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姜椿芳文集(第8卷)(精)/中央编译局文库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作者 姜椿芳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普格乔》——苏联新片

一七七三至一七七四年的“普格乔叛变”,在俄国革命运动史上占有极重的地位,虽然这次革命事变是失败的,但它的历史意义是伟大的,那种争自由争解放的人民大众的要求,和在一世纪半以后所发生的十月革命的更进一步的要求是有一定联系的。

苏联对于普格乔叛变的重视,在新编的历史课本中,我们可以看出它用一种新的观点,批判地把这一事变做了一个新的估价,当然,对于旧俄历史家用贬责的态度把普格乔当做造反的寇贼这个总的观点,是完全驳斥了的。

苏联列宁电影制片厂根据女作家奥里弗·福尔斯所编写的剧本而制作的影片《普格乔》,更明朗地说明了苏联的新历史观。

这里我们完全根据剧本里的对白,指出几点比较值得注意的地方。

普格乔在狱中说:“为什么逃走?用不着逃走。要知道,应当跟谁逃跑才对。”

“跟我逃走!去跟随彼得三世皇帝。彼得三世还活着,他要把土地给农民……”

普格乔在这里显出了他的才能,他先说明,农民们逃跑,不应漫无目的,他明知彼得已死,他利用农民间的传言,说彼得还活着,他号召人民去追随彼得——因为彼得要发放土地给农民。这是他抓住群众的紧迫的要求,解放农奴,获得土地,自由耕种。

普格乔领导哥萨克人揭竿起义,被拥戴做皇帝,这消息传到普格乔的故乡。一个妇人对普妻苏菲亚说:“妇人,你的丈夫娶了一个分离派的哥萨克女人,并且把她尊称做皇后。你快去找你的男人,你去抓住他的胡子,抓住皇后的辫子,把他们从皇位上拖下来……”

苏菲亚:“我去向整个市场叫喊普格乔不是皇帝,是一个哥萨克人,我是他的妻子。”

苏菲亚去找到普格乔,普格乔当众把她介绍说,这是他一个最亲近的亡友的妻子,并且叫皇后牢牢记住,苏菲亚将永做他们的座上客。苏菲亚住了些时候,决定回去看自己的孩子。普格乔和她依依告别。

普:“请原谅我,亲爱的,我为了和平的事业,我不能当众把你唤做我的妻子……”

苏:“现在你不是普格乔而是彼得了。”……

她了解了革命的意义,为了“事业”,她放弃自己的幸福,她回到自己的故乡过苦日子。她不只觉悟到这个程度,为了“事业”,她甚至于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当她被官方捉去,强迫她说普格乔是她的丈夫以使民众不要跟从普格乔的时候,她在生命的威胁之下却说:“兵士们,我的丈夫是普格乔,我是他的妻子。但是他已经不活在世上了。兵士们,他为彼得皇帝牺牲了性命。现在这位真正正义的皇帝彼得三世打到这里来了,他是为民为国的,也是为你们的,兵士们、兄弟们,你们去反对啊,你们去反对彼得三世皇帝吗?……”

军民听了大哗,都去附和普格乔。苏菲亚尽了她的最大的义务。这句话的代价,自然是关人监狱。

一个妇人因为说了一句“彼得三世还活着”的话,被官方处刑。法官宣布罪状的时候,她说:“我没有罪!”

后来她逃脱了。她跟随普格乔参加革命。后来那位法官被普格乔捉住的时候,落在那妇女的手里,她处死他。法官求饶道:“我没有罪!”

两句同样的话,前后对照,煞是好看。

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在莫斯科宫里接到一封普格乔派人投来宫内的信:“我将把你谪居修道院,让你在那里修补你的罪过。朕字。”

叶卡捷琳娜见信,惊慌之余,召开大臣会议:

叶:“你们提议采取什么方法扫荡这无耻的贼子,恶毒的魔鬼呢?”

大臣:“我提议立刻和土耳其人缔结合约,把军队调回去讨伐普贼。”

于是,叶卡捷琳娜的精兵便打溃了普格乔的革命军。这充分地表明:俄国的皇家同样是采用这样“宁可把天下给敌人,不肯给自己的奴才”的政策,令人看了,无穷感叹。

曾经跟随普格乔领导革命的特伏洛哥夫将军,在普格乔的军队被打得落花流水的时候,他们被官方捉去受刑,他竞把普格乔活活捉去报官献功。普格乔在被抓住的时候,他说:“我知道,叛徒们想什么念头。你们要把我的脑袋拿去保全自己的生命……我自己的脑袋,我倒并不可惜,我可惜的是事业还没有完成,事业……”

这几句话悲壮得使人感动泣下。

最后,一七七五年一月十日,普格乔在莫斯科刑场上,被当众斩首,法官读罪状和宣布死刑之后,普格乔说:“我的脑袋没有了,我才沉默了不作声,可是你们不能使整个民众沉默的,不久他们积蓄了力量,又要给全俄罗斯烧起连天的烽火……”

“生活一定将变好。我的朋友,你们不要丧气!我给你们挣得了一年的自由,你们给自己争得永世的自由吧!”

这时普格乔的妻子也领了孩子在场和丈夫遥遥诀别,她听了这几句话,含泪对儿子说:“看,小儿啊,把这些话都牢牢记住……”

记住。俄罗斯人民记住了这句话,俄罗斯人民现在已经争得了永世的自由。

《普格乔》一片,将于七月中在沪光戏院放映。

原栽《大晚报》1939年7月3日

署名:欧之

P19-21

目录

大路

高尚人的哲学

呼兰之行

《三国志》补遗

新诗

德国文学的劫运

忆桂林

介绍《女壮士》

《普格乔》

卓别林在苏联的评价

《彼得大帝》二集

关于《白衣公主》

高尔基童年

《孟姜女》分幕说明

从“改良”评剧说起

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中国舞台和银幕上

略谈口译问题

“按需分配”和“不断革命”两语的来源

看了《骆驼祥子》所想起的

学点外国文

诗歌的道路

文字改革决不会得不偿失

读《列宁的故事》

银幕上的《两姊妹》

民主德国观光记

从“按劳分配,按需分配”的正译想起的

健康的笑

匈牙利旅途漫记

暴风雨所诞生的青年

表现匈牙利工人革命传统的影片《大搜捕》

伟大的转折点

高尔基的《列宁》

介绍《和平和社会主义问题》月刊

“逃兵”的胜利

《伊索》放异彩

金日成同志的战斗史

简介新编苏共党史

花心蝶梦宽银幕

苏联电影在中国

中苏人民友谊的结晶

《乐观的悲剧》气魄雄伟

罗马尼亚参观记

普天同庆的节日

契诃夫谈爱情

高尔基《海燕之歌》的时代背景和主要内容

中苏友谊万古长青

十月革命的产儿

向匈牙利工人致敬

伟大的列宁的形象

舞台上的北京的变化

一部紧张动人的惊险影片

关于《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关于外文图书资料问题

《野草》序

翻译之道

《高尔基政论杂文集》序

宪法与文化

《叛女》序

一位典型的专制女皇

《汉族民歌概论》序

翻译工作要有一个新局面

外语工作的多样“花”

《魔环——俄罗斯童话选》序

《林淡秋选集》序

对《罗亭》的一种看法

《爱情诗》序

《列宁著作典故》序

《狄德罗传》导言

保存文化,发展文化

对研究哈尔滨历史的建议

翻译工作新貌

繁荣科技翻译事业,更好地为四化建设服务

《孟姜女》上演的前前后后

坚贞爱情得之不易

看《西园记》

科学地规划上海文化发展蓝图

翻译工作的发展和面临的新课题

昆剧的新生

给第三次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的贺信

我的一项提案

优越超群条件好

关于翻译问题的发言提纲

音乐剧和戏曲

《当代文学翻译百家谈》序

我是“杂译家”

《沈知白音乐论文集》序

歌唱赵尚志

京剧与麒派艺术

序言

姜椿芳同志是中共中央编译局原副局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原总编辑,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俄文学校(上海外国语大学前身)首任校长,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翻译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姜椿芳一生著作等身,创作时间跨度从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涉及领域广泛,涉及语种丰富,散见于各类报刊、图书,从未系统整理出版过。今年是姜椿芳诞辰100周年,为比较全面系统地展示姜椿芳的创作和翻译成就,我们对这些著译成果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编辑出版了这套《姜椿芳文集》。

《姜椿芳文集》共约480万字。汇辑姜椿芳已发表、出版的著译及部分未刊手稿,按照收录作品的专题和体裁,分为十卷。除第十卷按内容编排外,其他九卷按作品发表时间编排,原来未发表的作品按写作时间编排。第一卷至第六卷为翻译作品部分,主要收录姜椿芳自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之间翻译的诗歌和歌词75篇、戏剧28部、中短篇小说37篇、文艺杂论49篇、政论时评45篇。第七卷至第十卷为著述部分,其中第七卷至第九卷主要收录姜椿芳自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之间创作的政论性杂文121篇,电影和戏剧评论、翻译理论与创作杂谈、书文序言等88篇,怀念、忆旧类随笔79篇;第十卷“百科全书工作”,收录姜椿芳对中国大百科全书和辞书的论述、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学科卷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辑要、亲笔撰写的百科条目、媒体对他的采访文章以及姜椿芳日志(1978~1987)。我们精选了最有代表性的照片80幅置于各卷卷首。

在文集整理编辑过程中,大致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一、所收作品,凡多次印行者皆选用相对出版晚近、内容较为完备的底本,或经过作者修订的新本。作品原属繁体字者,一律改为简体字。

二、所收作品,尽量保持原貌,只对个别异体字及标点进行技术性规范处理,对明显的笔误进行更正,各卷之间也不作硬性统一;保存原印本所附有关资料,举凡“译后记”、“附注”等,概不作删除。

三、对于作者的习惯性用字,我们给予最大程度的尊重。但对一些常见词语如“那末”和“那么”、“刺戟”和“刺激”等同义词语,均统一为后者。

四、除《姜椿芳同志生平》、《姜椿芳年表》、《姜椿芳日志》等及正文文章出处外,正文所有数字均统一使用汉字表示。

五、姜椿芳作品跨越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个别外文译名(包括人名、地名、作品名、作品中文学形象名)前后出现变化,或者与通用译名不一致。为保存作品原貌,除包括布尔什维克、孟什维克、斯大林、季诺维也夫、契诃夫、果戈理等在内的前后译法不统一的重要译名作了统一处理之外,其他译名均未加改动,在全书书末附录“译名对照表”(包括本文集译名和通用译名),以备读者查阅。

六、原作者和译者所作的批注、译注,整理时全部保留;文中注释,除俄文版原注、作者注、译者注外,凡本书编者所加注释,均标明“编者注”。

七、为方便读者查阅,在每篇文章末尾注明文章原始出处和刊载日期、曾收入作品出处和日期,以及姜椿芳当时所署笔名。

2011年,在中共中央编译局的鼎力支持下,这套书稿成功申报201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共中央编译局对此项目高度重视,在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的基础上,给予了相应的资金支持,并将这套书纳入“中央编译局文库”出版规划。中央编译出版社为这套书的立项和编辑出版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搜集、整理、编辑姜椿芳同志数百万言的著译成果,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姜椿芳同志的子女苦心孤诣,细心整理,倾力配合,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学术界、出版界的许多同仁都给予了无私的帮助。尽管我们在编辑工作中尽心竭力,但由于编辑时间紧张,编辑学养和经验有限,难免有疏漏错误,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姜椿芳文集》编辑委员会

2012年6月30日

内容推荐

姜椿芳同志是中共中央编译局原副局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原总编辑,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俄文学校(上海外国语大学前身)首任校长,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翻译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姜椿芳文集》共约480万字。汇辑姜椿芳已发表、出版的著译及部分未刊手稿,按照收录作品的专题和体裁,分为十卷。本书是《姜椿芳文集(第8卷)》,内收姜椿芳自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之间创作的电影和戏剧评论、翻译理论与创作杂谈、书文序言等88篇。

《姜椿芳文集(第8卷)》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发行。

编辑推荐

姜椿芳一生著作等身,创作时间跨度从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涉及领域广泛,涉及语种丰富,散见于各类报刊、图书,从未系统整理出版过。今年是姜椿芳诞辰100周年,为比较全面系统地展示姜椿芳的创作和翻译成就,编者对这些著译成果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编辑出版了《姜椿芳文集》。

《姜椿芳文集(第8卷)》属于著述部分,主要收录姜椿芳自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之间创作的电影和戏剧评论、翻译理论与创作杂谈、书文序言等88篇。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1:0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