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色彩的发展历程
1.1 色彩与西方绘画
1.1.1 色彩直觉表现阶段
1.1.2 再现模仿色彩表现阶段
1.1.3 个性色彩表现阶段
1.2 色彩与中国绘画色彩
1.2.1 中国传统色彩理论
1.2.2 不同时代的色彩应用
1.3 色彩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1.3.1 设计与色彩
1.3.2 色彩在设计中应用的原则
第2章 色彩的基础知识
2.1 色彩的概念
2.1.1 色彩的形成
2.1.2 光色的分类
2.1.3 色彩的属性
2.1.4 色彩的类型
2.1.5 色彩空间的研究
2.2 绘画的主要种类
2.2.1 油画的发展与特征
2.2.2 水粉画的发展与特征
2.2.3 水彩画的发展与特征
2.2.4 丙烯画的发展与特征
2.3 绘画材料与工具
2.3.1 水粉画的材料和工具
2.3.2 油画的材料和工具
2.3.3 水彩画的材料与工具
2.3.4 丙烯画的材料与工具
第3章 静物写生
3.1 构图
3.1.1 构图的概念和意义
3.1.2 构图的基本原则
3.1.3 几种常见的构图形式
3.2 造型
3.2.1 写生内容的选择
3.2.2 如何组织静物
3.2.3 起稿
3.3 着色
3.3.1 水粉画常用的着色顺序
3.3.2 确定大关系
3.3.3 深入
3.4 调整
3.4.1 画面最终的调整
3.4.2 常见问题分析
第4章 人物写生
4.1 肖像绘画的发展
4.1.1 传统写实肖像绘画的特点
4.1.2 印象主义时期的肖像绘画特点
4.1.3 近代肖像画的特点
4.1.4 现代肖像画的特点
4.2 对人物写生的认识
4.2.1 色彩人物写生中的“形”与“色”
4.2.2 色彩人物写生中的“形”与“神”
4.2.3 色彩人物写生中的“写实”与“写意”
4.3 人物写生步骤示范
4.3.1 构图
4.3.2 轮廓
4.3.3 塑造
4.3.4 调整
4.4 笔触与人物精神表达
4.4.1 笔触的定义
4.4.2 笔触与造型
4.4.3 笔触与情感
第5章 风景写生
5.1 色彩风景画发展简述
5.1.1 早期的色彩风景绘画
5.1.2 色彩风景绘画独立发展时期
5.1.3 色彩风景绘画兴盛发展时期
5.1.4 色彩风景画多元化发展时期
5.2 色彩风景画的表现形式
5.2.1 写实性风景绘画
5.2.2 表现性风景绘画
5.2.3 装饰性风景绘画
5.3 色彩风景画的表现题材
5.3.1 季节
5.3.2 时间
5.3.3 气候
5.3.4 地域
5.4 水粉风景画写生
5.4.1 取景
5.4.2 构图
5.4.3 确定大关系
5.4.4 深入
5.4.5 调整
第6章 艺术作品中的色彩与创作
6.1 艺术作品创作的主题
6.1.1 主题的概念
6.1.2 创作主题的特征
6.1.3 主题与绘画表现形式
6.2 艺术创作中的题材和素材
6.2.1 创作的题材
6.2.2 创作的素材
6.2.3 题材和素材的关系
6.3 艺术创作与色调
6.3.1 色调的定义
6.3.2 色调与创作
6.4 艺术创作的媒介与技法
6.4.1 油画材料的创作技法
6.4.2 水彩与水粉的创作技法
6.4.3 综合材料绘画的创作技法
6.4.4 色粉画的创作技法
6.4.5 丙烯画的创作技法
第7章 色彩表现形式
7.1 写实性色彩
7.1.1 固有色
7.1.2 环境色
7.2 装饰性色彩
7.2.1 装饰性色彩的特征
7.2.2 装饰色彩写生训练
7.3 表现性色彩
7.3.1 色彩的象征性
7.3.2 色彩的表现性
7.4 当代艺术中的色彩特征
7.4.1 对色彩内涵的拓展
7.4.2 东西方色彩观的交融
7.4.3 数字技术影响下的当代色彩
7.4.4 当代美术的特征
第8章 动漫设计中的色彩
8.1 角色设定色彩应用
8.1.1 角色设定与色彩的关系
8.1.2 色彩在角色设计中的造型作用
8.1.3 色彩在角色设计中的情感作用
8.2 场景设定色彩应用
8.2.1 动画场景设计与色彩
8.2.2 色彩在场景设计中的基本表现方法
8.2.3 色彩在场景设计中的情感作用
8.2.4 色彩在场景设计中的地域特点
8.3 动漫作品赏析
8.3.1 关于卡通
8.3.2 中国动画的发展
8.3.3 动画作品案例分析
8.3.4 蔡晓宇动画作品欣赏
附录1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等部门关子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
附录2 常用色彩专业词汇(中英文对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