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的世界与心灵的世界,永远都是“懂得”的眼睛的绝佳风景。《海滩种花(阿岚看世界)》作者赵夙岚以沉静而独特的视角记述与心灵有关的“世界”,与世界有关的“心灵”,或是点评在中国有影响力的国外作者的书籍,如《谁都有片挪威的森林》;或是对有全球影响力的风云人物进行深入的心灵剖析,如《乔布斯的心理黑洞》;或是对世界知名的景点钩沉其历史,如《柏林墙,待成追忆已惘然》;或是就全球热点人物和话题进行点评,如《千万别信巴菲特》等等。全书由诸如此类的文章组成,文章篇幅不长,多为800-1500字之间,全书字数约为12万字,希望配一些与文略相关的漫画图片等;该书目标读者是白领、在校学生、商务人士等。因作者灵动的文笔、深入浅出的思想、具体而独特的阐释等等,且因单篇篇幅均不长,全书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也是不可多得且独具特色的都市减压“身心灵”书籍之一。
《海滩种花(阿岚看世界)》作者赵夙岚以沉静而独特的视角记述与心灵有关的“世界”,与世界有关的“心灵”,或是点评在中国有影响力的国外作者的书籍。全书由诸如此类的文章组成,文章篇幅不长,多为800-1500字之间,《海滩种花(阿岚看世界)》字数约为12万字,希望配一些与文略相关的漫画图片等;该书目标读者是白领、在校学生、商务人士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原总裁卡恩因涉性丑闻于5月19日辞职,编辑部随后讨论有关新总裁候选人时,法国财长拉加德正值大热。我当时说,她的胜算难料,如果卡恩出事真有所谓的阴谋在,那意味着在这个棋局中有某种势力在精心布局,始作俑者不一定情愿让另一个法国人上台。而且,很多时候最热的人选往往有可能是一颗特意释放的烟雾弹,到后来倒可能成为牺牲品。
事实似正在证明这一点。不早不迟,拉加德莫名其妙地牵涉入“数年前”的一宗商业纠纷里,被指滥用职权。无论法国司法部是否起诉她,其政治声誉都已大大受损。已经有人开言,即便最终得以当上IMF总裁,拉加德也很可能成为下一个卡恩。
对于政治人物而言,财与色均是非常“说不清”的领域。有可能过一段时间,卡恩能证明,性丑闻女主角真的是“你情我愿”,但他也已不可能再回到IMF总裁职位。无独有偶,法国公共工程部长乔治·特隆因被两名女子指控其性骚扰,于当地时间5月29日宣布辞职。特隆表示将反诉两人的诽谤罪。即便他“赢”了官司,也一样输掉了政治前途。
有时候,要否定一个人是多么轻而易举的事。从中亦可见,功名有多么脆弱;成功后能否守住道德底线,更显得十分关键。有些人多年来费尽心机、一点一滴构建的大厦,可以因一件不经意的事被全然摧毁,片甲不存。即便此人有诸多不是,这种多年成就一朝毁灭的轰然声响,亦令人心惊。
也有令人心痛的事。去年12月11日,美国600亿美元金融诈骗案主角、被判监150年的前纳斯达克交易所主席麦道夫的46岁儿子麦克,在其纽约住宅内上吊身亡。他举报父亲的罪行后,自己虽未被明确指控,但也倍受调查困扰,独自带着两岁大的小儿子的他,在苦闷中选择了一条不归路。此前一天,他还发了一封电子邮件,向分居的妻子诉说对家人的爱,且委托她照顾孩子。
不知为何,我一直忘不了这个场景,那就是身为两个孩子父亲的麦克自杀身亡,旁边卧室里那个浑然不觉的两岁大的孩子还在呼呼大睡。不知这个孩子日后将如何解读这一幕,也许会像我一样感觉莫名伤悲。一个没有明显过错的父亲因为受自己父亲罪行的牵连而不堪困扰,隐忍地放弃生命,也放弃了父亲这个身份。他的孩子,这一生都得度过“没有父亲的父亲节”了。此后,麦克的遗孀撰写了一部回忆录准备今年底上市,估计极可能大卖。麦克纠结痛苦转身离去的身影,仍是不可避免地被商业化了。
每个人都不是完人,每个人都与这个世界有无穷牵连。很多悲剧不值得同情,譬如说卡恩,无论他的性侵是否事实,他都己跨越了公众人物的道德底线。然而,在法庭外女儿的坚定支持,或可证明卡恩应该是个好父亲。否则,大难临头时,谁愿来分担这份羞耻?
我们需要坚持一些底线与原则,如此人生才可以恒定的姿态长出灿烂的花。与之相应的是,人性太脆弱,谁也不可能是铁板一块。每一个大错特错的人,一定有他可悲可怜的地方,但或也有些许的可取之处。这也许就是美国大片常会引人入胜的一个缘由:英雄也有气短时,坏人偶也讲侠道。不可否认,无论什么人,他的内心深处都有真挚深刻的一份情感在那里,会随风摇曳。
很多人的成败荣辱,常在一念之间。因此,父亲与母亲的角色与担当显得尤为重要。如是,无论你是否认可你的父亲,请在6月的第三个周日即19日,这个美国人发起的感谢父亲的日子,对他说一句温暖的话,顺便也对母亲说另一句宽心的话——在你看来可能微不足道,于他或她,或许至关重要。因为在这破碎世间,唯有爱可修弥缺点,战胜一切,可以抵达不可能到达的地方,也让我们记得要坚守人生的底线。P7-8
偶尔我是个“落后于时代的人”,通过文字与世界和人心对话。而一提起笔或者一打开电脑,心中就会升腾起一股说不出缘由的自信。自小如此。所以成年以后的我常常告诫自己,你不过是沧海一粟。
然而文字世界带给我的自我满足和快乐感觉,是没有止境的。在母亲的有意培养下,我从学龄前就开始了较为广泛的阅读,成长的时光因为书籍而变得芬芳静美。也正是长年的大量阅读,让我在少年时可以很任性地看世界。成年后可以很包容地看世界,做事有自己的定见,不容易为外物所动。
爱写文章其实是一种特别的生活方式。中学时的作文课,我写完再帮同学写,结果两篇都被老师当成范文在校内广泛传播;高考因青春期叛逆未能考上大学,复读时因第一堂语文课的第一篇议论文,让第一次给我们上课的赵聚宗老师大加赞赏,他甚至自己用蜡纸刻写了那篇文章,印了百余份发给了同学们。此事让我记忆至今,常常感念师恩。
上大学以后。我随意写的文艺类文章开始变成铅字,认真写的论文也相继在专业学报上发表。从性灵类文字转向学术类文字,其间有一个很艰难的过程。还好当时遇到唐希中先生、杨鹏程先生等一批很好的老师,不断地给予指引和鼓励,让我可以在这两类文字中趋于自如。上研究生后,我在导师李剑鸣先生及张友伦先生的谆谆教导下,在学术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同时坚持广泛阅读可以滋养心灵的书籍。此外,还利用所有的假期“走在路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就这样并行不悖。
1998年我从南开大学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工作。在学术与媒体之路间,我最终选择了后者。“好读书不求甚解”的个人阅读习惯,以及相对较为外向的性格,让我做出了这个决定。此后我在记者、编辑、专栏作者、专题策划人、媒体管理者等等身份中穿梭,经常身兼几职,但从未放弃写作。
高密度的新闻写作训练,是人生不可多得的机遇与财富。在此过程中,除了书本知识得以致用外,还因工作广泛接触到各色人等,得以深入观察社会和洞察人性。未收入此书的曾荣获广东省新闻专栏奖的“阿岚信箱”,即属此种观察的外在表现之一。
保持撰写评论的习惯,让我得以挥发爱好思辨的一面。收入本书的评论稿包括在经济部时的财经评论、在国际部时的国际评论、与理论部合作的时政评论等。以前当编辑时写的一些版面评论,则未收入书中。
经过多个部门的历炼之后,从2011年4月起,我开始进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的《看世界》杂志社担任总编辑。从当年5月刊起,我开始撰写刊首语,迄今未落下任何一期刊首语的写作,字字句句均为“我手写我心”,从未假手他人。文章大多是在深更半夜、旅途或会议间歇当中完成的。因为匆忙,有些篇章自己并不满意,但木已成舟,无法悔改。于是,我便也硬着头皮将这部分内容编入此书中,还请各位不吝赐教、批评指正。
在我进入《看世界》杂志社以前,写下了一些休闲类文章。收入本书中的“东方小四·第四只眼”,是此类文章的一个小小侧影。好吧,我已经暴露了,《看世界》津津乐道民国人物及其他人与事的专栏作者东方小四,就是我本人啦。这部分文章此次只选用了一小部分,其中数篇已被《读者》和《青年文摘》及一些报刊转载。此类文章的主体部分,也拟结集出版。
文字与思想一样,其实没有疆界一如果你的心中没有预设界限的话。大多数写作者,都在文章里埋下了TA的生命密码,希望可以遇到解人。如果本书或哪篇文章让你感觉愉悦,请让我提前在这里说一句:谢谢你。而首先要谢谢的人,是受邀为本书作序的庄礼伟先生。
是为序。
新浪微博@广州阿岚
2013年3月19日
“这世间有万紫千红,我却情有独衷”,此句歌词可以解释我的选择:从不后悔做一个媒体人。即便在纸媒式徽的当下,我仍觉得媒体的竞争最终是内容附加于何种形式的竞争,内容的呈现方式是平面或其他,只是形式之别。现阶段,平媒从业者,或许最需要改变的是思维方式和看世界的角度。
自1998年毕业至今,我无论身在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的哪一个岗位,无论写什么类别的文章,无论工作是极为繁忙还是偶尔轻闲,我对与传媒相关的一切,一直保持着最深切的热爱与激情,以及最初的盎然兴致。
感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及各位集团领导,因其坚定的信任与支持,让我多年来得以如天马行空一般,自由写下并发表许多文章,收录于本书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同时感谢广州日报的同事和朋友们,这一路走来,你们给了我最温暖的启迪与支持。
感谢资深出版人、华南理工大学的赵泓先生,如果没有他满怀善意与期待的催促,这本书不可能出版;尽管文章都已写就,但要将相关类别的文章收集起来并进行订正,这于近两年十分忙碌的我来说,很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赵老师不厌其烦地打电话发信息及在QQ上留言,催了一次又一次,对我的诸种拖延从无怨言,每次还哈哈一笑,表示支持与宽谅。终于,有一天我觉得实在不好意思,连夜将稿件大致找齐了。
感谢梁嘉欣女士,为本书排版、配图并制作了封面,这个年轻而敬业的女孩,用的是业余时间完成此项工作量极大的任务;感谢吴绣英女士,去年底她历尽辛苦为此书找了很多配图;感谢李刘钦利用周末休息时间为此书设计了3个备用的封面;感谢闺蜜徐诗为我摄下本书所用个人小照,同时感谢亲爱的闺蜜们一直给予我最贴心的支持;感谢王汉忠先生为本书的导向进行细致把关和热忱指点。
感谢马帅、王猛、黎达明、关飞、刘润生、龚灿、程蒙、朱燕文、于莉、邓宽道、张婷等人,谢谢你们仍在或曾经为编辑刊首语所付出的努力。同时感谢《看世界》的全体同事,谢谢你们,为《看世界》杂志社所做的一切。2013年,《看世界》杂志满18周岁了,至“5月上”这期杂志恰满200期,此时的相遇,亦属难得的缘。一切或许会有崭新的开始,让我们期待未知的种种。
感谢我的爱人,谢谢你无微不至的爱与关怀,让我不畏惧这世界的沧海桑田;感谢我的亲人们,你们让我觉得,此生此世值得一过。还有,亲爱的刚满3岁的涵涵小朋友,因为有你,妈妈曾经的努力与现在的奋斗,均充满温情,自觉甜美而有意义。日后你会明白,那些不能陪伴你的时光,妈妈并没有虚度。
谢谢本书的编辑及其他所有为本书付出努力的人们。无言感激,你们费心了。
还有,欢迎对本书中“东方小四·第四只眼”这部分内容感兴趣的出版人和出版机构联系我,我个人希望出一本慰藉都市人忙碌生活的小品文集,每篇控制在千字左右,大体的风格类似于书中的此部分内容。我的邮箱:zhaosulan@126.oom。
阿岚
2013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