主任制度的弊端,结合国内已有一些双班主任制的经验,决定从创新班级管理入手,推行“双班主任制”。学校通过课题引领、制度保障、教研深化,让全校教师除行政人员外,人人都担任班主任。牵一发动全身。这一变革,立即在全校营造了全员育人的生机盎然的教育氛围。
与非班主任教师相比,班主任承担着更多的教书育人责任,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更具体、细微和深刻。“双班主任制”看起来只是每个班增加了一位班主任,但却是一个革命性变革。它减轻了单一班主任的管理负担,使其有更多时间和精力研究教学,提高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同时,担任班主任是每一位教师都应有的权利和义务,是教师成长、锻炼不可缺少的重要平台。每位教师都担任班主任,参与班级管理,挖掘了更多教师的潜力和智慧,拉近他们与学生的距离,增强教书育人责任心,使他们得到了更快的进步和提高。
“双班主任制”让学生得到更多教师的爱和关注,使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多元化需要得到更充分的满足。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稳步提高,良好的学风和班风快速形成。
“双班主任制”带动了整个学校教育教学的提升,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学校办学不到五年,已成长为一所地区名校,成为一所在全国有影响的特色学校。
“双班主任制”是对传统班主任制度的有益变革。期盼更多学校能从中得到启发,创新教育管理,办好学校,为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读完魏校长寄来的“班主任革命”的书稿,非常高兴。遵嘱写了上面一些话,权作一篇序言吧。
郭振有
2014年4月15日于北京
(作者系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原国家教育部副总督学)
《中国班主任的革命(班主任艺术经典研究)》详细阐述了双班主任制的缘起、优势和未来发展,通过鲜活的案例,以及教育生活各主体的现身说法展示了双班主任制的优越性,为同行提供了恰如其分的可操作的经验,这对当前的班主任工作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中国班主任的革命(班主任艺术经典研究)》的作者是魏秋梅。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不断取得新的进展,积累了丰富和宝贵的经验。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基础教育的难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新的问题还在不断出现。如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魏秋梅编写的《中国班主任的革命(班主任艺术经典研究)》现身说法展示了双班主任制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