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履痕(华理往事辑要)
分类
作者 陆宪良
出版社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履痕——华理往事辑要》一书由陆宪良编著,通篇讲述了华理历史上的大事以及背后的细节故事,有血有肉,据实道来,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抑扬顿挫的文采,却真真切切地告诉我们华理是怎么诞生的,几代华理人是如何孜孜以求、为之奋力拼搏的。

内容推荐

《履痕——华理往事辑要》由陆宪良编著,本书借助于人、事、物来追溯华理历史上的大事以及背后的细节故事。阅读它,可以重温华理几代人创业、继业的艰难、曲折和困苦;可以了解华理前辈为国、为民所创造的巨大财富和取得的不朽功绩;也可以体味全体师生员工学习、工作、生活在华理园中的温馨、和谐和收获。《履痕——华理往事辑要》以忆昔而抚今,并获得感悟、启迪和力麓。

目录

回眸

 我校之渊源:交通大学等5所高校简介

 1952年院系调整时我校创立之筹备过程

 我校最早的机构设置及负责人配置

 我校最早的教师阵容及临时配置

 我校最早使用的几枚印章

 我校江湾平昌街校址介绍

 1953年我校征地新建梅陇校区

 我校最早的一张毕业生合影

 我校最早的教材编写情况

 1953年我校开始学习苏联办学模式

 建校初期我校选派师生留学苏联

 苏联专家帮助我校建设

 1956年我校制定“十二年(发展)规划”

 1956年我校首次招收副博士研究生

 1956年我校首次招收外国留学生

 1957年我校师生员工参加“下放劳动”

 1958年我校专业设置“大跃进”

 1958年我校承办工农预科

 1959年我校创办第二无机工业系

 我校曾办有关核工业方面的“专门化”

 我校最早将喷动床技术应用于谷物等干燥

 1969年的“四个面向”运动

 “文革”中我校招收工农兵学员

 1970年我校开办“五·七”千校

 “文革”后期我校招收外国留学生

 我校兴办感光材料专业

 我校教师参加“728工程”大会战

 我校置办首台大型计算机

 改革开放后大批外国专家来校讲学

 改革开放后我校派遣大批师生出国留(讲)学

 改革开放成全我校向多科性方向发展

 1982年我校建立第一个科研生产联合体

 1983年我校联合化学反应工程研究所诞生

 1986年我校成立业余党校

 1987年我校出版社出版第一本书

 1980年代我校创办“三大节日”:文化艺术节

 1980年代我校创办“三大节日”:思想学术节

 1980年代我校创办“三大节日”:体育节

 1980年代中期我校曾实行院长负责制

 1988年我校创办文化研究所

 1988年我校列中国高校综合改革试点

 我校成立公安派出所

 校歌《明天的希望》诞生

 我校金山校区办学沿革

钩沉

 辛勤耕耘一辈子潜心教育七十载

——写在张江树先生诞辰110周年

 孜孜以求探知识奥秘累累硕果载科学史册

——写在苏元复先生诞辰100周年

 建校初期来我校工作的“南下干部”

 老照片见证我校最早的化工实验室

 1953年我校缘何选址梅陇建新校区

 活力青春谱写人生新篇章

——记我校名誉校长成思危学生时代二三事

 马誉激与我校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的创建

 我校早期各专业(班级)、学号命名规则解析

 我校最早将“侯氏制碱法”译成大学讲义

 历史上我校隶属关系及领导体制概略

 我校“校训”的由来

 多科性大学建设目标的提出及其内涵和衍变

 我校师资队伍建设简要回顾

 我校地域所属行政区划之变迁

 1957年我校的整风和反右运动

 一张曾引起毛泽东注意的大字报

 我校西南分院(652工程)建设始末

 “文革”中工、军宣队进驻我校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和我校的获奖情况

 我校与浙江大学化工系的渊源

 我校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情结

 “三育人”提法及其本义始自我校之考证

 原石化高专艰难的办学历程

 徐汇校区之校门变迁

缀忆

 张江树老院长的第一本专著

 老照片见证中国化学工程学会成立

 顾毓珍先生的两幅“墨宝”

 大同大学员工通信录

 梅陇校区建设回顾

 1952年入我校的高德明校友

 大学里培养工农调干生

 “Plastic”先生:李世瑨

 刘馥英教授两次出席全国科协大会

 化工前辈参与《辞海》编纂

 华理学子中的首位博士生:沈尧曾

 颜德岳院士曾在我校工作15年

 我校创建幼儿园的故事

 我校最早的实验室管理规章

 我校庆祝建国10周年活动花絮

 当年预科学生从军记

 参军,光荣!

 难忘的瞬间

 我校标志性建筑:大水塔

 两款老校徽

 华理前辈的体育情结

 黄岱姓与“铁道游击队”

 我校体育事业发展的见证人:胡志绥

 汪明荃母亲曾在我校工作

 一幅老照片的故事

 “大跃进”催生我校树脂厂

 我校曾办工会话剧团

 一枚“红袖章”

 “文革”中我校红卫兵大串联

 大草坪上建毛主席塑像

 四张不同年代的老照片

 一张珍贵的奖状

 1970年代末我校创办上海分院

 我校曾办中专班

 一幅版画背后的故事

 吴玛丽:改革开放后我校聘请的首位外教

 华理园内最早的雕塑

 张江树院长的诗文与书法

 两幅名家书法珍品

 战地英雄徐良来校作报告

 1982年我校恢复夜大学

 档案告诉您“MFE”著名商标的由来

 健美舞台上的常青树:许勤华

 科技工作者的“好伙伴”——计算尺

 饭菜票及其背后的故事

 我校通信工具的变化与发展

 我校曾建“鸳鸯楼”

 赞“金山人”精神

 “学在华理”名副其实

 我校历次校庆活动中的校史展示

感恩

 感恩,最要饮水思源

后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6: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