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卜日石记(1散文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卓勇良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宁波这座中国东部沿海港口城市,在以风为动力的帆船时代就已经声名显赫。但从19世纪中后期一直至改革开放前夕,宁波逐渐湮灭无闻。

1861年,宁波设立了税务司制的浙海关,列强和当地士绅都对宁波发展充满了期望。然而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宁波工业只有“三支半烟囱”;改革开放前夕,宁波只不过是一座二三十万人口的县级市。1978年4月,我来杭州读大学前一天的深夜,我骑着自行车,深情地绕城一圈向它道别,只用了不到四十分钟的时间。

发展空间狭小是宁波的致命伤。在以水运为主的19世纪中后期,宁波通往杭州、江西、安徽一带的水路,因水位差的缘故,需翻越若干座水坝,费用较高,需时较多,到杭州即要十余天。上海利用长江天然航道,能够低成本、方便地与内地诸省进行经济往来。而且,黄浦江的通航以及沿岸陆域条件远好于甬江。

毕竟是勤劳开拓、精于计算的宁波人,他们蜂拥着去上海滩“淘金”。1905年,至少有三家航运公司经营着宁波一上海航线。由于竞争,这条航线的统舱票价由银元一元降至五角,宁波人经营的一家轮船公司一度降为三角银元一张统舱票,1905年来往旅客合计达到43万多人。1948年,在上海的宁波人达到100万人左右,占当时上海总人口的20%多。20世纪30年代有人统计的上海工商界1836位名人中,宁波籍人士453人,占1/4。1920年上海设立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主要由宁波人控制,理事长虞洽卿是慈溪龙山人。随着大上海的崛起,宁波人经济逐渐走向海外,汇成全球性的“宁波帮”。

当历史纪元来到70年代的时候,宁波又一次开始了历史性蜕变,逐渐由宁波人经济转变为宁波经济。改革开放初期前后,宁波人利用他们的上海亲戚,以“血浓于水”的优势冲破计划经济束缚,获得技术、原料、资金和市场。有别于“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的单一性,宁波在体制模式上更具多样性和灵活性,更具内在活力。鄞县、余姚、奉化一带以创办乡镇集体企业为主,慈溪、象山一带较早开始创办个体私营企业。90年代初期,集体企业开始改制成为经营者控大股的股份制企业,个体私营企业逐渐浮出水面。宁波人又一次风风火火地闯荡世界,不过这一次他们不是替上海打工,而是踏踏实实地建设自己的家乡。当宁波人筹巨资开工建设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时候,他们又一次牢牢地吸引了世界的注意。据说这是一个注意力经济的时代,因为注意力意味着商机、意味着不尽的利益。

百年经济史演绎着宁波与上海互补关系的轮回变化。宁波空间狭小、环境不佳的时候,宁波人和宁波资本借用上海这个大舞台挣钱,形成了一种被我称为“异地上市”的发展模式。而在今天,宁波与上海再一次形成新的互补关系。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上海将成为宁波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强有力的后方支撑基地。也可以说,宁波将把上海作为“后花园”,低成本地具有自己的对外交往通道、人才仓库、技术支撑、服务业基地、现代文明的榜样和借鉴。要指出的是,我本人极力反对使用“后花园”这个具有没落文化意味的词,不过为了说明问题,不妨姑且用之。这一次是宁波的制造业与上海的服务业、高新科技的对接与互补,宁波将强化“就地发展”的模式。

港口城市的开放性是宁波的活力源泉之一。我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经常喜欢在宁波新江桥上观看三江口的旋涡。每一个旋涡都是不一样的,旋涡欢快地转动,互相挤撞,在滚滚而下的不尽江水中,一个旋涡消失了,又一个新的旋涡转了起来,江面上充满了无休止的喧嚣和巨大的张力。港口城市的开放性把奔腾了千百万年的江水带向远方宽阔无际的大海,港口城市的开放性使宁波人具有了不拘泥于眼前和局部利益的宽阔胸怀,一百多年来,他们左右逢源地利用上海来服务于自己的利益。

无穷的内在张力是宁波I的另一个重要的活力源泉。熏陶于港口城市的灵性,宁波人总是机敏地选择着新的机遇。论与上海的距离,杭嘉湖一带更靠近上海;论交通的便利,杭嘉湖一带有蛛网般的内河航道。然而在浙东北这一带,最善于利用上海的还是宁波,最接近上海的还得数宁波。这是一种由各地的内在张力差异而导致的区域发展差异。这种内在张力并不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它产生于人与自然积极的、理性的互动关系之中,产生于长期文化沉淀之中。这种内在张力推动着宁波人勤于劳作、工于计算、敏于开拓,与宁波的种种特质结合在一起,推动着宁波人的创业创新。

这样一座后发制人的城市,将以港口及其临港工业为中心,统领浙东庞大的制造业群落。宁波这一带今天的制造业也许并不起眼,无非一些衬衫、西装、低档电器、塑料制品、纸张之类的东西。但请不要忘记,老福特20世纪初期的第一辆A形车,也无非在一个敲敲打打的作坊里开出来的一辆吱嘎吱嘎作响的破车。这些低档次的产品,是宁波人进行知识积累、人才积累、资金积累的平台。“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宁波现在正有望成为中国最大的炼油基地、浙江的重化工基地和汽车生产基地。在浙江省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大背景下,宁波将与拥有现代服务业和高新科技的上海一起,再一次成为东亚地区一对高度互补的“黄金搭档”,成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一个明亮的双子星座。

宁波,我祝福你。P9-12

后记

本书是我1990年以来至2011年底,有关人生、社会、新疆和去日美等散文。绝大多数曾发表于《浙江日报》、《钱江晚报》、《今日浙江》、《浙江经济》、《新民周刊》、《第一财经日报》等。2000以来发表和撰写的经济散文,集中收录于《卜日石记二》。

深深感谢所内诸位同事,感谢关心、支持和帮助我的诸位领导、师长和朋友,感谢我的家人。

卓勇良

2011年12月27日

目录

社会百思

 从婉约杭州走向知识杭州

 从宁波人经济到宁波经济

 温州模式与番薯、战争及企业家精神

 安徽发展滞后之谜

 长三角腹地苏北行

 瘦了浙江,肥了苏北

 现代化离我们有多远

 璀璨的明珠

 跨越新农村

 小郦表姐消亡着并进步着的农家生活

 善待民工就是善待我们的未来

 让农民工定居下来

 欢迎对浙籍商人的“封杀”

 历史系毕业的挣大钱

 中央集权令中国丧失活力

 从宋子文财产到太平天国神话

 卖土地的钱买悍马

 以国家的名义?

 多一些假日又何妨

 突破自我思维定势

 突破“方便主义”的诱惑

 突破自我认知障碍

 突破“范仲淹两难”

 人民利益的“十指连心”定律

 人民关系的“十指紧扣”定律

 人民力量的“十指成拳”定律

 医院“马太效应”

 看病贵是因为人贵

 呼唤名医

 打造医疗健康集聚区

 出版业的尴尬

 浅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统一

 语文教育需要博大的空间

 中西语言差异的文化环境分析

人生百味

 父亲的往事

 从矿石收音机到电脑

 用矿石机收听登月实况

 小学故事

 “掉”书

 牛奶的故事

 去高考吧!

 陌路情暖

 职称归去来兮

 拥抱两个女人

 “包装”——小女孩系列散文之一

 “下岗”——小女孩系列散文之二

 文人换笔

 追求完美——发烧友的哲学

 活着就是目的

 万事皆有可能

 自由创造价值

 读研改变人生

 捧金饭碗创造钻石价值

 尊重所有人是尊重人才的前提

 情商看跌,智商看涨

 生命艳丽——悼念杨艳萍

 悼元龙兄

 日全食拍摄记

新疆有约

 国境线上

 乌鲁木齐街头女鞋匠

 不必眷恋家乡——遥寄新疆的朋友们

 飞越沙漠

 阿依都汗

 乌市“浙人”多

 银行星期三下午学习

 新疆与中原互为一体

域外风情

 静冈的语言学校

 野村先生

 烧津海滩上的篝火

 夜宿富士山

 茶业试验场

 东京行

 雨中岚山——大阪、奈良、京都纪行

 围着富士山转圈

 日本人的形式主义

 日本的中国文化

 日本地震

 美国走马观花

 访美日记摘录

 中西历史分歧的主线索

后记

序言

3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中游地区的人们突然发现,气温正在缓慢下降。原本到处可见的大象,这时再也找不到踪影;才刚九月,早上就有霜降。

这天,西周关中一个部落召开长老会议,决定举行盛大的占卜仪式。大地温暖来自太阳,气温下降,必定是太阳神发生了某种变故,他们得问问太阳神。

太阳神啊太阳神,您还能如昔日一般,赐您的子民以温暖吗?

这时部落里一个最聪明的小伙儿提出,不能用通常的牛肩胛骨占卜。太阳神已对他们的生活方式提出了警告,应该用一种最朴实无华的方式占卜,既表明部落对于过去生活的决绝,更是以此衬托太阳神的至高无上。小伙儿警告说,如果不是用太阳神偏爱的方式,占卜将毫无意义。

于是长老们再一次召开会议,争论持续了九百九十九天,因为他们实在难以确定哪种占卜方式是太阳神的最爱。此时灾难愈加严重,部落濒临绝境,无奈之下,长老们终于艰难地决定,用山上最寻常的花岗石,在太阳神石前占卜。

太阳神石置于部落中央,系太阳神所赐。几千年前,大地为炽热的太阳炙烤,部落缺吃断水,处境极其困难。一天晚上,东方天空突然划过一道眩目火光,紧接着一阵巨响,山河动摇,大地颤抖。第二天一早,离部落当时所在地九千九百九十九步的地方有一个大坑,一块褐色神石静静躺在坑底。

就在众人惊诧时,坑底突然冒出一股清泉,众人大喜。日出日落,泉水荡涤大地;岁岁更替,泉水滋润庄稼。神石渐渐高出地面,人们以神石为圆心而居,神石成为部落的图腾。

太阳神石来自太阳,是部落向太阳神表示敬意的最好使者。盛大的占卜仪式终于在一个最为吉利的日子,在日出的一刹那,开始在太阳神石前举行。

占卜的火堆被泉水浇灭的那一刻,部落里那位最聪明的年轻人,盘膝对着陨石和占卜的花岗石,在众位长老陪伴下,凝思七天七夜,终于得到了来自太阳神的信息:

世俗的人们啊,我必得惩罚你们的懒惰和贪婪。我,太阳神,绝不会像先前那么慷慨,大地将不会像先前那么温暖;我必得惩罚你们的骄傲和奢华,你们,必得在辛勤的劳动中增进知识和才干,必得在俭朴的环境中生存,非如此,你们必得回到茹毛饮血年代。

众人面面相觑,渐渐地有了共识。只要更加虔诚地敬畏天地,只要更加辛勤地劳动,只要更加健康地生活,部落才将生存,生活才将继续,人神才将再次共乐。

3000多年后的某日,考古队在关中某地发现一块陨石,陨石不远处有一块通体被火炙烤过的花岗石。花岗石布满了裂纹,被崇敬地置于一个简朴的祭坛上。就在以陨石和花岗石为中心的方圆数十里内,历时数年的考古表明,这是一个生态环境保护极好、文明程度极高的古村落聚合。

细读花岗石,比照陨石上的信息,奇迹发生了。考古队最资深的一群专家,仿佛被闪电击中,顿时有重大发现。考古队终于了解到3000多年前发生在这块土地上的故事,逐渐揭开了这个古村落聚合生态化发展的奥秘。

于是,这块原本再普通不过的花岗石,被大家称为卜日石。岁月流逝,人事变迁,卜日石如今静静地躺在神圣的陨石边上,如果不是讲解员介绍,参观者已经不太会注意到这块曾得到过太阳神莫大恩惠的石头了。

卜日石仆人记于杭州北高峰下

2011-10-20

内容推荐

《卜日石记(1散文集)》收录了作者卓勇良1990年以来至2011年底,有关人生、社会、新疆和去日美等散文。《卜日石记(1散文集)》中绝大多数曾发表于《浙江日报》、《钱江晚报》、《今日浙江》、《浙江经济》、《新民周刊》、《第一财经日报》等。2000以来发表和撰写的经济散文,集中收录于《卜日石记二》。

编辑推荐

《卜日石记(1散文集)》收录了作者卓勇良1990-2011年发表的散文,其中包括少量经济短文,展现了作者对于世事的观察和思考。绝大多数曾发表于《浙江日报》、《钱江晚报》、《今日浙江》、《浙江经济》、《新民周刊》、《第一财经日报》等。作者2000-2011年发表的经济散文,汇编于《卜日石记二》。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1:3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