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一部著名的集文学性、知识性、科学性和教育性于一体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也是世界文学史上唯一一部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儿童童话作品。书中有两个可爱的主人公,一个是被小妖精变成了小人儿的尼尔斯,一个是会飞的家鹅莫顿。尼尔斯骑在莫顿的背上,跟着一群野鹅进行漫长而又危险的旅行——多次挫败狐狸的诡计,成功逃出强盗山,拼命救下小松鼠,打败灰田鼠兵团……他们在种种困难和危险中受到了锻炼,最后尼尔斯回到了家中,恢复原形,变成了一个好孩子。《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彩色插图版)》是祝兴平、黄立新、蒋文等根据塞尔玛·拉格洛芙的原著改编而成的。
淘气的尼尔斯被小妖精变成了小人儿,他骑在家鹅莫顿的背上,跟着一群野鹅进行漫长而又危险的旅行——多次挫败狐狸的诡计,成功逃出强盗山,拼命救下小松鼠,打败灰田鼠兵团……他在种种困难和危险中受到了锻炼,最后尼尔斯回到了家中,恢复原形,变成了一个好孩子。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彩色插图版)》适合中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依据小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心理的分级要求,编排中加入了导读、批注和阅读讲解等内容,让学生理解文学名著,获得阅读能力。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彩色插图版)》由祝兴平、黄立新、蒋文等根据塞尔玛·拉格洛芙的原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改编而成。
“阿卡!阿卡!我要吃东西!”
阿卡叫道:“规定时间到了,你才可以吃东西。”
“我不想等规定时间,我现在就要吃!”尤克西尖声叫道。
“别让你的爸爸妈妈丢脸,”莫顿和马太咝咝地叫道,“阿卡会把你从队伍中赶出去的。到那时候,看你怎么办?你得明白,独个儿是活不成的。”
尤克西明白靠他自己是活不成的,于是不作声了。
野鹅群飞到南方去的路线,和他们春季飞到北方去的路线一样。“我就是在这儿把靴子弄掉的。”尼尔斯在飞过树林时回想着,“那里应该是那个铜像站的地方吧……他果然还站在这儿!他气得浑身发青了!可是那个木偶人没有了……可怜的罗森堡!”
在格里明根古堡附近,野鹅群又停下来休息。
鹳鸟爱尔明利赫先生一家——包括爱尔明利赫太太和两只小鹳鸟——清早就到他们这儿来做客。可是,这两只年轻的鹳鸟被宠坏了。他们一来,就跟尤克西吵起架来。鹳鸟先生和鹳鸟太太不得不立刻把他们的孩子领回家去。莫顿也责备了尤克西,说他真没礼貌,跟什么鸟儿都要吵架。
最后,尼尔斯看到了他自己的村落。
“看啊,看啊,”他对莫顿喊道,“这是我们的街道!我们请求阿卡降到地面上去吧。哪怕远远地望一下自己的家也好啊!”
他们其实不用向阿卡请求。阿卡是一只聪明的野鹅,她非常明白尼尔斯想看到自己家的急迫心情。她看见村子后面有一个荒僻的池塘,就命令全群野鹅向那边降落。
尼尔斯急不及待地想跑回家去。但是他怕在街上碰到什么人,于是决定等到天黑。
当天色完全变黑的时候,他就向村子里走去。莫顿也带着一家大小跟在尼尔斯的后面,他想让妻子和孩子们看看他年轻时住过的鹅棚。
院子里静悄悄的。所有的鹅和鸡都已睡着了。只有屋子里传来了一阵声音,还有人在低声谈话。门微微开着,从里面射出一条狭窄的光带。尼尔斯向门缝里张望了一下,一切都和从前一样:窗下是桌子,火炉旁是衣箱,甚至那个捕虫网也依然挂在窗子和衣橱中间。爸爸和妈妈坐在点着油灯的桌子旁。妈妈在编织一件绒线衣,爸爸在修理鱼网。桌子下面,公猫莫尔卡正蜷着身子,轻轻地打着呼噜。
“我们的小尼尔斯现在在哪儿啊?”妈妈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说,“他大概正在流浪,正在挨冻挨饿呢……也许,他病倒了——孩子一生病还能挨上多久……”
爸爸一句话也没说,只是皱着眉毛,头向下深深低着。 “也许,他已经不在世上了。”妈妈又说,“我们连他的坟墓在哪儿也不知道。没有人在他的坟上种一枝花草,也没有人到他坟上哭……”妈妈说着说着,就拉起她织的绒线衣的一角擦起眼泪来了。
“我还活着!我在这儿呢!”尼尔斯险些喊了出来,也用衣袖擦起眼泪来。
“唉,你说的这是什么话!”爸爸怒冲冲地说,“又是生病了,又是死了的!……干吗要把活人埋葬到坟墓里去?等着瞧吧,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回来的!我还要带他去捉鱼呢。”
可妈妈却只是呜呜咽咽地哭着。
“还说什么回来不回来啊!”她带着哭腔说,“他就是还活着,也不会再回来了……我跟你说过多少次啊,叫你不要责罚他。他人还小啊,还不很懂事——你怎么能过分要求他啊?可是你一见到他有什么不对的地方,立刻就用皮带打他。听以他才会逃走的啊。”
“你自己呢,不也骂得很凶吗?” “我骂他是因为我爱他……”
“我呢,难道不爱他吗?我还有一点不明白,他怎么要带了莫顿一起走?如果带走一条狗,我能明白,因为狗是人的朋友。可鹅,算什么呢!鹅哪里会和人交朋友?”
“怎么不是朋友?而且是怎样的一位朋友啊!”尼尔斯叫道,但他立刻用手掩住了嘴。
“刚才什么东西在吱吱叫?”妈妈向四面看了一下,踢踢正在熟睡的公猫说,“是老鼠吗?真是糟透了,他们把地窖里的麦子吃了不少。喂,莫尔卡,我们对你也够优待了,快去打猎吧。”
公猫莫尔卡打了一个哈欠,伸了一个懒腰,然后懒洋洋地向门边走来。
他左嗅嗅,右嗅嗅。不!没有老鼠的气味。
这时候,尼尔斯正站存一只盛水的大木桶后面,他吓得动也不敢动,不敢透一口气。
如果公猫莫尔卡真的把他当做老鼠,那可怎么办?
尼尔斯想象着这样的情景:公猫向他扑过来,捉住了他,用牙齿把他咬住,衔到他妈妈的跟前去。
由于恐惧和羞愧,尼尔斯冒了一身冷汗。
但是公猫莫尔卡并没有发现什么可疑的东西,他只是在黑暗中威风凛凛地喵呜了一声,接着又回到老地方去了。
尼尔斯又站了一会儿,然后悄悄地走到院子里去。
鹅棚旁边有一个旧食槽,妈妈总是用它来喂母鸡和鹅。现在,五只小鹅正团团围住它,贪心地啄食着剩在槽里的麦粒。
“这是大麦,”莫顿向他的孩子们说明,“家鹅每天都有这样的东西吃。”
“大麦的味道真好,”尤克西说,“让我们留在这儿做家鹅吧!”
这时,尼尔斯走近了他们。
“莫顿,我得走了,”尼尔斯悲哀地说,“你如果愿意留在这儿,就留下来吧。”
“不。”莫顿说。“我决不抛弃你。喂,别吃了,我们该走了!”他命令小鹅们说。
“我不愿意飞到别的地方去,”尤克西叫道,“我要住在这儿!老是飞呀飞的,我厌倦极了。”
“爸爸命令你飞,你就应当飞。”尼尔斯严厉地说。
“对啊,你说得倒轻松,”尤克西咝咝地怒叫道,“你自己骑在爸爸的脖子上,连手指也不用动一动。你自己飞一下试试!啊,但愿我能够变得像你这么小!这样,我也可以坐在爸爸的背上了,这才好呢!”
“多蠢的孩子!”尼尔斯说,“你要知道……”
……
P172-176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一部著名的集文学性、知识性、科学性和教育性于一体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也是世界文学史上唯一一部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儿童童话作品。
作者是瑞典优秀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Selma Lagerlf,1858—1940)。她出生在瑞典西部的一个陆军中尉家庭,从小喜欢读书,接触了大量的童话和民间故事,立志要当一名作家。长大后,她在一座小城当了十年的中学地理教师,任教期间,写出了许多优秀的短篇小说。《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拉格洛芙应瑞典教育部的要求而写的一部学校地理教育读物,也是她唯一为儿童而写的长篇童话,不料成为了世界文学艺术的珍品,拉格洛芙也由此赢得了与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齐名的声誉。
书中有两个可爱的主人公,一个是被小妖精变成了小人儿的尼尔斯,一个是会飞的家鹅莫顿。尼尔斯骑在莫顿的背上,跟着一群野鹅进行漫长而又危险的旅行——多次挫败狐狸的诡计,成功逃出强盗山,拼命救下小松鼠,打败灰田鼠兵团……他们在种种困难和危险中受到了锻炼,最后尼尔斯回到了家中,恢复原形,变成了一个好孩子。
本书将北欧美丽的自然风光与人物心灵的陶冶巧妙地熔于一炉,成为了童话史上一部难以逾越的罕世经典。同学们在阅读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品味作品表达的主题思想。在这部童话作品中,原来经常虐待动物、不爱学习的尼尔斯,一路上却结识了许多动物好朋友,并从他们身上学到不少优点,逐渐改正了自己以前的缺点。在困难与危险面前,尼尔斯一次次挺身而出,表现了勇于舍己、助人为乐的优秀品德。当尼尔斯重返家园时,他已经成了一个勇敢、善良、乐于助人、富有责任感而又勤劳的男孩。他深深懂得了,给予别人帮助是快乐的!阅读时,我们要透过曲折的故事情节,细细品味这一主题思想,从而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
(2)体会作品蕴涵的动人情感。这部作品非常感人,许多地方会让人情不自禁地流下热泪。作者表达这样动人的情感,往往不是直接的,而主要是通过侧面描写来体现。如尼尔斯急切地想变成人,在等待阿卡的消息时,他做事总是出错,还划破了手;当尼尔斯的妈妈见到孩子回来时,惊喜得失手将油灯掉落在地上,等等。这些情节,都是通过行动描写或其他侧面描写来表现人物心情的,这需要我们结合文章中的批注细心品味人物的情感。
(3)学习作品绚丽的表现形式。这部有趣的童话作品,采用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在这个神奇世界里,有魔力无边的树林小妖精,有变成小人儿的尼尔斯,尼尔斯能够听懂动物的语言,并能与他们交流感情……在尼尔斯骑鹅旅行的故事中,又插入了几个有趣的小故事,其中最精彩的是“海底的城市”和“铜像和木偶”。这两个小故事的表现手法,又与整个故事略有不同,运用的是传说和民间故事的表现形式,这让整部作品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瑰丽迷人,增强了作品的浪漫色彩。这些都值得同学们认真学习。
好了,同学们应该都迫不及待了,就让我们带上行囊,跟随尼尔斯一起,去收获旅行中的奇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