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遇见王维(一代诗佛的诗情与禅趣)/走近唐诗品人生系列
分类
作者 兰雪燕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王维的诗作意境深远,值得读者咀嚼与回味,苏轼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兰雪燕编著的这本《遇见王维(一代诗佛的诗情与禅趣)》将王维的诗歌和他的人生经历相结合,用诗一样的语言将读者带入王维诗中的情境,让读者感受他的喜怒哀乐,感悟他诗中的意境,品读他的诗情与禅趣。

内容推荐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诗如其人,人如其诗。诸葛孔明曾写过: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这像极了王维的人,王维的诗。他不惊不怒,不徐不疾,浅淡地生活和生存,爱得无声,却深沉;欢喜得静默,却深刻,而却在这样矛盾的反差里,展示他与众不同的人生态度,一如他手中的《雪中芭蕉图》,凛冽的雪,骄阳似火的绿意,却组合成异常和谐的风景,令人过目难忘。

不错,恰是过目难忘。翻开这本《遇见王维(一代诗佛的诗情与禅趣)》,走近他的人生,感受过他的温柔他的洁净,任谁,都难以忘记这个淡然却存在感十足的诗人。

《遇见王维(一代诗佛的诗情与禅趣)》由兰雪燕编著。

目录

第一章 云水禅心不自知

慈怀心

惊月夜

春风意

金楼歌

相思词

第二章 落花半落东流水

长安花

济州行

醉清风

辗转路

归去兮

第三章 芙蓉村下醉流霞

黄花川

松月负

故人思

塞外行

尘自生

第四章 一生清风酬知己

闻旧人

青雀问

南阳行

莲心静

渭城曲

第五章 亦官亦隐亦逍遥

梦终成

天外天

逍遥游

桃源深

第六章 空山闻语无人踪

画中仙

静流音

琉璃梦

杏花白

后记

试读章节

转折,这个词轻描淡写,似乎从来都不会为其背后蕴含的深意而感伤,仿佛也从不知晓自己身上所背负的千钧的重量。心怀壮志的人们,渴望这这个词的出现,平静淡然的人们,却希望这个词永远不要出现。人心各异,正如有人深爱玫瑰的芬芳,有人却对脆弱的兰草情有独钟。可命运,有时又哪里由得人们自己掌控呢。

 命运中所注定的,或许终其一生,都无法扭转。很多人时常想,如果让自己重新活一次,说不定人生就不会是今日这般模样,可是他们往往无法想象,纵使人生再展开千万次,或许那个拐角那个转弯,行走的永远都是最初的路途。

王维深切地知晓,自己身上所背负的是振兴家族的重负,这是他的责任,他从未忘却,也不敢忘却。纵使当他行走在山月清风里,呼吸着竹林的幽静气息,同心中深深仰慕的禅师倾心交谈,喝一杯浓酽的茶,唱一曲月夜的歌,纵使他深深爱着这片宁静的山寺,不愿离去,可是他依旧不得不离去,背负起他命中注定的包袱,走向众人希冀的前程归路。

士农工商,王维的出身不允许他务农或是经商,家中的寡母希望他能考中科举,踏上仕途,让中落的家道得以复兴。他是长子,享受过弟妹不曾享受的荣宠,也必然要背负起相应的责任来。这个世界上,没有唾手可得的荣耀,也没有无缘无故的责任。而王维想要重新光耀门楣,科举之路,则是唯一的选择。

人生,必然要做出各种各样的抉择,而当前路一无选择,那就只能走上唯一的道路。那是各人的宿命,各人的缘法。幽深的山径,白衣的弱冠少年背上了行囊,风吹动着他身侧的竹叶,淡薄的春意里也染上了几分萧瑟。离别总是伤怀,纵使是禅心佛性的母子两人,亦是觉得难以分离。然而,踏上旅程的时刻终究来I临,他挥手,向慈母和年幼的弟妹告别,今朝一别,却不知何日才能相见。

如果自己此去名落孙山,倒可以返回家中与家人团聚,然而这样就违背了最初的目的,而母亲,也会为此伤怀。若是自己就此一举高中,也不知圣旨一下,自己会折往何方。怀着这样隐约的矛盾伤感,清风淡雅的少年跋涉千山万水,走过重重的风霜,风声萧萧,水声滔滔,不知走过了多少渡口,也不知投宿了多少座小小客栈,他终于走到了此行的终点——都城长安。

无法想象,长安之于唐朝的意义,或许,那就像明月之于天空的碧色清辉,玫瑰之于保加利亚的永恒芬芳,那一轮长安的月,照过了前朝的风流君王,又映射过于年后虔诚渴望的我们,当它轻轻落在王维身上时,我想,这位惊才绝艳的少年,柔和纯净的心中,也曾激起莫名的欢喜和激动,一如膜拜神佛。

还有什么力量,更甚于虔诚的信仰。这两个字无处不在,信神信佛是一种信仰,信任父母亲人亦是一种信仰,相信自己更是一种无比巨大的力量。而长安,对于唐朝所有的举子而言,如同天生的魅惑。他们从遥远的天际而来,纷纷在某一个季节同时起身,走向那座传奇美丽的城池,这一场奔赴,是梦的追逐,亦是理想的追寻。当王维走向这座城池的门口,踏上属于它的道路,他的心,终于沸腾绽放。

这是一个风起云涌的年代,谁都知道,在这个华丽的时代里,涌现了多少壮丽的诗篇和华美的故事。或许是上苍偏心,往往有时一个年代里,会有太多值得惊艳追忆的人物,而另外一些年代,却不免乏善可陈。而此时的长安,是当时最繁华的城市,聚集的是来自各方的天之骄子,前有古人,后有来者,谁都是心怀大志,只要给予机会就可展翅高飞的人才。有人说,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人才’可是最缺乏的,却是挖掘人才的伯乐。

到底要怎样,才能在这座人才济济的都城里脱颖而出呢,王维虽然一心向佛,可并不代表他是一个不通人情世故的人,事实上,他聪明绝顶,对于世上多数事情,是一点就透。科举之路,并非那样简单,只要有文采有才华就可以一蹴而就,才华固然重要,然而声名一样重要。他在客栈中思索了几日,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在施行之前,他_定也曾犹豫,这样的法子,终究算不上是光明正大,然而当他回忆起临行前母亲殷切希望的目光,弟妹崇拜信任的神色,他就知道,此次科举,自己必定要一击即中。他的目光,在忙碌的行人中,渐渐坚定起来。有些事情,并不是做不了,只是心中会有固守的底线,有自己做人的原则,可一旦下定决心,豁得出去,未免也不是一场胜利。王维就是自己这场战争的胜利者,他凭着自己绝妙的书画,高超的音乐技艺,游走在长安的各个权贵之间。

他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才子,历史上像他这样的大才子并没有几位,后世的苏轼或许亦算得上一位,然而当时他的才华横溢,却是被众人认可的。据说,他精通音乐,尤其擅长弹琵琶。白居易曾描写过这种乐器,说它的声音,如同大珠小珠落玉盘。显然,琵琶音质如玉,清冷优雅,那是行走在指尖的一个梦。而王维,是琵琶的行家,曾有传说,说他曾在某人府邸中见到一幅音乐演奏图,他一看便知他们在演奏什么乐曲,乐曲中的哪—节。或许,传闻不可以尽信,然而王维擅长音乐,却是不容争议的事实。

凭着他的绝活,长安的贵族几乎都知道长安来了这样一位妙人,他名王维,字摩诘,端的是风流少年,文采出众。在众多权贵之中,王维同岐王,也就是唐高宗的弟弟李范,最为交好。据说这位王爷好学,工于书法,礼贤下士。王维与他相交,除了政治上的原因之外,更多的应该是个人魅力的吸引。

P7-9

序言

诗成山水画成情

是否每个人,都曾有过这样一个清灵飘逸的梦——徜徉在幽静绵长的山水里,且吟一首诗,且唱一曲词,天地安静,无人从纷繁红尘中喧嚣而入,打搅这场独属于己心的梦,唯有流水脉脉,花鸟清芬。

大约,这就是穿越人类数千年的精神圣土,逐渐传承丰满的“隐士”情结。时至繁华今朝,也依旧抹不去这种镌刻在骨髓中的依稀眷恋。这是一份源于前世的约定,亦是一种冥冥之中如影随形的缘分,深印于三生石畔,纵使走过奈何桥,也隐约可见。

时光如同沉静的河流,缓慢地流过沧桑的历史。该有多少悲欢离合,如瞬息开谢的昙花,绽放得如此娇娆,又枯萎得如此壮烈。人生那样短暂匆忙,像蜉蝣又像漂萍,却依旧留下了令俗世褪色的光华。有人谱写了壮丽;有人高歌了豪情;有人风流了一生,于扬州烟花倚马头,望断天涯;亦有人用尽一生纵情山水,用此心此情凝成了一缕清辉,辗转感动了后世无数同样怀着梦的灵魂。

我不知道,这个名字,是从何时开始占据了最隐秘的脑海深处,从此再也挥之不去,成为心上沉重又如此欢喜的一笔,就像是一个编织了太久太长的梦。荡漾的碧水畔,幽深的青山间,曾有他踽踽独行的洁净身影,也曾感动过他,留住了他的只言片语,变成了今朝传诵的美丽篇章。

这个名字,叫王维。

他曾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温柔才子,伴着月明、伴着丝竹,成为了长安城中最引人注目的年轻人。他在众人的惊愕里摔碎了胡笳,亦是用他的诗文惊艳了那一座古老芬芳的城池。分明是最寻常的姓氏,最普通的字眼,读来却只觉得漫卷依恋。人海往来,是否曾有哪个名字,拂动过你沉静柔弱的心弦,如春风吹皱一池春水,那是多么妙不可言的奇遇。时光已过去千年,这个名字安然走进过往,亦是,走进了人们的心中。

该怎样感叹他的执着、他深深依恋的心,又该怎样描绘这个琴棋书画都堪称大家的人。他不适合平凡,却愿意安适地栖居于平凡一隅;他有着一颗禅心,悄无声息地行走在浩然的云水里,感受草木的每一瞬呼吸,铭记每一朵花开谢的片刻。

爱上这个人,实在是太容易的事情,只需要一个回眸的时光。

我一直以为,所谓风华绝代,并不只属于那些因上苍眷恋恩宠,而拥有美丽面容的人,就像美丽的感觉只是一个人的感受,唯心且专情。风华的定义,在我心里,可以是一片诗情,一卷画意,一颗真心,谁都可以拥有绝代的瞬间,或许曾为人发觉,或许连自己都一无所知。可又有谁能说,它不曾存在发生过。

总有一些事,一些情意,任岁月荏苒,也无法遗忘。就像我从未遗忘过千年前那个穿着白衣的年轻人,行走在青翠微湿的山林里,他的背影高华光洁,就这样如一卷水墨,隐逸融化在了春山碧水里。

这,便是绝代风华。

后记

享受每一寸细腻时光

王维,大约生于公元701年,卒于公元761年。古人说,六十花甲。而王维,在他的花甲之年,走完了他生命的旅程。六十年,可以说很长,也可以说不过弹指一瞬。对于王维来说,或许,已经足够长久。毕竟,那时能够活到六十岁的人并不多。

相较于一生颠沛流离的杜子美,相较于一生凄凉苍冷的李义山,王维的一生,仿佛显得无比圆满。是的,十五岁就离乡远赴帝都的王维,很快以他的天赋和才华获得了上流社会的青睐,他用他的风姿,他的魅力,在权贵的世界里,留下了一个洁白的传说。此后,进士及第,春风得意。时光老去之后,他曾流离山外,曾被放逐尘世,曾如闲云野鹤一般独自隐居。只是,这样的王维,是如此的迷人。或者说,能够拥有过华丽,也能安然行走于寂寥的人,总是值得我们发自内心地尊重的。

而王维,就是这样值得我们敬重的人。

记得有一部小说名叫《郁轮袍》,回想起来,当时只觉得这个名字那样奇怪,偏偏又那样吸引人,有种洁净骄傲的风仪,如同九天外闲庭信步的公子,尘世种种,总入不得他的眼。很久之后,才从书中知道,那是王维所作的曲子。过往的记忆,随同此时的感怀惺惺相惜,我开始关注和发掘这个在史书中独自静默的诗人一这个安静,却从未被遗忘过的诗人。

生命中的一切,不论美丑善恶,都是一种经历,一种缘分。而实际上,生命亦是一种各尽不同的态度,有人进取,有人淡漠,有人深深沉浸,有人隔岸观火。如我所见,各有各的精彩享受。我敬佩所有以不同的姿态行走在世间的人,欣赏而且羡慕。然而,唯独王维的人生,使我心动。

他不像同时代的李太白那样,以高端骄纵的姿态,不羁而霸道地占据着人们的记忆,仿佛时空都可以任他穿越。他也不像稍晚的杜子美,少年老成,持重之中笔墨都显得格外沧桑沉郁。他不像任何人,哪怕是与他并称“王孟”的孟浩然。他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情与韵味,不骄矜,不自傲,也不融入时代的潮流中泯然于众。他只是安静地聆听风声和雨声,煮酒烹茶,操琴侍草,很有种魏晋遗风。

从容的时光里,总要有这样一位诗人,每每回忆起,就觉得平静温和,如同前世曾在幽林小径中温柔地擦肩而过。就好像,我们需要牡丹国色天香高傲放肆的美,也渴望茉莉晶莹剔透悄然绽放的香,有时也愿意走进初秋,染上一袖幽幽的丹桂芬芳。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诗如其人。人如其诗。诸葛孔明曾写过: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这像极了王维的人,王维的诗。他不惊不怒,不徐不疾,浅淡地生活和生存,爱得无声,却深沉;欢喜得静默,却深刻,在这样矛盾的反差里,展示他与众不同的人生态度,一如他手中的《雪中芭蕉图》,寒冷的雪,浓浓的绿意,却组合成异常和谐的风景,令人过目难忘。

不错。恰是过目难忘。翻开过这本书,走近过他的人生,感受过他的温柔他的洁净,任谁,都难以忘记这个淡然却存在感十足的诗人。

特别感谢朋友闰荣霞,由于他的帮助,本书得以顺利出版。此外,还要感谢张振华、崔林、纪海燕、贺祥、杨帆、高学森、邢成、王海山、彭月兰、郑璐、王洋、莫杰、陆超、张鹏、纪艳萍、吴克中等朋友的大力协助,由于他们提供的翔实资料和认真查证,我才能顺利地完成本书。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