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汉武大帝(全本王立群读史记)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王立群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先河之作史中翘楚

《史记》为二十四史之首,它与其他各史相比明显高出一筹。最重要的差别有三点:

第一,《史记》饱含爱憎。

《史记》将人物的爱憎之情形之于笔墨。司马迁喜爱、同情的项羽、李广,都写得悲歌慷慨,回肠荡气,令人扼腕,而对自己憎恶的公孙弘,司马迁却不惜笔墨,极力鞭挞。行文间,有时仅仅一句话,甚或几个字,褒贬之情顿见。这也让《史记》的人物大多充满激情,超群于众史。

第二,《史记》运用了诸多文学笔法。

司马迁对人物、场景、事件、对话的描写,充满了生动感人的细节,形成了史传中少有的文学名篇。如五十多年来一直载人高中语文课本的《鸿门宴》,简直就是一篇上乘的文言小说,全篇纤毫毕现,张弛有度,栩栩如生,显示出司马迁高超、多样的文学技巧。

第三,《史记》具有实录精神。

《史记》融入了司马迁对封建帝王犀利深刻的揭露。比如,汉代的开国皇帝刘邦,《史记》既写出了他善用人才、终成大业的一面,又写出了他杀戮功臣、心胸狭隘的一面。这种实录精神是后世许多史书绝对不敢涉笔的,因为刘邦是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啊!同样,对司马迁时代的最高领导汉武帝,司马迁有赞颂,也有批评。《史记》的这种实录精神对中华民族求真务实、坚忍不拔的民族性格的形成,对华夏文化的思想精髓、审美取向的传承积累,都发挥了重大作用。

《史记》填补了中国历史上诸多人物史的空白,没有《史记》,中国古代许多伟大的历史人物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清晰丰满。

比如孔子,在司马迁之前,人们对孔子的生平知之甚少,司马迁在《史记》中撰写了中国历史上第一篇孔子的传记《孔子世家》,成为有关孔子生平最早也最有权威的传记。中国人历来讲究“知人论世”,今天我们读《论语》,只有通过《史记》的《孔子世家》,才能对孔子的一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才能正确地解读《论语》。这一贡献的价值是无可估量的!

再比如屈原,中国先秦文献从来没有提到过屈原,以致今天有人企图根据这一点否认屈原的存在。幸而《史记》的《屈原列传》第一次撰写了屈原的生平。如果没有《史记》,恐怕我们今天要了解这位中华民族第一位伟大的诗人还非常困难。

忍辱负重千古绝唱  对于《史记》这部伟大的史学著作,司马迁自称写作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鲁迅先生一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更是今人公认的定评。然而《史记》这部千古绝唱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著成的呢?史学家司马迁有着怎样的经历?这些经历与《史记》的写作又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呢?

司马迁出身于一个普通史官家庭,父亲司马谈曾有志于撰写·部通史。司马迁继承父志,为写作《史记》作了充分准备:行万里路,师从名家,大量阅读宫廷藏书。不过,这些经历,在中国封建社会为数众多的史官之中并无特别之处。

命运让这位平凡的史官经历了一场不平凡的事件。这一事件彻底改变了司马迁的一生,促使司马迁完成了由一位普通史官到伟大史学家的根本转变,使他真正懂得了什么叫“死而后生”。这一事件促使《史记》完成了从单纯记述历史人物到对历史人物进行犀利深刻评价的巨大转变。这一事件促使司马迁从被污辱、被贬抑的社会最底层来认识人,认识社会,认识至高无上的皇帝,造就了司马迁以血肉铸史而非以笔墨写史的独特风貌。

那么,究竟是什么事件促使司马迁完成了这些转变的呢?

天汉二年(前99),汉武帝派他一生中最为宠幸的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率兵三万出征匈奴,同时,由汉代名将李广的孙子勇将李陵担任李广利的后勤保障。但是,李陵提出愿意率领五千步兵单独出征,以分散匈奴的兵力,减少贰师将军李广利的压力。

李陵为什么要求单独出兵呢?原因不外有二:

第一,家世、才能的自负。李陵是汉代名将李广之孙,历代家世的声名和自身的综合素质远在李广利之上。李广利不过是靠着汉武帝对其妹妹李夫人的宠爱而获得了外戚身份,这才当上领兵统帅,因此,他不愿意为一个庸才将军搞后勤,所谓分匈奴之兵不过是一种借口,但是,这一借口是汉武帝多年来重用外戚将军时最常用的手法,最容易得到汉武帝的认可。

第二,对自己军队的自信。李陵虽然只有五千步兵,但是,这五千步兵是他精心挑选、精心训练出来的荆楚勇士,健壮剽悍,骁勇善战。个个是勇士,人人是豪杰。李陵对自己的五千悍兵非常有信心。

汉武帝看到李陵愿意单独出兵,化解匈奴对李广利的压力,就对李陵讲:“我这次出兵多,没有那么多骑兵派给你。”言外之意,你只能带你那五千步兵出征。

李陵毫不犹豫地说:“我愿意以少敌多,就带我下属的五千步兵出征!”

汉武帝并不放心,下令让路博德率兵接应李陵。哪知路博德也不甘居人下,做打杂的活儿。于是,路博德向汉武帝报告说:现在正是秋天,是匈奴兵马最强壮的时候,不适合与匈奴作战,希望让李陵到明年春天再出征。到那个时候,自己愿意和李陵各带五千人出征,合击匈奴。——又一个只愿意单独出征的人!

汉武帝看到这封奏章后,没想到路博德是不愿意为李陵作后卫,反而怀疑李陵说了大话后又反悔了,才指使路博德写这份报告。于是,龙颜大怒,逼着路博德、李陵立即出兵。李陵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踏上了征程。(天汉二年,贰师将三万骑出酒泉,击右贤王于天山。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召见武台,叩头自请日:“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上日:“将恶相属邪!吾发军多,毋骑予女。”陵对:“无所事骑,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上壮而许之。因诏强弩都尉路博德将兵半道迎陵军。博德,故伏波将军,亦羞为陵后距。奏言:“方秋,匈奴马肥,未可与战,臣愿留陵至春,俱将酒泉、张掖骑各五千人并击东西浚稽,可必禽也。”书奏,上怒,疑陵悔不欲出而教博德上书。乃诏博德:“吾欲予李陵骑,云‘欲以少击众’。今虏入西河,其引兵走西河遮钩营之道。”诏陵:“以九月发,出遮虏鄣至东浚稽山南。”《汉书·李广苏建传附李陵传》)。

李陵出兵之初,非常顺利,一路上也没有遇到匈奴的主力,部队势如破竹,捷报频传。李陵很兴奋,还命人画出战地图,向汉武帝汇报战况。

P2-4

后记

2006年1月16日,初登央视《百家讲坛》。同年4月,播出了“汉代风云人物”系列的项羽;6月,播出了此系列的吕后。2007年讲述了“王立群读《史记》”的第一个系列汉武帝,并出版了登上《百家讲坛》之后的第一本书:《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令人遗憾的是,当时只出版了一个删节本的《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今年4月,五年合约期满,改由大象出版社再版,终于有了一个出版全本《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的机会。在央视《百家讲坛》首播“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五周年之后,终于出版了这一电视讲座的全本书籍,值得一书。为了区别于2007年那个删节本,本书更名为《王立群读(史记) 汉武大帝》。可见,当代书籍也有版本问题。

王立群

2012年9月于河南大学

目录

一 史家绝唱

 先河之作 史中翘楚/忍辱负重 千古绝唱/一家之

 言大器终成

二 宫闱角逐

 累世皇亲 窦氏浮沉/心比天高 王娡得势

三 立储风波

 刘嫖:机关算尽为女儿/栗姬:命中无时终须无/窦太

 后:斗转星移定乾坤

四 储君之争

 舐犊情深 心系幼子/任性妄为 恶果自食/栗走窦

 来好事多磨

五 继位太子

 四两千斤 窦意顿除/不识时务 行刺自戕/此消彼

 长还看圣心

六 景帝清障

 荣华已尽性命堪忧/命案蹊跷 真凶难逃/虎毒食

 子相煎何急

七 平安太子

 突访细柳 文帝相惜/帝心难测 默契不复/木强则

 折 英雄可叹/帝相矛盾 终成祸首/卫绾佐之 平

 安太子

八 董生对策

 不鸣则已 一鸣惊人/庙堂之策 一拍即合/文安天

 下儒定乾坤

九 窦婴为相

 阴差阳错平步青云/耿直任性谁与评说

十 太后干政

 新政之火 旧宠燃眉/太后震怒 新政夭亡/儒生之

 悲任重道远

十一 田窦交恶

 窦婴罢相 灌夫卸甲/家宴索田 田窦积怨/图穷匕

 见厮杀在即

十二 窦婴之死

 引火烧身 大势已去/遗诏催命 千古疑案/死生有

 因公理在心

十三 汉匈交兵

 和亲大计 宦官作奸/新仇旧恨 剑拔弩张/战和两

 派争议胶着

十四 马邑之谋

 武帝放狠 王恢亮剑/剑锋所指 功亏一篑

十五 阿娇失势

 霸道皇后 骄横母女/柔情歌女 多情皇帝

十六 初露锋芒

 起于尘埃 香自苦寒/初出茅庐 功冠群将/生逢其

 时胆略过人

十七 平步青云

 两挫匈奴 封侯拜将/将星铸就 原委几何

十八 横空出世

 天降将星 武帝新宠/将星闪耀 荣宠加身/老帅新

 将难分伯仲

十九 李广难封

 英雄梦断挥刀自刎/智勇神射 带兵有道/时乖命

 蹇是耶非耶/杀身成仁血性男儿

二十 凿空西域

 武帝宏愿 梦萦边关/凿空西域第一/长河落日

 大漠孤烟/凿空西域第二击/千秋伟业 万载功名

二十一 公孙丞相

 枯木逢春 大器晚成/进退相宜 为官三昧

二十二 煽风点火

 私仇己怨 适时一击/齐大非偶 一言丧邦/武帝宠

 臣 引火烧身

二十三 借刀杀人

 墙倒众推 鼓破乱捶/公孙设计 仲舒走险/刀光剑

 影在劫难逃

二十四 琴挑文君

 合谋设局 琴心挑之/爱情神话 孰痴孰谋

二十五 情变之谜

 真情假意 文君蕙心/天子来呼 鼎力相助/闻君二

 意 文君力阻/浪子回头 为情所困/褒贬不一 盖

 棺难定

二十六 以死杀人

 君要臣死不得不死/积怨积仇 屈而不冤/严刑酷

 吏 治世能臣

二十七 童言无忌

 直言无忌 天子容人/气壮理缺 忠耿得褒

二十八 淮南大案

 儿子逞气 其父失地/恨意绵绵 耳不进言/心比天

 高命比纸薄

二十九 皇室恩怨

 身世飘摇心怀母恨/骄横暴虐 恨火自焚/文帝老

 辣真相昭揭

三十 一错再错

 营私量浅 坐井观天/难兄难弟 殊途同归

三十一 另类奇才

 文辞不逊高自称誉/出入庙堂 以识得资/不避世

 俗大隐于朝

三十二 庐山真面

 喜剧之王 一反常态/怀抱经纬 屈尊弄臣

三十三 一代将星

 温良谦恭 仁善退让/功高震主 旧不如新/与主谋

 姻 漏良善玖

三十四 宠信江充

 江充御状 一告成名/初见惊艳 异装得宠/恩宠有

 加咬强邀功

三十五 太子失宠

 子不类父 暗生嫌隙/屋漏逢雨 岌岌可危/四面楚

 歌暗箭难防

三十六 巫蛊之祸

 心魔衍生 巫蛊初起/江充构陷 太子蒙冤/举棋不

 定天人相隔

三十七 临终托孤

 终了恩怨 诛罚严明/轮台罪己 矫枉过正/清君之

 侧顾托得人

三十八 千秋功过

 旷代武功 天下一统/千古文治 万世之基/功过是

 非毁誉参半

三十九 绝笔之作

 选贤推能 投名成状/推心置腹表白心迹

后记

内容推荐

《汉武大帝(全本)》为王立群“百家讲坛”录制年度大型系列节目《读史记》之汉武大帝。

《汉武大帝(全本)》以节目内容为蓝本,针对图书需要,进行润色、增补。

北击匈奴,凿通西域,经营东南,开拓辽东,他缔造了此后两千年中华帝国的基本轮廓,他实现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盛隆,他树立了一个民族彪炳千秋的自信。独尊儒术,崇信方士,巫蛊之祸,轮台罪己,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充满了争议。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倡导尊儒的帝王。他是中国历史上毕生致力于战争的帝王。他是中国历史上奠定大国地位的重要的帝王。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下罪己诏的帝王。他是中国历史上集明君与暴君于一体的帝王。

他就是毛泽东《沁园春·雪》中提到的汉武帝。

编辑推荐

一部史家绝唱,一曲无韵离骚。《史记》是二十四史之首,一部无与伦比的百科全书。百家讲坛年度主讲人王立群,一位研读《史记》四十年的学者,撰写《汉武大帝(全本)》,将从一代帝王汉武帝入手,以问题引出故事,以故事讲解人物,以人物解读历史,以历史启迪智慧。帝王本纪、王侯世家、将相列传、布衣游侠,人物群像奔来眼底;国运兴衰、王朝更替、事件始末、命运浮沉,沧桑往事涌上心头。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1:3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