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闻宇、马璐璐、罗意编著的《中国俄罗斯族》是“中华民族全书”之一,本书充分展示了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俄罗斯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全面探寻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俄罗斯族波澜起伏的历史轨迹,深刻解读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俄罗斯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气质,真切反应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俄罗斯族生机勃勃的发展前景,积极推动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俄罗斯族走向未来的团结进步,着力加强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俄罗斯族面向世界的交流沟通。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俄罗斯族/中华民族全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苏闻宇//马璐璐//罗意 |
出版社 | 宁夏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苏闻宇、马璐璐、罗意编著的《中国俄罗斯族》是“中华民族全书”之一,本书充分展示了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俄罗斯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全面探寻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俄罗斯族波澜起伏的历史轨迹,深刻解读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俄罗斯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气质,真切反应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俄罗斯族生机勃勃的发展前景,积极推动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俄罗斯族走向未来的团结进步,着力加强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俄罗斯族面向世界的交流沟通。 内容推荐 苏闻宇、马璐璐、罗意编著的《中国俄罗斯族》是“中华民族全书”之一,本书旨在介绍中国俄罗斯族的文化。中国俄罗斯族是一个具有灿烂文化的民族,他们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存和繁衍已有百余年,他们是一个兼收并蓄的民族,自从迁入中国以后,俄罗斯族与其他兄弟民族一样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部分,从而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文明,最终形成了一种东西合璧、焕发着个性魅力的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熠熠夺目。展开本书,呈现在您眼前的正是这样一幅绚烂多彩的中国俄罗斯族文化长卷。 《中国俄罗斯族》主要介绍了俄罗斯族的物质文化、民间文艺、民俗文化、家庭结构、社会交往、族际关系、文化背景和重要贡献杰出人物。 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俄罗斯族概况 第一节 族称族源/5 第二节 语言文字/8 第三节 人口状况/9 第四节 室韦俄罗斯族民族乡简况/11 第二章 俄罗斯族简史 第一节 漫漫迁徙路/13 第二节 正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员/19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俄罗斯族/34 第三章 俄罗斯族的物质文化 第一节 生产技艺/36 第二节 衣食住行/43 第三节 民间工艺/62 第四章 俄罗斯族的民间文艺和传统娱乐活动 第一节 文学/65 第二节 音乐和舞蹈/87 第三节 传统娱乐活动/101 第五章 俄罗斯族的民间习俗 第一节 家庭及人生礼仪/105 第二节 社交礼仪/119 第六章 俄罗斯族的宗教信仰 第一节 从多神信仰到东正教/123 第二节 宗教教派/128 第三节 宗教事务及宗教信物/130 第四节 宗教节日/136 第五节 民间信仰与禁忌/145 第七章 俄罗斯族的精神气质 第一节 独特精神气质探源/149 第二节 精神气质特点/150 第三节 对祖国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157 第八章 俄罗斯族的族际关系 第一节 生计方式互补/160 第二节 族际通婚/162 第三节 从“多语并用”到“精通汉语”/164 第四节 同一个“天堂”/166 第五节 国家认同的高度一致/167 第九章 俄罗斯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愿景 第一节 传统文化的传承/170 第二节 文化发展愿景/180 第十章 俄罗斯族对祖国的重要贡献 第一节 先进生产技术和独特民族文化的传播者/186 第二节 民族解放斗争和维护祖国统一的劲旅/189 第三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195 第十一章 俄罗斯族有影响的文化人物/198 第十二章 俄罗斯族文化研究的相关文献/205 附录 一 俄罗斯族历史大事记/209 二 参考文献/211 后记/213 编后记/215 试读章节 “俄罗斯”一词起源于欧洲古代一个东斯拉夫部落的名称——罗斯,俄罗斯族的先民最早居住在欧洲东部,1世纪时被罗马史家称为“维勒底人”,他们居住在维斯杜拉河及波罗的海南岸,从事农牧业,6世纪时,已有罗斯之称。10世纪,罗斯大公奥列格控制了以基辅为中心的周围部落。13世纪,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吞并,归入蒙古人建立的金帐汗国。因而元朝时在我国境内就已经有“俄罗斯人”,然而当时我国史书把他们称为“色目人”,他们就成了最早一批在中国活动的“俄罗斯人”。我国对俄国的称呼是通过较早接触俄国人的蒙古人学来的。在蒙古语中很少有以辅音R开头的词。所以借用其他语言以R开头的词时,都要加上相应的元音。俄罗斯在俄语中是Poc:cH且,蒙古语音译为OROS,第一个音节为O。汉语通过蒙古语间接音译时就译为俄罗斯。 中国俄罗斯族,即具有中国国籍和中国特色,在生活方式、文化特点、心理素质,甚至在体貌特征上都不同于俄国或其他国家俄罗斯族的中国少数民族。中国俄罗斯族的形成与历史上的俄罗斯移民是分不开的。虽然早在元代就有俄罗斯人移居中国,但这对形成今天中国的俄罗斯族的影响不大。因此,中国俄罗斯族开始形成的时间应从清代算起。自17世纪中叶起,沙皇俄国的侵略触角开始伸入我国东北地区,沙皇军队对我国东北地区的蚕食引起了清朝皇帝的不安。历顺治、康熙等朝,双方大大小小爆发了多次战争,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雅克萨之战,战乱之中有不少俄罗斯人归顺清朝,一部分留居东北,一部分被清朝安置在北京。由于这些俄罗斯人在归顺清朝后有不少都在抗击沙俄侵略军的战斗中立功,康熙皇帝破例优待,为迁居北京的俄罗斯人设俄罗斯佐领,编人镶黄旗。截至1885年,被安置在北京的俄罗斯人已过百人。而内蒙古额尔古纳的中国俄罗斯族也主要形成于1860年左右,额尔古纳河流域的大批俄国人涌人中国境内,当时主要是以盗采黄金为主,到1884年,越界盗采黄金的俄国人已达到1.5万余人,他们中的大部分后来就留居此地了。截至1907年,仅额尔古纳右旗就有俄罗斯族1000余户,近5000人,尔后仍然不断有俄罗斯人迁居东北、内蒙古及内地各省区。 新疆的俄罗斯族人口是全国最多的,这里最初的俄罗斯族人也是迁徙而来。18世纪末19世纪初,一批俄罗斯旧教徒因反对东正教而受沙皇政府和东正教教廷的迫害,首先迁入我国阿尔泰地区,随后在那里居住生活。晚清政府与沙皇俄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加速了俄罗斯族人的迁入。特别是1851年《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的签订,使沙俄获得单方面在伊犁、塔尔巴哈台两地设立领事的特权,在中国沿边领土上以护卫商队为名派兵行走,以及在伊犁、塔尔巴哈台两地获得建立贸易圈、盖房、存货、居住、放牧等许多特权。这就为俄国商民的流人提供了有利条件。一批俄罗斯族人在这些地方定居,其中以俄国商人和下层人民居多。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为了巩固新生政权,发起了一场消灭白军的战略进攻,溃败的白军和难民大量涌入外蒙古和新疆地区。在苏联局势稳定后,虽有一部分被动员回国,但还是有相当多的人留下来了。1930年前后,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时期,又有不少俄罗斯人因对集体化政策不满或因灾荒从苏联逃至新疆。这一时期大部分苏联难民通过博乐、霍城、察布查尔、塔城等地涌人新疆,多数居住在北疆的城镇及郊区,与当地少数民族混居。此外,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也有许多俄罗斯人为躲避战祸,迁入新疆投奔亲友,后定居于此。 除了俄罗斯移民,中国俄罗斯族的形成还有另一个渊源——俄罗斯族与中国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通婚后的后裔。这段历史大概起自19世纪中叶。当时有不少中原汉人因为生计开始“闯关东”,其中有不少人辗转流落到西伯利亚,这些人中不少或自发或被俄国资本家招募到金厂采金,当时有一家俄国资本家开设的金厂中招有8000余名华工。这些华工一般都是男性,他们由于长期生活在俄国人当中,经常与俄罗斯女子接触,且不嗜酒,体贴女子,因而中俄男女便开始通婚。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因日本在远东不断制造事端,苏联政府为了防范苏联境内的华侨和潜入苏联的日本间谍,遂对生活在远东地区的中国人也简单地采取了不信任态度,迫使他们携带着俄国妻子和子女迁回中国。这些人中很大一部分后来就在新疆的伊犁、塔城和乌鲁木齐等地的城镇和乡村安家落户。目前新疆的俄罗斯族中,大多数是苏联归国华侨的俄罗斯妻子及其儿孙们。 盛世才主政新疆之初,为了巩固其统治的根基,提出以“反帝、亲苏、民平、清廉、和平、建设”六个方面为主要内容的“六大政策”。盛世才为实施所谓的“民族平等政策”,遂于1934年4月18日至25日召开了第一次新疆民众代表大会,俄罗斯族的代表第一次以“归化族”的身份出席了会议。1935年,新疆召开了第二次民众代表大会。会议对新疆各少数民族的划分和称谓做了具体规定,并通过了相应的决议案。其中,加入了中国国籍的俄罗斯人和其他欧洲人被冠以“归化族”的名称,成为新疆13个民族之一。从此,俄罗斯族正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遵照加入中国国籍的俄罗斯人的意愿,废止了“归化族”这一名称,改称俄罗斯族。 俄罗斯人属欧罗巴人种,具有这一人种的基本特征:浅色皮肤,柔软的波状头发,男子胡须和体毛发达,鼻窄且高高隆起,唇薄,直颌,面部轮廓清晰,身材中等或中等以上。但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俄罗斯人还有不同的特点,如:北部俄罗斯人属欧罗巴人种中的白海一波罗的海类型,身材中等,头型较长,鼻子高突,鼻梁呈直形或凹形,头发和眼珠色浅;南方俄罗斯人属欧罗巴人种中的中欧类型(或称阿尔卑斯类型),身材中等或中等以上,头型宽短,脸宽,鼻高且大,发色淡黄并呈波浪状。但由于中国俄罗斯族长期与周围其他民族通婚,体貌特征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因而不少的中国俄罗斯族人具有明显的蒙古利亚人特征。P5-8 序言 《中华民族全书》总序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蔡国英 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宁夏人民出版社历经三年时间,组织策划编写了《中华民族全书》,是一件值得关注的事。 这套《中华民族全书》主题鲜明,彰显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理念,执著追求:充分展示56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全面探寻56个民族波澜起伏的历史轨迹;深刻解读56个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气质;真切反映56个民族生机勃勃的发展前景。一有历史的传承性。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以新的视角挖掘民族文化的题材,提炼民族文化的丰厚资源,使之脉络清晰,连贯自然,富有时代感。二有宽广的包容性。本套丛书由57卷组成,由各民族学者独立完成,在56个民族56卷书的基础上推出一卷《中华民族》,既体现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原则,又全面地介绍各民族的概况、社会文化、族际交往等。三有系统的完整性。丛书体例统一,篇章结构完整,各分卷相对独立,保持了严谨规范的编著风格。四有科学的严肃性。编者对于重大题材进行反复论证,对于细节认真斟酌,立项严谨,编著严格,审读严肃。五有生动的可读性。记述准确,笔墨生动,图文并茂,创意新颖。如有关家庭礼仪、取名习俗、婚姻习俗、节庆习俗等社会文化的介绍,让读者在趣读中增长知识。引发想象。总之,这是一套反映中华56个民族历史文化知识的普及性读物。 历史是一面镜子,文化是精神、是脊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通过大量阅读和深刻领悟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对于进一步激发爱国热情,坚定爱国信念,献身爱国事业,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凝聚力,对国家的长治久安,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有意义的。希望这套丛书能够给读者呈现出,56个民族丰富多彩、波澜壮阔的美丽画卷,为第22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献礼。 是为序。 2012年5月 后记 黄河出版传媒集团经过广泛深入的调研,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深切的人文情怀,根据平等尊重、真实客观、全面准确的原则,联合学界,以“文化生态学”的创新理念,共同打造《中华民族全书》,力图全面荟萃中国56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全景式展示中国56个民族多姿多彩的优秀文化,力争成为国内研究中国民族问题的百科全书。 全书由57卷组成,即在中国56个民族56卷的基础之上,特别推出一卷《中华民族》,以此统领其他56卷,力求达到整个全书个性与共性的有机结合。全书以各民族有史料记载之时为上限,下限止于2010年,以期在充分发挥各民族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的同时,尽可能地吸收各民族研究的最新成果,着力反映各民族比较突出的一些文化事项与文化成果。 全书各卷的编著者均由热爱并熟悉本民族文化的专家学者担任,既有享誉国内外的民族学资深教授,也有在某一领域独具造诣的中青年学者。各卷编著者按照全书编纂方案和编写大纲的要求,从本民族的实际和研究现状出发,通过查阅又献,实地调研,悉心考证,掌握了大量第一手可靠资料,使各民族文化都能得到平等尊重的呈现和真实可信的表述,同时也集中反映各民族优秀文化之精髓,真切反映各民族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景,力争打造成为中国各民族的“文化名片”。 全书的编写出版得到了有关领导及单位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许多专家学者为此付出了辛勤劳动,提供了大力帮助。感谢全书编委会各位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感谢全书的学术顾问和编著者的辛勤工作。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出版协会、广西民族出版社、云南民族出版社、甘肃民族出版社、民族文学杂志社、西北民族大学、甘肃省文联、新疆师范大学、宁夏社会科学院、青海社会科学院、云南省民族学会等机构的倾力相助。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图书报刊司图书处对全书内容的审查备案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领导和文化宣传处组织有关专家对全书内容进行了全面的审核把关。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的陈英初先生为全书提供了《中国少数民族分布图集》电子版。并做了部分勘误。宁夏回族自治区民委为全书的内容审订提供了大力支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为全书出版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全书学术顾问广西民族大学的徐杰舜教授等相关专家不仅亲自编纂《中国汉族》《中国哈萨克族》,还帮助审稿把关。宁夏回族自治区文联张春荣先生为全书图片进行了统一把关和审定。宁夏回族自治区书法家协会郭佳荣先生为全书题写了书名。全书的编纂,还借鉴吸收了有关专家的研究成果,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我们相信,在黄河出版传媒集团与各界的通力合作下,全书的出版发行—— 将会以其与时俱进的创新理念,博大精深的丰厚内容,真实全面的生动表达,新颖深刻的思想亮点,成为深受社会各界欢迎的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长久文化影响力的精品。 将会在抢救和保护民族文化,记录和传播民族文化方面承担黄河出版人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将会契合国家外宣形象与国内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需求,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将会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生命力和创造力。同时,全书将陆续翻译成多种文字。推动各民族文化的国际交流,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我们深知,由于成书时间仓促,水平有限,谬误与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