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屠格涅夫散文诗/外国文学名著名译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俄)屠格涅夫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屠格涅夫散文诗》是屠格涅夫晚年的主要作品之一,收录散文诗83首。内容丰富,作者以真挚的感情和抒情的笔调表现了俄罗斯语言的美,而这种美是他在疑惑、不安、痛苦地担心祖国命运的日子里唯一的依靠和支持。

内容推荐

呈献在读者面前的这本《屠格涅夫散文诗》是闻名世界的俄罗斯大文豪屠格涅夫的全部散文诗,共83首,创作于作家生命的最后5年里。屠格涅夫尝试着用一种独特、新颖而困难的形式,把自己对往事的回忆,对生活、爱情、友谊、生死、宇宙、大自然、美丑和世态人情的感受,把思想中瞬间闪现的火花,都记录下来。这些寓意深刻、内容丰富、充满哲理的篇什,是屠格涅夫留给人类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其深刻的哲理内涵给读者以隽永的回味。其中一些名篇如《麻雀》、《门槛》、《鸫鸟》、《鸽子》、《留住》等,更是脍炙人口,令人百读不厌、不忍释手,有的还编入了中小学的教科书。

《屠格涅夫散文诗》由漓江出版社出版发行。

目录

第一部分

 乡村

 对话

 老婆子

 狗

 对手

 乞丐

 “请你听听蠢人的判断……”

 一个心满意足的人

 通用的做人之道

 世界末日(梦)

 玛莎

 傻瓜

 东方神话

 两首四行诗

 麻雀

 骷髅

 干粗活的和干细活的(对话)

 玫瑰

 纪念尤·彼·符廖夫斯卡娅

 最后一次会见

 门槛(梦)

 造访

 NECESSITAS,VIS,LIBERTAS(一幅浅浮雕)

 施舍

 昆虫

 素菜汤

 蔚蓝色的王国

 两个富翁

 老人

 记者

 两个兄弟

 自私自利者

 最高神灵的华宴

 斯芬克司

 神女

 敌人和朋友

 基督

 岩石

 鸽子

 明天!明天!

 大自然

 “绞死他!”

 我会怎么想

 “玫瑰多美丽,多鲜艳……”

 海上航行

 H.H.

 留住!

 修道士

 咱们再较量一番!

 祈祷

 俄罗斯语言

第二部分

 相遇(梦)

 我怜悯

 诅咒

 孪生兄弟

 鸫鸟(一)

 鸫鸟(二)

 无家可归

 酒杯

 谁的过错

 生活准则

 爬虫

 作家和批评家

 与什么人争论

 “哦,我的青春!哦,我青春的容颜!”

 致***

 我走在高高的山间

 沙漏

 当我不复存在的时候……

 我在夜间起床……

 当我一人独处的时候(同形体)

 通向爱的道路

 说空话

 朴素

 婆罗门

 你哭泣起来

 爱情

 真理与实话

 山鹑

 NESSUN MAGGIOR DOLORE

 掉到车轮下

 哇……哇!

 我的树

试读章节

乡 村

6月的最后一天,举目四顾,1000俄里之内都是俄罗斯的大地——祖国的疆域。

整个天空抹上一派均匀的蓝色,只有一朵白云悬在天际,似动非动,似散非散。微风不兴,晴光和煦……空气就如刚挤下的奶汁那么新鲜!

云雀鸣声悠扬;吃得鼓起脖子的鸽子咕咕叫个不停;燕子默默地穿梭飞掠;马儿打着响鼻,嘴里不停地咀嚼;狗温顺地轻摇尾巴,不声不响地站着。

空气中散发着烟火味、青草味——淡淡的像松焦油的气息,又有点像水果味。大麻长势正旺,散发出浓重然而悦人的气息。

深深的峡谷,坡度却并不陡。爆竹柳排成数行分布在两边的坡上,它们的树冠仿佛顶着一个个大脑袋,树干向下分裂成道道裂缝。一条湍急的溪水流经峡谷。水光潋滟,水底的小卵石看去似在瑟瑟颤动。在远方,天地合一的尽头是一条蓝莹莹的大河。

峡谷里,一边排列着整洁的谷仓和门户紧闭的小栈房,另一边排列着五六间木板盖顶的松木小屋。每间小屋的顶上高高耸立着一根杆子,上面安着一个椋鸟窝;每个门廊的上方钉着一头领鬃高竖的镌刻出来的铁马。凹凸不平的窗玻璃辉映出彩虹般的光彩。百叶窗装饰着画得不高明的插花水瓶。每间小屋前整整齐齐地摆着一张完好无损的小长凳。贴外墙的土炕上猫咪缩成一团躺着,敏锐的耳朵高度警戒着。高高的门槛里面,穿堂暗幽幽的,阴凉可人。

我铺开一件马衣躺在峡谷的边沿。周围到处是一堆堆新割的干草,清香醉人。会理家的屋主人在小屋前扬草:让干草再晒上一会儿,然后就送进草棚里贮藏起来。到那时候,在干草堆里睡觉才美呢!

孩子们钻进每一个草垛,只露出头发鬈曲的小脑袋;凤头鸡在草堆里寻找蚊蚋和小虫吃;嘴唇发白的小狗在搅乱的草堆里打滚戏耍。

几个长着淡褐色鬈发的年轻后生,穿着干干净净的衬衫,衬衫的下摆低低地束在腰间,脚着沉重的滚边靴子,胸口靠在卸了马的大车上,伶牙俐嘴地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笑着。

一个圆脸的年轻女子从一扇窗户里探出头来笑着:不知是因为小伙子们的说笑,还是干草堆里孩子们的嬉闹。

另一个年轻女子正用一双健壮的手从井里吊起一只湿漉漉的大水桶……水桶抖动着,晃荡着,挂下一长串火红色的水滴。

年老的女主人站在我面前,她穿一件方格呢裙子,一双新的厚皮靴。

大空心珠穿的项链在她黝黑瘦小的脖子上绕了3圈;一块红点的黄头巾包着她的头,低低地盖在那双混浊的眼睛上。

然而那双老年人的眼睛却彬彬有礼地露着微笑:她那张皱纹交错的脸也堆满了微笑。看起来老人家已有七十开外了……即使到今天也还看得出当年是一位绝色美人!

她叉开右手五根晒得黝黑的手指,握着一罐直接从地窖里取来的未脱脂的冷牛奶;罐壁布满了小玻璃珠一般的小水珠。左手掌心里托着一大块余温犹存的面包,递给我。“随便吃罢,外地来的客人!”

蓦然间一只公鸡啼叫起来,忙不迭地扑棱起翅膀;一头拴着的小牛也慢吞吞地应声哞叫起来。

“燕麦长得真不错哇!''是我车夫的声音。

哦,自由自在的俄罗斯乡间,多么惬意、安宁、富足!哦,多么宁静、舒心!

我不由得想道:现在我们干吗还要皇城①里圣索菲亚大堂圆顶上的十字架?还有我们这些城里人孜孜以求的一切?

1878年2月  对 话

无论少女峰还是芬斯特拉峰

都尚无人类涉足。

阿尔卑斯山的群峰……崇山峻岭,起伏连绵……真是山中之山岭中之岭。

明朗的淡绿色天空默默无声地俯瞰群山。寒气逼人,凛冽难挡;坚硬的积雪闪闪发光;冰封雪盖、日晒风吹的山崖上一块块威严的巨岩破雪而出。

两座庞然大物、两位巨人巍然耸立在天宇的两边:一座是少女峰,另一座是芬斯特拉峰。

少女峰对邻居说:

“有什么新闻说来听听?你比我看得清楚。下面有些什么?”

几千年过去——一眨眼的工夫。芬斯特拉峰发出隆隆轰鸣,作出回答:

“无边无际的白云遮住了大地……等一会儿吧!”

又是几千年过去——一眨眼的工夫。

“那么现在呢?”少女峰问。

“现在看见啦,下面看去什么都一个样:花花绿绿,支离破碎。蓝蓝的水,黑魃魃的森林,灰不溜丢的大堆大堆密密麻麻的石头。石堆附近还有小东西在蠕动,你知道吗,就是那些两只脚的东西,无论你我,他们都一次也未能玷污咱们的身体呢。”

“那是人?”

“对,是人。”

几千年过去——一眨眼的工夫。

“喂,现在那里怎么样?”少女峰问。

“小东西似乎不大看得到了,”芬斯特拉峰隆隆作响,“下面看起来清晰多了;水面缩小了,森林也变稀疏了。”

又过了几千年——一眨眼的工夫。

“你看见什么啦?”少女峰说。

“我们附近,就在跟前天气仿佛晴朗起来了,”芬斯特拉峰回答说,“不过在远处,谷地里还有些斑斑点点,还有东西在蠕动。”

“那么现在呢?”再过了几千年——一眨眼的工夫以后,少女峰问。

“现在好,”芬斯特拉峰回答道,“到处变得齐齐整整,往哪儿看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到处是我们的积雪,均匀平整的冰雪世界。什么都冻僵了。现在好,安安静静。”

“好,”少女峰说,“可是咱们俩唠叨得也够了,老头子。该打个盹儿了。”

“该打个盹儿了。”

两座大山沉入了梦乡;永远不会再说话的大地的上方,晴朗的碧色天空也沉入了梦乡。

1878年2月

P3-7

序言

满载诗情的散文佳酿

沈念驹

呈献在读者面前的是闻名世界的俄罗斯大文豪伊凡·屠格涅夫(1818—1883)的全部散文诗,共83首。“散文诗”三字在俄文中作CTHXOTBOPEHl4且B nP03E,意思是“用散文形式写的诗篇”。在屠格涅夫以前,俄国文坛上还不见“散文诗”这个名称,当时这种文学体裁尚不流行,也鲜有人写作这种式样的诗篇。与屠格涅夫生在同时代却比他早42年去世的诗人莱蒙托夫(1814—1841)曾写过类似的篇章《高加索》,但那时还没有一个正式的词汇来给这种形式的作品定名。屠格涅夫1882年在《欧洲导报》(一译《欧洲通报》)首次发表自己的51篇这种独特新颖的作品前,原先冠以Senilia(《老年人的诗篇》)的总题目,该刊主编斯塔修列维奇将这个总题改成了СТИХОТВОРЁНИЯ В ЛРОЕ。看来他是借用了在当时法国的文学界已经流行的波德莱尔的“用散文形式写的短诗”(Petits poems en prose)这个名称。以后俄国陆陆续续有作家和诗人用这种形式写作,“散文诗”的名称也定型下来,被广泛认同和接受。所以屠格涅夫是俄国文坛上创作散文诗的先驱之一。这种情形颇似我国的宋词。(早在唐代,李白写了《菩萨蛮》和《忆秦娥》这两首有别于古风和近体的诗篇,唐代其他诗人也偶尔用这种形式写诗,到五代用这种式样写作的人多了起来,并将其发展,到宋代则完全成熟,并渐臻繁荣,“词”这种新的诗歌体裁便成为宋代诗歌一种新的标志性样式,而且独占鳌头。)本书中的这些篇章之所以称为散文诗,是因为它首先是诗,有诗的意境,诗的情思,诗的语言;其次是它在形式上又有别于传统的诗,比较自由,不受格律(韵脚和节奏)限制。因此,它是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诗歌和散文的一种全新的文学样式。

这83首散文诗都作于作者的晚年,即1878—1882年,作者逝世前的5年间。众所周知,屠格涅夫登上文坛是从诗歌开始的。他的第一篇正式发表的诗篇,是刊于1838年《现代人》第一期上的《黄昏》。后来不断有新的诗作产生,其诗歌创作的时间跨度约10年,即1838—1847年,计有抒情诗42首,叙事诗4部。此外他还翻译了一些外国诗人的作品。如果把他16岁(1834年)读大学时所写的诗剧《斯杰诺》看作他文学活动的起点,那么他的创作生涯长达半个世纪。诗歌创作的10年在50年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大,使他享誉世界文坛的,也不是他的诗歌,而是小说,尤其是《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烟》、《处女地》这6部长篇和《阿霞》、《初恋》、《春潮》等中篇名著以及使他一举成名、具有特写性质的短篇小说集《猎人笔记》。晚年所写的散文诗则在小说之外另辟蹊径,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因而受到普遍的欢迎与赞誉。

19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屠格涅夫创作的鼎盛时期,他的大部分重要作品都是在这期间完成并发表的。虽然他长年侨居国外,却经常回国,一直和国内的社会及文学界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无时不在关注国内重大的社会问题,所以他的长篇和重要的中短篇小说能与俄国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这就是屠格涅夫身居国外却能写出纯俄罗斯的名著的原因。但是到了晚年,他回国的次数逐渐减少,随着身体的衰老和疾病的加重,后来几乎不可能回国了。远离祖国和对国内情况了解的日渐减少,使他的创作受到了限制。这可以1876年完成、次年1月发表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处女地》为例。这是一部表现民粹派革命者“到民间去”运动的小说,一发表就引起了争议,官方检查机关固然对它指责和刁难,作者的朋友和同情者也对小说多有责难,认为革命青年的形象写得苍白无力。作者自己也感觉到了这一点,在1877年写给斯塔修列维奇的信中,他承认如果经常远离俄国,那就别想写出它最本质的方面来。其实屠格涅夫的六部长篇中,从第三部《前夜》开始,就遇到了相似的情形,每发表一部,便引起争议。不过作家并未因此搁笔。对他来说,文学创作是他的生命,只要一息尚存,便要写作。事实证明,直至临近逝世(1883年9月3日)前的8月,他还把一生中最后一个短篇《尽头》用口授的方式让自己的好友维亚尔多夫人记录下来。也正是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屠格涅夫尝试着用一种独特、新颖而困难的形式,把自己对往事的回忆,对生活、爱情、友谊、生死、美丑、宇宙、大自然和世态人情的感受,把思想中瞬间闪现的火花,都记录下来。他并不打算将这些文字拿去发表,只是偶尔读一两篇给朋友听听,借以交流心声。这就是他的散文诗产生的背景。

在作家逝世的上一年,即1882年,斯塔修列维奇到巴黎郊外布日瓦尔的别墅去看望屠格涅夫,作家便把自己的散文诗给他看。斯塔修列维奇劝说屠格涅夫将它们在他的杂志上发表。这就是后来在当年12月号的《欧洲导报》上首批发表的51首散文诗。屠格涅夫用一个源自拉丁文的语汇Senilia(《老年人的诗篇》)作为这些诗篇的总题。我们不妨译作《白头吟》。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屠格涅夫交给斯塔修列维奇的51首散文诗中原先包括《门槛》这一篇,发表时却换成了另一篇《生活准则》,其原因是斯塔修列维奇看到了《门槛》犀利的思想内涵,为了避免在书刊检查机关遇到麻烦,根据屠格涅夫的要求,抽去了这一篇,用《生活准则》来替代。作家写作《门槛》的直接动因是民粹派女革命家扎苏利奇于1878年1月24日开枪行刺彼得堡市长特列波夫而受审的案件。扎苏利奇于1868年加入民粹派,后来成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员。自1903年起成为孟什维克主义者。不过《门槛》中少女革命者形象绝非扎苏利奇的简单再现,而是具有广泛的概括意义和象征意义。这个诗篇影射了1877年发生的多起政治案件,这些案件表明俄罗斯妇女已大量地参与了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诗中少女为了信仰而甘愿牺牲一切的精神力量至今仍在鼓舞着人们。《门槛》的公开问世是在一年以后的9月27日,屠格涅夫的葬礼上。民粹派革命者散发了纪念作家的传单,同时散发的还有印制精美的《门槛》。屠格涅夫的第二批散文诗直到1930—1931年才公开发表,那时作者逝世已近半个世纪了。

屠格涅夫的散文诗寓意深刻,内容丰富,充满哲理。这83篇诗没有一个统一的主题。从他给首批发表的51篇所加的Senilia这一总题看,暮年咏叹占有一席之地。到垂暮之年,远离故国、无家无室的作家感受到了孤独和病痛的折磨,一如他在1872年发表的中篇小说《春潮》的开头所描写的:“……倏然之间想不到老之将至了,随之而来的是那不断增长、吞噬一切、消耗一切的对死的恐惧……临终以前会出现虚弱无力,多病多痛……就像铁器生锈一样。”对既往岁月和人生的思索不时地浮上他的脑际,于是老年人的沉思、感慨、回忆、幻觉和梦境,便自然而然地在他的散文诗中表现出来。像《老婆子》、《老人》、《大自然》、《我会怎么想》、《哦,我的青春!哦,我青春的容颜!》、《沙漏》、《我在夜间起床……》等篇,非常真切地再现了作家这一时期的心路历程。当然,屠格涅夫散文诗的丰富内涵远非“白头吟”三个字所能概括。它涉及的面非常广泛,对爱情、友谊等美好感情的讴歌,对忠贞不渝、自我牺牲等高尚情操的赞美,对世道人心鞭辟入里的剖析,都在诗中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散文诗是屠格涅夫留给人类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其深刻的哲理内涵给读者以隽永的回味。其中一些名篇如《麻雀》、《门槛》、《鸫鸟》、《鸽子》、《留住!》等,更是脍炙人口,令人百读不厌,不忍释手,有的还编入了中小学生的教科书。

屠格涅夫的散文诗在我国早有多个译本行世。笔者之所以不自量力地再将它译成中文,实在是受阅读原作时涌动的心潮所驱使,决无也不敢有与其他译文一决高下的意思。我所依据的原作是苏联国家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的单行本《屠格涅夫散文诗》,还对照了该社1956年版12卷本《屠格涅夫文集》第八卷,并从该卷后面的编辑部注释中了解到一些背景材料。限于自己的水平,不敢说拙译能在多大程度上传达了原作的神韵,但是我努力做到认真翻译,少犯错误。谬误与不当之处,尚祈方家和同行教正。  于杭州西溪陋室

书评(媒体评论)

他的作品我读得很少,但都背了下来。多么有才气,多么富有独创性和表现力!

——乔治·桑

您的作品中散发出一种略带涩味的温馨和微带甜意的哀愁,一直渗透到人的心灵深处。您掌握的是一种什么样的艺术!怜悯心、讽刺、细致入微的观察、丰富多彩的色调,这一切是多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而且显得那么协调!

——福楼拜致屠格涅夫的信

屠格涅夫是“古希腊之后最完美的作者之一”。

——泰纳

屠格涅夫是“最精致的艺术家,他善于精选,善于细致地选用细节,从生活中挑选色彩特别强烈的瞬间,把众多人物的情绪和感情提炼成寥寥数页堪称完美的散文”。

——王尔德

屠格涅夫是“一位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风景画家”。

——高尔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9 10: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