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宇钟编著的《友谊的长征》主要反映了东北抗日战争时期的中朝友好内容,反映了抗美援朝时期的中朝友谊和金日成同志与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之间的深情厚谊。这些文章并不是系统的历史叙述,而是以不同时间和地区为背景写出的;虽然缺乏连贯性,但文章字字句句都展现了金日成同志同中国抗日老战士,同中国平民百姓之间的亲密友谊之情,充分地反映了金日成同志忠于革命情谊的崇高形象和伟人风貌。
为了帮助读者阅读,编者将中国抗日部队和金日成司令部队联合作战的大事年表和简要的联合作战地示意图作为本书附录,以供参考。
金宇钟编著的《友谊的长征》的主要内容是,首先,精选收录了中国共产党及三代领导人赞颂金日成同志缔造的中朝友谊的电文和讲话摘要;还有大量的当年与金日成同志结下战斗情谊的抗联老战士和他们的子女以及从事抗联史研究的学者撰写的叙述金日成同志在东北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为中朝友谊所作出的感人事迹的文章。同时,我们还选录了由民间文学工作者收集的东北革命老区群众中流传的赞颂金日成同志和朝鲜抗日部队的故事和歌谣。
在《友谊的长征》这些文章中,有叙述金日成同志在少年时代胸怀救国救民的壮志,以非凡的智慧和超群的胆识创造性地探求和开拓朝鲜革命胜利道路的感人故事;有他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冒着生命危险寻找救国军做团结工作的事迹;有与中国抗日部队亲密携手以声东击西、神出鬼没的游击战术消灭日伪军的战斗故事。还有金日成同志在南征北战的征途上,冒险救助处于绝境的中国老百姓的故事和平凡的中国老百姓不顾诛灭全家的危险,为金日成同志领导的抗日部队送粮的故事,以及金日成主席以骨肉情谊无微不至地关怀抗联烈士子女的感人事迹。
再版前言
前言
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电文及讲话(摘录)
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祝贺金日成同志六十寿辰的电文
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祝贺朝鲜人民革命军成立四十周年致金日成同志的电文
中共中央祝贺金日成同志七十寿辰的电文
中共中央祝贺金日成同志八十寿辰的电文
周恩来总理在平壤市群众欢迎大会上的讲话(摘录)
刘少奇主席在平壤市群众欢迎大会上的讲话(摘录)
邓小平同志悼念金日成同志逝世的唁电
江泽民同志李鹏同志乔石同志悼念金日成同志逝世的唁电
中朝党政领导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唇齿两相依鲜血凝友情——毛泽东与金日成
共同的目标相同的命运——周恩来与金日成
老朋友老同志——邓小平与金曰成
英雄血洒邻邦土浇开友谊花怒放——江泽民两次访问朝鲜
继往开来,推进中朝友好合作关系向前发展
金正日同志欢迎胡锦涛同志访问朝鲜讲话(2005年10月)
胡锦涛同志访问朝鲜讲话(2005年10月)
胡锦涛总书记在欢迎金正日同志来华访问宴会上的讲话(2011年5月)
金正日总书记在宴会上的讲话(2011年5月)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悼念金正日同志逝世的唁电
抗联老同志及其子女的回忆
崇高的情义
在吉林留下的难忘足迹
在艰难的战斗岁月里
在难忘的日子里
真诚的友谊崇高的人格
深深的怀念
留在宁安的友谊
镜泊湖畔的中朝友谊之歌
盼望相会的心情
援军爱民的情谊
难忘的回忆
盛开友谊之花的传说
爷爷的人生转变
司令员与炊事员
缅怀金日成同志的高尚品德
同志的情谊
朝鲜人民对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支援
在反对共同敌人的斗争中
无私的援助
搭建中朝友好桥梁
追溯东北解放战争的日日夜夜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中朝友谊
抗美援朝,打败美国侵略军
两位统帅在大洞亲切会见
保卫世界和平是我们共同的任务
志愿军司令员杨勇将军拜会金日成首相
中国人民志愿军给朝鲜人民的告别信
朝鲜人民给中国人民志愿军官兵和中国人民的感谢信
故事与歌谣
抗日斗争时期的故事
抗日斗争时期的歌谣
附录
中国抗日部队和朝鲜人民革命军联合作战大事年表
中国抗日部队和朝鲜人民革命军联合作战地示意图
后记
鲜血凝成的友谊
1950年10月4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正在中南海颐年堂紧张进行。毛泽东认真听取着每一位同志的发言,手中的烟一支接一支地续燃,表情也比平时显得庄重和严肃。室内的气氛被缕缕上升的青烟压得异常沉重。
刚刚诞生的共和国百废待兴,国民经济亟待整顿和发展,摆在毛泽东面前的问题堆积如山。而今天政治局扩大会议研究的却是一项将要震惊世界的议题一是否派兵入朝作战。
朝鲜战争于1950年6月25日爆发。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宣布美国海军、空军直接参与朝鲜战争。
美国直接干涉朝鲜内政的同时,命令其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公然干涉中国内政,插足中国领土台湾。
面对美国的侵略行径,毛泽东于6月28日发表讲话,谴责美国对朝鲜和中国领土台湾的侵略,号召“全国和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同时命令已在东北集结的第十三兵团做好一切准备,以防不测。毛泽东认真分析了8月份朝鲜战场的形势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行动,认为美国很可能孤注一掷。在仁川登陆,切断人民军的运输补给钱和退路,使其腹背受敌。鉴于形势紧迫,毛泽东当即建议把这一考虑通知金日成,提请朝鲜方面注意。
形势的发展正如毛泽东所预料的那样。9月15日,麦克阿瑟亲自指挥美军第七师和海军陆战队在仁川登陆,进而越过“三八线”,疯狂地向北侵犯。当时朝鲜处境十分困难,战火已烧到鸭绿江彼岸,直接威胁到我国的安全。
同年10月1日,周恩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题为《为巩固和发展人民的胜利而奋斗》的文章,再次谴责美国侵略我国台湾和朝鲜的罪行,表明了中国人民对朝鲜战争的严正立场。
此时在仁川登陆得手后的麦克阿瑟有些得意忘形,对于中国的警告更是不以为意,狂妄地声称:“我认为周恩来的声明更多的在于政治恫吓,中国没有发动战争的能力。”认为他们的战争“赢定了”。
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举行的。毛泽东深知将要做出的决定对于中国、朝鲜和整个世界产生极大的影响,必须认真考虑每一位中央领导人的意见。会议讨论得很激烈。毛泽东没有直接发表意见,说:“你们说得都有道理。但别人国家处于危急时刻,我们站在旁边看,不论怎么说,心里也难过。”
散会后,毛泽东把刚从外地赶来参加会议的彭德怀留下,两人一同走进菊香书屋。
“形势危急喽。美军在仁川登陆后已越过‘三八线’,对我们提出的‘越过三八线我们就要管’的警告,人家不理睬。”彭德怀说着,毛泽东把一封电报递给了他。这正是那封10月1日金日成给毛泽东的求援电报。电报结尾处的几行字,引起彭德怀的特别注意:“……在目前,敌人趁着我们严重的危机,不给我们时间,如果继续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则只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克服此危机的。因此,我们不得不请求你给予我们特别的援助,以及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情况下,急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
看完电报,彭德怀更觉事态严重。接着,毛泽东向他讲述了出兵援助的考虑,并分析了美军战线长、后方远、不义之战等不利因素,请他回去好好考虑。
第二天,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继续进行。彭德怀发言说:“老虎总是要吃人的。不同美帝见个高低,要想建设社会主义是困难的。因此,出兵朝鲜是必要的。”经过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认真研究和论证,毛泽东最终决定:以中国人民志愿军名义入朝作战。8日,毛泽东正式任命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并把自己的儿子毛岸英交给了彭德怀。毛泽东让自己的儿子毛岸英作为志愿军中的普通一员,入朝作战。
正当中国人民志愿军整装待发之时,苏联驻华大使紧急约见周恩来,原商定的苏联方面出动空军部队配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之事,以没有做好准备为由,决定暂缓出动。毛泽东听完周恩来的汇报,脸色变得十分严峻。他点上一支烟,深深地吸了一口,不停地在室内踱步。毛泽东考虑良久,最后决定派周恩来去莫斯科,亲自向斯大林通报:中国暂缓出兵。
周恩来离京去莫斯科后,毛泽东三天三夜没睡觉,苏联不出动空军支援,就无空中作战条件,很难白天作战。如果中国真的暂缓出兵,朝鲜难以阻止美国侵略军的进攻,情况会更加严重。他左思右想,最后毅然决定,通知周恩来转告斯大林,不管苏联方面是否出动空军,中国都要出兵。
10月18日,彭德怀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分三路,跨过鸭绿江,秘密赶赴朝鲜前线。当彭德怀来到大榆洞附近一个矮小潮湿的矿洞时,金日成出来迎接,激动地紧握住他的手。
“金日成同志,你好!毛主席让我代他向你问好。”彭德怀热情地转达了毛泽东的问候。
“你就是彭德怀呀!我可是久仰你的大名了。”金日成充满深情地说,“感谢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支援。请转达我对毛泽东主席的问候,感谢他派来你这位大将军来援助我们。”
紧接着,金日成与彭德怀开始分析战场形势,认真研究作战方案。在毛泽东、金日成、彭德怀的亲自领导和指挥下,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协同作战,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就夺取了两个战役的胜利,给气焰嚣张的美国侵略军以狠狠的打击。
1950年12月3日,金日成来到北京,当他走进中南海丰泽园时,毛泽东迎上前去同他热烈握手,两位领导人脸上都堆满了微笑。金日成的微笑充满了他本人及全体朝鲜人民对毛泽东及全中国人民的无限感激之情,而毛泽东的微笑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首战告捷后胜利的微笑。
宾主落座后,双方领导人首先研究了中朝军队统一指挥问题,决定成立中朝联合军政司令部。接着就下一步作战方针、战略部署、发展前景等进行了认真的磋商。会谈中,金日成赞扬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不怕牺牲,作战英勇:毛泽东则感谢英勇的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关怀、帮助和支持。毛泽东分析说:志愿军是“中国先进阶级的部队,当他明确自己所肩负的使命后,必然一往直前!”他边说边习惯性地把手有力地向前一推,“战士们为祖国人民而战,靠的是一股气,一股革命的正气。我看志愿军打败美军,靠的就是这股气。美军就不行,他们钢多气少。”说完,毛泽东转向金日成:“你看呢,金日成同志?”
金日成深表赞同地回答:“对!志愿军靠的是革命精神和无畏气概。还有毛泽东和彭德怀的正确指挥。”
P22-24
十年前,为纪念朝鲜人民伟大领袖,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金日成同志诞辰90周年,我们编辑出版了《友谊的长征》一书,以赞颂金日成同志为建立中朝两国人民牢不可破的友谊作出的伟大贡献。该书出版后,中朝两国许多读者向编者表示赞赏和鼓励,国外一些刊物也转载了部分文章。他们称赞说这是为中朝友谊添砖加瓦的一件美举。同时,一些读者提出,书中主要反映了东北抗日战争时期的中朝友好内容,对抗美援朝时期的中朝友谊和金日成同志与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之间的深情厚谊反映得不够。对此我们深知,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许多重要资料当时尚未搜集到,因此在该书第一版后记中也曾表示过惋惜,并且我们希望在将来有条件的情况下能够再版,补充新的内容。
近几年,国内出版了大量反映抗美援朝时期中朝友谊的书籍,也出版了许多具有权威性反映老一辈革命家与金日成主席友谊的书籍。这些为本书增补再版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012年是朝鲜人民伟大领袖金日成主席诞辰100周年。为了纪念这有重大意义的日子,我们决定增补再版《友谊的长征》一书,使之更臻完善,也多少弥补第一版的缺憾。
这次再版,我们适当增加了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金日成主席之间友谊的内容;中国解放战争时期,金日成首相领导的朝鲜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支援: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中朝友谊的新发展及新世纪由中朝两国领导人共同努力继续发展中朝友谊的新内容。
中朝两国老一辈革命家非常珍惜两国人民悠久的传统友谊。毛泽东主席曾对金日成主席说,中国对朝鲜有三个尊重:“尊重朝鲜民族,尊重朝鲜党,尊重朝鲜的领导人。”金日成主席在中国解放战争时期说过:“中国的事情就是朝鲜的事情”,中朝两国人民唇齿相依由来已久。周恩来总理对金日成主席说:“从革命历史上说,朝鲜人民先参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国革命战争,金首相、崔(庸健)委员长以及其他许多同志都曾参加过。朝鲜人民给予中国反抗侵略的战争和国内革命战争的支援值得中国人民纪念和感谢。”金日成主席在回忆录中说:“每当我访问中国时,周恩来总理在宴会上讲话或会谈中,总是说三十年代初,通过抗日游击队的建立和朝中武装力量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所进行的共同斗争,朝中友谊发展到更高阶段。他还就根基深远的朝中友谊传统,谈了很多感人肺腑的话……友好情谊也是人的感情,所以,只有通过具体的人际关系建立起来的友情,才是牢固的,而且这样建立起来的友谊,经过多长的岁月也不会淡漠。”
中朝友谊源远流长。由两国老一辈革命家、党和国家领导人培育的中朝友谊,在新世纪,由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和以金正日同志为总书记的朝鲜劳动党继承和不断发展,并提升到新的高度。
胡锦涛总书记曾说:“我们愿意同朝鲜同志一道努力,继续本着继承传统,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加强协作的精神,推动中朝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向前发展,进而更好推进两国社会主义建设,维护和发展双方共同利益,维护和促进本地区和平、稳定、繁荣。”
金正日总书记曾说:“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始终发挥巨大生命力的朝中传统友谊,将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发展,并将更加有力地推动我们两国人民的共同事业——社会主义和实现国家统一的正义斗争。”
本书的出版可以说是热心于不断促进中朝友谊向前发展的同志共同努力的结晶。首先是与金日成主席有过亲密交往的东北抗日联军老同志和他们的亲属撰写的、充满中朝友谊深情的回忆录;有曾在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身边工作过的同志及具有很高理论及写作水平的作家撰写的,颂扬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与金臼成主席之间感人事迹的文章。此外,在中朝建交六十周年之际,由朝鲜外文出版社出版的《朝中友谊世代相传》大型画册,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史料和照片。这些为我们增补再版此书提供的坚实资料,使我们有信心把此书再版工作做好。在研读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我们选择、补充许多新的内容。有的是整篇文章,有的是从一些著述中摘录的某些章节(根据需要添加了与内容相符的标题)。同时,也增加了一些图片,以使全书图文并茂。
我们在再版《友谊的长征》的过程中,再次由衷地感到中朝两党、两国和两国人民在艰苦斗争中用鲜血凝成的友谊,是牢不可破的,是在不断传承、巩固和发展的。然而,就在本书准备付印出版之际,传来了金正日同志不幸逝世的消息。闻此噩耗,深感震惊。金正日同志是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是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他的逝世是朝鲜党、国家和人民的最大损失,中国人民深感悲痛。为悼念金正日同志,我们特收录了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悼念金正日同志的唁电。我们坚信在金正恩同志领导下,朝鲜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强盛国家和祖国和平统一事业中,一定能取得新的胜利,中朝友好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
在本书再版过程中,我们得到了许多单位、同志的帮助,特别是热心为朝鲜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冀东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张增光先生和主管对朝鲜经济合作的陈鹰、崔光浩同志的大力支持,他们慷慨出资赞助本书再版。我们又得到了金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春学先生的赞助。
为此书顺利再版,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一如既往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在各方面付出了辛勤劳动。于此,我衷心地向那些对本书再版给予大力帮助与支持的各个单位、各位同志以及收录于本书诸文的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
最后,敬希读者对本书舛误之处提出宝贵意见。
金宇钟
2012年1月
金日成同志为培育中朝友谊所作的贡献是难以用笔墨表述的。邓小平同志在悼念金日成同志的唁电中指出:“金日成同志的一生是为朝鲜民族的解放和人民幸福而贡献的一生。是为缔造和发展中朝友好而奋斗的一生。”
我们知道把金日成同志为中朝友谊奋斗一生的伟大业绩编入一本书中予以充分反映是不可能的。这不仅是因为长达70多年的岁月中,许多感人的往事,多因无文字记载,已在历史的长河中湮没,被人们遗忘;而且,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我们未来得及更广泛地去搜集整理金日成同志和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之间交往的宝贵史料等许多重要史料。对此,我们感到十分惋惜。但只好寄希望于后人能够编出更完美的书来。
一位伟人曾说过,纪念先行伟人的最有意义的办法,是遵循他的教导,去继续完成他渴望而未竟的事业。
今天,我们高兴地看到,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老一代领导人和金日成同志共同缔造和培育的伟大的中朝友谊,在充满希望的新世纪里,已由江泽民总书记和金正日总书记继承和发展,并把它提高到新的更高的阶段。本书是从一个侧面反映金日成同志在漫长的岁月里为缔造中朝友谊所作的贡献的。书中收录的文章,由于年代久远,收集的可能不够全面或有遗漏,书中或许还有其他不足之处,这些都希望热心的读者予以指正。
最后,向为本书出版给予大力支援,付出辛勤劳动的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的各位先生和为出版提供赞助的黑龙江龙涤集团总经理赵瑞民先生致以衷心的谢意!
金宇钟
2002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