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金私募、坐庄控股、边境走私……金融斗争的惨烈丝毫不亚于兵戎相见的战场,尔虞我诈根本停不下来!那些有钱的年轻人能否在父辈的厮杀中全身而退?
清纯校花、冷艳教师、神秘少妇……一本书看尽都市里形形色色的绝代红颜、有人痴心有人薄情,而她们又将和那些有钱的年轻人上演怎样的宿命邂逅?
超级跑车,奢华会所,地下赌场……这可能是我们永远也无法触及的极致体验,却绝对是我们能想象到的最刺激的生活,在这座都市最神秘的角落,爆炸上演!
一切尽在网络大神级作家烽火戏诸侯第一部实体出版的都市青春文学神作——《那些有钱的年轻人》!
《那些有钱的年轻人》连载时曾掀起现象级的追读狂潮,粉丝与铁杆读者遍布中文网络,全网点击量过亿,至今仍常年位居纵横网都市类小说前三甲。作者烽火戏诸侯用他细腻生动的笔触不仅描写出了那些年轻人让人热血沸腾的奋斗故事,更从侧面勾勒出一幅有关青春时光的忧伤画卷,让所有读过《那些有钱的年轻人》的读者都唏嘘不已。
豪门公子赵甲第告别了衣食无忧的生活,远赴上海求学。在这座充满所有可能性的都市中,他结识了沐红鲤、袁树、马小跳等一群性格鲜明的年轻人,上演着一出出无比荒诞又异常真实的悲喜青春。正当他们开始逐渐看清未来的面貌,那场最大的风暴却即将到来……
当青春遇见财富,那些有钱的年轻人将何去何从?
第004章 二世祖弟弟
在李青瓷踏入上海交大没多久,赵甲第和麻雀也差不多时间分别走进一所上海二三流大学和上海第一学府复旦大学。先前在火车上跟宋雅女闲聊,也提起过有关高考成绩,赵甲第中规中矩的570分在同样是理科生的李青瓷651分和麻雀669分面前就显得无比寒碜,就连只肯花一半心思在学习上的宋雅女也有文科609分的高水准,所以当时李青瓷很善解人意地一笔带过,并没有深入展开这个话题,生怕刺痛了赵甲第其实很坚韧的神经。当时麻雀想要解释什么,被赵甲第一个瞪眼给强行咽回肚子,最后两棵白菜只含糊知道赵甲第是一个英语很蹩脚拖了点后腿的二本选手。
到了那所只能在上海称得上中游水平的地方性野鸡大学,金融经济性质,很不出意外的印象平平,赵甲第对此倒没什么反感,毕竟自己母校再烂再不入流顶多就是自嘲一番,怎么也轮不到外人来挖苦讽刺,他的护短在熟人看来是出了名的不可理喻。
踏入校门后给大牌司机发了一条礼节性短信,这有关家教问题,距离感最清晰的赵甲第对待陌生人一向很礼貌。他之所以不打算跟那位大牌人物发生交集,是因为有传闻她是无良大叔赵三金的首席小蜜,不管真假,赵甲第都对此没有胃口。再者最疼他的奶奶念叨了~辈子的“婊子无情戏子无义”,老人家最大的乐趣就是苦口婆心劝村子的90后少男少女们千万别追星,那是给祖辈丢脸,所以老太太成了赵家村90后集体心目中公认的老巫婆。
赵家村听上去很破落寒酸,其实不然。它是曹妃甸甚至是唐山数一数二的现代化村庄,就土地规模和人口数量而言已经完全等同于乡镇,所以赵甲第还是很早就通过电脑接触过大量床上文艺片的。
赵甲第办完并不繁琐的入学手续后意兴阑珊,几位负责相关工作的学姐都毫不出彩。他的宿舍楼离教学楼大概有十分钟路程,一路上也没有看到能让人眼前一亮的清纯美眉或者熟女姐姐,估摸着好运气都在旅途上被李青瓷和宋雅女给一股脑挥霍一空了。赵甲第悲凉感慨道:“果然这是一个科学严谨的世界,处处严守能量守恒定律。”
赵甲第是一个生存能力媲美手中诺基亚手机的小强,一方面遗传老赵家的优良传统,老太太总说赵甲第他老爹三金的太爷爷是叱咤绿林的山东大响马,抢了两位压寨夫人,一个是清朝镶黄旗的格格,一位是貌美如花的苏州千金,所以后代基因出众,赵甲第对此一直持有严重怀疑态度。
另一方面当然归功于在赵甲第面前永远没有父亲风范的赵三金,这个除了赚钱买金条外干其他事情都懒散浑噩的家伙很早就把赵甲第丢出曹妃甸,把八九岁的儿子扔在唐山偏远区域学校,开始寄宿生活,一直到高中。被外地人打过、骂过、白眼过,赵甲第也打过、踹过、外加拿刀砍过,后来随着麻雀和豹子等死党和近卫军的加入,他不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打群架也是胜多输少,赵甲第就这样怀着一肚子怨气地茁壮成长。
因此赵甲第没有染上像弟弟赵砚歌那样一身的公子哥气焰。那小王八蛋在赵家村号称头号公害,长大了绝对是能横行跋扈欺男霸女的畜生。刚上幼儿园那会儿就开始筹备将漂亮的幼儿园老师连同班上小萝莉一同划人他后宫了,每天上学不忘骚包地从别人小区院子里采摘几朵月季花,穿着小西装,梳着上海滩三十年代很流行的发型,一本正经地送给哭笑不得的女老师。对于这个同父异母的败类弟弟,赵甲第唯一的评价就是趁早在家里打死别放出去祸害好人了。
想曹操曹操就到,赵甲第在宿舍楼下接到活宝弟弟的电话,赵甲第懒得接,铃声就阴魂不散,一直走到三楼宿舍门口,赵甲第才烦躁地接通电话。那头不识时务的家伙跟打了鸡血一样兴奋道:“哥,我刚通过一哥们在唐山一中给你物色到一位准嫂子,绝对漂亮,36D,屁股也大,父亲那关肯定能过啊,家境也不错,奶奶不总嚷着门当户对嘛,这下肯定也没问题。哥,要不我把她打包送到上海,对了,哥你读的是啥熟女大学啊,我怎么上网都找不到地址?”
“说完了?”赵甲第平静问道。
“啊?哥对这个妞不感兴趣?那好,哥你放心,我帮你盯着她,保准她给你守身如玉,哪个不长眼的家伙敢碰她,我废了他三条腿。”
那头的渣一点思想觉悟都没有,继续雀跃道:“那咱换个话题,哥,我已经一统赵家村周边几个据点了,现在那边的混子见到咱赵家村的人都得绕着走,因为我放出话说,哥你从河北白沟那边搞到几条硬货,子弹那是一箱一箱往家里搬的,结果平时嚣张到无法无天的家伙全部怂了。哥,这是不是就是孙子还是老子说的那个啥,不战而屈人之兵?咱真他妈有文化,这都懂!草,那为啥语文我老是不及格,没王法啊,迟早我要把教我们语文的教导处老徐的女儿给弄翻。哥咋不说话啊,呃,那我再换个,哥,《战神3》没你指导我根本没办法通关啊,老子想让奎爷叉死赫拉那大婊子啊……”
赵甲第干脆把手机放进口袋,也不挂掉电话,就让那个跟屁虫尽情吐苦水。赵家并不算庞大,但挺复杂,各种关系也极为微妙,赵甲第一直都不像处于赵家核心位置,他头上顶着赵三金大儿子的头衔,表面上论成绩论光彩,当然无法媲美在英国帝国理工惬意生活的赵家大小姐,论宠幸,外人看来自然也是这个正在大肆骚扰赵甲第的兔崽子胜出无数筹。可赵家老太太是极有发言权的角色,她只要一天没躺进棺材,赵家众多蠢蠢欲动的偏支和依附在赵家大树上的吸血虫就没谁敢明着不给赵甲第好脸色。再者,赵家也就只有暴怒下的赵甲第敢跳脚骂赵三金不是个东西,这是赵砚歌也万万做不出的骇人举止。
寝室内就一个人,看来赵甲第是第二个到达。那家伙正忙着打扫寝室,他的床铺和书桌都整整齐齐,一尘不染,就跟洁癖之人的物品差不多。赵甲第一阵头疼,看来以后脏袜子积攒一脸盆的美好时光是一去不复返了。那家伙长相跟赵甲第差不多,普普通通,跟帅哥型男差了十万八千里,但也不寒碜别人的视线,就是比赵甲第矮一点,也还算白白净净,戴了副半框眼镜,地道的南方人。他见到赵甲第后停下手中工作,热情道:“我叫李峰,上海人,你是?”
“赵甲第,河北唐山人。”赵甲第笑道,原本听说上海人都喜欢把外地人当乡下人,看来也不尽然,起码这位李峰室友的热情不像公关性质。赵甲第这点眼力还是有的,毕竟他在高中时代就开始每个假期都在赵氏企业一家子公司基层打杂,接触过社会层面的一部分,加上家庭耳濡目染和整个中学时代的浪荡厮混,对人性的认知成熟与否不好说,起码不幼稚。
“很有意思的名字,很好,我们从现在起就是上下铺了。”李峰乐呵呵道,“那你放行李,我先把卫生间清理干净,就快大功告成了。我刚到时这里就跟猪圈差不多,上届的学长实在太没素质。” 赵甲第行李并不多,除了在学校领到的草席和被子,全身家当就只有一只塞进口袋的落伍手机,一只装有三套衣物、两双帆布鞋外加一双凉拖的廉价行李箱,行李箱内的大头是七八本被翻烂了的德语书籍,大块头,分量不轻,唯一值钱的就是一台IBM的笔记本电脑,跟那只掉进茅坑拎出来都能晒一晒就安然无恙的顽强手机一个德性。他的老旧IBM电脑不花哨,但实在,一些专业功能即便到现在还一样流畅,这一点跟他苹果发烧友的弟弟又是另一个极端。
“李峰,宿舍楼附近有超市吗?”赵甲第打算下楼去买点锅碗瓢盆,内裤什么的也都随便找点便宜货应付一下。
“有啊,下楼往右拐笔直走,那边有一片微型商业街,什么都有卖,就是太坑人,宰猪比谁都狠,最好还是自己带。”李峰从卫生间探出脑袋,一脸愤愤不平,看来他现在还在为忘了带牙膏只得去黑心超市被痛宰一顿的失策而自责,显然他已……
《癞蛤蟆》是我都市小说的收官之作,起码这几年内都不会再写都市题材的小说了。要说到《癞蛤蟆》的立意,就不能不先说前头那本书名会让人感到无奈的作品:《陈二狗的妖孽人生》。当初在写陈二狗之前已经荒废了好几个月,算是躲在杭州余杭的一个山头上闭关,散步的时候,可以在路途中看到一户人家的落地窗书房,经常有个娴静女孩坐在那儿看书,某天恰好有保安走过,当时我就有个念头,好奇屋里屋外的两者,看似有着天壤之别的一对男女,他们之间有没有可能产生交集,有没有可能生出些故事。然后按照这个脉络,就有了凤凰男出身的陈二狗,有了这家伙的单枪匹马,一头撞入灯红酒绿的陌生世界,然后让乡土跟城市展开了一场肉搏厮杀。
当然,作为主角,陈二狗不论过程如何艰辛困苦,最后都成功了,起码在世人眼中是如此,靠着舍得一身剐的冲劲,逃难南京后,从一名保安做起,成为了那座城市新的地下皇帝,而且将心目中的女神拐进了家门,有了一双子女,可谓功德圆满。但是,就结果来说,对一般人而言,终归可望不可即,期问夹杂有太多不可复制的福缘机遇,而《陈二狗》这本书真正要说的,也不在于此,身为作者,真正想要跟读者传达的东西,除了“人生若能得幸福安稳,谁又愿颠沛流离”的无奈,更多是“人下人之时,把自己当人”的坚持。
那么,既然有了人下人之时,一旦成功上位,自然就有人上人之威,可惜陈二狗写到他功德圆满后,我已经没有兴趣去写一个农村男人在得势后的彪炳生活了,《陈二狗》这部书写到那里,也就戛然而止。于是,写完关于陈二狗的心中所想之后,《癞蛤蟆》顺势而生。赵甲第,绰号赵八两,是一个典型的富二代,同时赵甲第又是一个非典型性的富二代。如果说陈浮生这个男人的人生宗旨是奋斗二字,其实赵甲第也是如此,只不过陈浮生的出发点在于自身,而赵甲第在于家庭,两个男人,陈浮生似乎憋着的怨气更大。在《癞蛤蟆》正文中,我有意安排了一个类似王见王的桥段,当赵八两同学在上海滩遇见陈二狗同志,双方没有什么太大的摩擦碰撞,陈浮生只是对一位火眼金睛瞧上他的陌路女子抬起手,给她看了看手上的戒指,说他结婚了。然后在黄浦江畔,给跳过黄浦江的八两同学留下一个男人带着子女一起仰望明珠塔的背影。
所以看过这两本书的读者,说了一句话:身世不及赵甲第,努力应过陈浮生。
不是说赵甲第输给了那个咬牙上进的陈二狗,而是两者出身不同,所处位置不同,他们的拼搏方式,也就会不一样。走火入魔的赵甲第,也很出彩。赵甲第的家世注定了他的人上人,父辈积攒下来的家业,足够让他纨绔无良,不过人之善良,与地位无关。穷人未必善,富人也未必为恶。赵甲第的幸运在于有一个大智慧的奶奶,有一个敢放养儿子的父亲,他的人生中有两次关键事件,一件是小狐狸的突然去世,他去观音村默默支教一年,第二件事是金海风波,以及猛然间发现父亲的白发,赵甲第这才开始真正成熟起来。相比陈浮生一开始就有一个近乎圆满的强大精神态势,赵甲第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由懵懂冲动的男孩,渐次成长为一个有担当的男人。赵甲第的幸福在于他有一个“占山为王”的家庭,他的不幸也在于此,所以当家族企业陷入困境,赵甲第只能咬牙独自扛起这份担子。
《癞蛤蟆》里,我喜欢小狐狸,不管她是否支教,喜欢她的那句“来嘛英雄”,喜欢她的《霸王别姬》;我喜欢睿智刻薄的赵家老佛爷,喜欢她的通透,喜欢她对小八两的宠溺;我喜欢赵太祖,喜欢这个悄然已白发却始终气焰彪炳的男人;我喜欢韩道德,喜欢这个大狗腿身I临死局却说出那句“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待之”,喜欢他的站着做人;我喜欢马小跳,喜欢这个小富二代的善良;我喜欢齐树根,喜欢这个不太一样的官二代的温良恭俭;我喜欢小白脸黄华的从良,喜欢他的那本《西游却东行》;我喜欢坟前撑黑伞的李枝锦,喜欢她的大青衣气场;我喜欢总嚷嚷三十岁要去当尼姑的王半斤,喜欢女王蔡言芝的童年和青春,喜欢小女孩张乌梅的日记,等等等等。
我喜欢《癞蛤蟆》里的所有人,甚至包括一些反派角色。所以,我有什么理由不喜欢《癞蛤蟆》这本书?这不仅仅因为《癞蛤蟆》是我写的,而是我真心喜欢自己塑造的角色。
我当然最喜欢赵甲第,这个为了老师下跪的学生,这个为了姐姐发疯的弟弟,这个为了自己女人肯玩枪的男人。喜欢他由幼稚逐渐成熟,喜欢他那点在很多人看来不切实际的装逼理想,喜欢他对着《让孤魂野鬼还乡》发呆,喜欢他在观音村的善良和坚持,喜欢在金海风波发生后,他孤独地站在京城房间中,默默穿好西装的坚韧。
《癞蛤蟆》里有《清平调》,有《孩子》,有《如果》,有《安徒生的童话》,尤其最后那句“拇指姑娘为什么会想念那只癞蛤蟆呢?”,我想这句话已经解释了很多东西,所以结尾的结尾,让那一年那一天的对话在这一年这一天重复。
“人生不如意事七八九,能与人言最多一二三。”这是我让小萝莉陈庆之说出口的,可这不正是我们的生活吗?
烽火戏诸侯
2014年3月4日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