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坛扫黑震惊中外,世界足球史上也从未有过如此规模的审判与如此众多的涉案人员。其危害之烈、波及面之广、对中国足球伤害之深、对球迷刺激之大,都令人触目惊心。作者历尽周折,访问了多位了解内情的人士,尤其采访了参与辩护的大多数律师,取得了第一手资料,了解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内情,披露了很多与一般媒体报道不同的真相。
足坛涉案人员大审判尘埃落定。金汕等编著的《大审判(中国足坛扫黑风云纪实)》让人深切感悟到:制度的缺位会把一批本来有作为的干部、立过功的球星、创业的奇才拉进深渊,把一批好端端的人,异化为罪人……
《大审判(中国足坛扫黑风云纪实)》由金汕等编著。
《大审判(中国足坛扫黑风云纪实)》讲述了:
几乎所有的涉案人员都有不错的业绩:
谢亚龙是体育界公认的理论家,在几个地方做官,到贫困县挂职获得交口称赞,自己拿出来发给下属的奖金竟然超过了最终涉案的金额:
南勇以“铁血”著称,是个公认的工作狂,而且懂业务有创意;
杨一民是足球理论家。进入足坛领导岗位之初,曾经多次推掉各种礼物和贿金;
李冬生曾经是公认的老实人,走到哪儿的评价都是“人品不错”:
陆俊虽然张狂,起初也曾谦逊,其业务能力也是公认的:
祁宏、江津都是为中国足球冲进世界杯立下功绩的人:
许宏涛走的是一个海归精英典型的成功之路……
为什么他们进入足球圈后却一个个轰然倒下?
送钱比黑钱还多的谢亚龙
写谢亚龙的这一篇是先从采访谢亚龙的辩护律师金晓光开始的,他是北京京伦律师事务所律师,而采访过程可谓一波三折。起初金晓光表示很有兴趣,因为为一个全国关注的人做辩护律师,是很多同行求之不得的。毋庸讳言,律师很大程度要靠名气吃饭。而这种案子颇富挑战性,是一个律师在一生中都很难遇到的。金晓光和我们相约,待他忙完手中的事,一定接受我们的采访,而且为期不远。
我们也得知,谢亚龙的妻子李益群原来并不认识金晓光与另一名辩护律师陈刚,起初李益群也想找更有名的律师,但这些律师不是不愿接手这个棘手的案子,就是要价太高。此时,李益群感叹虎落平阳真是寸步难行。谢亚龙做声名显赫的足管中心主任时,如果遇上民事官司肯定会有律师纷至沓来甚至愿意免费出头,如今却尝到世态炎凉的苦涩。于是,李益群通过上网搜索,认识了金晓光等,合作意向很快达成。李益群评价他们“有冲劲,有勇气,敢豁出去”,当然,还具备一个让当事人放心的律师的素质。
不久,金晓光在丹东法院外对多家媒体讲到审理谢亚龙案件中所遇到的事件,尽管轰动全国,却很快戛然而止。个中原因也许未来才能解密。但金晓光声称不愿扩大事态,转过来向我们表示暂时不再接受采访。
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再催问他能否接受采访,他态度比较坚决地谢绝了。他进而针对我们说:把谢亚龙放在这本书里很不公平,因为他不是贪官,可书里让他和贪官、黑哨排在一起,我不能接受,谢亚龙也难以接受。
我们知道哪怕再求金晓光也难以有实质性的变化。但这个案件依然可以引发我们诸多思考。尤其谢亚龙案子不仅案情复杂,而且根据谢亚龙一贯的理想、追求与行事风格,他本不该锒铛入狱。他在一个社会乱象丛生的环境下,迈向了悔之晚矣、万劫不复的深渊……
为什么说谢亚龙送钱比黑钱还多
我们的标题本身就让人不解,怎么送钱比黑钱还多?这在贪官中绝无仅有。前几年有过一个贪官把自己黑来的部分钱用来做公益事业,曾经轰动一时,但他捐出来的比贪的要少得多。而谢亚龙就不同了,他在离开中国足协以后担任中体产业董事长,这也是体育总局为安慰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并受尽舆论指责的足协掌门人(谢亚龙的上一任是王俊生)。这个职位的收入很高,到谢亚龙就任时年薪加奖金已高达180万元。但是谢亚龙把自己年薪中的150万元给中层发了奖金,这事我早就听这个公司的中层领导王棋说过。如此慷慨在全国高收入的国企老总中还真的闻所未闻。最后谢亚龙的年薪扣除税后,只有25万元,中体产业中层干部感动而不解,谢亚龙却说:“这是你们该拿的,你们收入太低了。”而谢亚龙涉案,最终收取的不义之财还没有慷慨解囊的多。这真是匪夷所思!
谢亚龙被协查以后,圈子里的人非常震惊。他出事之后不久,本书作者金汕与体育总局两位局级干部和几位处级干部到山东一所大学做讲座时闲聊,几位干部都感觉谢亚龙出事太出乎意料,因为谢亚龙平时在这方面很注意,而且对钱不是太感兴趣,他从政的意识很强,知道在经济上必须严谨。一位在中体产业和谢亚龙共事的干部也说,谢亚龙很可能是中了圈套了。他怀疑是谢亚龙重用的蔚少辉给他捅的娄子,因为蔚少辉到处敛钱已经名声在外,尤其在国家队收钱已是公开的秘密。几位体育总局的干部分析会不会蔚少辉拿着敛来的钱给谢亚龙发奖金,谢亚龙因为认为奖金合理而不慎违规。
总之,是个很大的谜。
为谢亚龙辩护与后来的检讨
当谢亚龙已经被带走,金汕凭着感觉和听闻的评价,还写了篇文章替谢亚龙辩护,尽管他们之间没有任何交情。
金汕发在一家报纸上文章的标题是《谢亚龙应不同于南勇杨一民张建强》:
谢亚龙协查数天,成为当下新闻追踪的热点。人们在掰着指头算,超过几天就不是协查而是刑拘了。大有追随南杨张锒铛入狱的猜测。
虽然与被圈内称为“龙王”的谢亚龙没怎么接触过,但我有些相信感觉。我的一位好朋友张东明是足球发烧友,离开故土到美国已经17年,对中国足球不仅牵挂,而且熟知。在美国大学任教的他暑假匆匆回国探望患重病的老母,还抽时间看了两场国安的比赛。在喧嚣的赛场,他对我说:“14年前我的预测应验了吧?”我想起来了,14年前他回国讲学,晚间看电视节目,他看着南勇一连16个“这个”,斩钉截铁地说:“此人贪官无疑!”张博士很会看面相,曾经多次看着人的面孔猜测出这个人的人品,他一直认为人可以貌相。前几年他回来,正是谢亚龙上台,我说:“你的猜测不灵啊,你说南勇是贪官,人家升正局了。”他说:“我坚定地认为此人绝对不是好鸟,至于为何没有应验,你比我要懂中国国情。”我不愿让他扫兴,把话题岔开:“你说新上来的谢亚龙是不是贪官?”他端详了一会儿“龙王”的照片,肯定地说:“不是。”
这当然是生活中的八卦,不知张博士的第二次预测能否准确。
我多少也赞同张博士的预测。南勇虽然内行但确实透着一股强烈攫取的江湖气。杨一民虽然是博导,但如果不在足协担任要职,会不会有此头衔?会不会让他的著作当教材?张建强则是主管最有地下“商业开发价值”的裁委会,从而让这个机构成为陆俊、黄俊杰一批黑哨的大本营。P1-3
中国足球是一个十分奇异的现象,它被亿万人所关注喜爱,又是谁都可以骂的“全民公敌”;它率先走向了职业化,但又是体育系统战绩最差的;它是黑幕“穿帮”最多的,可也是谁都奈何不得的;它曾经在外界推动下掀起反黑的风浪,最终却发生了引起众怒的一个人给一群人顶罪的荒唐事件;明明一些人在足坛掀起黑风恶浪,他们恶人先告状却还屡屡获胜……
2010年年初,中国足球界炸窝了,很少有什么事件能让人如此震惊、如此瞠目,又如此在意料之中。经历了两年多艰苦的审理,终于尘埃落定。
两年多前的这场风暴,在中国足坛应验了一直流传着的一句话:“在这个江湖上,那些债,是迟早要还的!”这个日子连憋带压十几年后,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了!所有关心和不关心中国足球的人几乎异口同声地谴责:那些中国足坛的高官,那些振振有词的行业领路人,那些吹一场球就拿几十万的黑哨,那些用假球愚弄观众的败类……他们竟然胆大妄为地干着这样伤天害理的事情。这些人不仅用低劣的水平贻误了中国足球,让中国足球惨不忍睹,而且像蠹虫一样蚕食着纳税人的血汗。
中国足坛的涉案人员之所以走到今天,也正是多年积弊酿成的,蓄之既久,其发必速……
随着案件审理的深入,人们对足坛涉案人员的态度在起着微妙的变化。
首先感到他们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被妖魔化后一无是处的人,也没有黑到令人咂舌的地步,传说中的一张卡就600万元的一系列“惊天大案”并不存在,他们涉案的金额与社会各行业同样级别的涉案者相比绝不能算多的。
其次,通过深入访问,我们发现一个惊人的现实,除去个别王珀这样以骗子身份进入足球圈的,几乎所有的涉案人员都有不错的业绩:谢亚龙是体育界公认的理论家,在几个地方做官,到贫困县挂职获得交口称赞,自己拿出奖金发给下属的钱竟然超过最终涉案的金额;南勇以“铁血”著称,是个公认的工作狂,而且懂业务有创意;杨一民是足球理论家,进入足坛领导岗位之初曾经多次推掉各种礼物和贿金;李冬生曾经是公认的老实人,走到哪儿的评价都是“人品不错”;陆俊虽然张狂,起初也曾谦逊,其业务能力也是公认的;祁宏、江津等都是为中国足球冲进世界杯立下功绩的人;许宏涛走的是一个海归精英典型的成功之路……为什么他们进入足球圈却一个个轰然倒下?
社会上有种并不公平的说法,就是中国足球圈是个污浊的大染缸,这种说法实在偏颇。与其说他们陷入中国足球的泥潭,不如说他们倒在了社会乱象之下。我们在写这本书的时候,越发感到焦虑,也知道涉案人员“走向反面”既有个人因素更有着一股难以抗拒的力量。比如涉案官员几乎都不认为自己接受钱财是受贿行为,除去有自己“糊涂”或希望减轻罪责的因素外,还与我们的法律不健全和某些方面不具有操作性有关。美国《国务院雇员道德行为准则》中的规定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公务员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点,都不能将政府资源挪作私用,包括使用政府车辆、公家电话和单位电脑等。美国的公务员绝对禁止收受现金馈赠,可以接受的通常是20美元以下有纪念意义的小礼物。此外,公务员每年收受礼物的价值不能超过50美元。对收受的贵重礼物,或者上缴处理,或者退回给赠送者。
由此我们也想到把这次足坛大批人员落马归咎于中国足协的体制,但一个局级单位如果单凭一己之力能把中国足球搞得这么乱,那本事也太大了。说这些人倒在中国足协的体制下不如说倒在社会的乱象下。正如著名社会学家孙立平所论证:“近些年来,社会溃败的迹象已经明显开始出现。其中最核心的是权力的失控。在过去30年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尽管建立起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但权力仍然是我们社会的中枢。因此,社会的溃败首先表现在权力的失控,腐败不过是其外在的表现。”
这次中国足坛扫黑是警钟是震慑,但绝不是未来的保险箱!中国足球的彻底改变有赖于社会大环境的改变,它可能很遥远,但从这次审判可以窥见,各界都在不遗余力地努力着。
本书即将付梓之际,我们总算松了口气。多年来我们一直关注着中国足球,为了这本书,我们也作过策划。本书的特点是对这个震惊中外的中国足坛大审判作了最后的总结,而要想让本书更有新意和涵盖更多的第一手资料,只有采访涉案人本身、公诉方、涉案人家属以及辩护律师,而前三类人根本不可能,只有律师还可以接受采访。我们为这本书先后采访了几十个人,仅律师就多达十几个,为此我们跑了数千公里。我们在书中也表达了律师的观点,给犯罪嫌疑人充分辩护的权利。另外也透露出不少尚未被社会知晓的内幕。在此我们感谢李阳、杨黎明、肖鹏、金晓光、胡雪、底野栋、刘炜、高剑飞、邓虹、金文权、肖洪有、程绍飞、侯冀雁等律师给我们成书的巨大帮助。
我们非常感谢北京出版集团,虽然这个集团是北京第一大综合性出版集团,但他们在做很多大型图书项目的同时没有小看这本小书,编辑们也提出了不少有益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