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初仕,为中都宰,制为养生送死之节。长幼异食,强弱异任,男女别涂,路无拾遗,器不雕伪。为四寸之棺,五寸之椁。因丘陵为坟,不封,不树。行之一年,而四方之诸侯则焉。
定公谓孔子曰:“学子此法,以治鲁国何如?”孔子对曰:“虽天下可乎,何但鲁国而已哉?”
于是二年,定公以为司空。乃别五土之性,而物各得其所生之宜,成得厥所。先时,季氏葬昭公于墓道之南,孔子沟而合诸墓焉。谓季桓子曰:“贬君以彰己罪,非礼也,今合之,所以拚夫子之不臣。”
由司空为鲁大司寇,设法而不用,无奸民。
孔子刚开始做官的时候,担任中都邑的长官,制定出了让百姓生有所养、死得安葬的制度。根据年龄的长幼提供不同的食物,根据能力的强弱分配不同的任务。男子和女子在道路上行走时各走一边,遗失在路上的东西不会被人捡走,所用的器物也不加以雕琢文饰。棺的厚度是四寸,椁的厚度是五寸。倚傍丘陵兴建坟墓,不兴建高大的坟墓,不在坟墓周围大植树木。这样的制度实行了一年,各国的诸侯都纷纷效仿。
定公对孔子说:“学习您这套治政方法,用来治理鲁国怎么样?”孔子回答说:“即便是用来治理天下也是可以的,岂止只能治理好鲁国呢?”
就这样施行了两年以后,定公任命孔子担任司空。孔子就根据土地的不同性质将其分为山林、川泽、丘陵、高地、沼泽五种类型,各种物种都得以在适合的土壤中生长,都得到了很好的生长。以前季子将昭公葬在了鲁国王陵墓道的南面,孔子就派人在中间挖沟,将昭王的陵墓和先王的陵墓连在了一起,并告诉季桓子说:“你的父亲以此来贬损君王,却也因此彰显了自己的罪行,这是不符合礼的。现在将其合在一起,是为了掩盖令尊不守人臣之道的罪名。”
后来孔子又从司空升任鲁国的大司寇,虽然也设立了法律法规却没有派上用场,因为社会上已经没有奸诈顽劣的刁民了。
定公与齐侯会于夹谷,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并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定公从之。
至会所,为坛位,土阶三等,以遇礼相见,揖让而登。献酢既毕,齐使莱人以兵鼓噪,劫定公。孔子历阶而进,以公退曰:“士,以兵之,吾两君为好,裔夷之俘,敢以兵乱之!非齐君所以命诸侯也!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倡好,于神为不祥,于德为愆义,于人为失礼。君必不然。”齐侯心怍,麾而避之。
定公和齐侯在夹谷举行盟会,孔子当时担任司仪,向定公说道:“我听说举行和平会盟这样的事,也一定要有武力做后盾,发生军事活动时,也一定要做促使和平的准备。古代的诸侯离开国家进行外交时,随从的官员一定是文武齐备,请您带上左右司马。”定公听从了孔子的话。
到了会盟的场所,举行盟会仪式的高台已经筑好了,并设好了位次,台上设了三个台阶。双方以会遇之礼相见,谦让着登上了高台,然后互相献酒,献酒完毕以后,齐国派了莱人的军队敲击战鼓,以威胁定公。孔子马上一步一个台阶地快步登上台阶,保护定公退避,并下令:“鲁国的兵士们,你们快去攻打莱人。我们两国的国君在这里举行和平会盟,如果让那些裔夷的俘虏拿着武器扰乱了,就一定不是齐君和天下诸侯的邦交之道。远方的异国不能够图谋我华夏,蛮夷之人不能够扰乱我中华,俘虏不能够干扰我们的盟会,兵甲不能够威胁盟友,否则的话,对于神灵来说就是不敬,在道义上也是行不通的,在礼节上更是不符合礼的。齐侯肯定不会这么做。”齐侯听了以后心中很惭愧,就指挥那些莱人退下。P3-5
《孔子家语》者皆当时公卿士大夫及七十二弟子之所谘访交相对问言语者,既而诸弟子各自记其所问焉,与《论语》《孝经》并时,弟子取其正实而切事者别处为《论语》,其余则都集录名之日《孔子家语》。——孔安国
观《相鲁》《儒行》及《论礼乐》等篇,揆诸圣经,若出一辙。——黄震
乃若书之传,以裎身,以范俗,为今代人文风化之助,则不独颜氏一家之训乎尔:——张璧
北齐黄门颜之推《家训》二十篇,篇篇药石,言言龟鉴,凡为人子弟者,当家置一册,奉为明训,不独颜氏。——王钺
自古以来的有识之士都十分看重家教,“家道正而天下定”的思想得到普遍认同。古人说“齐家治国平天下”,先有“齐家”,然后才能“治国平天下”,即“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齐家”?古人对于“家教”有各种著述,其中《孔子家语》《颜氏家训》和《朱子家训》最为人所称道。《孔子家语》是三国时期王肃假托孔子22世孙孔猛所传家书而作。《孔子家语》记载了孔子的政治活动和教学活动,集中了最丰富的孔子生平事迹资料。南北朝颜之推所著《颜氏家训》被誉为“家教规范”,是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作者在立身、治家、处事、为学等方面有不少真知灼见。《朱子家训》也称《朱子治家格言》,为明末清初学者朱用纯所作。该书以修身、齐家为宗旨,集中了儒家做人处世方法,篇幅短小却脍炙人口,问世以来流传很广,是家喻户晓的教子经典。
《孔子家语》《颜氏家训》《朱子家训》教育子孙后代要品行端正、苦学成才、学以致用、勤俭持家等,有许多积极的见解。其中的一些话语,如今己成为汉语中的常用语,为百姓所乐道。如“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孔子家语·儒行解》),“良药苦口而利于病,忠言逆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六本》),“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子家训》),“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颜氏家训·勉学》)。
正因为如此,清代王钺就曾推荐《颜氏家训》,他说:“篇篇药石,言言龟鉴,凡为人子弟者,当家置一册,奉为明训,不独颜氏。”在此,我们也给读者推荐编选的这本《孔子家语·颜氏家训》。本次出版家藏四库“化读本”《孔子家语·颜氏家训》,不仅仅是对先贤经典的简单注释,而是家藏四库编委会经过十年调研、磨砺和升级,针对今人阅读古籍所遇到困难特别设计的一种注释方式,其中包括题解、评注、图示、图注等版块,希望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先贤的经典,汲取古人的智慧,使国学真正进入生活。
因为我们的努力,使得这本书具有不少特色和优势。为了读者能更明白地阅读经典,理解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我们对原文添加了权威的注释,书中的疑难字、词,以及典故与历史人物,都有准确的注释。另外,所有原文均有译文,译文与原文相对应,译文明白流畅,方便读者理解原文。本书还将生僻字、多音字都标注拼音,对于重复出现的字词,也反复标注拼音。精选历代刊行的古版画作为插图也是本书一大特色。这些插图清晰生动,赏心悦目,延伸了阅读视野,让阅读真正成为一种艺术享受。在版本的选择上,我们呈现给读者的这本书以权威版本为底本,并加以精良的审校,力求更好地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
最后,再次对著名古代哲学研究家汤一介,著名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傅璇琮,著名历史学家毛佩琦,北京大学国学讲座特聘教授任德山,台湾易学名家刘君祖,著名文化学者、青年思想家余世存等人,对家藏四库化读本的肯定表示感谢,对海峡两岸著名学者们的厚爱特表感谢!
王肃、颜之推编著的《孔子家语颜氏家训(插图版)》为了读者能更明白地阅读经典,理解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编者对原文添加了权威的注释,书中的疑难字、词,以及典故与历史人物,都有准确的注释。另外,所有原文均有译文,译文与原文相对应,译文明白流畅,方便读者理解原文。本书还将生僻字、多音字都标注拼音,对于重复出现的字词,也反复标注拼音。《孔子家语颜氏家训(插图版)》中历代刊行的古版画作为插图也是本书一大特色。这些插图清晰生动,赏心悦目,延伸了阅读视野,让阅读真正成为一种艺术享受。在版本的选择上,编者呈现给读者的这本书以权威版本为底本,并加以精良的审校,力求更好地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
王肃、颜之推编著的《孔子家语颜氏家训(插图版)》详细记录了孔子与其弟子门生的问对诘答和言谈行事,生动塑造了孔子的人格形象,对研究儒家学派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伦理思想和教育思想,有巨大的理论价值。《颜氏家训》是颜之推为了用儒家思想教训子孙,而写出的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这是他一生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