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追随到竞争——苏联与中国经济速度的设定(1951-1960)》由孙璐著,首先证实了苏联因素影响到了中国两个五年计划对于经济速度的设定,在此前提下,分析不同的时期内苏联因素对经济速度设定所施加影响的路径是怎样的,为什么不同时期内会有不同的影响路径。同时把苏联这一国际因素与经济政策中对于建设速度的设定这一国内要素结合起来做因果分析,参考“政策改变”概念分类以及“政策改变”理论中关于政策改变所必须具备的两个要素,即决策行为体的“观念”(ideas)和“能量”(energy),在注重史料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由外向内的分析框架。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苏联因素与中国经济速度设定的跌宕起伏
二、研究路径与分析概念的创新:关联政治与政策改变
(一)国际变量的选择:苏联因素
(二)国际国内沟通行为体:毛泽东与经济决策者
(三)政策改变:苏联因素的内部化(经济政策中发展速度设定的变化)
三、中苏关系的三条分析线索与影响路径
(一)线索一
(二)线索二
(三)线索三
第一章 盲目追随:苏联因素与“一五”计划经济速度的设定(1951—1955)
一、“一五”计划的制定过程、经济速度设定的变化及决策主导
(一)五大步骤及速度设定的“先高后缓”
(二)决策主导:经济决策者
二、苏联因素对“一五”计划经济速度设定的影响
(一)苏联高速度建设经验的间接影响:第一、二次编制期间
(二)苏联“速度放缓”意见的直接影响:第三、四、五次编制期间
三、苏联因素的影响路径及中苏关系的三条线索分析
(一)影响途径:苏联因素与经济决策者们“观念”的变化
(二)中苏关系的三条线索分析
四、小结
第二章 惯性服从:苏联因素与“冒进”、“反冒进”和八大经济路线的制定(1955—1956)
一、“冒进”、“反冒进”到八大经济路线与决策主导
(一)“二五”计划初期的制定过程和速度设定的“先高后缓”
(二)决策主导:从毛泽东到经济决策者
二、苏联因素对1955—1956年经济速度设定的影响
(一)苏联的“速度放缓”意见加强了经济决策者们在速度设定上的“话语权”
(二)苏联因素对毛泽东服从集体领导的影响
三、苏联因素的影响路径及中苏关系的三条线索分析
(一)影响途径:苏联因素与经济决策者们“观念”和“能量”的强化
(二)中苏关系的三条线索分析
四、小结
第三章 逆反竞争:苏联因素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1956—1960)
一、1956—1960年经济速度设定的过程、变化及决策主导
(一)大跃进、人民公社的发起过程和速度设定的“由缓到快”
(二)决策主导:从经济决策者到毛泽东
二、苏联因素对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发起的影响(1956—1960)
(一)苏联经验和模式的“弊端”对毛泽东发动大跃进“观念”的影响
(二)中苏间的摩擦对毛泽东发动大跃进“观念”的影响
(三)莫斯科会议对毛泽东发动大跃进“观念”的影响
(四)庐山会议前后,苏联因素对经济速度和生产关系的“大跃进”更加高涨和“反右”扩大化的影响
三、苏联因素的影响路径及中苏关系的三条线索分析
(一)影响途径:苏联因素与毛泽东“观念”、“能量”的变化
(二)中苏关系的三条线索分析
四、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