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主编的《中国百年个体童年史》是一套儿童文学非虚构类的纪实故事,一套真实的民间童年个体生活史。丛书遴选出生在20世纪10年代~90年代以及2000年的极具代表性的北京地域的个体共9位。《穿越时空的少年(90年代)》主人公为“李唐”,以口述或自述的方式,整理、记录了自身的童年生活,并由此辐射出当时的社会景观和风土变迁,图文并茂,真实可感。在时间的横截面和年代的纵坐标上,呈现90年代的童年史料和历史面貌,既有个体微观又有时代宏观,堪称一部珍贵的百年童年记录样本。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穿越时空的少年(90年代)/中国百年个体童年史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作者 | 李唐 |
出版社 |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周国平主编的《中国百年个体童年史》是一套儿童文学非虚构类的纪实故事,一套真实的民间童年个体生活史。丛书遴选出生在20世纪10年代~90年代以及2000年的极具代表性的北京地域的个体共9位。《穿越时空的少年(90年代)》主人公为“李唐”,以口述或自述的方式,整理、记录了自身的童年生活,并由此辐射出当时的社会景观和风土变迁,图文并茂,真实可感。在时间的横截面和年代的纵坐标上,呈现90年代的童年史料和历史面貌,既有个体微观又有时代宏观,堪称一部珍贵的百年童年记录样本。 内容推荐 周国平主编的《中国百年个体童年史》中的这些作者都是在北京度过童年的平凡人,回忆的也是一些平凡事,文字皆朴实,求的只是一个真。把这九本回忆连贯地读下来,我们既可感受到不同年代儿童相同的童真和童趣,又能看到同一个北京从军阅混战、民国、新中国成立初直到“文革”和改革开放近百年变迁的轨迹。 《穿越时空的少年(90年代)》为丛书之一,翻开李唐的这本《穿越时空的少年(90年代)》,可以看到90年代北京小孩儿性格独特而又具有时代特点、勇于担当、追求理想、拒绝平庸的北京精神。 目录 那一晚/6 名字/10 与玩具有关的日子/14 神奇的胡同/18 玩具风波/22 记忆中的围墙/27 小树林是孩子的大本营/31 小树林消失了/35 过年/37 我的幼儿园时代/40 偷跑回家/43 从小是个药包子/46 从没举过右手表示加饭/48 得不到的小红花/51 我扮演保安吧/53 可怕的拼音/56 馋了我一年的小高老师/58 温柔姐姐和严厉姐姐/60 上学第一天/63 课问十分钟的游戏/66 真人角色扮演游戏/70 弹纸片/72 我爱小浣熊干脆面/74 拔根儿和扔橡皮/77 神奇四驱车/80 熟悉的路/83 学自行车/87 漫画书里溜走的时光/91 迈进文学的门槛/95 理想是当图书管理员/99 甜在嘴里苦在心里的可乐/101 四眼派/104 与电脑的第一次亲密接触/107 我终于也有电脑了/109 一次不成功的网游/111 最初的文学创作/113 BP机/115 手机/117 我的手机/119 90后眼中的美国/121 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123 “9·11”事件/125 现在是,动画片时间/127 曾经的几首散文诗/129 算是结尾/136 试读章节 1.那一晚 现在,让我们回到二十一年前的那一天傍晚。 如果你以一只鸟的角度俯瞰,你会发现二十一年前的北京,街道还没有那么宽,路灯还没有那么亮,汽车也比现在少许多,自行车占据着马路的大半江山。而道路两旁也不像现在这样高楼林立,那时大部分还是低矮的红砖楼。 那是八月末的一天,天气正在由热转凉,人们已经可以摸到夏天的尾巴。马路上没有几辆车,就连自行车也很少。马路两边坐着乘凉的人们,摇着蒲扇,感受着夏夜的凉风。 在昏暗的路灯下,一个人正在使劲蹬着脚蹬子,他的自行车就如同上了发条似的,嗖嗖地朝前冲。虽然那天傍晚天气凉爽,但他已经骑得是满头大汗了,白色的衬衫黏稠地贴着他的后背。不时地,他会莫名地笑一笑,或者陷入思索,甚至他还有大喊两声的欲望。兴奋时,他还会放开双手,让车依着惯性向前。 你会问,他到底是谁?什么事让他高兴成这样? 请让我一一为你解答: 他叫李晓捷,是一名年轻的技术员。就在几个小时前,他的儿子出生了,也就是说,在这一天,他的身份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他成了一个男婴的父亲。他刚刚从医院回来。 本来从医院到他位于光华路的家有很远的距离,但他只用了不到半个小时就骑回来了。他到家的时候已经十一点多了,楼底下空无一人。他终于停了下来,撇腿下了车,推着车徐徐朝单元门走去。 一盏四十瓦的灯照在他脸上——一张混合着汗水与复杂表情的脸。 他扛着车上了楼。当时北京丢自行车的情况非常严重,还流传着这么一句俏皮话:“不丢自行车就不是北京人。”所以他不敢把车停在外面,而是搬到楼道里,这样相对来说要保险一些。 他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耳朵里净是婴儿啼哭的声音,一刻也停不下来。他脑子里的念头像是无数颗流星划过。他预计着未来的种种可能,同时也夹杂着惶恐。 几个小时前,他看到了自己的儿子,那么弱小,那么轻盈,脆弱得如同一枚蛋衣薄薄的鸡蛋。他突然就感到自己的责任来了,肩膀上又多了一样沉甸甸的东西。 有趣的是,他看到自己刚出生的儿子脑袋很长,就问医生:“我儿子脑袋怎么那么长啊?”医生回答:“都这样,这是出生时被挤的,明天就正常了。” 被挤的?他哑然失笑。 就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他年轻的妻子正和刚出生的小家伙睡在一起。年轻的母亲安详地睡着,她太累了,需要好好休息。他一想到这温馨的场面,就感到内心柔软起来。 好了,估计你已经猜到了,那个新出生的婴儿就是我。文中那个骑自行车回家的年轻人就是我的父亲。那天是1992年的8月28号。后来我才知道,这天也是歌德的生日。歌德是一个伟大的诗人,我想,这是否冥冥中暗示着我后来与诗歌、与文学的缘分呢?而且最有意思的是,父母给我取名叫“李唐”。 这让人想到李白、唐朝。 是不? P6-8 序言 童年记忆和时代变迁 哲学家、作家周国平 每个人都曾经是儿童,都有过用儿童的眼睛看世界的时候。儿童的眼睛好奇而纯净,能见成人所不能见,在平淡中见有趣,在平凡中见真理。长大以后,我们几乎不可避免地失去了这种眼光,但多少会记得当年用它看世界的印象,它是我们心灵中永远的财富。 每个人心中都藏着珍贵的童年记忆。童年是人生的黎明,万物在晨曦里闪放着迷人的光辉。这光辉并未消散,在我们的记忆中,它永远笼罩着我们的童年岁月。所以,一个人无论到了什么年龄,回忆起童年岁月,心中都会有莫名的感动和惆怅。 每个人的童年记忆又是非常个体化的,并且必然会染上时代的色彩。在不同年代度过童年,童年生活及其留下的记忆会很不同。对于同一个年代,儿童和成人的视角也会很不同。映照在儿童的眼睛里,相关年代的社会场景和风俗会呈现丰富而有趣的细节,从而为历史记录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角度。 基于上述理由,我对这套书的创意颇为欣赏。策划人保冬妮挑选了九位作者,年龄依次从上个世纪10年代到90年代,时间跨度近百年,请每人写一本童年回忆。这些作者都是在北京度过童年的平凡人,回忆的也是一些平凡事,文字皆朴实,求的只是一个真。把这九本回忆连贯地读下来,我们既可感受到不同年代儿童相同的童真和童趣,又能看到同一个北京从军阅混战、民国、新中国成立初直到“文革”和改革开放近百年变迁的轨迹。打通个体童年史和区域社会史,用童年记忆呈现时代变迁,我认为这个尝试是这套书最有价值的地方。 书评(媒体评论) 我对这套书的创意颇为欣赏。策划人挑选了九位作者,年龄依次从上个世纪10年代到90年代,时间跨度近百年,请每人写一本童年回忆。这些作者都是在北京度过童年的平凡人,回忆的也是一些平凡事,文字皆朴实,求的只是一个真。把这九本回忆连贯地读下来,我们既可感受到不同年代儿童相同的童真和童趣,又能看到同一个北京从军阀混战、民国、新中国成立初直到“文革”和改革开放近百年变迁的轨迹。打通个体童年史和区域社会史,用童年记忆呈现时代变迁,我认为这个尝试是这套书最有价值的地方。 ——著名哲学家、作家周国平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