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父子同侍乾清门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富察·建功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咸丰十年(1860年)末,夏秋之际,我进善扑营近三年,已成为头等武师。南方“发逆”(指太平天国起义),已猖獗至极,而渤海上的多国逆夷,更是乘虚而来……而早些时,在禁苑(圆明园)就近,还曾见到我朝蒙古骑兵.浩浩荡荡从骚子营集结,其军伍装束色彩斑斓,显出威风凛凛与不可一世,人马皆是雄壮威武。瞅到如此猛悍的铁骑,再配以前号后角及鼓声隆隆,我曾为此骄傲了多日。但随后的消息,却一直不利我朝。逆夷借机会乘虚而入后,僧格林沁忽胜忽败,后再率蒙古骑兵与英法逆军屡战不爽,只好于京东八里桥再与其决战……

逆夷逼近京师,令咸丰爷不得不带大队随扈秋猕热河。皇上突然秋猕,却只调我营百十人去随扈。当时我们正在光着板儿脊梁,在东营中攀比平等。因为手里还抓着个对头,一听此信,便带着一身的汗臭味儿,只抓起火铳等家什,撒开腿便跟着格尔达跑出营门。连被汗水浸透的汗褐儿.也没来得及更换,便赶忙上马。我营奉上令,先为避其联军锋芒,即刻护卫各旗营老弱病残,急转往西山暂避。因消息闭塞,被急调至香山大营后.始终不知英法联军动向与沙场局势如何。

正因为是糊里糊涂在此待命,左、右俩格尔达才大发牢骚说,因逆夷铳炮过于凌锐,致使我朝总败,而将来我营这些个“花架子”,不过是“前踢下巴颏儿,后弹屁股蛋儿”的踢腿本事。反正早晚都得散摊子,滚蛋走人。而祖宗的老规矩是,只有在沙场上杀敌多,才能证明你是真正的“巴图鲁”。他们还屡屡妄测,弄不好我善扑营的诸类殊遇,保不齐又要被先锋营、鸟枪营或其他新营夺了去。压根这露脸儿的事,从太祖爷那就偏疼偏爱这些个营。您比方说,我高宗皇上听从了能征、被旗人说成是“满洲岳飞”的福康安的遗禀,建了能攀崖爬高的健锐营翼。而该营的薪俸,连小兵犊子都超过了别营翼同等旗兵饷银。

他见我傻愣愣听着便问我道:“知道什么是虎枪营吗?

见他问,我也只能装傻充愣道:“鸟铳上画着老虎?吓洋人的?我只知阿虎枪……”

右格尔达伯恩阿来了疯劲儿:“傻小子,连这都不懂,亏你还是‘娶萨纳福 (‘萨’是萨里甘的简称,指正妻;‘福’是福气哩的简称,指姨太太或妾)的爷儿们,不用我手把手,教你在被窝里抱娘儿们,忙着接香火吧?给我记好喽,那是从成吉思汗那儿传下来的,专拿老虎练兵的长枪营。那枪尖儿不大,却锋锐无比,上刻小楷虎头篆书,是一水儿白蜡杆子作料,枪脖子为防被野兽咬掉,还特意地拉了根儿牛筋皮条……”

随营的蒙医,人送外号药鞑子的——乌赖巴尔,向来是起哄打岔的家伙。他故意充乜的边捋胡子.边撇着嘴插话,“拉皮条?那谁知不道,在俺科尔沁,顶时兴娶生了孩珠儿(指孩子)女人呢。京师哪都好,就是窑子里的女人没拖带孩儿,太那啥不得劲,还得自己误时费事……”话说完,他装模作样地伸伸懒腰,挠挠胳肢窝,躲到一边去啃羊棒骨磨牙口去了。

伯恩阿接过话说:“拉皮条说的是‘条艺’!本是武行内轻功活计,现如今谁还会玩?若不是有太祖爷拉扯着你们骚鞑子,你还满世界到处捡羊粪蛋吃呢。知足吧你——骚干。”

“那不孬,成吉思汗就是捡羊粪蛋蛋的,咋捡到欧罗巴天主上帝那去了?那当儿连沙俄彼得老兔崽子。还没嘎嘎落生呢吧——哎?他太爷给咱蒙古人收税那会儿,您干啥呢?——还磨门槛噌那啥吧?黑马白鼻梁的家伙……”乌爷回话照样是不客气。

P3-4

目录

上部 富察·阿巴力翰的忆述

 大清朝惨败列强恶 善扑营痛哭诸英灵

 宴蒙王昭武仰圆久 进紫光揪毯瞻祖先

 恭亲王得见真本领 巴力翰再露快刀功

 平台看封殊赏反将 御门听政倍思圣躬

 一朝自首罪当该诛 十年平逆红旌报捷

 善扑营誉布库翰林 内廷侍称大内脚巡

 恭贤邸屡次下朝野 醇郡王数番避嫡兄

 龙孙蚕食皇城寸土 东华建府校场无辜

中部 富察·多尔济的忆述

 续香火难待老侍退 多尔济应承女祖宗

 新侍卫禁内多受宠 老太监迷魂险误伤

 天下逢闰月生惊怕 旗人处拳乱遇恐慌

 打肿脸充胖子言战 进冷宫坐班房说妃

 为庆亲王抢羊拔份 替乾清侍夺金受花

 李莲英数叨鸣凤辇 多尔济结交极品监

 阿克当阿箭亭话密 两黄姑奶京城出阁

 三秩万圣节热京畿 为皇迎龙诞首出行

 攀禁宫留得青山在 神武门刀毙逆夷生

 多尔增崇洋伤师长 小蔓菁寻人醉斋堂

 京师成万国殖民地 忍辱为联军百家奴

 宁成鬼也要救孩子 枉做人不能昧良心

 无可奈何聚众杀戮 不尽屈侮几代能平

 同胞看剐惨目磔刑 低头阿谀俯首西洋

 韩德茂嗜杀成名刽 内廷侍挥刃做帮凶

下部 富察·多尔奎、富察·多尔增等的忆述

 多二爷奉旨督开战 洋炮慑魂胆 孩珠兵尚未识炮威

 城门官吏家破人亡 弱肉遇强食 联军恃强凌弱京城

 随甘军溃逃出德胜 牛犊不畏虎 逆夷旗兵破洋兵

 寻圣迹不怕漂泊苦 西寻长安路 走长安终将拜天颜

 大清国今不如昔好 姥姥唱大戏 人家托了姥姥福

 赏侍卫戏小子出泪 轻弹男儿泪 嘉本旗男银总归福

 两宫殁小皇帝登宝 帝后成一梦 改朝代多尔济难堪

 松公府后代香火微 君臣皆无嫡 逊帝爷大婚敬富察

序言

史实——以往的事实,追忆——追溯以往。所有的回忆、追忆,都不能离开一个真实的场景。 《父子同侍乾清门》是由口述者的后人——富察·建功记录并整理,以最后两代“乾清门侍卫”的真实经历,给读者讲述一段鲜活而生动的晚清史。

口述史学在人类社会的应用可追溯至上古,希腊史家希罗多德在著作中就大量采信了口述历史所保留的细节,这一传统延续到近现代。

如今口述历史又逐渐风行起来,也是由于人们逐渐发现,从立场面目过于明晰的文献入手研究行之未远的历史,局限性颇大。因而寻找历史当事入访谈,就成为拓展历史空间、深入历史谜团的一条新的可行之路,也给了普通老百姓一个讲述和回忆的渠道。

本书的作者富察·建功,祖上为镶蓝旗富察氏。作者自小跟随姥爷、姥姥生活,随外祖父汉姓为李。

作者8岁的时候习武,普通武术世家习学的武术大多偏重于打击类,而作者的家传武学则是以擒抱扭拉为主,到他年龄渐长,方才从长辈那里得知这种武学源自满族传统的格斗技——布库。

然而作者学到的布库却又不全然是单纯的摔跤术,而融合了太极拳的一些手法在内,用他们家族的说法是“太极串跤”。这种融合满汉两民族武功精华的格斗术,就是传自作者族中的先祖,也就是本书的两位主人公——任乾清门侍卫前后共五十余年的富察·阿巴力翰与富察·多尔济父子。

本书上部的主人公富察·阿巴力翰是作者的太姥爷.出身于镶蓝旗富察氏,族中曾有过福康安等清史上煊赫一时的人物。在富察·阿巴力翰生活的年代,富察氏已然不复当年辉煌。他也只是清朝皇帝亲军善扑营的一名摔跤手.然而他在偶然的情况下结识了晚清史上重要的人物——恭亲王奕新,并且在他的率领下参与了“辛酉政变”,因此大功成为了清朝宫廷禁卫中最荣耀的乾清门侍卫,并在二十余年的禁卫生涯中目睹了清末宫廷生活中的林林总总。

中部的主人公富察·多尔济是富察·阿巴力翰的儿子,相比父亲,富察·多尔济的经历则更为复杂。年少时他就因为父荫被选拔递补为宫廷侍卫,少年得志的他本来只是一个相对单纯的武者,在风云变幻的晚清,却身不由己地被卷入历史大潮中,亲身经历了庚子拳变、联军入侵、清帝退位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末代皇帝溥仪在其回忆录《我的前半生》中提到执著于复国的“旗人多济”便是此人,他的经历与心理均打上了颇具典型意义的时代烙印,值得后人研究与追思。

下部的主人公多尔奎、多尔增为多尔济的二弟和三弟,本部忆述了他们在东便门之战中与联军遭遇,拼命抵抗后逃出京城,并在八达岭居庸关、南口、清河镇抵抗追击的联军。最后溃逃到宣化,过了一年近乎是乞丐的生活。再逃到西安.遇到了真实的吃人事件。

作者在接受读书习武的家庭教育时就断断续续听到亲朋议论家世,上学后,姥爷的弟弟(三姥爷)李多增又率先亲口告知作者有这样一段家史。再大一点,因为常听到姥爷的同辈朋友聊及这些事,于是作者便开始刨根问底,姥爷、姥姥也就不时对他详细讲述了这一桩桩过往。幼时的记忆极为深刻,加以叙述的人物又行之未远,作者不禁一一追录,并为了更真切地还原场景,采用了第一人称口述的手法。  作为口述历史,本书的主要价值大概是以下几点:

其一,以细节丰富历史。书中所谈到宫廷侍卫生活的种种细节无疑是极好的原始史料。

其二。提供观照重大历史事件的其他视角。书中记叙的他们对奕祈、奕裰等大人物的看法以及与之的互动,是真正将人物放在了历史中,让他们面对来自当时社会不同阶层的期待与评判,并在这种种期待与评判中与之互动.让这些过去常被简单概念化的人物立体了起来。

其三.有助还原重大历史事件的真面目。书中以参与者的角度记叙了抓捕肃顺、两宫西狩等历史事件的细节与时序。在原有的史料中,这些记载或模糊不清。或语焉不详,而本书中的记载,无疑是对之极好的补充和校正参考。

此书是一座难得的信息宝库,有心者自能从中挖掘出大量历史线索。

内容推荐

富察·建功编著的《父子同侍乾清门》共分三个部分,《父子同侍乾清门》上部的主人公富察·阿巴力翰是作者的太姥爷,出身于镶蓝旗富察氏,族中曾有过福康安等清史上煊赫一时的人物。在富察·阿巴力翰的年代,富察氏已然不复当年辉煌,他也只是清朝皇帝亲军善扑营的一名摔跤手。然而他在偶然的情况下结识了晚清史上重要的人物——恭亲王奕?,并且在他的率领下参与了辛酉政变,因此大功成为了清朝宫廷禁卫中最荣耀的乾清门侍卫,并在二十余年的禁卫生涯中日睹了清末宫廷生活中的种种。

《父子同侍乾清门》中部的主人公富察·多尔济是富察·阿巴力翰的儿子,相比父亲,富察·多尔济的经历则更为复杂。年少时他就因为父荫被选拔递补为宫廷侍卫,少年得志的他本来只是一个相对单纯的武者,在风云变幻的晚清,却身不由己地被卷入历史大潮中,亲身经历_『庚子拳变、联军入侵、清帝退位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末代皇帝溥仪在其回忆录《我的前半生》中提到执著于复国的“旗人多济”便是此人,他的经历与心理均打上了颇具典型意义的时代烙印,值得后人研究与追思。

《父子同侍乾清门》下部的主人公多尔奎、多尔增为多尔济的二弟和三弟,本部忆述了他们在东便门之战中与联军遭遇,拼命抵抗后逃出京城,并在八达岭居庸关、南口、清河镇抵抗追击的联军。最后溃逃到宣化,过了一年近乎是乞丐的生活,再逃到西安,遇到了真实的吃人事件。

编辑推荐

史实——以往的事实,追忆——追溯以往。所有的回忆、追忆,都不能离开一个真实的场景。《父子同侍乾清门》是由口述者的后人——富察·建功记录并整理,以最后两代“乾清门侍卫”的真实经历,给读者讲述一段鲜活而生动的晚清史。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9: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