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抢劫罪的立法与界定之争/1
一、中国刑法中的抢劫罪/1
二、域外刑法中的抢劫罪/19
三、我国刑法理论关于抢劫罪的界定问题/55
第二章 抢劫罪的犯罪构成(一)/73
一、抢劫罪的主体/74
二、抢劫罪的危害行为/83
第三章 抢劫罪的犯罪构成(二)/125
一、抢劫罪的客体/125
二、抢劫罪的对象/132
第四章 抢劫加重犯(一)/209
一、入户抢劫/209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245
第五章 抢劫加重犯(二)/265
一、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265
二、多次抢劫/285
三、抢劫数额巨大/320
第六章 抢劫加重犯(三)/331
一、抢劫致人重伤、死亡/331
二、冒充军警人员抢劫/364
三、持枪抢劫/387
四、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398
第七章 抢劫罪的拟制形态(一)/403
一、拟制型抢劫罪的称谓与立法比较/403
二、先实施盗窃、诈骗、抢夺的拟制型抢劫罪/416
三、“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445
四、“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456
五、转化型抢劫的共犯问题/479
第八章 抢劫罪的拟制形态(二)/485
一、携带凶器抢夺与聚众“打砸抢”的拟制型抢劫罪/485
二、正确界定“为了实施犯罪”/497
三、《刑法》第267条第2款、第263条及第269条的关系/500
四、聚众“打砸抢”定抢劫罪的问题/508
五、拟制型抢劫与抢劫加重犯/513
第九章 抢劫罪的停止形态/547’
一、从犯罪停止形态的本质看抢劫罪的停止形态之争/547
二、抢劫基本罪的停止形态/55I
三、抢劫加重犯的停止形态/569
四、抢劫罪的结果加重犯的既未遂问题/588
五、抢劫罪其他情节加重犯的停止形态问题/597
六、转化型抢劫罪的停止形态问题/611
第十章 余论/623
一、余论的由来/623
二、抢劫罪的刑罚适用——一种由犯罪原因延伸出的思考/624
三、关于抢劫罪的立法完善/636
附:作者已发表的相关论文/657
跋/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