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行者,是学生心灵的导师,但更应该是当然的思想者。作为教师,我总是无比注重教育学生学会思维,善于思考,进而形成各自的思想。作为一名从教28年的中学教师,作者苑星增以这样的努力,在前前后后一年另两个月的日日夜夜里,点燃着自己的热情和希望,完成了“做人有思想,心灵无羁绊”系列百篇,编辑成《人心所向》一书,献给每一个喜欢思考而追求有思想的人,渴望给寻求尊严以助力。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人心所向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苑星增 |
出版社 | 山东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教师是行者,是学生心灵的导师,但更应该是当然的思想者。作为教师,我总是无比注重教育学生学会思维,善于思考,进而形成各自的思想。作为一名从教28年的中学教师,作者苑星增以这样的努力,在前前后后一年另两个月的日日夜夜里,点燃着自己的热情和希望,完成了“做人有思想,心灵无羁绊”系列百篇,编辑成《人心所向》一书,献给每一个喜欢思考而追求有思想的人,渴望给寻求尊严以助力。 内容推荐 《人心所向》收录作者苑星增“心灵无羁绊,做人有思想”系列100篇随笔散文。《人心所向》共分四篇。“平日思考”篇里,《人处风浪潮头中》会是什么样儿,怎样《寻求心的方向》,《妥协与忍耐》为了啥,《气度与胸襟》是什么关系,可以是看官们开窍的钥匙。“爱的教育”篇里,《班中有女“没规矩”》,《从此不再做“讲”师》,《我为背书喊“万岁”》,让人看到他这个老师不与“教本”相雷同的地方。“平心做人”篇里,《你当自己是珍珠了吗》,问得你心虚;《原来每个女孩都不简单》,让灰天鹅也有几分昂扬感。“不断修正”篇里,《说斗气》,莫名气,有名气,夹板气…… 目录 90后学生的寄语 ——落在苑星增老师新著《人心所向》边沿的呓语 给寻求尊严以助力 ——为《人心所向》自序 Part 1 平日思考 导言 “远近轻重”细思量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为校本教材《千层浪》序言 人处风浪潮头中 中国人囧了醒了吗 人与人之间 人心所向 妥协与忍耐 寻求心的方向 知道自己是谁 简单与复杂 你是凭了什么 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赢得更多的可能 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若愚 气度与胸襟 何以不成器 佛心自现 画眉深浅入时无 魅力示人 平日有闲暇 Part 2 爱的教育 导言 少小一梦呵护有爱 师心芬芳 为人智慧方有道 育人为爱必有方 面对是非有选择 名字例谈 古来启蒙有孔母 做真诚守信的人 拥有希望的心灵 那缕书香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要死要活” 我为“背书”喊万岁! 班中有女“没规矩” 从此不再做“讲”师 是谁还在牵着你的鼻子走 ——写给辛勤耕耘的老师 活出精彩活出思想 ——写给语文老师 母爱深深深几许 离地三尺有神灵 父亲啊父亲,我今生的榜样 Part 3 平心做人 导言 说长道短 明哲自处 挫折不好挫折不坏 心存一份美好的情感 人而有礼学会尊重 出路(一) 出路(二) 总是让自己“心高一格” 良心“叵测” 生命中燃起的灯盏 照照自己心灵的模样 别跟自己过不去 做个驾驭自己心灵的高手 上帝真的没有这个意思 多为别人想想 不求日子太舒坦 咱也体面体面 呼唤响应的合力 做好你自个儿的事 原来每个女孩都不简单 宁愿让谁摆布 你当自己是珍珠了吗 打出你的招牌来 能否打得心下过 越是暗夜眼如星 春天里,“都把自己好了” 怀着奉献和关怀的心态 紫荆花开,胜在绽放的季节 孩小做主 等候里没有特别的日子 你必要让谁承认? 绿道网,渐现“慢幸福”的曙光 修成正果美在心 你说,生活需要什么 赶赴绽放的季节如花盛开 Part 4 不断修正 导言 莫学“庸人自扰” 说“斗气” 过往风情 开始吧,你还等什么 如此情怀 心灵无羁绊 江北绿茶第一镇奥运专用海青茶 送去主义发扬国光 ——写给走向世界的“孔子学院” 急于进城先满载两手空空别进来 ——写给11月11日光棍节 雪莲 路口遭狂赚得宝乐观处事新视角 未雨绸缪磨獠牙 旗开万代和风天下 ——纪念伊扎克·拉宾遇刺15周年 未来向往之城 历雨经风丫丫苗 心灵圣坛 “富二代”“官二代”阴影下的“富二胎” 你想拥有什么 拂钟无声干净净应机立断利索索 重阳有心敬老篇 今晨路过“福聚德” 心境(一) 心境(二) 心境(三) 思想向上 试读章节 “远近轻重”细思量 据传说,当年陈抟老祖曾经赠宋太宗赵光义“远近轻重”的治国四字箴言。皇上不明就里,陈抟释曰:“远者远招贤士,近者近去佞臣,轻者轻赋万民,重者重赏三军。”宋太宗对此极为礼重,特取老子“视之不见日夷,听之不闻日希”赐陈抟封号为“希夷先生”。 别的不说,单单这治国箴言“远近轻重”四字,真可谓字字千钧,很具有震撼人心的思想力量。在我看来,不论做事做人都需要我们对这“远近轻重”四字重新解读细思量,若真能深明其中要义该有多好! 早在三国时代,于建兴五年(227年)三月诸葛亮率军北驻汉中(今陕西省汉中市),准备北伐曹魏。可是后主刘禅庸愚懦弱,胸无大志,近佞远贤,难以守城。这是诸葛亮最为忧虑的。为了开导刘禅,布置朝政,表明心意,激励众志,诸葛亮出师前向刘禅上奏书《出师表》。有一段是这样说的:“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诸葛亮远的是“小人”、“佞臣”,近的是“贤人”、“贞良死节之臣”。在此可谓“远近分明”!可谁为小人,谁又为贤者?能辨明真身,那恐怕是我们每一个人一生都需要用心探明的无法回避的实践检验。 关于“轻重”二字让我首先想到了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这个理念告诉我们,老百姓是最宝贵的,百姓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和民众比起来,决定国家命运的社稷神灵都是次要的,国君在国家的天平上则是分量最轻的。“民贵君轻”的思想在先秦诸子中绝无仅有,但这是两千年封建社会中最响亮的民主呼声。 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这是因为,有了人民,才需要建立国家;有了国家,才需要有个“君”。国家是为民众建立的,“君”的位置是为国家而设立的。这里,轻重主次的关系是很清楚的,国家政治,一切以民为本。君位本是为天下民众设的,谁来做君完全应当由天下民众决定。这是古今天下通行的道理。无论这个“君”叫国王,或叫皇帝,或叫总统,还是叫主席,概莫能外。 从“民贵君轻”的政治理念出发,孟子还强烈抨击了残暴的统治者鱼肉百姓所造成的贫富悬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孟子·梁惠王上》)你的厨房里有肥肉,马厩里有肥壮的马,而老百姓的脸上可都是饥饿的菜色,野上横陈着饿死的尸体。这就是率领野兽吃人啊!野兽相残,况且人都厌恶;你们所谓百姓的衣食父母官,奉行的政策就不免如率领野兽来吃人一样,让人厌恶还哪里有资格做百姓的父母官?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孟子是一位最勇于抨击统治者的残暴,最尖锐批判贫富悬殊丑恶现象的思想家,由此我便肯定孟子也是最出色地履行了知识分子天职的思想家。 今天,我们都知道:一切政治权力与政治制度,从根本上来说,都是来自人民、治于人民、为了人民(from people,by people,for people)。那为何领导干部离百姓越来越远? 跑上级,拉关系为的是一顶乌纱帽;访百姓,走农户,除了晴天一身灰土、雨天两脚泥泞,什么都没有。但是,最真实的声音还是来自群众,最富有智慧的点子总会来自一线。“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为政清廉,洁身自爱,为人正直刚毅,职位低下时就敢于蔑视权贵,从不阿谀逢迎,一生耿直敢谏,曾经买好棺材,告别妻子,冒死上疏。他一生清贫,抑制豪强,安抚穷困百姓,打击奸臣污吏,因而深得民众爱戴。 为官者是群众的官,也就是得为群众百姓办实事。你为官者合格与否,领导同事认可是一方面,最主要的还得要群众百姓认可。“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把百姓的意见作为“主要标尺”,值得竖大拇指!老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也就安宁。拿一句当代的口号来说——人民万岁! 有必要提出的是,“民”是一个集合概念,“民”作为一个集合的整体是贵的,重于国君的,但“民”当中的每一个个体,普普通通的一介小民又怎么样呢?孟子这里没有说,也就很难说了。不过,就我们的了解来看,个体的小民是不可能与国君的重要性相抗衡的,不仅不能抗衡,而且还不知道要轻了多少倍呢。 或许,孟子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也有限。其实,又何止是孟子认识有局限,就是进化到两千多年后的民主新时代,我们不也仍然在花大力气清除封建主义思想余孽吗? 孟子的民本思想,不仅在战国时期没能行得通,纵观历史,除了传说的尧舜故事,有哪一个“明君”能始终坚持“君轻民贵”的?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后来不是也骄奢淫逸而忘了百姓了吗!近代的康熙、乾隆盛世不是也大兴过文字狱,残害忠良和无辜百姓吗? 其实,孟子在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君之道后,紧接着又讲了为官之道:“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说的是:得到百姓之心的人可以做天子,得到天子之心的人可以做诸侯,得到诸侯之心的人可以做大夫。可见,孟老夫子也要“以上级为本”来当官了。换成当今的话,当官只要对上级负责就行了!不是吗? 战国时代的孟子,认识问题难免有其历史局限。可是,时至今日我们的各级父母官公务员们,又是怎样看待老百姓的呢? 在中华传统文化里出现过各种“以民为本”的思想,尽管都是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而提出的,但却透露出某些“民本”或者“民主”的要求萌芽。应当承认:我们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并没有过民本或民主的传统。封建帝制和一切高度集权的政治统治,必然导致“帝王世家”和“官本位”的社会形态,“民本”或“民主”的萌芽就很难生长和成活。 可值得欣慰的是:新一代国家领导人很重视“民本思想”。2006年4月21日,胡锦涛主席在美国耶鲁大学讲演中就说:“中华文明历来注重以民为本,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早在千百年前,中国人就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强调要利民、裕民、养民、惠民。今天,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远近轻重”还真的值得我们深思细量! P3-6 序言 给寻求尊严以助力 ——为《人心所向》自序 苑星增 当代美国著名文学教授、文学理论家哈罗德·布鲁姆(HaroldBloom),在其《西方正典》中说过:“莎士比亚或塞万提斯,荷马或但丁,乔叟或拉伯雷,阅读他们作品的真正作用是增进内在自我的成长。” 那么,我们需要在孤独的黑暗中寻求光亮的路。经典本身是替代不了我们每个人自己的思考,但却可以给我们寻求这一束光亮的助力。 比如我们阅读十七世纪法国天才的思想家帕斯卡尔的《思想录》这样的经典,就是要我们学会品味人的孤独,品味存在的秘密,学会珍惜思想,懂得思想的高贵,能在芜杂吵闹的世俗声中探求真理。帕斯卡尔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我们必须通过思想,而不是通过我们无法填充的时空来提升自己。那就让我们努力地好好思想吧,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一般来说,享受物质生活无可厚非,但如果没有精神、心灵的介入,这样的物质生活其实就只能算作人们的孤独存在之外的一种虚荣了。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着一颗愿意思考、敏感而又丰富的心灵。人的精神世界的博大或富有不就在于能安静下来的思考之中吗? 那么生命之中能不能常常发生这一类安静下来的思考,不同的人生显然是不一样的。 有过这样的思考,我们平常人就获得了现实中孤独存在的尊严。思考得越是丰富,也就越是富有尊严。这其实正是生活之中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目中一场演绎了思想的发生。 帕斯卡尔在他的《思想录》中还这样明确说:思想是支配一切行动的指南,是令人惊奇而又无可比拟的利器。因为人具有丰富的思想,而使人睿智和高贵,又因为人具有丰富的思想,而在改变世界、创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推动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与发展。 平时我们就曾经听到人们赞美说:有思想。人,有思想,就具有了自我认识的过程及反省的过程,就能够更加清醒地辨识出哪些是崇高的,哪些是可悲的,哪些粗鄙哪些金尊,也可以区别人所作所为之善恶,可以因此形成自己的作风,同时可以反思自己的过失,吸取经验教训,防患于未然。这样一来,那些人的难得的尊严不就自然而然地在其人格魅力中光彩闪亮了吗? 人有尊严而高贵! 一个先是平常的人要想获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就必须早有自己不甘于平凡的思想。没有思想,其意识还一时处于浑浊状态,连认识自己和看清别人都缺乏智慧,那就更难以对自己身边的人情世故做出较为准确的反应。任何一个人的内心想法,都是一个构造独特的世界,蕴藏着极大的能量,可一旦爆发,便会成为“双刃剑”——既可以将你推人万劫不复的深渊,又可以助你一鸣惊天登上成功的峰巅。 一个学生,作为莘莘学子中的一份子;一个大人,作为芸芸众生中的一员,踏进生活的田地,融人社会的人海,要怎样生存?又要怎样壮大?遭遇磨难将如何处置?……种种是非样样问题哪一方面不需要你独立思考? 有自己的个性思维,能确立自己为人处事的准则,扬长避短逢凶化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壮怀激烈中一路向前闯而立足于光明的神坛之上,叫锋芒锐利,让光芒四射。 能以自己的思考和思想,以求得他人的理解、发挥、创造和生成,那才是写作者的幸福和快乐,但在这样的生成中,思想的生成是最重要的。 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教育是人类文明薪火的递交和传承。 早有一位朋友也曾说过,教师是行者,是学生心灵的导师,但更应该是当然的思想者。作为教师,我总是无比注重教育学生学会思维,善于思考,进而形成各自的思想。作为一名从教28年的中学教师,我以这样的努力,在前前后后一年另两个月的日日夜夜里,点燃着自己的热情和希望,完成了“做人有思想,心灵无羁绊”系列百篇,编辑成《人心所向》一书,献给每一个喜欢思考而追求有思想的人,渴望给寻求尊严以助力。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