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问:经常在书中看到佛在十方三界无处不在,诸佛菩萨具有的三个功德是大悲、大智和大能,这个大能是指无所不能吗?
答:对,根据《宝性论》中记载佛陀具有八大功德,大能是其中之一,八大功德是指:无为、任运、非他缘而证、大智、大悲、大能、自利圆满及利他圆满。
也可以从强调圆满事业的角度而讲,是无所不能的意思。大能就是既能自己大彻大悟,又能度化有缘的无量众生。
也许有些人会问:既然说佛陀具有大能,有能力令一切众生达到佛陀的果位,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众生继续受苦呢?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众生流转在轮回当中无法获得解脱呢?
其实这并不是佛陀大能的问题,而是众生业力的关系。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位医术无比高明的医生,他毫不利己地治疗病人。他既有才华又无私,但在治疗过程中有些人并不一定相信他,不听他的建议,这时候就无法治好他们的病。这种情况你说是医生才能的问题还是病人行为的问题呢?当然是病人的问题。同样的道理,佛陀度化众生也是如此,所以俗语也说:“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
大能是指能够度化与自己有缘的众生,这是大能。就像太阳的光芒能够照耀到大地,去除黑暗,使万物生长。但太阳的光芒是无法照射到朝北的山洞里。这并不是太阳光芒的缺陷,而是山洞方向的问题。
同样的,很多众生执迷不悟、习气深重、欲望太强,一直在造业,作茧自缚,这是他们无法从痛苦中获得解脱的根本原因,也是我们自己的障碍,并非佛陀大能的问题。虽然佛陀的大能可以示现广大的神通,释放智慧的光芒,能够去除众生的无明与痛苦,但这一定要众生的因缘具足才行,如果因缘没有具足的话,佛陀无论具有多么大的能力和神通也是无法帮助的,因为佛度有缘人嘛!如果一个人的善根都已经具备,因缘也都具足的话,那佛陀一定会指引他从痛苦中走出来,并最终证得佛陀的果位。
关于念经持咒
在日常生活中通过长期修行,让心逐渐平静下来,生起慈悲心等内在功德,真正达到实修成效,慢慢获得解脱,最后成就圆满佛果。
居士问:学佛时只要精进地念咒、念经就可以吗?还是说不但要念,而且还要知道经咒的含义和传承呢?数量重要还是质量重要呢?
答:修行人有两种,一种是智慧较高的,另一种是对三宝非常虔诚,但缺乏智慧的。无论是哪一种修行人,如果对经文或咒语的含义通达,对本尊、上师的传承背景都了解的话当然好。但对于忙于琐事的在家居士们而言,其中的道理不了解也没有很大的问题,因为这些经文、心咒、祈祷文都是佛菩萨的金刚真言,谁虔诚祈祷,谁就能得到不可思议的加持,只要具备虔诚就足够了。佛法的真正加持主要源自于对它的信心,而并不是人人都要具备佛法的知识才能获得成就。对佛法的信心是上等的,那么得到的加持就是上等的;信心是下等的,得到的加持就是下等;如果没有信心,想要获得加持是不可能的,所以说虔诚心极其重要。
如果对佛法没有具足虔诚心,仅仅停留在佛法理论知识、研究的层面上,那得到加持或感应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而且这类人很可能成为“法油子”。
为什么说修行中对佛法知识的学习是相对次要的呢?因为我们凡夫本来就是迷惑、错乱、颠倒的,不管怎么思考还是无法超越迷惑的思想范畴。所以光靠逻辑推理,研究思考佛法而不重视实修,最后仍然是无法获得证悟的。但如果特别虔诚地读诵经文、修持心咒的话,仅依靠佛菩萨的加持,成就者们的证悟境界是离我们越来越近的,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因此以虔诚心实修佛法是相当重要的。
但是在实修佛法时,如果仅仅追求持咒的数量这是不够的,还一定要在虔诚心的基础上,调整心态、保持正念、专注于持咒,这样才会进一步改善内在的素质和净化心灵。譬如:念观音菩萨心咒的时候,就起到念得越多嗔恨越少,念得越久慈悲越大的作用。如果能达到这样的成效,那我们就真的做到了佛经中所说的“证一分功德,断一分烦恼”的境界了。
基于悠久的佛教文化及古老的传统习惯,现在中国内地学佛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但如今很多的学佛人,只是通过看一些经文、书本、光盘和网络上的资讯,自己就去修,我觉得虽然这是一种时代的变化,不得不接受,但如果仅仅依靠这种方式修学佛法还是不够的。
为什么现在修行人这么多,但成就的却很少呢?原因有三个:
一、没有寻找具德的上师,或者没有亲近活生生的善知识,因此,起初缺乏具德上师的正确引导。其次,在修行的过程中,也没有得到具德上师的护佑。
二、没有接受正规法教的传承,无法得到历代传承上师们的加持。
三、缺乏上师们传教的窍诀或不经过闻思高僧大德们宣讲的经、论,而直接阅读一些佛经后自己就去盲修瞎练。P235-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