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二战系列丛书编委会编著的《战略举兵》为“全景二战”系列之一,分别介绍了英国海上告急、美国海军参战、中途岛的转折、盟军登陆北非、反攻西西里岛、横渡英吉利海峡、胜利进军日本海等内容,解读了鏖兵大西洋战列舰发威,决战太平洋航空母舰逞强的战史。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战略举兵/全景二战系列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作者 | 全景二战系列丛书编委会 |
出版社 | 海潮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全景二战系列丛书编委会编著的《战略举兵》为“全景二战”系列之一,分别介绍了英国海上告急、美国海军参战、中途岛的转折、盟军登陆北非、反攻西西里岛、横渡英吉利海峡、胜利进军日本海等内容,解读了鏖兵大西洋战列舰发威,决战太平洋航空母舰逞强的战史。 内容推荐 为了再现二战大海战全景,真实体现昔日硝烟弥漫的海战战场,全景二战系列丛书编委会精心推出《二战大海战》,本套书分为《战略举兵》、《海上称雄》、《攻岛之战》、《海魂之梦》四部分,以时间为经、事件为纬,记录二战大海战中的经典战役、著名战舰和一些鲜为人知的海战故事。 《战略举兵》为其中一册,记录了二战大海战中的经典战役、著名战舰和一些鲜为人知的海战故事。 目录 英国海上告急 绥靖政策下的危机/2 敦刻尔克大撤退/5 大不列颠设防海陆空/12 英国海军鏖战地中海/17 保卫大西洋的交通线/25 “弩炮”计划/32 英美海上联合护航/40 美国海军参战 迟到的谍报/44 珍珠港的上空/50 尼米兹临危受命/57 杜立特空袭东京/63 日美激战珊瑚海/70 英国重振马耳他/77 盟军联合捕猎/85 中途岛的转折 破译日本的底牌/90 美舰队抢先一步/96 中途岛上空的“鹰”/101 改写历史的时刻/110 乘胜向瓜岛进军/118 加强护航舰队的力量/126 盟军登陆北非 “火炬”计划/132 “火炬”计划的出台/136 巴顿做好了出征准备/140 抢滩阿尔及尔/145 浴血卡萨布兰卡/148 扭转地中海的战局/155 盟军海陆空合击突尼斯/161 反攻西西里岛 两栖登陆战略/168 重兵集结马耳他海域/174 空降兵的生死较量/177 突如其来的空袭/18l 攻克西西里岛/184 墨索里尼下台/193 横渡英吉利海峡 拟订“霸王”计划/198 屯兵大不列颠/203 雄师横渡英吉利/210 突破大西洋壁垒/217 成功登陆诺曼底/223 盟军重拳出击“狼群”/229 盟军重返欧洲大陆/236 胜利进军日本海 伏击山本五十六/244 “蛙跳战术”/250 陈兵硫磺岛/255 登陆冲绳岛/262 火攻日本列岛/266 核击广岛、长崎/273 日本无条件投降/278 试读章节 绥靖政策下的危机 “马奇诺防线”成了一个真正的娱乐场。 1937年5月28日,内维尔·张伯伦出任英国首相。丘吉尔为了进入内阁,在国会发言中只能违心地称赞张伯伦是杰出的议员和活动家。而张伯伦出于个人目的,担心丘吉尔在政府中的势力可能变得过于强大,因此极力排斥丘吉尔。 张伯伦主张“祸水东引”,且暗中推动德国与苏联交战,这样既消灭了苏联,也会削弱德国。而与其相反,丘吉尔却到处演讲,说德国是英国最大的威胁。 1938年,希特勒要求瓜分捷克斯洛伐克,张伯伦决定满足他的要求。 1938年9月底,张伯伦前往慕尼黑,参加了英法德意四国首脑会议,签署《慕尼黑协定》,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割给德国。 丘吉尔主张与苏联和谈以阻止德国的强大。丘吉尔说,《慕尼黑协定》会对英国产生严重的后果。 1939年3月15日,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随即要求波兰归还但泽并解决波兰走廊问题,遭到了波兰的拒绝。 3月23日,英法正式结成军事同盟,并于31日对波兰的安全给予保证。 春夏之际,张伯伦的绥靖政策多次受到挫折,但他仍然希望同希特勒谈判取得成功,这导致他在英国国会和民众中的威信不断降低。 8月25日夜间,进攻波兰的命令被希特勒突然取消了。原来,英波两国于8月25日正式签署了互助协定,意大利拒绝站在德国一边参战。停止攻波,是因为希特勒心存顾忌,毕竟英国是当时世界的军事强国,而绝不是他突然良心发现。 9月1日,德军入侵波兰,闪电战开始了!德军的机械化部队以每天80—97千米的速度向波兰境内推进。 其实,英国在8月25日下午就已经知道了希特勒制造的波德边境事件。 9月3H上午9日寸_,英国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德国在上午11时前,提供停战的保证,否则英国将对德宣战。 正午时分,法国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期限为17时。 德国对英法两国的最后通牒均置之不理,英法两国被迫相继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世界的西方爆发了。 9月16日,波兰政府出逃罗马尼亚。 苏联宣称:由于波兰政府不复存在,苏波互不侵犯条约失效。9月17日凌晨,苏军越过波兰东部边界向西推进。 9月18日,德苏军队在布列斯特—一立托夫斯克(今布列斯特)“胜利会师”。 让人百思不解的是,英法两军虽然在德军的西线陈兵百万,却按兵不动,宣而不战,它很快就被称为“奇怪的战争”或“静坐战”。 莱茵河两岸的德法士兵可以隔河相望,彼此看得很清楚。双方在野战工事或炮兵掩体里懒散而胡乱地干活,还不时停下来“欣赏”一下河对岸敌人的活动。 在一些地方,士兵们在河里洗澡,或者秘密地进行食品交换,法国葡萄酒和德国啤酒换换口味也不错。 为了使防线士兵不致太过无聊,法国政府还给前线设立了军队娱乐服务处,增拨文娱器材,增加酒类供给,并给士兵们送去了1万多个足球,巴黎歌舞明星们频繁地活跃在前线。 “马奇诺防线”成了一个真正的娱乐场了。 尽管德法两军对战争的理解会有不同,但对足球的理解却是较为一致的,法国士兵踢球时的精彩动作有时会得到河对岸德军的大声喝彩。 法军高唱着“我们要到齐格菲防线去晒衬衣”的流行歌曲,而严谨的德国人也比较配合,他们不失时机地幽默一下,冲着扩音器喊:“英国人是叫法国人打到最后一个人吧?” 一位英国士兵回忆说,当时曾有一支德国宣传部队在前线竖起了大牌子,他们大声喊:“北方各省的士兵们(法国士兵),英国大兵正在和你们的妻子睡觉,他们正在强奸你们的女儿”而法军的回应是:“我们是南方人,我们也不想打仗。” 法军从未想过赶走对面工事中的德国人,他们在奉命休息。 有一尊法国75毫米口径的大炮,炮口傲然指向天空,对运送军火的德军视而不见。 据法国逃兵讲,前线指挥官不许哨兵往枪里装实弹。 西线的法国和英国的约110个师,完全没有用来同德国的23个师作战。 这场“奇怪的战争”是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恶果,是对波兰等小国利益的背叛。英法两国政府缺乏果敢的气魄,也没有真正打仗的意图。P2-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