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厦门海防百年/厦门文史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作者 韩栽茂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韩栽茂所著的《厦门海防百年(厦门文史丛书)》叙述了旧中国厦门海防建设的历程,作者在收集史料方面下了相当大的功夫,国内外历史档案、文献和报刊以及实地勘察,大凡有关厦门海防的重大军事活动,均被网罗书中,并按类别进行专题探讨,背景、过程、结局一目了然,思路连贯,文字清晰。

内容推荐

韩栽茂所著的《厦门海防百年(厦门文史丛书)》作者在收集史料方面下了相当大的功夫,国内外历史档案、文献和报刊以及实地勘察,大凡有关厦门海防的重大军事活动,均被网罗书中,并按类别进行专题探讨,背景、过程、结局一目了然,思路连贯,文字清晰。《厦门海防百年(厦门文史丛书)》讲述鸦片战争时期厦门三次抗英保卫战,清末民初的厦门海防要塞的重建,抗日战争与厦门保卫战,历历在目。

目录

序言

前言

引言

鸦片战争中厦门要塞的抗英保卫战

厦门抗英保卫战的历史背景

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中英双方力量对比

首战挫英夷

再战逐悍寇

第三次抗英保卫战与石壁炮台

厦门保卫战失败的原因

八闽门户,再铸锁钥

重筑厦门海防要塞各炮台构建概要和战略位置

重筑厦门海防的历史背景

重筑厦门海防要塞各炮台

“厦门事件”与鼓浪屿万国租界

“厦门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

“厦门事件”之前奏

“厦门事件”的策划

“厦门事件”的爆发

“厦门事件”的升级

东本愿寺起火的真相

“厦门事件”的影响

抗日战争与厦门保卫战

厦门港要塞司令部的建立

首战伤日舰,力挫敌寇焰

攻厦受阻,海空骚扰

第二次厦门抗日保卫战及沦陷

抗战胜利,接收海防

结束语

附录:厦门海防要塞人事记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厦门市背靠闽南大陆的漳州、泉州两市,面对金门县,隔着台湾海峡与台湾、澎湖遥遥相对。厦门全岛冈陵起伏,海岸线曲折多弯,东北部和东南部是丘陵地带,西北稍平原,旧市区在地势较为平坦的西南部,三面临海,北邻篑笃港,港口外围分布一系列大小岛屿,周围群山环抱,构成天然防波屏障,形成厦门湾。

厦门湾位于泉州、漳州二府交界之处,其周边是分别隶属于两州的晋江、同安、龙溪、海澄诸县。明代厦门湾成为对外贸易的热点地区,在其北端,有隶属于泉州晋江县的安平港;在厦门湾南部的九龙江口,有隶属于漳州府海澄县的月港;两港的兴盛为厦门港的崛起、繁荣打下了基础。

厦门西连九龙江下游三角洲地带,与漳州、泉州两地相依托,以闽南三府(泉、漳、汀)二州(永春、龙岩)为其腹地。厦门与其内陆腹地联系,主要依靠河运与海运进行。内海海运方面,厦门通过海路连接泉州及晋江流域腹地。内河航运以九龙江为主。由于九龙江上游地形崎岖,水势湍急,帆船和汽船仅能从厦门溯水驶至龙海,厦门因而成为闽南经济、航运、贸易中心。

明代,厦门设中左所。清代,厦门驻水师提督、海防厅、台厦兵备道、兴泉永海防兵备道。道光《厦门志》说厦门乃“十闽之保障,海疆之要区也”。台厦兵备道管辖台湾和厦门,兴泉永道海防兵备署管兴化、泉州二府及永春州。《台湾府志》云:“台郡、厦岛,鸟之两翼。”民国《厦门市志》则日:厦门,“实屏蔽澎、台,控制浙、粤”。

厦门地处东南,面临大海。“分控东南接大荒,八闽门户此雄疆”。在厦门胡里山炮台西城门上仍镶嵌着“天南锁钥”四个大字的横匾,它画龙点睛地道出了厦门和胡里山炮台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厦门作为八闽的门户,历史上为东南沿海的军事重镇,而以石壁炮台、胡里山炮台为代表的厦门要塞炮台,则是这扇大门上的“天南锁钥”。

厦门要塞炮台始于明初的卫所(时称中左所),成于明末清初,完备于清末鸦片战争前,毁于1 841年第一次鸦片战争。

清道光三年(1823年),干户李蓬华在胡里山东侧的白石头至西侧的厦门港沙坡尾一带督造炮台,经17年的增兵筑台,到1840年鸦片战争抗英保卫战前,厦门港共有炮台6个,其中厦门岛3个,即沙坡尾武口附近的“大炮台”、黄厝炮台、高崎炮台;岛外炮台3座(地点不详),但却没有安放大炮。

1840年7月2日,英军舰队入侵厦门。当时,“岸上清兵约二三百人”,临时在厦门岛南岸匆忙架炮十余尊,击退入侵的英舰。8月21日,英国舰队的两艘军舰窜入厦门海域,企图切断中国海上贸易,逼迫清廷议和,再次引发小规模战斗。邓廷桢在厦门岛南岸、鼓浪屿和海澄的屿仔尾大力修筑炮墩(沙袋炮台),当时厦门有水师850名,陆兵800名,另水勇300余名,沿岸置有火炮280余门。在闽浙总督邓廷桢的指挥下,再次取得了抗英保卫战的胜利。

据《厦门志·炮台》记载,1841年3月到8月,在厦门港要塞共修建、增设有11座炮台,分别为厦门港炮台(石壁炮台,英国人称长列炮台)、大担前炮台、大担后炮台、小担前炮台、小担后炮台、浯屿南炮台、浯屿北炮台、屿仔尾炮台、黄厝炮台、高崎炮台、鼓浪屿炮台和青屿炮台等,共安放大小炮279门。加上原有的280余尊大炮,这些炮台安装了大炮数百门,即“自白石竭泽而渔汛起,一路连续开放万斤至数千斤以下大炮数百门。”这样,厦门要塞炮台共有各种类型、各种规格的红夷大炮700多尊。然而,厦门港要塞炮台所拥有的大炮一半是240多年前(明末清初)遗存下来的仿红夷大炮,另一半是鸦片战争前临时赶铸的红夷型“铁模”铁炮,由于清朝对火炮和火药制造技术、瞄准技术等方面的知识缺失,因此赶铸出来的279尊铁模铁炮的水平,还停留在240年前,再加上清朝军队对火药和瞄准技术的无知,连明末清初(240年前)的水平都达不到,所以,在面对西方列强以工业革命为基础支持下的坚船利炮时不堪一击。可以这么说,中英两国战争实际上是武器上的“隔代碰撞”。因此,厦门港要塞炮台的沦陷也在情理之中,1841年8月英军入侵厦门,先是舰炮轰击,继而登陆鹭岛,引爆炮台,使厦门“共损失大炮628门”,厦门港要塞炮台完全被毁。

鸦片战争结束后,以胡里山炮台为代表的要塞炮台重建工作的开始,直到1949年国民政府败退台湾,前后共108年间,先后改建屿仔尾炮台、白石头炮台;新建磐石炮台、胡里山炮台和燕尾山炮台等新式炮台,购置安装德国克虏伯现代新式后膛火炮。清末胡里山炮台的竣工,标志着厦门港要塞重建工作的基本完成。厦门港要塞共建有8座炮台,厦门一侧有白石头炮台、胡里山炮台、鸟空园炮台、磐石炮台、武口炮台和鼓浪屿的燕尾山炮台;龙海一侧有屿仔尾炮台、龙角尾炮台。厦门要塞炮台建成后,胡里山炮台因位居7大炮台中央,战略地位重要,并装配有2尊28生(280毫米口径)的后膛克虏伯大炮和2尊15生(150毫米)克虏伯副炮,设施完备,火力强大,可以兼顾7大炮台,因而成为总台和指挥台。

民国时期,1925年6月成立“海军闽厦警备司令部”,1927年12月创建“海军漳厦警备司令部”,1928年4月厦门漳厦警备司令部和厦门要港司令部合并,厦门港要塞正式成立。尔后,经数次调整布置,厦门港要塞炮台从原来的8大炮台逐步演变为4大炮台:即厦门一侧、胡里山炮台、磐石炮台、白石炮台和漳州龙海一侧有镜台山的屿仔尾等四座炮台,及青屿鱼雷台一座。胡里山炮台为战略性炮台,是主炮台、指挥台。至此,厦门港要塞防务渐趋完善。厦门港要塞炮台特别是胡里山炮台,在1937年9月至1938年5月的厦门抗日保卫战中,首开中国战区击伤2艘目本军舰的辉煌战绩。

1938年5月,厦门被日本占领,日军在胡里山炮台内增建一个榴弹炮阵地。1945年8月日本投降,国民政府接管炮台后,由于忙于内战,再也无心和无力建设厦门海防和胡里山炮台,厦门海防因此形成一个缺口。

1949年10月17日厦门解放,成立了陆军厦门要塞炮兵指挥所,解放军进驻胡里山炮台,盘石炮台1951年4月,海军福州办事处与厦门要塞炮兵指挥所合并,归海军建制,海军岸炮部队进驻胡里山炮台。P1-5

序言

清道光《厦门志·兵制略》开宗明义指出:“厦门,海防首要地也。”一部厦门近代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部百年战争史,它不但对厦门近代社会变迁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是中国海防的一个缩影,见证了旧中国海防的诞生、发展与衰落的过程。

本书叙述了旧中国厦门海防建设的历程,作者在收集史料方面下了相当大的功夫,国内外历史档案、文献和报刊以及实地勘察,大凡有关厦门海防的重大军事活动,均被网罗书中,并按类别进行专题探讨,背景、过程、结局一目了然,思路连贯,文字清晰。鸦片战争时期厦门三次抗英保卫战,清末民初的厦门海防要塞的重建,抗日战争与厦门保卫战,历历在目。作者将厦门的抗击外来侵略的战争置于国际和全国的大背景下探究,史论关系处理较好,画龙点睛,清除了某些史实误判。对鸦片战争中的闽浙总督邓廷桢、颜伯焘,抗日战争中的国民政府军队75师等,作者根据所掌握史料,从当时的实际出发,对他们一分为二,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

改革开放以来,厦门近代史研究取得很大进展,但海防史相对其他方面来说,还是比较薄弱,作者将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军事活动梳理成章,还原了历史原貌。相信这本书会对我们反思历史,迈向未来,有所借鉴,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

编者

2012年12月

后记

本书的作者韩栽茂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胡里山炮台风景区任职多年,他在日常的接待和讲解中,为还原胡里山炮台的历史,利用工作之余,收集有关历史图片资料,参阅了国内外大量的史料和有关专著,花费多年时间写成《胡里山炮台与厦门海防要塞》一书,又在这基础上改写成为《厦门海防百年》,列入《厦门文史丛书》出版。

厦门历来是东南沿海的军事重镇,厦门海防百年的历史,见证了旧中国海防的诞生、发展与衰落的过程。以史为鉴。居安思危。如今,祖国拥有一支强大海军的期望,使万里海疆成为祖国的屏障;旧中国老厦门被侵略、被压迫的历史不容重演。

由于学养有限,纰漏和舛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史家和读者雅正。

编者

2012年12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4: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