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思想者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黄灿
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夏日午后,周国平,自家沙发上的、穿着拖鞋的周国平先生,自嘲和较真的比例相近:比他的性灵小品实在,比他的尼采研究生动。最后,当“人生的意义”这样的搞笑问题跳出来,他发出舒畅的大笑。

郭世英对我一生影响最大

人物周刊(以下简称“问”):您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写自传的想法?

周国平(以下简称“答”):一方面是因为一家很有实力的出版社主动来找到我,他们认为我的书在市场上没有做够,应该有更广泛的需求,希望与我合作;另一方面,我写自传的想法由来已久。我从初中就有了写日记的习惯,到了大学,正是“文革”时期,由于政治形势非常危险——日记里有小资有怀疑,另一个原因是我日记的主角——对我的大学甚至一生影响最大的人郭世英的去世,使我非常绝望,所以我把一大纸箱日记都烧了。后来,在广西工作期间,我又开始对那段时间做了断断续续的回忆——并有幸保留至今,成为我自传很重要的一部分。

我是喜欢把日子过得明白一点的,但一直没有机会系统地回顾自己。如今,时机已经到了——我明年60岁了。一个人到这个时候,应当可以回顾一生了。也算是送给自己的退休礼物吧。

问:您在这个写作过程中的精神状态如何?是否对自己有新的认识?

答:这本书从去年(编者注:2003年)12月份动笔,历时7个月。整个写作过程状态是非常饱满的。这个过程中对自己却有新的认识。

我归纳自己的人生态度,可以用3个字概括,就是:真性情。功利的,外在的东西并不重要,我更重视自己的内心生活,包括知性和情感生活。这样的生活态度——通过系统的回忆和反思,我发觉——是和我小时候的身心状况有关系的。

我小时侯就很敏感,身体上的、神经上的。比如手上划了一个很小的口子,盯着它看,看着看着,我就想,血啊,我也许就要死了,然后就真的昏过去——一般的垂危的场面都非常容易让我昏过去。我真的非常敏感,比较关注自己的感受,关注得比较细。这一点,使我在与外界交往上有障碍。我在初中是一直受同学欺负的。我还记得:有一次,一个女同学来我们男生的学习小组教我们做纸花,别人不给她开门,我开了,后来女同学走了,他们就把我的手背过去,按倒。所以,几乎每次从学习小组出来,我都是哭着回家的。对一个孩子来说,那是很难受很伤心的。

这一点,这些年都没变,不过是比以前更坚强了(笑了)。比如现在,我有了点名气,好像比较老练了,但其实在心里,还是对人际交往很怵的,很怕别人让我做讲座,能推的尽量推。

问:关于这本自传,您对外界评价的预期是怎样的?

答:我心里还是有点打鼓的。但是我非常认真,我已经尽最大可能做到真实。因为(这本自传)我基本上是为自己写的。如果我在这件事情上不诚实,那我这个人就没救了,我会因此讨厌自己的。所以从这一点上说,我是问心无愧的。有了这样的前提,什么样的议论,我都不会太在乎了。

问:您年轻时代的精神成长环境如何?

答:自传里,大学期间与郭世英交往那一段,占很大比重。他确实是影响我一生的人,我的精神追求的方向都是他奠定的。

进大学之前,很懵懂。从童年到少年,我的生活中没有导师,没有一个震住我的人——让我觉得就应当这样做人。我也不知道读什么书,尽管那时候是很爱读书的。由于我家境贫寒,初中每天上学5站地我一小时步行,省下4分钱的路费,去中国书店买旧书——如果看到一本心仪的,就天天去盯着,直到自己的钱攒够了。那时候就是觉得读书是有意思的,自己是要一辈子做学问的,直到大学认识郭世英——认识他,让我认识到:学问、知识本身不是第一位的,生活、精神追求才是。

我是1962年进北大,正是文化专制严重时期,阶级斗争,反修,都开始了。大学课程非常教条,虽然是哲学系,但是哲学内涵非常少,也不是真正的马列,是教条化的简单化的马列。统一的教材,是我们第一号的官方哲学家艾思奇的《辨证唯物主义》。读哲学系的人,基本都是中学的学生干部,要走仕途的。我当时报考是出于求知,以为哲学横跨文理。

但入学不久,就发现在这样的大学学不到什么。认识郭世英,让我豁然开朗。郭世英在那个环境里完全是异类,对我来说是全新的人的类型。高大英俊幽默成熟,非常有人性的魅力。更重要的是,他对真理认真的态度。印象非常深的是,入学教育讨论上,他反省自己,如何从一个“好学生”到开始问“为什么”,甚至问“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他读了大量我们无从接触的书,视野和我们非常不一样。他常说,人生的意义在于内心的充实。

问:这之后的思想成长历程又是怎样的?有过其他关键的转折吗?

答:在我的人生道路上,烙印深的还有在广西的8年半时间。我当时是县委小干事,后来是党校教员。主要工作是给农村干部读报,配合中央的宣传中心。这在农村已经是思想理论工作,但其实没有任何精神内涵,没有独立思考。我工作起来还是仔细认真的,比如“批林批孔”的时候,我非常认真地读了《论语》、《孟子》、《韩非子》,把儒家、法家比较一番,课讲的还是很有内容的,但怎么也不是创造性工作。有的人是有很强的精神本能的,我就是这种。当时突然发现人类广阔的精神世界和这里没有任何关系,觉得非常可怜可怕。在那样年复一年的贫乏的环境里,看不到前途,异常压抑寂寞。

P2-4

目录

给中华文化一个适当的定位——哲学家、社会学家、文化学家专访

周国平 我更多的是关注自己

艾晓明 我大概勉强可以归为女人

李欧梵 慢

赵汀阳 关注大家心中的困惑

梁文道 香港活跃分子

汤一介 给中华文化一个恰当的定位

陈嘉映 无法还原的复杂

“精神劳动者”崔卫平

余世存 在中国生活的心灵

徐友渔 关注平等与公正

杨东平 积极的悲观主义者

邓正来 批判是学者介入时代的最好姿态

钱理群 鲁迅是我珍贵的神

乔姆斯基 永远的异见者

陈丹青 当代艺术:价格的晕眩

甘 阳 前后左右之争

墨子刻 知识分子一定要批评政府

林贤治 愤怒的学术

李泽厚 寂寞思想者

莫让心灵在黑暗中行走——历史学家专访

杜维明 儒家一定是入世的

林毓生 自由主义知识贵族

秦 晖 什么是我们的真问题

鹤发童颜许倬云

葛剑雄 什么都要保护,就是假保护

余英时 中国的学术传统被破坏的太厉害

吴 思 我比黄仁宇看得透

雷 颐 莫让心灵在黑暗中行走

张朋园 可以选出一个陈“总统”,也可以法办一个陈水扁

裴宜理 破解“造反的密码”

张 鸣 不一样的辛亥革命

在最右的地方向左走——法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学家专访

贺卫方 法官这个职业应当吸引最伟大的心灵和头脑

大律师张思之

你见过死亡的颜色吗——与巴丹戴尔先生谈废除死刑

张维迎 影响那些做决策的人

于建嵘 在底层行走

陈志武 正视我们的不幸福

安德森 在最右的地方往左走

齐泽克 资本主义并非人类最终答案

刘军宁 我是独立个体户

内容推荐

  在《思想者》一书中,记者对周国平、李欧梵、汤一介、钱理群、甘阳、崔卫平、贺卫方、葛剑雄、陈丹青等四十余位近年来或活跃于思想界或勤于著书建言或长于社会实践的学者进行了深度访谈,听他们谈人生、谈理想,听他们纵论天下大势、时局走向,更听他们呐喊疾呼、针砭时弊。

《思想者》由黄灿主编。

编辑推荐

黄灿主编的这本《思想者》收录了记者对国内外四十多位近年来或活跃于思想界或勤于著书建言或长于社会实践的学者的深度访谈。内容有关他们的人生、理想、时事政治等。这些受访者有:周国平、钱理群、乔姆斯基、李泽厚、葛剑雄、陈丹青等。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7:3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