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互联网等新媒体对社会舆论影响与利用研究
分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作者 谢新洲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谢新洲等着的《互联网等新媒体对社会舆论影响与利用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比较系统地对有关新媒体舆论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对新媒体的演进历程及社会舆论的变迁进行了详细归纳,并剖析了新媒体舆论兴起的原因、特点及基本形式。第二,从媒介形式的视角剖析了新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机理。第三,从传播主体的视角剖析了新媒体舆论的传播扩散规律。新媒体传播主体是网民等新媒体的使用者,即新媒体环境中的“人”。最后,探讨了互联网等新媒体舆论的监督与管理。同时,面对当前信息全球化与政治多极化的国际形势,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国际传播与国际话权话竞争策略。

内容推荐

自我国1994年首次接入国际互联网至今,互联网在社会舆论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此背景下,研究互联网信息的传播规律与影响机制,对于我们全面认识互联网的社会影响力以及如何使它更好地推动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谢新洲等着的《互联网等新媒体对社会舆论影响与利用研究》围绕当前互联网等新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展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新媒体及其传播特性,新媒体与社会舆论的变迁。第二部分从多种角度出发,分析了互联网如何对社会舆论产生影响。其中包括互联网、手机影响社会舆论的机理分析,搜索引擎对网络舆论的扩散传播,网民结构特征及其对社会舆论的影响,网民特征及其网络使用行为,微博舆论的建构及传播,网络事件传播等,并对网民话语、互联网上国际话语权竞争作了专门分析。第三部分分析了我国舆论现状与网络舆论管理形势,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新媒体舆论引导的相关建议。

《互联网等新媒体对社会舆论影响与利用研究》研究方法上,采用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文献研究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一手数据资料并进行了详尽的数据分析。同时结合焦点小组、个案研究等定性研究方法,对定量研究获得的结论进行验证与补充。

目录

第一章 研究现状 1

 第一节 新媒体与社会舆论本体研究 2

 第二节 新媒体应用形态及舆论特征研究 10

 第三节 新媒体舆论主体研究 24

 第四节 新媒体对公共领域的影响研究 28

 第五节 新媒体对民主政治的影响研究 31

 第六节 新媒体舆论的管理研究 36

第二章 新媒体及其传播特征 40

 第一节 新媒体的概念 40

 第二节 新媒体的特征 49

 第三节 新媒体的传播特征 52

 第四节 新媒体传播带来的新变化 55

第三章 新媒体社会舆论的缘起与发展 60

 第一节 媒介形态变迁中的社会舆论 60

 第二节 新媒体社会舆论的缘起 71

 第三节 新媒体社会舆论的主要形式 77

 第四节 新媒体社会舆论的特性 84

第四章 互联网影响社会舆论的机理分析 98

 第一节 互联网舆论的生成模式 98

 第二节 互联网舆论中心事件生产机制 102

 第三节 互联网舆论扩散机制 108

 第四节 互联网舆论意见形成机制 116

 第五节 互联网舆论效果机制 124

 第六节 互联网舆论的更替与消亡 126

 第七节 互联网舆论的机理模型 127

第五章 手机影响社会舆论的机理分析 129

 第一节 手机媒体概述 129

 第二节 手机短信传播规律及其对舆论的影响 133

 第三节 手机互联网对舆论的影响 139

 第四节 手机媒体舆论发生、发展的机制 167

第六章 搜索引擎对网络舆论的影响 172

 第一节 搜索引擎概述 172

 第二节 搜索引擎的媒介属性与传播特性分析 179

 第三节 搜索引擎对网络舆论的传播扩散 183

 第四节 第三代搜索引擎技术在舆论管理中的应用 192

第七章 网民特征及其网络使用行为 203

 第一节 网民基本行为 203

 第二节 互动媒介使用与互动行为 224

 第三节 网民的意见表达与参与 246

 第四节 网络使用存在的问题 263

第八章 微博舆论的建构及传播 279

 第一节 网络舆论传播的新方式——微博 279

 第二节 微博舆论的传播分析 286

 第三节 微博舆论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分析 292

 第四节 微博舆论存在的问题分析 297

 第五节 改善微博舆论传播环境的建议 301

第九章 网络事件传播 307

 第一节 网络事件的定义与传播要素 307

 第二节 网络事件产生的背景 313

 第三节 网络事件的传播特征 320

 第四节 网络事件产生的影响 323

 第五节 网络事件传播的引导与控制 331

第十章 网民话语与网络话语权 346

 第一节 网民话语的特征 346

 第二节 话语权与网络话语权的特点 350

 第三节 网络话语权的形成机制 353

 第四节 反思网络话语权的边界 358

第十一章 互联网环境下的国际传播与国际话语权竞争 362

 第一节 互联网背景下的国际传播形势 362

 第二节 国际传播与国际话语权的竞争 364

 第三节 我国国际传播中话语权的缺失及应对 368

第十二章 构建公民有序参与的新媒体舆论平台 376

 第一节 新媒体环境下公民有序参与的内涵与特点 376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公民参与的主要形式 380

 第三节 公民有序参与的新媒体舆论平台基本架构 383

 第四节 公民有序参与的新媒体舆论平台运行模式 389

第十三章 我国新媒体舆论管理面临的形势 393

 第一节 我国新媒体舆论管理的必要性 393

 第二节 我国新媒体舆论管理的复杂性401

 第三节 我国新媒体舆论管理任务的艰巨性408

第十四章 加强新媒体舆论管理的建议420

 第一节 新媒体舆论监管的基本方式420

 第二节 提升我国新媒体舆论管理能力的策略428

附录 中国互联网使用者的行为与结构调查问卷444

参考文献463

后记 48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1: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