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1
1 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基本问题/16
1.1 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内涵/16
1.1.1 民办高校/17
1.1.2 学生工作/19
1.1.3 学生管理/20
1.1.4 学生事务/20
1.1.5 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26
1.2 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意义/30
1.2.1 促进民办高校主体办学实效的提升/31
1.2.2 促进民办高校学生教育实效的提升/32
1.2.3 规范高等教育学生管理体系的需要/34
1.3 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属性/35
1.3.1 葛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属性/36
1.3.2 教育服务机构管理的属性/37
1.3.3 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属性/39
1.4 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范畴/42
1.4.1 基于民办高等教育行政的学生事务工作/42
1.4.2 基于民办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47
2 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理论基础与理念/61
2.1 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理论基础/61
2.1.1 高等教育学理论基础/62
2.1.2 心理学相关理论基础/68
2.1.3 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法理基础/71
2.2 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基础理论/74
2.2.1 人力资本理论/74
2.2.2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78
2.2.3 后现代学生观/83
2.3 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核心理念/87
2.3.1 人本理念概述/87
2.3.2 人本理念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89
3 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比较及启示/92
3.1 美国私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及启示/92
3.1.1 美国私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概况/92
3.1.2 美国私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对我国的启示/103
3.2 英国私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及启示/107
3.2.1 英国私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概况/107
3.2.2 英国私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对我国的启示/115
3.3 中国香港地区私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及启示/119
3.3.1 中国香港地区私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概况/119
3.3.2 中国香港地区私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对内地的启示/124
4 我国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历史与现状/127
4.1 历史回溯: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发展阶段/128
4.1.1 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128
4.1.2 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发展阶段与特点/135
4.2 现状分析: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调查/139
4.2.1 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139
4.2.2 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现状调查/145
4.3 问题剖析: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不足/162
4.3.1 强调制度本位,忽视学生主体地位/162
4.3.2 强调社会本位,抑制学生个性发展/163
4.3.3 管理组织机构层级多,信息沟通不顺畅/163
4.3.4 注重权力忽视法规,执行力不强/165
4.3.5 队伍非专业化,管理水平较低/166
4.3.6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陈旧、方法单一/167
5 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发展选择/170
5.1 管理角色明确: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核心/170
5.1.1 以学习者为主体/171
5.1.2 以办学者为主导/176
5.1.3 以举办者和董事会为保障/178
5.1.4 以社会团体为辅助/179
5.2 运行机制建设: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保障/1 83
5.2.1 以校园精神文化锻造引领学生事务管理方向/183
5.2.2 以专业化管理队伍建设实现学生事务管理高效化/187
5.2.3 以专门管理部门的设置促成学生事务管理科学化/194
5.3 管理体制改革: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动力/195
5.3.1 完善民办高等教育管理体制/195
5.3.2 改革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体制/202
5.3.3 创新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206
6 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体系的改革/212
6.1 民办高校学生学习资助体系/213
6.1.1 民办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213
6.1.2 民办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改革的思路/218
6.2 民办高校学生就业服务体系/220
6.2.1 就业服务与大学生就业/221
6.2.2 我国民办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因素分析/224
6.2.3 民办高校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226
6.2.4 民办高校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改革的思路/227
6.3 民办高校学生心理援助体系/230
6.3.1 心理援助与大学生心理健康/230
6.3.2 民办高校学生心理援助的现状/232
6.3.3 民办高校学生心理援助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233
6.3.4 民办高校学生心理援助体系改革的思路/235
附录/240
参考文献/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