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陌生的年轻人被这本《人生总要慢慢熬》深深打动。在奋斗道路上,无论有多么微不足道,每个人、每个当下的痛,都是真实的。黄老师告诉我们:当好事降临,不用得意忘形;当坏事来袭,不必惊慌失措。人生中的“幸”或“不幸”,其实没有一定。
《人生总要慢慢熬》是台湾心灵励志人气作家黄桐,送给所有年轻人的心灵指南,是送给所有年轻人的成长礼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人生总要慢慢熬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黄桐 |
出版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无数陌生的年轻人被这本《人生总要慢慢熬》深深打动。在奋斗道路上,无论有多么微不足道,每个人、每个当下的痛,都是真实的。黄老师告诉我们:当好事降临,不用得意忘形;当坏事来袭,不必惊慌失措。人生中的“幸”或“不幸”,其实没有一定。 《人生总要慢慢熬》是台湾心灵励志人气作家黄桐,送给所有年轻人的心灵指南,是送给所有年轻人的成长礼物。 内容推荐 熬的过程,很苦,很累,但“熬”的过程,却也让我们的人生入味,使我们的生命滋味从简单贫乏,变得浑厚丰润,让人回味无穷。 永远不要放弃,痛苦总会过去。熬过了,未来就是属于你的。 《人生总要慢慢熬》是台湾心灵励志人气作家黄桐,送给所有年轻人的心灵指南,是送给所有年轻人的成长礼物。 无数陌生的年轻人被这本《人生总要慢慢熬》深深打动。黄桐老师希望给年轻人一些安慰和定力,就像再浮躁的洪流之中一锤锤打下一个桩。你经历过的所有人都会,你痛苦的别人也曾难以忍受。她告诉年轻人,没事,慢慢来,熬过去,是你的,总会有。 目录 作者序 是煎熬让生命的滋味更醇厚 PART 1 生命中的种种磨难,是破蛹而出必不可少的剧目 01 对别人的好,从来不白费 02 追求理想的路上走好每一小步 03 放弃或坚持,终究只在自己 04 有影子的地方,就有光明 05 老天不回应你的愿望,是想给你更好的 06 不要小看“一句话的力量” 07 也许,他有你不知道的苦痛 08 将善意给“别人”,“自己”便将减少 09 微不足道,也能产生极为动人的效果 10 希望社会温暖,那就先付出温暖 11 不能改变现实,那就改变自己 12 世间所有的不愉快,其实都可大可小 13 在意的问题真有这么大吗? 14 要发扬别人的长处,不让别人有机会暴露缺点 15 接受生命的考验,让你变强大 16 适度“距离”反而让情感加温 17 还会“痛”,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18 打不垮你的,让你更坚强 19 看到的未必是真相,别着急下结论 20 格局决定我们快乐与否 PART 2 逆境就像不加糖的黑巧克力,让人生先苦后甜 01 人生的上坡路 02 因为低潮,所以精彩 03 重要的不是你“想做什么”,而是你“做了什么” 04 让人看见真正的美丽 05 择你所爱,爱你所择 06 “别人有”不代表“我也要” 07 真正的解脱 08 通往地狱的道路,往往是由善意铺成的 09 人言不可畏,可怕的是我们不勇敢 10 简单的事,不必复杂化 11 其实不是别人的错 12 捕鱼前,先学会潜水 13 小小的善意,将会转变成大大的快乐 14 如果你无法满意,至少你要能够尽兴 15 人生就像画素描 16 指责别人之前,谨慎一点 17 看着别人,忘了自己 18 谁是真正的朋友? 19 迷路的人,是因为不记得出发的地方 20 八万四千个门 PART 3 低潮是谷底反弹的契机,是缔造人生高峰的过渡 01 人生如同河流,曲折才是常态 02 幸福,只是一个台阶的距离 03 请替我帮助别人 04 规律的力量 05 其实没什么好说 06 乐观的人,能看见别人的优点 07 你的内装好不好? 08 旧衬衫能卖多少钱? 09 信仰不是名牌商品 10 爱的狂风暴雨 11 对自己的生命发问 12 只知努力,不知变通,更糟糕 13 什么才是合宜的应对进退? 14 许多问题,其实并没有那么难解 15 因为善待自己,所以要求自己 16 每次挫折,都是锻炼心志的机会 17 你不了解的东西,不表示它是错的 18 很多事情不可能“早知道” 19 被逼到了绝境,努力向前! 试读章节 无论是亲情、爱情,或是友情,都不能少了“包容”。 中年男子和妻子结婚多年,两人一路走来互相扶持、彼此陪伴,感情也十分融洽。 只是男子心中一直有个结——妻子的书房里有一个抽屉,多年来都是锁上的。男子从不知道里面放了什么,几次试探地问妻子,但妻子却始终不愿正面回答。 男子忍不住开始胡思乱想:难道,那抽屉里放的是妻子旧情人的照片?还是她藏的私房钱?抑或有更大、更惊人的秘密? 终于有一天,这男子再也受不了了。他趁妻子外出的时候,在家里翻箱倒柜,找出妻子藏匿的抽屉钥匙。妻子隐藏多年的秘密,终于要揭晓了!他紧张得浑身冒汗,用颤抖的手,转开了抽屉的锁…… 真相揭晓的刹那,男子愣住了。抽屉里面,放了好几封信。信封上的笔迹不是别人,而是男子自己,收件人则是他的初恋女友。这几个信封上,还盖着邮局的大戳印,上面写着“收件人拒收”。 过往的记忆,全都涌现脑海。几十年前,他刚与妻子结婚不久,却无法忘记初恋女友,忍不住写了好几封信给她,却始终没有收到回信。原来那些信都被前女友退回来了啊!想必是妻子怕他难堪,没把事情说破,只是默默地把信藏起来。妻子的体贴,让他的眼眶泛起了泪水。他轻轻锁上抽屉,默默将钥匙放回原位……妻子回家时,他假装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可是他心中对妻子的爱与尊敬更胜以往。 以前我常抱怨我先生,离开房间时老是忘了关灯。我提醒过他很多次,他还是常常忘记,我甚至曾因为“没关灯”这件事把他骂了一顿。 有一天,客厅里明明没有人,两盏灯却通明地亮着——我气呼呼地从楼上走下来关灯,心里很不高兴,想着:那家伙又忘记关灯了!为什么怎么说都不听呢! 但我又想,不对啊!他这两天出差不在家,要是他没关灯我早就发现了!我几个小时前才到客厅拿东西……这么说来,忘记关灯的人不是他,而是我自己啊! 等我先生回到家,我有点不好意思地对他说:“下次我再也不数落你没关灯了。因为我发现我也会忘记关灯。” 没想到他居然回答:“我知道啊!” “你知道?” “对呀,你好几次骂我没关灯,其实没关灯的根本不是我,而是你自己。” 我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那你为什么不早点跟我说?” “当时你正在生气,何必说呢?”我先生用很“淡定”的表情回答,“况且只是一点小事嘛,这有什么好说的?说了干什么,说来吵架吗?” 那一刻我实在很崇拜他,觉得他的修养真是太好了,让我自叹不如。 从那件事情之后,以后我也不忘时时提醒自己:没那么严重的事情,就不必唠叨个不停。很多时候,“不说”,其实是一种最高境界的体贴啊。 心灵小语 要唠叨别人很容易。只是,我们所在意的那个问题真的有这么大吗?大到值得指责对方,破坏了彼此之间的感情?人与人之间,无论是亲情、爱情,或是友情,其实都不能少了“包容”——那就是认清“每个人都有缺点”、“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因此,我们大可不必无限放大微小的问题。P59-61 序言 有个巨星殒落了。他生来容貌极为英俊,出道时就备受注目,星途也一路顺遂。可是,他始终不快乐,最后选择走上绝路。 这是好几年之前的新闻了,却让我想了很多。他拥有凡人们渴望的一切——美好的容貌、名声、金钱与权力。可是这些东西,并不足以让他好好地活着。 如果,只是如果。如果他的外貌普通一点,那么他是否不会成为明星,不会遭遇到这么多个人价值的冲击与错乱?那么,他的人生有没有可能全盘改写。 平凡一点,却快乐一点? 有个和我极好的朋友,小时候,一场意外同时夺去了他的父母。亲戚勉强收容了他,但并不爱他。他一路半工半读,高中毕业就去做生意,几次赔光老本。他没有钱、没有学历,甚至没有爱。可是,因为曾经贫穷,他学会该怎么努力;因为很早出社会,他学会了得宜地应对进退,还有极高的EQ;因为知道“没人爱”的滋味,所以他知道该怎么珍惜他身边所有的人……现在的他,是一个很成功的生意人,而且他很快乐,很有智慧。那种快乐和智慧,总是自然地浮现在他的脸上,闪耀在他的眼神中,浮现在他的言语里,是怎么样也装不来的。 如果,只是如果。如果他的人生一帆风顺,那么,他又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不知道,也很难想象。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一定和现在不一样。 人生中的讽刺,常是这样发生的。老天或许愿意给予我们那些人人羡慕、渴求的东西,但那些东西,却有摧毁我们的恐怖力量。老天可能让那些大家避之唯恐不及的不幸发生在我们身上,但最后我们才会发现,正是这些生命的裂痕,成就了现在的我们。 所以,当好事降临,不用得意忘形;当坏事来袭,不必惊慌失措。人生中的“幸”或“不幸”,其实没有一定。 “人们常常用咄咄逼人来掩饰弱点,真正持久的力量存在于忍受中,只有软骨头才急躁粗暴,他们因此丧失了人的尊严。我等待,我观看。恩惠也许来,也许不来。也许这种既平静又不平静的等待就是恩惠的使者,抑或恩惠本身。”这段话始终是我写作很核心的一个概念。 应该是在那本书出版的那阵子,我收到一位读者的来信。她只是一个中学生,却因为课业的压力、家庭的问题而有了轻生的念头。 这封信寄到了编辑部的电子信箱。编辑们很担心,很紧急地跟我联系,我们的主编也很贴心地在第一时间发简讯鼓励那位读者。 记得我给她的回信,大意是这样写的:我知道你的这些日子一定很难熬,读书也很辛苦。但请不要忘记,中学生涯在你漫长的人生中,其实只有几年。为了这几年的痛苦,牺牲了将来的大好时光,实在很不划算。请你相信,“天下没有白受的苦”,熬过了,就是自己的。这些苦难会成为生命中的养料,滋养到自己身上。 直到前几个月,我才收到了回信。她信上写着,接到我的信很惊讶,也很高兴,一时却不知道该怎么回复。现在,她已经是高中生了,那时候的痛苦果然一眨眼就过去了。 也许你会觉得为了课业压力轻生很傻,但别忘了,无论有多么微不足道,每个人、每个当下的痛,都是真实的。 这封阔别近两年才收到的读者回信,对我、对出版社编辑部而言都是很大的振奋。我写书、出版社出书,都不是多了不起的事,但至少,我们有机会给一些读者小小的安慰,告诉他们:“有我们在这里,你并不孤单。” 我始终感谢老天,能给我这样的机会。 也许,正在看这本书的你,生命已经伤痕累累;也许,你正在跟人生的低潮奋战…… 我对那位女学生说的话,也是我想跟所有读者,也是我要告诉自己的话:“熬过去。” 熬的过程,很苦,很累,但“熬”的过程,却也让我们的人生入味,使我们的生命滋味从简单贫乏,变得浑厚丰润,让人回味无穷。 永远不要放弃,痛苦总会过去。熬过了,未来就是属于你的。 谢谢正在看这本书的你,衷心地祝福每一个你。 书评(媒体评论) 如果没有“熬”的过程,人生的汤头如何醇美香浓?生命里,某些当时充满怨怼的曲折,在后来往往成了一种能量和养分,因为若非这些曲折,就不会在人生的岔路上,遇见别人可能求之不得的人与事。 ——知名导演、作家吴念真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