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东方近代和现代文学(上下)/文学名家名著故事全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刘妍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文学名家名著故事全集》的宗旨,在于将东方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风格、流派、文体、理论等知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活泼的格调、雅俗共赏的形式,介绍给广大读者。这既是为了真实、全面、准确、科学地再现东方文学史的基本历程和主要风貌,给文学史的教学研究工作和大学文科师生提供一套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也是为了在学术研究与文学普及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这本《东方近代和现代文学(上下)》(作者刘妍)是其中一册。

内容推荐

千百年来,东方民族在创造出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出博大精深的精神文明,而源远流长、绚丽多彩的历代各体文学,正是东方民族贡献给人类文明宝库的最为可贵的精神财富之一。

这本《东方近代和现代文学(上下)》是《文学名家名著故事全集》其中一册,讲述东方文学名家名著的故事。

《东方近代和现代文学(上下)》的作者是刘妍。

目录

总序·1

序言·1

1.坪内逍遥:破晓的钟声·1

2.近代文学的曙光——二叶亭四迷·5

3.森鸥外与“处女般敏锐感觉”的青春时代·8

4.砚友社和尾崎红叶·13

5.“彻悟”的幸田露伴·17

6.夏目漱石和他的“神经症人格”·20

7.夏目漱石的硬骨头精神·24

8.北村透谷:蝶飞何处·29

9.一叶轻舟渡红尘·33

lO.岛崎藤村:青春的吁求·37

11.徘徊于现实与内心的岛崎藤村·42

12.与谢野晶子:乱发如飞·45

13.巫山易水中的泉镜花·50

14.德富芦花:望帝春心托杜鹃·54

15.渴望惊异的国木田独步·58

16.田山花袋的《棉被》和私小说方向·62

17.独特的私小说·67

18.石川啄木:生活的短歌·70

19.新浪漫主义和永井荷风·74

20.文学至上的谷崎润一郎·78

21.从恶魔美到古典美·82

22.亭亭白桦中的武者小路实笃·85

23.为“自我”盛开的花——志贺直哉·89

24.探索生活之路的有岛武郎·93

25.芥川龙之介的不安·97

26.在历史中建构象牙塔·102

27.菊池宽:人生第一,艺术第二·105

28.佐藤春夫:一朵病蔷薇·109

29.北原白秋与象征诗·112

30.高村光太郎和永远的智惠子·115

31.岛村抱月:花落人亡两不知·119

32.点燃近代剧烽火的小山内薰·122

33.铃木三重吉:放飞红色的鸟·125

34.性格破产者——广津和郎·129

35.播下革命的种子·132

36.叶山嘉树和日本无产阶级文学·135

37.宫本百合子:不屈的百合·139

38.为党生活的人——小林多喜二·142

39.横光利一:新感觉派的灵魂·147

40.川端康成的孤儿根性·150

41.川端康成与四位千代·155

42.走进雪国的川端康成·160

43.临终的目光·165

44.井伏鳟二:人情练达即文章·169

45.觉醒于废墟上的金子光晴·172

46.石川达三:争取真正的自由·175

47.野间宏:描绘战争的阴暗图画·179

48.“俘虏作者”——大冈升平·182

49.“第三批新^”:树影斑驳中绽放的花·186

50.平冈公威时代的三岛由纪夫·189

51.“三岛由纪夫”的诞生·194

52.三岛由纪夫文学世界中的生与死·197

53.三岛由纪夫的死亡演出·202

54.执著于“堕落”的无赖派·206

55.“丧失为人资格”的太宰治·210

56.日本的卡夫卡——安部公房·214

57.从峡谷村庄走来的大江健三郎·217

58.父与子的人生之旅·222

59.垮掉的“太阳族”·226

60.颓废的“透明族”·229

61.高桥和巳:我心匪石,不可转也·232

62.向人性异化开战的开高健·235

63.逃离现实的内向派文学·239

64.井上靖的文学之路·243

65.挑战社会的山崎丰子·246

66.一代推理巨匠——松本清张·249

67.水上勉:宝剑锋从磨砺出·253

68.森村诚一:不可证明的证明·257

69.一颗新星·260

70.渡边淳一的“失乐园”·264

71.跋涉在挪威的森林·268

72.“卡普”旗手·农民作家——李箕永·273

73.李文烈——韩国文坛翘楚·277

74.缅甸爱国诗人德钦哥都迈·282

75.泰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西巫拉帕·286

76.历经炼狱的旗手·289

77.克立·巴莫:皇族·政治家·作家·293

78.尤金:永远不倦的旅人·296

79.菲律宾民族英雄——黎萨尔·301

80.阿卜杜尔·穆伊斯:乞丐·囚犯·文豪·307

81.普拉姆迪亚与布鲁岛小说四部曲·310

82.般吉姆一孟加拉语文学的先驱·315

83.帕勒登杜:“印度之月”·318

84.泰戈尔成长的摇篮·322

85.神人合一的泰戈尔·327

86.泰戈尔在中国·331

87.勐口拉第—位职业作家——书毫拉特·336

88.“幸运之星”:伊克巴尔·340

89.民族诗人·宗教诗人·344

90.“阴影主义”三大诗人·348

91.平淡是真:普列姆昌德·355

92.突入小说禁地的安纳德·359

93.克里山·钱达尔:关注社会,见证历史·364

94.存在主义者的独语一印度新小说派·367

95.赴死亡之约的天才:赫达亚特·371

96.纪伯伦的先知情结·377

97.布伦纳:生死两茫茫·383

98.肃静,阿格农在写作·386

99.露丝·艾尔莫格的少年哀歌·392

10。.魂系以色列的阿莫斯·奥兹·395

101.希克梅特:海燕之歌·399

102.巴鲁迪:埃及近代诗歌复兴的先驱·403

103.“诗王”邵基·408

104.“笛旺派”三诗人·413

105.塔哈·侯赛因:黑暗里的微笑·419

106.“尼罗河的莫泊桑”——台木尔·424

107.思想的修士——陶菲格·哈基姆·429

108.马哈福兹:进入文学殿堂·435

109.烛明人生的马哈福兹·439

110.徘徊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法格海·443

111.“突尼斯的民族之光”——沙比·448

112.米斯阿迪:阿拉伯世界的浮土德·452

113.桑戈尔与“黑人性”·457

114.为民众说话的乌斯曼·461

儿5.黑非洲文化瓦解的见证人——阿契贝·465

116.穿越时空迷宫的索因卡·469

117.对未来之路的艰难解释·472

118.奥约诺:诉说黑人的悲伤与愤怒·476

119.从民间汲取文学营养的达吉耶·480

120.恩古吉:大河奔腾·485

121.东非的“莎士比亚”——夏巴尼·罗伯特·488

122.桑托斯:祖国——母亲·492

123.奥丽芙·旭莱纳:寻找一间自己的屋子·497

124.情牵故国的彼得·亚伯拉罕·500

125.为写作而生的纳丁·戈迪默·s03

126.南非的良心·508

试读章节

谈到坪内逍遥(1859—1935),就不免要追溯日本近代的文学历史,那么日本的近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1868年,德川幕府垮台,明治政府建立。明治政府提出了“文明开化”的口号,希望引进欧美先进技术和有选择地引进欧美的社会制度,以便“殖产兴业”、“富国强兵”,这是日本向建立近代国家迈出的第一步。1868年到现在的一百多年,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只是一瞬间。然而一百多年前,人们还点着煤油灯,坐着人力车、马车在东京的街头来来往往;而今天电灯、电话、计算机、互联网日新月异,人们的思想、艺术观念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一百年实在是一段漫长的岁月啊。

明治维新以前,德川幕府闭关锁国,但随着德川幕府面临的危机逐渐加深,“洋学”还是逐渐被引进来了,并萌生出日本近代思想的幼芽。到了明治时代,以前被拒之于门外的外国书籍一下子涌进了日本,推进了日本的经济建设和一些社会体制改革,但人文科学包括文学仍处于滞后状态。文学依然流行着江户时代的“町人”文学,即所谓的商人的游戏文学,主要写些滑稽可笑的故事或风俗人情,目的是引起读者低级的笑声。坪内逍遥曾总结说:“当革新之际,时势巨变,戏作者暂时销声匿迹,从而小说也趋于衰颓。但到了晚期,又见复兴,大有物语又将复振之势,到处出版各种稗史、物语,竞尚新奇,甚至也将十分陈腐的小说加以改编,进行连载。”由此可以看出,近代文学作为一种崭新的“人”的文学,必须超越这种“町人”文学,确立文学自身的价值,革除文学中的封建因素,注入近代的思想和意义,也就是说,导入西方文学已是历史的必然。

1877年(明治十年)前后,日本文坛上掀起了一股翻译西方文学作品的热潮,到1887年达到全盛,翻译与创作的作品各占文坛一半。翻译的对象多为英法等国的小说,如凡尔纳的《月球旅行》、《海底旅行》、《八十天世界一周》和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等作品。虽说是翻译,却并不完全忠实于原著,有的还牵强附会,相当草率。到了1884—1885年前后,逐渐出现了一批忠实原著、具有文学价值的翻译作品,如坪内逍遥翻译的莎士比亚的《裘利斯·凯撒》、二叶亭四迷翻译的屠格涅夫的《父与子》。此外,左拉的《小酒店》、易卜生的《玩偶之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卡拉玛佐夫兄弟》、莫泊桑的《女人的一生》等一批西方名著也被翻译过来了。通过翻译小说,人们开始介绍和移植西方近代文学观念和文学方法,尝试种种文学改良。

这时开始对日本近代小说进行深入思考的就是坪内逍遥(1859—1935)。坪内逍遥是日本明治时代著名的文学理论家、翻译家、剧作家,被誉为日本近代文学的先驱。1859年坪内逍遥出生于美浓国(今歧阜县),本名坪内雄藏,有青屋主人、逍遥游人等笔名。逍遥的母亲爱好江户文学、传统戏剧,常常领着上小学的逍遥去名古屋市观赏歌舞伎。歌舞伎华丽夸张的表演深深吸引了年幼的逍遥,不知不觉间,他已经迈进了艺术的大门。

从中学时代起,他就成了名古屋有名的租书肆“大野屋”的常客。在这里,他贪婪地阅读着江户时期表现町人生活的文学作品,如瞌亭马琴的武侠小说,十返舍一九、式亭三马等人的滑稽小说以及永春水的被称为“人情本”的爱欲小说。诙谐机智的故事,缠绵曲折的男女情事,无不拨动着逍遥的少年心。他沉浸其中,不仅对这些作品的故事情节如数家珍,而且也接受了这些自称“戏作者”所使用的游戏文体的影响。这种戏作的习癖为他闯入文学世界提供了捷径,也让他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后来一直为自己无法摆脱这一习癖而苦恼。

坪内幼年接受的是严格的汉文教育,就连他的笔名“逍遥”,也是取自《诗经·郑风》中的诗句,“河上乎逍遥”。十四岁开始,逍遥进入名古屋的一所英语学校,接受西方文化。十九岁时他作为爱知县的公派生被选送人东京的开成学校(后来的东京帝国大学)。第二年,学校改名,他人东京大学文学部本科学习。在同班同学高田早苗的影响下,阅读了许多英国文学作品。1880年他开始从事文学翻译,共花费三十年的心血翻译了《新译莎士比亚全集》四十卷,成为研究莎士比亚的学者和作品全译者。

在大学的课堂上,一次一位英籍老师让学生分析《哈姆莱特》中王后乔特鲁德的性格。我们知道逍遥是深受江户文学影响的,而江户文学还是偏重劝善惩恶、提倡封建道德的,所以逍遥自然从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出发大发一通宏论,自我感觉颇为良好,教师却不以为然,给了他一个很低的分数,给得意的逍遥泼了一盆冷水。这使他猛然意识到分析文学作品并不仅有这样一种方法,还有众多他所不知道的全新的分析方法。为了拓宽自己的思路,他阅读了大量的英国文学作品和文艺理论方面的书刊。当一个新的文学世界在他面前展开的时候,他悄悄地酝酿着一部全新的文学论著——《小说精髓》。

坪内逍遥写作《小说精髓》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借鉴西方文学,而使本国的小说艺术最终超越西方。由此他明确了小说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态,与绘画、音乐、诗歌一样,具有独立的价值,小说并不从属于政治、宗教、伦理道德,只受自身艺术规律的制约。他认为小说的最终目的是使人赏心悦目,他所提倡的新小说的内容,一句话,“在于忠实地模写社会的情况和人们的心理活动”,即“小说的主脑在于人情,世态风俗次之”。忠实客观地描写现实,一般称之为“写实主义”。

《小说精髓》从内容到文体都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主张,这种写实主义在过去的游戏文学和政治小说中是没有的,构成近代文学核心的正是这种“写实主义”的文学方法。塑造典型人物是现实主义重要的创作原则,在《小说精髓》中,逍遥在“主人公的设置”一节中指出:“塑造主人公的方法分为两派,一派称为现实派,另一派称为理想派。所谓现实派,即以现在存在的人为主人公的流派。”人物是来自现实生活的虚构,既来自现实,又高于现实,已经初步具有了“典型”的意味。现实主义注重人物的心理描写,逍遥提出小说家应该有别于正史家,可以“自在地进行现实生活中难以做到的人心解剖”。P1-3

序言

人类文学像尼罗河和恒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黄河和长江一样,源远流长,浩瀚壮观,至今已经历五千年的历史风云。

它最早出现在古老的东方:古埃及文学、古巴比伦文学、古印度文学、古中国文学、古希伯来文学……这是文学的“人类童年时代”,也是人类文学的发祥地。

古代东方各国文学都在各自的土壤上独立地产生和发展起来。然而,人类文学的多源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并没有妨碍它们的共同性,因为它们都是从非文学转变为文学,都是从宗教、历史、哲学、法律和伦理的统一形态中逐渐脱颖而出,都是同奴隶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而且首先出现的均为神话传说、诗歌和史诗,并都以人民的口头创作为基础,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随着岁月的流逝,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古代东方各国文学之内开始有了一定程度的地区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如世界最早的巴比伦史诗《吉尔伽美什》,不仅继承了苏美尔文学的遗产,而且其中关于大洪水的神话也影响到希伯来的《旧约》。后来,一个地区之内的联系与交流逐渐扩展到另一个地区,另一个洲,以致全球。其中最为引入注目的是,作为欧洲文学摇篮的古希腊罗马文学,就明显地受到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希伯来等文学的影响。而以意大利为发祥地的14至17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也受到中古时代拜占庭文学的启迪和推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及其往后数百年西欧文学、斯堪的那维亚文学和俄罗斯文学的高度发展与繁荣,先后对东方文学和世界其他各国文学起了巨大而深远的促进作用。近代以降,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由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停滞,相继沦为西方列强的附属国、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它们的文学虽然还有所创造和成就,但从整体上看,已失去其古代和中古时代的辉煌和领先地位。直到20世纪中叶,拉丁美洲文学在世界文学中异军突起,风靡全球;以至大撒哈拉沙漠以南和非洲民族文学的崛起,才得以改变世界文学的格局,使世人刮目相看。——这就是世界各国不同文学对话的一个历史轮廓。

基于各国文学之间以及东方文学和西方文学之内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日益密切,并且变得愈来愈不可分离,1827年1月31日,歌德在一次著名谈话中首次提出:“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而在这次谈话前四天,他在致友人书中写道:“我确信世界文学正在形成。”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从科学的历史观出发,深刻地论述了世界文学的成因。他们指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由此不难看到,世界文学的变化和发展的历程,以及歌德、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世界文学的论述,都表明各国各民族文学的发展除一定时期之外,都不是孤立地、封闭地、平行地前行,而是在相互联系、相互借鉴、相互交流与相互影响的网形中向前推进,并且共同地在创造着世界文学的一个又一个新的里程碑。

人类文学在其波澜壮阔的历史行程中,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文学观念和审美理想的变化和进步,大体上经历了漫长的人类童年时代、文艺复兴时代、古典主义时代、启蒙主义时代、浪漫主义时代、现实主义时代和以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为主潮的20世纪多元文学时代,涌现出了一代又一代灿若群星的天才作家,诸如荷马、但丁、莎士比亚、塞万提斯、莫里哀、歌德、拜伦、雨果、司汤达、巴尔扎克、狄更斯、普希金、托尔斯泰、惠特曼、托马斯·曼、乔伊斯、卡夫卡、海明威、高尔基、肖洛霍夫、鲁迅、泰戈尔、川端康成、加西亚。马尔克斯等,他们以自己卓越的才华,不懈的努力,执著的追求,开创性的探索,为人类的文学宝库作出了巨大而独特的奉献,创作了无数卷帙浩繁、主题新颖、形式迥异、体裁多样、流派纷呈的不朽作品;它们不仅审美地反映了自己民族和时代的生活,也多角度地展现了人民的思想与感情、苦难与欢乐、愿望与憧憬,乃至历史前进的足迹。

每个文学时代由于社会发展和文学发展的相异,都各有自己时代的文学经典。尽管没有一套恒久不变的标准适用于各个时代的文学经典,但是,铸成每个时代文学经典的那些基本要素诸如高超的艺术、永久的魅力、巨大的社会内容和历史深度、多层次性和多方面性的涵义等,则是不可或缺的共同条件。历史和实践一再表明,任何一个时代的名家名作都不会随着时代的过去而成为过去;相反,其蕴含的客观真理、生活经验、审美价值、艺术智能等,总是和世世代代人们的生活息息相连,从而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所以,马克思写道:“困难不在于理解希腊艺术和史诗同一定社会发展形式结合在一起。困难的是,它们何以仍然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些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其实,不仅是古希腊的艺术与荷马的史诗具有永久的魅力,而且四轮马车时代或蒸汽机时代那些文学述作也如此。歌德有一句名言——“说不尽的莎士比亚”;别林斯基曾写道:“普希金不是随着生命之消失而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而是要在社会的自觉中继续发展下去的那些永远活着和运动着的现象之一。”这意味着,文学经典随着生活和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可以而且需要不断地阐释,这正是构成它的基本品格之一。

人类文学成果是人类文明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中国,一个正在走向世界的中国,不能也不可能置身于世界文明大道之外。相反,我们只有认真了解和充分掌握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的全部知识”及一切文明成果,才能更好地担负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崇高而又艰巨的历史使命,才能更好地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历史和现实都昭示我们:机遇从来是赋予那些在各方面都准备好了的人。

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套十卷22册的《文学名家名著故事全集·外国卷》,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国内十余所高校数十位老师竭尽全力撰写而成。顾名思义,这不是一部一般意义上常见的外国文学通史或断代史,也不是一部专论外国文学进程、思潮流派、作家作品、文体风格或文学技巧的著述;而是一部另辟蹊径,叙述数千年来外国文学史事,展现外国文学进程中所涉及的社会、历史、文化的背景,以及作家生涯、作家创作历程和艺术世界的著作,书中特别汇集了那些少为人知而富于文学意味、生动感人、给人以启迪和思考的重要史料、故事、逸闻和佳话等,当中的每篇史话均在三五千字之间,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力求轻松活泼其外,深邃智秀于内。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犹如一条由许许多多美丽珍珠镶成的外国文学之链;一部由无数色彩缤纷的特写镜头连缀而成的外国文学系列片;也是一部别开生面,异彩纷呈,具有独特视角的外国文学史。

吴元迈

2008年11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3: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