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古文观止(全本)/经典藏书
分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作者 (清)吴楚材//吴调侯
出版社 花山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如果建立的诸侯国国力强大,那么必然造成皇帝与诸侯互相怀疑的局面。臣下屡次被君上猜疑,就会受讨伐而遭殃;君上屡次被臣下猜疑,就会发愁而忧虑。这实在不是使君上安定而让臣下保全的办法。如今有的亲弟弟图谋当东方的皇帝,亲哥哥的儿子向西进攻,现在吴王又被告发了。天子年富力强,施行仁义,不曾有过失,恩德播撒在他们身上,尚且如此,何况最大的诸侯,权力将为这类诸侯十倍的呢?但是现在天下暂时安定,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诸侯大国的国王年幼体弱,还没有成年,汉朝派去的王国师傅、丞相们正掌握政事。几年以后,诸侯中的国王大都成年,血气方刚,就要让汉朝派去的师傅、丞相们称病辞官,那些国王就要从丞、尉以上普遍安置自己的亲信,如果这样,他们与谋反的淮南王、济北王的行为又有什么不同呢?到这种时候再想要求治理安定,即使是唐尧、虞舜也是治理不了的。

黄帝说:“日上中天,一定要曝晒东西,手里拿着刀,一定要宰割牲畜。”如今要使形势顺利发展而安上全下很容易;若是不肯及早行动,就会破坏骨肉之亲而使人头落地了,这难道跟秦朝末代的情形有什么不同吗?凭着天子的地位,趁着当今的时机,靠着上天的帮助,尚且不敢将危险改为安全,将混乱变为太平,假如陛下处在齐桓公当年的地位,恐怕就不肯集合诸侯而匡正天下了吧?我又知道陛下是必定不会行动的。假如天下就像汉初那样,淮阴侯仍在楚国称王,黥布在淮南称王,彭越在梁国称王,韩信在韩国称王,张敖在赵国称王,贯高做赵国丞相,卢绾在燕国称王,陈稀在代郡,假使这六七位都健康无恙,那时陛下登上皇位,能觉得安全吗?我有根据知道陛下是不能的。秦末天下混乱,高皇帝与上述诸公一同起事,并非有亲族的势力预先作为依靠。这些王公中的幸运者做了中涓,其次的仅做个舍人,他们的才能比不上高皇帝,相差很远。高皇帝凭借他的明圣威严登上天子之位,划出肥沃富饶的土地封这几位为王,多的有一百多个城邑,少的也有三四十县,恩德极其优厚了吧?但是在此后的七年间,谋反的事件就有九起。陛下同当今王公们,不是亲自较量才能的高低而使他们为臣的,又不是您亲自赐封他们为王的,连高皇帝都不能得到一年的安宁,因此我知道陛下也是不能得到安宁的。然而还有可以推托的借口,他们与刘氏亲属关系疏远。请允许我试着说说亲属关系亲近的同姓诸侯王。假使让悼惠王在齐国称王,元王在楚国称王,如意在赵国称王,幽王在淮阳称王,共王在梁国称王,灵王在燕国称王,厉王在淮南称王,这六七位尊贵的诸侯王都健康无恙,那时,陛下登上皇位,能够做到国家太平吗?我又知道陛下不能做到。像这些国王,虽然名义上是臣子,其实都怀有把皇帝看作是普通兄弟的心思,他们没有不想在王国实行皇帝制度而自己做皇帝的。他们擅自把爵位封给人,赦免死罪,甚至有的乘坐皇帝专用的黄屋车,汉朝制定的法令在他们王国并不实行。有的虽然实行,但是行为不合法令就像厉王那样,现在如此不肯听从法令,若要召见他们,怎么会来呢?幸而被召来了,法令又怎能施加给他们?如果依法处置了一个亲戚,天下贵族都会震动相颐而起兵作乱。陛下的臣子中即便有冯敬这样勇敢的,但刚要开口说话,匕首已经刺进他的胸膛了。陛下虽然贤明,但谁敢与您一起治理这种不法行为呢?因此疏远的异姓王必定弓l起危险,亲近的同姓王必定作乱,这已经是事实。那些异姓王自恃强大而动乱的,汉朝已经侥幸战胜他们了,却又不改变造成这种状况的根由。同姓王沿袭这样的足迹而动乱起来,已经有苗头了,形势完全会重演。灾祸的变化,不知会转移到哪里,英明的皇帝处在这种形势下尚且不能觉得安定,后代又将怎么办呢?

屠牛坦一个早晨可以宰割十二头牛而刀刃却不钝的原因,是在捅入、剥开、切割的时候,都是顺着肌肉纹理来的,至于髋骨、股骨这样的地方,不是用小斧就是用大斧。仁义恩德,是君主手中的锋利刀刃;权势法制,是君主的大小斧头。现在的诸侯王都是一些髋骨股骨,放开大小斧头,却用锋利刀刃去碰,我认为其结果不是刀刃缺口,就是屠刀折断。为什么不用仁义恩德来对待淮南王、济北王呢?因为形势不允许这样处置。

我考察从前发生的事情,大都是强大的诸侯王先反叛。淮阴侯在楚国为王,最强大,就最先反叛;韩王信依靠胡人的支持,也反;贯高凭借赵国资助,也反;陈稀武器精良,也反;彭越利用梁国的力量,也反;黥布利用淮南的力量,也反;卢绾最弱小,就最后反叛。长沙国仅有二万五千户,功劳最少却保全得最为完好,关系疏远却最忠心,这不仅是各入秉性不同,也是形势使然。从前如果让樊哙、郦商、绛侯、灌婴占据几十个城邑而封为王,到今天虽然已经破残,但是可以让他们灭亡。把韩信、彭越等人封为通侯,虽然到今天还存在,也是可能的。这样,治理天下的大计便可以知道了。要想使诸侯王们都忠心归附汉朝,那么不如让他们都像长沙王那样;要想使臣子们不遭杀戮成肉酱的下场,那么不如让他们像樊哙、郦商那样;要想使天下长治久安,就不如更多地分封诸侯而削弱他们的力量。力量弱小,就容易用道义指挥他们;国小,就没有反叛的野心。使天下的形势像身体指使手臂,手臂指使手指一样,没有不能控制服从的。诸侯国的君主不敢有反叛心思,像辐条凑向轴心一样而听从于天子使命,即使是小民,也知道这样安定,所以天下百姓都知道陛下的贤明。分割诸侯国的土地,确定制度,使齐、赵、楚各分为若干小国,使悼惠王、幽王、元王的子孙全部按世代次序各自得到祖上的领地,直到领地分完为止,对于燕、梁等其他诸侯国也是这样。那些领地多而子孙少的诸侯国,也分建成若干小国,先空置在那里,等他们的子孙出生,全都让他们做这空缺的君主。诸侯国的土地,因犯罪削减而收归汉朝的,在替他们迁移诸侯国以及封他们的子孙的时候,按照原先的封地如数偿还。一寸土地,一个百姓,天子都丝毫不沾边,这实在是为了安定治理罢了。因此天下人民都知道陛下的廉洁。封地制度一旦确立,宗室子孙没有一个担心自己不能封王,臣下没有背叛的念头,君上没有讨伐诛杀的意思,因此天下人民都知道陛下的仁爱。法制确立而不触犯,法令施行而不违反,贯高、利几之类的阴谋不发生,柴奇、开章之流的诡计不萌发,百姓向善,大臣顺从,因此天下人民都知道陛下的信义。幼主当政而天下依然安定太平;扶立遗腹子,让臣下朝拜先帝的朝服,而天下不会动乱。当时天下太平,后世歌颂先帝圣明。这一举动带来五方面功业,陛下还顾虑什么而长久不这样做呢?

当今天下的形势正像患了严重的腿脚肿大的疾病,一条小腿大得几乎像腰,一个脚趾大得几乎像大腿,平常不能弯曲伸展,一两个脚趾抽搐,整个身体就失去依靠。错过了当今时机不进行治疗,必会成为不治的顽症,以后即使有扁鹊那样的良医,也不能治了。病不只有腿脚肿大,又有脚掌扭歪的痛苦。元王的儿子是皇帝的堂弟,如今在位的是皇帝堂弟的儿子。惠王的儿子是皇帝亲兄的儿子,如今在位的是皇帝亲兄的儿子的儿子。亲近的皇族没有领地来安定天下,疏远的皇族却控制大权来威逼天子。我因此说这不是只患了腿脚肿大的疾病,又有脚掌扭歪的痛苦。令人痛哭的,就是这个病。P250-254

目录

卷一周文

郑伯克段于鄢

周郑交质

石碚谏宠州吁

臧僖伯谏观鱼

郑庄公戒饬守臣

臧哀伯谏纳郜鼎

季梁谏追楚师

曹刿论战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宫之奇谏假道

齐桓下拜受胙

阴饴甥对秦伯

子鱼论战

寺人披见文公

介之推不言禄

展喜犒师

烛之武退秦师

蹇叔哭师

卷二周文

郑子家告赵宣子

王孙满对楚子

齐国佐不辱命

楚归晋知蕾

吕相绝秦

驹支不屈于晋

祁奚请免叔向

子产告范宣子轻币

晏子不死君难

季札观周乐

子产坏晋馆垣

子产论尹何为邑

子产却楚逆女以兵

子革对灵王

子产论政宽猛

吴许越成

卷三周文

祭公谏征犬戎

召公谏厉王止谤

襄王不许请隧

单子知陈必亡

展禽论祀爰居

里革断罟匡君

敬姜论劳逸

叔向贺贫

王孙圉论楚宝

诸稽郢行成于吴

申胥谏许越成

春王正月

宋人及楚人平

吴子使札来聘

郑伯克段于鄢

虞师晋师灭夏阳

晋献公杀世子申生

曾子易箦

有子之言似夫子

公子重耳对秦客

杜蒉扬觯

晋献文子成室

卷四秦文

苏秦以连横说秦

司马错论伐蜀

范雎说秦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

颜周说齐王

冯媛客孟尝君

赵威后问齐使

庄辛论幸臣

触砻说赵太后

鲁仲连义不帝秦

鲁共公择言

唐雎说信陵君

唐雎不辱使命

乐毅报燕王书

谏逐客书

卜居

宋玉对楚王问

卷五汉文

五帝本纪赞

项羽本纪赞

秦楚之际月表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孔子世家赞

外戚世家序

伯夷列传

管晏列传

屈原列传

酷吏列传序

游侠列传序

滑稽列传

货殖列传序

太史公自序

报任安书

卷六汉文

高帝求贤诏

文帝议佐百姓诏

景帝令二千石修职诏

武帝求茂材异等诏

过秦论上

治安策一

论贵粟疏

狱中上梁王书

司马相如上书谏猎

李陵答苏武书

尚德缓刑书

报孙会宗书

光武帝临淄劳耿弁

诫兄子严敦书

前出师表

后出师表

卷七六朝唐文

陈情表

兰亭集序

归去来辞

桃花源记

五柳先生传

北山移文

谏太宗十思疏

为徐敬业讨武瞾檄

滕王阁序

与韩荆州书

春夜宴桃李园序

吊古战场文

陋室铭

阿房宫赋

原道

原毁

获麟解

杂说一

杂说四

卷八唐文

师说

进学解

圬者王承福传

讳辩

争臣论

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

与于襄阳书

与陈给事书

应科目时与人书

送孟东野序

送李愿归盘谷序

送董邵南序

送杨少尹序

送石处士序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祭十二郎文

祭鳄鱼文

柳子厚墓志铭

卷九唐宋文

驳复仇议

桐叶封弟辨

箕子碑

捕蛇者说

种树郭橐驼传

梓人传

愚溪诗序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钴锶潭西小丘记

小石城山记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待漏院记

黄冈竹楼记

书《洛阳名园记》后

严先生祠堂记

岳阳楼记

谏院题名记

义田记

袁州州学记

朋党论

纵囚论

《释秘演诗集》序

卷十宋文

《梅圣俞诗集》序

送杨真序

《五代史·伶官传》序

《五代史·宦者传》论

相州昼锦堂记

丰乐亭记

醉翁亭记

秋声赋

祭石曼卿文

泷冈阡表

管仲论

辨奸论

心术

张益州画像记

刑赏忠厚之至论

范增论

留侯论

贾谊论

晁错论

卷十一宋文

上梅直讲书

喜雨亭记

凌虚台记

超然台记

放鹤亭记

石钟山记

潮州韩文公庙碑

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

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

三槐堂铭

方山子传

六国论

上枢密韩太尉书

黄州快哉亭记

寄欧阳舍人书

赠黎安二生序

读孟尝君传

同学一首别子固

游褒禅山记

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

卷十二明文

送天台陈庭学序

阅江楼记

司马季主论卜

卖柑者言

深虑论

豫让论

亲政篇

尊经阁记

象祠记

瘗旅文

信陵君救赵论

报刘一丈书

吴山图记

沧浪亭记

《青霞先生文集》序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徐文长传

五人墓碑记

序言

《古文观止》是清代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二人编选评注的,最初刊行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是一部优秀的古文读物。它的选文上起周代下讫明末,共二百二十二篇。所选文章能注意题材和文体风格的多样性,不仅有史传、论说文,还有见闻札记、山水游记、杂文小品和其他应用文,大体上反映出我国古代文章绚丽多姿的面貌。除此之外,还编选了少量历代传诵的著名的骈文和韵文。文章在编排上以时代为经、作者为纬,眉目清楚,查找快捷,阅读方便。

“观止”二字来自《左传》的《季札观周乐》,取叹为观止之意,也就是说,看到这里就停止,不用再看别的了,这里所看到的已经尽善尽美了。吴氏叔侄以此命名不免有些自负,但在当时它确实超过了其他选本,也有符合实际的地方,即使现在新出的许多古文选本,也往往参考了《古文观止》这个选本,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选本在读者中的影响超过吴氏叔侄的《古文观止》。

本书力求原文版本的完善和权威性、文字的准确性;译文部分以直译为主,直译与意译相结合,尽量做到逐字逐句一一对应,译文流畅,文笔优美,体现出原文的美学价值;注释详略得当;每篇的“阅读提示”简要概括文章的写作背景、思想内涵、艺术特色等;作者简介采用注释形式,在该作者人选的第一篇文章中作为第一条注释出现,以保持原文体例。

有专家指出,如果能熟读《古文观止》中的大部分文章,就熟悉了文言的词汇、语法现象和文章布局谋篇的道理,打下了阅读乃至写作文言文的基础,把握了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大体轮廓。现在,我们把这样一部全本《古文观止》呈献给读者,希望能从中领略到中国古代散文所包含的人文精神和无穷的艺术魅力。

编者

内容推荐

《古文观止(全本)》(作者吴楚材)力求原文版本的完善和权威性、文字的准确性;译文部分以直译为主,直译与意译相结合,尽量做到逐字逐句一一对应,译文流畅,文笔优美,体现出原文的美学价值;注释详略得当;每篇的“阅读提示”简要概括文章的写作背景、思想内涵、艺术特色等;《古文观止(全本)》作者简介采用注释形式,在该作者人选的第一篇文章中作为第一条注释出现,以保持原文体例。

编辑推荐

有专家指出,如果能熟读《古文观止(全本)》(作者吴楚材)中的大部分文章,就熟悉了文言的词汇、语法现象和文章布局谋篇的道理,打下了阅读乃至写作文言文的基础,把握了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大体轮廓。现在,我们把这样一部全本《古文观止》呈献给读者,希望能从中领略到中国古代散文所包含的人文精神和无穷的艺术魅力。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0:3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