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里娅·格莱尼哲和格奥尔格·瓦赫里奥提斯
编者语
安德里娅·格莱尼哲
新模式?旧模式?——关于装饰的情感诉求
格奥尔格·瓦赫里奥提斯
“由此我开始向往模式……”——关于以结构思考,用模式设计,以
及对建筑中的美和意义的追求
费边·舒雷尔
建筑算法和设计模式的复兴
克里斯托弗·霍尔策尔
建成空间中的导示系统设计策略和行为模式
马库斯·克里森
头脑中的模式——神经系统科学对模式概念的注解
伊莎贝尔·蒙德利
规则不规则——关于当代音乐模式转瞬即逝的特质
参考文献
图片版权
作者简介
《模式(装饰结构与行为)》简介:模式,从范式和样式的意义上说,自中世纪就已经成为建筑的参照点。模式同样还是装饰历史沿革的基础。20世纪早期的先锋运动对于装饰进行了批判性的重新审视和质疑,然而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模式概念的新的相关性才得以建立。在抽象性和解释性之间,模式在不同的学科(包括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和神经生物学)中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哪些与建筑相关的模式方面的观点需要探讨?安德里娅·格莱尼哲、格奥尔格·瓦赫里奥提斯编著的《模式(装饰结构与行为)》这本关于“模式”的论文集试图准确回答这一问题。
安德里娅·格莱尼哲、格奥尔格·瓦赫里奥提斯编著的《模式(装饰结构与行为)》为“情境建筑学”系列的最后一本,书中收录了六篇论文,探讨模式形成背后的理论。论文题目包括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CAAD)、媒体科学、模式语言、理论与理论哲学等。文章来自安德里娅·格莱尼哲、格奥尔格·瓦赫里奥提斯、费边·舒雷尔、克里斯托弗·霍尔策尔、马库斯·克里森及伊莎贝尔·蒙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