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让心属于你自己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雪漠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雪漠(国家一级作家,著名灵性作家、心灵导师、甘肃作协副主席)的最新力作!

首次以佛学心灵随笔的形式解决当代人的现实人生问题!

国学大师叶曼、北大教授陈晓明、藏学家纪天材等专家学者推荐!

《让心属于你自己》以传统佛教智慧观照当代生活,以佛教精神超越苦难,洞穿人性,拯救灵魂。给忙碌的现代人提供一份参照,带来一点启迪,展示另外一种觉悟的可能性。本书直指人心,具有简单、澄净、质朴等特点,是现代人生活修行的必读书。

内容推荐

《让心属于你自己》是著名灵性作家、证悟者雪漠专门针对现代人而写的心灵随笔集之二。雪漠以锐利的眼光和视角,看到了现代人的心随着时代的价值评判体系而波动,甚至会被流行的概念和好恶裹挟而去。同时他根据自己二十年闭关修炼大手印的经验和体会,告诉我们如何拥有一颗清凉的真正属于自己的心。

作者深信《让心属于你自己》定然能给忙碌的现代人提供一份参照,带来一点启迪,展示另外一种觉悟的可能性。本书内容深入浅出,直指人心,具有简单、澄净、质朴等特点,是现代人生活修行的必读书。

目录

前言

第一辑 为心灵之旅收拾行囊

出离红尘,追寻人生的意义

用誓约之力坚定你的信心

命由心造,大善铸心

心清净,才能生起功德

世界需要的,是你的附加值

第二辑 跟焦躁的心说再见

别害怕,这是黎明前的黑暗

顺其自然,等待觉悟

觉醒在于相应

喜乐与安忍:智慧的超越

明心见性前的最后一站

第三辑 与灵性好好相处

点亮心头的那盏明灯

开悟后,还要在生活中磨炼

解脱就是明白与放下

止观双运,才能对治习气

实保持警觉,区别真假明空

一味,不分你我的智慧

专注而享受地做事也是修行

不要执著,但要精进

改变,从心开始

开悟后的快乐

永远要把眼前的事情做好

第四辑 再送几条锦囊妙计

祈请发愿,与更高的力量相应

知识是另外一种障碍

以警觉对治无记与昏沉

信受奉行才是真正的修行

别让身体影响心灵的明白

开悟前不要闭关专修

第五辑 世界是你调心的道具

善知识不是另一种打工仔

没有行为,所有的心都没有意义

《金刚经》的三种境界

心灵瑜伽对治都市心理病

心灵修炼与人格修炼

真假信仰者的分水岭

向内看,因爱实现超越

人类所有烦恼都源于分别心和执著

当爱与信仰纠结

从我的“墨家”经历谈真心的“光”

为人做人,都应学会取舍

别叫当下之外的世界干扰你

世界是你调心的道具

后记 由我的“涂鸦”谈真心之用

试读章节

人生为了什么?我这辈子做什么来了?我活着是为了什么?我死后,除了我的子孙,还会有人记得我吗?我这辈子做过的事情,值得他人所称道吗?我与这世上庸庸碌碌的其他人有什么区别呢?为什么这世上会有我……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像羽毛一样,被业风吹来吹去,无着无落,没有任何依靠,也不知道自己将要飘向何处。但年轻人们总是认为,漂泊不可怕,人生的大意义也太遥远、太模糊,他只怕找不到他爱的人,只怕不能刻骨铭心地爱一场。如果没有爱过,就算过着神仙般的生活,又有什么意义呢?他只羡鸳鸯不羡仙。因为,他还没尝到红尘的苦,只期待红尘的甜。他正沉浸在对爱的美好的期待当中,只想找到那个自己深爱的女孩。

在他的苦苦寻觅中,这个女孩终于出现了,她的笑容就像秋天的湖水一样,清澈动人。女孩盈盈而笑时,他的心湖也像秋水一样,起着微微的波澜。他的心里升起若即若离的喜悦与悲伤……那就是爱情吧。爱情的美妙润泽着他的心灵,他不再满足于一种烟花般短暂的幸福,他想和女孩结为夫妇,生儿育女,化为交颈柏,一生一世、生生世世永不分离。他不想再做那漂泊的蒲公英,因为他有了不想失去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爱情。

但是,他不知道,爱情也是无常的。对爱的执著,正是让他远离自由的原因之一。当他认知了世界那幻化无常的真相时,他就会明白一切都是执著不来的,包括爱情。很小的时候,我就发现了无常,这个发现影响了我的整个生命,它让我明白,我这辈子该做的就是写点对这个世界有益的东西。我的文章能让人们变得清凉、清醒、快乐一些,人们读了我的文章比没读要好,这就是我认为的“有益”。有的人看了一些时下流行的小说,变得更加消极、更加空虚,或者毫无收获,那么就不如不要花费宝贵的时间去读这本书,这就是我认为的“无益”。我的文章对世界的这种益处,正是我说的“相对永恒的东西”,在无常中建立一些相对永恒的东西,就是我说的那些该做的事。

我在《狼祸》“谈作家的人格修炼”一文中说过,少年时代对人生意义的追问,曾让我陷入一种可怕的幻灭感当中,因为我发现整个世界都是无常的,没有永恒。我不知道,既然终究都得死,这活着究竟有啥意义。这种幻灭感的改变,是在我接触佛家之后。当我看到佛舍身饲虎和割肉喂鹰时,我忽然发现了意义。这意义,便是那精神。那虎、鹰和身肉,均已化为灰尘,但那精神却以故事为载体,传递给千年间活过的人。这精神会照亮心灵,许多人因此离苦得乐了。这,便是意义。但是享受着红尘的甜而乐不思蜀的人们,是不会去考虑这些问题的。只有在生活渐渐露出它的“真面目”时,他们才会开始思考人生。

毕竟,青春也罢,美好的事情也罢,爱情也罢,总会改变,它们都不可能永恒。人在时光的洪流中不断起着变化,年少时有着用不完的精力,但很快就长出了白发,平滑的皮肤也起了皱纹。人,一天天变老了,爱情也在绚烂之后渐渐归于平淡。人们不再满足于生活的平淡:结婚生子,过着平凡的日子,喜怒哀乐不过为了一套房子、一两个孩子,或者几部车子。人生是不是会沿着这死水般的轨迹在不知不觉中消逝?一些有智慧的人们,这时就开始追问人生的意义--

人生为了什么?我这辈子做什么来了?我活着是为了什么?我死后,除了我的子孙,还会有人记得我吗?我这辈子做过的事情,值得他人所称道吗?我与这世上庸庸碌碌的其他人有什么区别呢?为什么这世上会有我……

他还会发现,爱情不是生命的全部。即使有了爱情,他也想明白人生的大意义,明白自己对这个世界到底有什么价值,找到他的使命。这时他才发现,原来这追问比爱情更加重要。他还发现,无论工作还是家庭,都有着让人无可奈何的苦:物价不断上涨,想活得更好,收入就要比它冲得更快;公司里总有一些小人,有时还不免为小人做嫁衣;誓愿白头偕老的两人,结婚之后,尤其生子之后,总会因为小事而发生争执,甚至吵得不可开交……其他不愉快的事情,也随之不断发生着,这就是佛说的“有漏皆苦”。

香烟美酒无法稀释生活的苦,彻夜狂欢无法排解生活的苦,一时得意无法掩盖生活的苦,连爱的甜蜜都无法弥补生活的苦。无论能不能得到追求的东西,生活的苦都没完没了。苦,才是生活的本质。“多想从这无穷无尽的痛苦中解脱出来啊!”一旦产生这样的念头,他们也就有了一点出离心,开始寻求解脱。

为什么生活会这么苦呢?因为人们的欲望在不断膨胀着。当人们还是孩子时,快乐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但是当人们发现自己能拥有更多东西的时候,就总想拥有更多,总想过得更好。这就是我们堕入那“罗网”的开始。所谓的“罗网”,实际上就是诸多的贪婪、仇恨、愚痴、傲慢、嫉妒,它们让我们受到迷惑,得不到清凉,得不到解脱,心中不自由,却又不知所措。

这时候,有的人祈求诸佛菩萨的救赎,有的人却开始反思人生,追寻生命的真谛。尤其在身边的人忽然死去时,他们会猛然感觉到一些什么,然后就有了一种使命感,开始寻找一种信仰。

因为,当他们看见那些昨天还有说有笑的亲人、朋友,今天突然死去了,就会发现生命的无常,这时,他们的心里会生起一种沧桑感,发现死亡离自己并不遥远。他们也许会想:他按揭买下的房子怎么办?他的妻儿怎么办?他的父母怎么办?几十年后,还会有人记得他是一个多好的人吗?……他们还会发现,眼前这片草坪,曾是群雄决战的沙场,弥漫战火硝烟,染满了淋漓鲜血,但今天,却变成游人野餐的地方,充满了宜人野趣。当年群雄争得头破血流,却留不下任何痕迹。在生命的无常面前,诸多的纷争、纠斗只会给人们带来痛苦,此外又有什么意义呢?当年,释迦牟尼佛正是因为数次目睹死亡而受到震撼,才生起了出离心,放弃王位,开始追寻真理。

当你明白了这一切,就会品出红尘的苦,你慢慢品那无常的苦,就会看破红尘,生起一种强烈的出离心,有的人就会开始修道,寻求一种真正的解脱。P3-7

序言

“心”是什么?

对于“心”,历代圣者已有了汗牛充栋的文字,但对于这个时代的许多人来说,“心”仍是一个词语。

关于“心”,我已有了很多论述,我这里所说的“心”,非肉团心,非纷乱心,非唯识学上谈的那堆心,而是人的“主体性”。只有能自主的心,才是属于我们的心。

心分为两种:真心和妄心。真正能自主的心,是“真心”;而不能自主的心,叫“妄心”。

当时代的浪潮一波波涌来时,有许多人是不能自主的,他们的心会随着时代的价值评判体系而波动,甚至会被流行的概念和好恶裹挟而去。

我曾在《光明大手印:实修心髓》中说:“你可以撩开大眼,望那遍布世界的硝烟和杀戮;你可以打开电视,望那被恐怖和暴力弄残的幼儿躯体;你可以放眼四顾,去追问失去灵魂殿堂的人们;你可以凝神静气,去搜寻热恼自己灵魂的贪婪。无异,你我他,都需要一股清凉的风,需要一丝智者的笑,需要一抹安详的超然,需要一份含蓄的包容。”

我说的“让心属于你自己”,就是要让我们有一颗能自主的心。我用了二十年时间闭关,修炼香巴噶举传承的光明大手印,才算让自己有了一颗清凉的真正属于自己的心。本书讲述的便是我在修行过程中的一点体会。

本书的问世,定然能给没有机缘和时间进行闭关的朋友提供一份参照,带来一点启迪,展示另外一种觉悟的可能性。

本书的观点,虽源于宗教智慧,但又超越了宗教,对于时下为热恼所困的人们,定然有着积极的作用。此前,我的学生中,有患绝症者、有得抑郁症者、有对生活绝望者、有遭遇人生的重大打击者、有经历多种挫折者,他们在读了我的作品后,都不同程度地“离苦得乐”了,也有一些人开悟见性,契人大手印,成为一个能真正能自主心灵的人。

我之所以将我这套书名之为“心灵瑜伽”系列,原因就在于我的文字,其实承载着我倡导的那种自主的精神。我若是一台有智慧“程序”的电脑,你若是另一台需要智慧“程序”的电脑,我的文字,便是那数据线。我们之间的数据传递,是依托了文字来传递的。这也是许多读者,仅仅是读了我的书,就解除了许多痛苦的原因。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诵经开悟者,其原理也等同于此。

一位大德说,对于一位证得了空性的人,他在证境中流出的文字,等同于佛的法身在讲经,这便是“智慧法身,化为文字之相”。

当然,有机缘的朋友,还可以进一步修学香巴噶举的大手印瑜伽,它被喻为“黄金般纯正”。在二十年前,我进入香巴噶举之初,就惊叹于它的博大精深。经过二十年的严格修炼,回过头来,才发现我当初得到的只是一座宝库的钥匙。没有那二十年的修证,钥匙只是钥匙,有了这二十年的修证,我才能进入这个宝库,进而发现它的珍贵所在。这是当下的世界和当下的人类非常需要的另一种科学。我发愿,要将这宝库贡献给世人,利益更多的人。

所以,对于一些具缘之人,仅仅是读一些有正见的智慧之书,就能离苦得乐。

当然,对于那些不一定有宗教信仰的人,本书中承载的正见和智慧,同样非常重要。对于他们,多一种心灵的滋养,无疑能让心灵更加强大。

对于一般的瑜伽修炼者,本书中的正见,会成为他修炼的助缘。要知道,没有正见的任何修炼,都是不究竟的。

后记

《让心属于你自己》一书主要讲了如何让心真正属于自己。

读完我的《光明大手印:实修顿人》和《光明大手印:实修心髓》的朋友,也许会明白,所有的修行,从本质上讲,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一是如何认知真心?二是如何安住真心?三是如何妙用真心?这三点,同样体现在本书中。

古人曾用“牧牛”来比喻自己的修行过程。古人用《牧牛图》来形象地说明了修心的历程。那心灵之“牛”,初时不听话,老是捣蛋,但在牧者的教调下,它渐渐驯顺,为我所用,终而臻得化境。

在我的修行经历中,修心如牧牛,修行也如使唤毛笔,使笔如使心,用笔如用心,两者有相通之处。

下面,先讲讲2012年6月的北京之行,发生了两件关于我“涂鸦小品”的故事:

一个是我的一位学生,看了我的“涂鸦小品”义卖,心生疑惑,说我就那么三下两下,就将许多人追求了几十年的书法规矩弄得“稀里哗啦”了。他的疑惑,甚至影响了他对我的信心。他当然不知,我那“稀里哗啦”,其实不是作用于别人,而是作用于自己。说真的,我早就发现自己的字,有些上不了台面,虽用笔数十年,也曾一笔一划地写了几十年字,但长进一直不大。直到某一天,有人很喜欢我字中的那种稚拙之气时,我才发现,那字里已融入了我的真心。有人如是评价:“笔墨之间,童趣盎然,禅意浓浓,大拙大丑,暗藏天趣。”但要将它公之于世,倒也没有勇气。相较于几十年临贴的那些高手,我实在没有“卖”字的理由。但怪的是,我的字虽不好看,但自打于几年前,刚学会“大手印”三字时,就有人要,价格还不菲,弄得凉州那为我裱字的书法家,一见我,就阴着脸,一脸愤愤不平之气,好象我挖了他的祖坟。没办法。后来,为了做事,为了让很多当志愿者的孩子不打工,我只好自己“打工”,这才有了所谓的“墨宝义卖”。时下,我的“涂鸦”义卖,已成为广州市香巴文化研究院办公和研究经费的主要来源,还为许多文化志愿者提供了生活补助。正是在咱那“涂鸦”支持下,我们才有了许多为人称道的善行。心印法师说她最佩服我的,除了智慧慈悲之外,便是将挂出“涂鸦”这事了。因为它定然会招来非议,甚至诋毁,也许会有许多人,会因为不解此举而失去信心。但雪漠的一切,是为有信心的人准备的,对于没信心者,我只好祝福随缘。生命太短了,没必要为了别人的期待而空耗一生。曾有多人梦到我剖了肚腹散施于天下,这也许是一种象征。若是真有人要我的肚腹,为了利众做事,我当然也愿意“义卖”呢。

第二个故事的主角另一位学生。她第一次见我时,已成大商,却想出家。她已将房产财物,尽划于家人名下,只待将生意交于妹妹打理后,自己就可以出家修道了。在京城里,见我在网上卖字,她有些心酸,忽然不想出家了。她想边修边继续经商。若能挣来大钱,就可以用于做利众之事。对于她来说,挣钱实在容易,而我那义卖,当然是不能比的。

对于前者,我一笑;对于后者,我也一笑。我都随喜。我虽有一些大富大贵的读者和学生,但从不曾向他们开过口,也不曾期待谁人能帮我做啥“大事”。我能自主的,永远只是我自己。挣点稿费,卖点“涂鸦”,能帮多少人,就帮多少人;能做多少事,就做多少事。我只是快乐明白于当下,对于结果,其实是不在乎的。

其实,跟古人牧牛一样,我那笔,也是我心中的牛。我想调服它,至少有几十年了,我一直想临贴,也喜欢八大山人、弘一等大师的字,但总是懒得模仿别人。我有一位朋友,一生临贴,学谁像谁,但就是没有自己。我当然不想学他。我的写字,是享受写字的乐趣。

调心同样如此。每个人有不同的调心之路。单纯的模仿,虽也能暂时离苦得乐,长远来看,是得不到究竟意义的。

接下来,我讲讲自己的“涂鸦”经历,来看我是如何调心的。在本书185页《从我的“墨家”经历谈真心的“光”》一文中,我谈到了我的真心之用,或能为读者带去一点启发。

陈亦新在某篇文章中谈到了国家一级美术师、著名书画家、篆刻家詹先生的某次评价:“雪漠的字非常有味道,有书卷气。很多人写一辈子,就是没有书卷气,这就是文化底蕴。只有背靠文学,头顶音乐,才能成为大师。如果没有浓厚的文化功底,字很难有书卷气。书卷气不是做出来的,是从心里流出来的东西。雪漠的字没有火气。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没有火气。他本质上已经超脱了,这就到了另一个境界。”“雪漠的文化底子很厚,却不失童心,字才会这样。雪漠的字,无论布局、疏密关系,还是构图都有他自己的东西。许多书画家想追求这种东西,但追求不到,这是无法刻意追求的。雪漠的字是顺手而写的东西,是流淌的东西,就构成了它的美。许多书法家是在有意识中去体现,雪漠是在无意识中体现的,他到了另外一个境界。雪漠的字,就来自他的本体。这不是技法的问题,技法好解决。不怕没技法,就怕没境界。‘删繁就简三秋树,立异标新二月花。’读字如读其人,看到雪漠的字,就看到了他的文化底蕴,这是假装不了的,它是心性的流露、流淌和体现,它不是单一的。雪漠的字像弘一法师的字一样,有它独特的境界和神韵。”

也许,许多朋友喜欢我的,不是我的技法,而是我的真心。

真心是有魅力的,是能感动人的。

觉悟的路有很多种,同样,让心属于自己的方法也有多种。只要能找到善知识,认知到真心之后,你就会找到能让心真正属于自己的方法。当然,你也可以通过一遍遍地阅读本书,达成你的愿望。我说过,从空性证境中流出的文字,是法性光明的另一种示现。

下面,我录下自己对“涂鸦”——何尝又不是调心——的追求,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发:

去机心,得天趣;

有静气,无规矩,

轻雅美,重丑朴;

任自然,效童稚;

推敲无笔墨,

恍然有天机。

无愁河边赤子笑,

熏风月下闻蛐蛐。

——2012年6月25日写于樟木头雪漠禅坛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