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创新与公共服务改革是一个宏大的主题,已有研究多从规范性的角度探讨政府创新的内涵、外延、动力、目标等。《政府创新与公共服务改革: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的定位不是进行宏观系统的理论研究,而是从微观和实然层面对其进行解读。严格地讲,本书是笔者陈建国近五年来在政府创新和公共服务方面相关研究成果的整合,虽然结构可能有些松散,但主题是集中而明确的,都聚焦于政府如何通过内部外部的体制、机制、方式、方法及技术的创新不断提升公共服务绩效这一主题。
整体来看,本书共由八章内容构成,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五章为第一部分,后三章为第二部分。第一至五章探讨的是政府如何通过民营化、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招投标机制建设、协同跨部门组织促进公共服务改革。前五章可以看做是创新政府与外部领域间的关系,通过竞争和合作实现公共服务的非政府化。这反映了新公共管理运动以来政府创新和公共服务改革的核心命题。
前言
第一章 OECD国家公共服务民营化研究
第一节 OECD基本情况
第二节 OECD公共服务民营化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OECD国家民营化发展趋势
第四节 OECD国家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实现途径
第五节 OECD国家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制度及其实施
第六节 OECD国家公共服务民营化的评价
第七节 OECD国家公共服务民营化改革的经验和启示
第八节 结语
第二章 山东日照公共建设项目招投标制度创新研究
第一节 中国公共建设项目招投标的发展和面临的问题
第二节 山东日照公共建设项目招投标制度创新经验
第三节 日照公共建设项目招投标制度创新的绩效和治道变革意义
第四节 日照公共建设项目招投标制度创新反映了国际发展趋势
第五节 结语
第三章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过程管理研究:基于北京市的案例分析
第一节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面临的挑战和难题
第二节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过程管理的理论分析
第三节 北京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过程管理的实践经验
第四节 北京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效果和影响
第五节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过程管理能力建设的政策选择
第六节 结论
第四章 中国社会福利服务的政策体系、绩效和未来发展
第一节 中国社会福利政策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 中国社会福利政策理论框架
第三节 中国社会福利政策体系和政策项目
第四节 中国社会福利政策的绩效、挑战和问题
第五节 中国社会福利改革的原则和政策选择
第五章 社会转型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赤峰模式”研究
第一节 中国社会治安的难题和挑战
第二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赤峰模式”的核心要素
第三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赤峰模式”的效果与影响
第四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赤峰模式”面临的限制
第五节 进一步发展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赤峰模式”的政策建议
第六节 结语
第六章 理解政府效能建设:理论框架、淮安经验与政策启示
第一节 政府绩效管理的演进:由单一的效率管理到综合的效能建设
第二节 理解政府效能的逻辑:政府效能建设的分析框架
第三节 中国政府效能建设的典型案例:淮安市政府效能建设的核心机制
第四节 淮安市政府效能建设绩效分析:提升治理能力,改善投资环境
第五节 淮安效能建设的启示和完善政府效能建设的政策建议
第七章 服务对象需求、治理机制融合与税务机构改革:内蒙古乌海市国地税联合办税案例研究
第一节 回归服务对象的需求:为中国税务机构改革寻根
第二节 始于纳税人需求:乌海市国地税联合办税的源起和经过
第三节 以治理机制融合推进机构合作:乌海市国地税联合办税的核心机制
第四节 终于纳税人满意:乌海市国地税联合办税效果分析
第五节 结语:乌海市国地税联合办税对政府机构改革的启示
第八章 通往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和谐共生之路——基于山西省环境保护新政的案例研究
第一节 矛盾还是共生: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争论
第二节 兼容性的政府治理机制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和谐共生的逻辑基础
第三节 通过兼容性的治理机制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山西省经验与机制
第四节 山西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和谐共生的计量分析
第五节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