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大全集(疾病养护卷)
分类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作者 王雷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医讲究“未病先防”。如何“防”呢?中医有一个词,叫“因天之序”,也就是说要因循“天”自身的运动顺序来养生,概括来说就是“生发”“生长”“收敛”“收藏”。顺应这个顺序,人体就安然无恙;反之,违背了这个顺序,就会百病缠身。这种变化叫四季节律。后来,中医将这种规律细分,应用到每一天,就是日节律。一天之序始于寅,终于丑;经气之序起于肺,终于肝。人也应顺应这个规律而养生,这就是十二时辰养生法。

但是,由于生活习惯的改变,现代人已经很难做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了。这样就会导致“天”与“人”相冲突,而这正是现代疾病层出不穷的原因之一。所以养生的重点并不在于如何“遵循天时”,而在于如何将这种冲突降到最小。王雷专著的《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大全集(疾病养护卷)》就是本着这个目的编写的,虽也是建立在“子午流注”的养生理论上,但立足点有所不同,更着眼于那些生活作息不规律的现代人,着眼于那些无法做到“因天之序”养生的人,并根据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弥补的办法,可以说是对同类书一个很好的补充。

内容推荐

君不见夜深人静之时,还有多少人在埋头工作;日上三竿时,还有多少人在埋头大睡。这是不是说明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养生理论已经过时了呢?当然不是!养生也要与时俱进,如果只是故步自封,早晚会被时代所淘汰。王雷专著的《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大全集(疾病养护卷)》就是本着这个目的编写的。我们着重提出一些补救的办法,比如经常熬夜的人,在1~3点肝经当令时无法入睡,那就试着在晚上7~9点休息。因为此时为心包经当令,它与肝经同为厥阴经,而同名经“经气相通”,所以某一脏腑或经脉不正常了,可以选用与其同名的另一条经脉来治疗。再如,午时一阴生,此时应该小寐片刻以养阴气。但工作忙碌的上班族往往做不到这一点,这时可以做一做“通经呼天养生法”,既能解乏又能养生。还有辰时应该按时吃早饭,一些人由于没有胃口,通常不吃饭就匆匆跑去上班。这种人可以试着做做“腹部太极养生法”,既能消食化积,还能保护肠胃,让你免受胃病的困扰。

虽说“未雨绸缪”是种生活的智慧,但毕竟太过高远,不是人人皆能及的。对于普通人而言,能做到“亡羊补牢”,把损失降到最低,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大全集(疾病养护卷)》所提供的方法,虽不像“万里长城”那样坚不可摧,但至少可以为你的健康添砖加瓦。毕竟,多一份努力,就多一份健康。在这一点一滴的努力中,我们也可以尽享天年了!

目录

第一章 子时——睡眠是养胆的最佳途径

老人想要获得良好的睡眠,最重要的是补充足够的阳气

少白头多是胆经气血不足,疏通胆经才是解决之道

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胆汁分泌正常,脾胃消化才正常

点按风市收胆火,失眠去无踪

消除偏头痛,推揉列缺穴立竿见影

后背撞墙脏腑显生机,防治胆囊炎和胆结石胆俞见奇效

越晚越精神是一种病,振奋阳气巧捶背

调配胆经大药房:食补药补不如经络补

第二章 丑时—一血卧归肝,深度睡眠是养肝的“不二法门”

丑时春入户,养好了肝血,人在春天就不容易犯困

养好肝血,拯救眼睛

女人养好肝,远离妇科疾病

现代人失眠多,十指绕宫城助你好睡眠

熬夜抑郁脾气大,给“夜猫族”的清心万灵丹

怒发冲冠易伤肝,阳陵泉帮你“浇灭”怒火

男女养肝各不同,生闷气比发脾气更伤肝

调配肝经大药房:肝上有病就从肝经寻

第三章 寅时——肺朝百脉,深度睡眠有利肺脏助心行血

寅时睡眠有利气血分配,不眠可叩齿健肺

寅时失眠或早醒,鱼际帮你调肺经

寅时为心脏病患者的“生死关头”,多练“气沉丹田”可健肺

患有咳嗽、气喘的人要多按摩太渊穴

调肺经、肃清肺喘,身体清安

附 抵抗“秋老虎”,白色食品来润肺

附 醒来睡不着,“赤龙绞海”可助眠

第四章 卯时——天门开,按时排便是养护大肠最好的办法

卯时天门开,顺时排便清肠毒

五更泻要多补脾肾,以提升大肠经气

调配大肠经大药房:刮痧黑木耳齐上阵,排除毒素一身轻

第五章 辰时——天天吃早饭,胃病不易犯

早起没精神没食欲,可按摩阳陵泉穴

不想面色憔悴,就要多拍打阳明经

青春痘并不代表青春,胃经幂通畅才是祸根

胃好则肺安,就能少得呼吸系统病

调配胃经大药房:只要饮食正常,诸病可治保健康

巳时一健脾胃,防治妇科病

思虑过多伤心又伤脾

口水多了是脾经发出来的求救信号

减肥和治疗糖尿病的第一要务就是养好脾脏

调配脾经大药房:运化身体水谷和水湿,让体内无垃圾

第六章 午时——小憩一会儿,“心肾相交”百病消

午时阴长阳消,午睡消减过旺的心火

心火大则嘴巴苦,多饮苦瓜排骨汤

心肾相交才护命,极泉涌泉可建功

敲开“神门”,摆脱健忘、心烦、失眠

嘴里没味儿,“通里梁门”显奇效

调配心经大药房:心药不苦口,奇效垂千秋

未时一身心两旺的午后时光

工作累了,在桌边蹭蹭手掌就可以消除颈肩酸痛

下午两三点脸红心跳病在心,但要从小肠经来治

未时练“强肝养生法”,越活越轻松

要想肠胃安,午后常练“肚腹三指禅”

调配小肠经大药房:心肠健康全身爽

第七章 申时——人体最活跃的良辰吉时

申时阳气沉降,利于泻下法治疗中下焦脏器疾病

下午三四点犯困,是膀胱经出了问题

热掌捂天柱,明目且解乏

口干舌燥,靠膀胱“南水北调” 

缓解女性外阴疼痛,承扶中极效最妙

尿后寒战,小孩和老人最常见

调配膀胱经大药房:通天接地,让人体固若长城

附录 《黄帝内经》养生的五项基本原则

附录 十二时辰养生对照表

附录 人体十二经脉饮食调养指南

附录 对症取穴速查表

附录 十二经脉图

试读章节

调肺经、肃清肺喘,身体清安

若说起人体最“娇气”的器官,非肺脏莫属。爱吃冷饮、不注意保暖以及不良空气的危害都会使肺脏受损。所以,我们平常应多爱惜体内的这位“相傅之官”。

很多人都不由自主地感慨,疾病怎么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治?其实,这个真怪不得别的,要怪只能怪人自身。很多人常常半夜三更还和朋友唱歌,凌晨两三点还在加班,夏天在办公室里猛吹空调。许多人认为这才叫生活。其实这是把生活不当生活。正是这种错综杂乱的生活方式,导致现在的疾病越来越复杂难治。

那么,照这样说,是不是只有成天吃山菜野果,每曰受日晒雨淋才叫生活呢?当然不是。生活很简单,就是该吃时吃,该睡时睡。你若违背这一规律,准要得病。为什么这么说呢?前面说过,睡不好的话易伤肝胆,连肺也要受连累。肺为娇脏,能对它造成危害的东西数不胜数。现代人爱熬夜、爱吃冷饮、爱吸烟、爱吹空调,再加上每天呼吸浑浊的空气,这些都加重了肺脏的负担,它不“生病”才怪。这就是现代人动不动就爱咳嗽、感冒、流鼻涕,以及呼吸道疾病增多的原因。

不过,想要一时半会儿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还真的有点难。关键是社会大环境变不了,所以个人只有顺从的份儿了。我在这里教大家一些补救的方法,让我们体内的这位“相傅”可以安然无恙。

肺经与大肠经相表里,从胸部的中府穴起,沿着手臂一直到拇指的少商穴,左右各11个穴位。这些穴位都是捍卫肺经的得力干将,只要你善于用兵,就可以将疾病在初露端倪之时将其铲除,从而一劳永逸。

远的不说,就拿生活中最常见的感冒来说吧,经过合理的调理,许多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生活中大家或许有这样的感受:天冷忘了加衣服,结果受了点凉;或刚出了一身汗,不小心被冷风一吹,第二天就眼泪、鼻涕横流,特别难受。但如果喝点姜汤或盖上被发发汗,很快就能好。其实这种感冒就与肺有关。明代医家绮石认为:“肺主皮毛,外行卫气,气薄而无以卫外,则六气所感,怯弱难御,动辄受邪。”正常情况下,肺宣发卫气,保护人体不受外邪侵袭。卫气相当于人体的一层“防护罩”,如果这层防护罩过于薄弱,邪气就会通过皮毛而入肺,从而引起不适。正如清代医家沈金鳌所言,“风邪侵入,不论何处感受,必内归于肺”。邪气位于肌表,这时通过发汗,就可将邪气祛除。如果生活中做到少吹空调风扇,保证充足睡眠以养肺气的话,许多感冒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不过大热天的不让吹空调,可能还真没几个人能做到。做不到也没关系,教你一个办法,同样可以起到预防感冒的效果,就是按摩手上的鱼际穴。鱼际穴我们在前面已经提过(见第53页),这个穴位一有解表、利咽、化痰的功能。如果出现咽喉痛、打喷嚏等感冒症状,那就赶紧按摩这个穴位,可以增强肺主皮毛的功能,对感冒有很好的预防及治疗效果。另外,鱼际穴对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厌食的效果比吃消食片都好。夜间经常咳嗽,按摩鱼际穴也是有效果的。这个穴位的功效很多,大家一定要善加利用。关于鱼际穴的位置及刺激方法前面已经提过,这里不再赘述。

肺气虚易化火,去年秋天就遇到这样一个病例。当时隔壁刘姐的女儿上火了,脸上起了许多小疙瘩,眼睛也肿了起来。吃了些祛火的药,效果也不明显。原来她女儿这一阵子成天熬夜上网,再加上气候干燥,以致肺火过旺,都跑到脸上来了。点按她的尺泽穴,她大声喊痛。几分钟的时间,她已经感到不痛了。这说明经络已经打通,结果第二天,刘姐就跑来告诉我,女儿的眼睛已经不肿了,脸上的疙瘩好像也少了许多。我告诉她一定得坚持按,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根除。

尺泽穴是肺经的合穴,它可以将肺经多余的能量转化。转化到哪里呢?转化到肾。按照中医五行理论,肺为金,肾为水,金能生水,而尺泽穴陛也为水,所以按摩此穴不仅可疏泄肺火,还可补肾。找这个穴位时可以微屈臂,在手臂内侧横纹处可以摸到一个粗腱,粗腱的外侧就是尺泽穴。除按摩外,还可采用敷贴的办法,取一两粒桑葚捣烂,然后贴于两侧穴位处,并用纱布及医用胶带固定,这样便可对穴位处形成长时间的刺激。

……

P60-62

序言

“中医”一词最早见于西汉,《汉书·艺文志》就有“中病不治,常得中医”的说法。也就是说,早在距今两千年的西汉时代,就有了“中医”的说法。

为何取名“中医”呢?这得从中国文化的根源谈起。中国最早的哲学著作《易经》,将一切事物均纳入阴阳的轨道,人体自然也不例外。《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就说:“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日人。”即指出人体也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产物。中国古代的医学家认为,人体的阴阳只要保持平衡就不会生病。如果阴阳失衡,人体必会百病缠身。这就是中医“持中守一而医百病”的思想来源。所以,“中和”“中庸”才是中医之“中”的真正含义。

那么,如何才能保持人体阴阳的平衡呢?最主要的就是要做到“天人相应”。古代科学技术尚不发达,人们对于自身的认识也不全面,很自然地就把人体与自然联系在一起了。他们发现天是圆的,地是方的,人也是“头圆脚方”;天上有日月争辉,人也有双目来辨五色;大地河流纵横,与之相对应的,人体也有经络气血;天有四时,人也有生、老、病、死。经过多代人的历史记忆,这种直观的认识也逐渐上升到理论。最早提出“天人相应”思想的是孟子。他在《孟子·尽心上》中说道:“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意思是说,充分运用心灵思考的人,会知道人的本性。知道人的本性,就知道天命。在这里,“天”含有一定意义的主宰之意。到了明清时代,“天”已经发展为客观存在的自然和宇宙了。

祖国医学中的养生观,尤其体现了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思想。《黄帝内经》就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也就是说,人要与四时、寒暑相应,随着日月的轮转而按时作息。“天人相应”是中医文化的精髓,古人正是因为严格遵守着这个规则,所以即便在医学尚不发达的年代,依然可以尽享天年。两千年后的今天,人们依仗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背离自然规律。当人类被大自然惩罚得伤痕累累时,才意识到“人定胜天”是句空话,“顺乎自然,合于自然”才是生命的真谛。

“天人相应”具体表现在哪里呢?《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也就是说,四时与五脏是相应的,故医家有“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秋养肺,冬养肾”的说法。到了西汉,董仲舒发展了“天人相应”的理论。他提出“人副天数”之说,即指出入是天的副本:“人有三百六十节,象日数也;大节十二分,副月数也;内有五脏,副五行数也;有四肢,副四时数也。”如此,四肢骨骸便与天地相应了。后来,人们又提出了“子午流注”的理论,即将一天的十二个小时与人体的十二条经络也对应起来。这样,“人”与“天”便真正的“合一”了。  为什么叫“子午流注”呢?“子”和“午”分别是十二地支中的第一数和第七数。为什么单独取这两个数呢?古人认为“子时一刻,乃一阳之生;至午时一刻,乃一阴之生”,所以“子午”便成为“阴阳”的分界线。“流”“注”则指气血运动变化的状态,前者指“阳生”,后者指“阴藏”。“子午流注”说到底就是遵循太阳变化的一种规律。

按照“子午流注”的观点,经络气血运行各有其盛衰。以寅时从肺经开始,分别流注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三焦经、胆经,最后于丑时终于肝经。日复一目,循环不息。古人经常根据人体气血盛衰开合的规律来治病救人,在疾病防治方面,“子午流注”理论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虽说“遵天时养生”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但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已经不可能重复以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了。君不见夜深人静之时,还有多少人在埋头工作;日上三竿时,还有多少人在埋头大睡。这是不是说明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养生理论已经过时了呢?当然不是!养生也要与时俱进,如果只是故步自封,早晚会被时代所淘汰。本书就是本着这个目的编写的。我们着重提出一些补救的办法,比如经常熬夜的人,在1~3点肝经当令时无法入睡,那就试着在晚上7~9点休息。因为此时为心包经当令,它与肝经同为厥阴经,而同名经“经气相通”,所以某一脏腑或经脉不正常了,可以选用与其同名的另一条经脉来治疗。再如,午时一阴生,此时应该小寐片刻以养阴气。但工作忙碌的上班族往往做不到这一点,这时可以做一做“通经呼天养生法”,既能解乏又能养生。还有辰时应该按时吃早饭,一些人由于没有胃口,通常不吃饭就匆匆跑去上班。这种人可以试着做做“腹部太极养生法”,既能消食化积,还能保护肠胃,让你免受胃病的困扰。

虽说“未雨绸缪”是种生活的智慧,但毕竟太过高远,不是人人皆能及的。对于普通人而言,能做到“亡羊补牢”,把损失降到最低,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本书所提供的方法,虽不像“万里长城”那样坚不可摧,但至少可以为你的健康添砖加瓦。毕竟,多一份努力,就多一份健康。在这一点一滴的努力中,我们也可以尽享天年了!

王雷

2013年5月于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4:5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