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秀才焚书
美好的传说
乱世出英雄,也出枭雄。
自清末至民国初年,中国正逢乱世,正是出英雄、枭雄的时候。
一个河南人横空出世,他虽然没能使中国人抬头挺胸立于世界之林,但却主宰了中国这一段历史。这个人就是一代枭雄袁世凯。
中国历史上的大人物,常常由一种无稽的神话衬托。
首创这个玩意儿的是汉高祖刘邦。刘邦出身微贱,可他有野心,有大志,为了给自己造势,别出心裁地放话,说他是赤帝之子。后世的文人更是编造出一个神话故事,说刘邦的老妈在大泽边睡觉,做梦和神相遇,当时雷电交加,天昏地暗,刘爸跑去观看,见一条蛟龙伏在妻子身上,刘妈因而怀孕,生出刘邦。司马迁老夫子在《史记》中记载了这个神话,让这个神话广为流传。可怜的刘老爷子,为了给儿子造势,自己戴绿帽子,一戴就是几千年。
唐太宗李世民也步其后尘。传说他出生时,有二龙在门外嬉戏,三天后才离去。
宋太祖赵匡胤也不甘落后,出生时天显异象,家被一股红光紫气笼罩,左邻右舍以为赵家发生火灾,纷纷提着水桶赶去救火。
这些传说异曲同工,目的是告诉世人,皇帝是天之子,由上天派下来主宰人世。
袁世凯的知名度不及上面几位,虽然当了83天的洪宪皇帝,但中国皇帝排行榜上,并没有他的位子,尽管如此,在中国历史上,勉强可以挤入名人榜,他的出生,也有一个神话烘托。
传说袁世凯出生时,他的父亲袁保中梦见一只大蛤蟆爬到他的身上。
有人研究,说这个传说可能与袁世凯的长相有关。袁世凯的长相:颈短、腿短、腰粗,而且还是一个外罗圈腿,走路左右摇晃。阴天下雨时,还有张口嘘气的习惯,20岁不到,头发和眉毛都变白了,形象上很像蛤蟆。
袁世凯是否以蛤蟆自居?没有人敢问他。
有人说过一段掌故:说袁世凯做洪宪皇帝的念头,因身边端茶捶腿的小厮而起。
袁世凯每天有睡午睡的习惯,醒后第一件事便是喝茶,茶具是一只专用的玉制茶杯。
一天,小厮端茶进来,忽然看见床上躺着一只硕大的癞蛤蟆,惊诧之下一哆嗦,手中的玉杯跌落在地,摔得粉碎。幸好袁世凯睡得像死蛤蟆一样,没有被惊醒。小厮慌忙把地上的碎杯、茶末打扫干净,哭着去找袁世凯的老家人。
老家人见小厮哭得伤心,动了恻隐之心,附在耳边教了他一招。
袁世凯睡午觉醒来之后,小厮赶紧递上一杯热茶。
“玉杯呢?”袁世凯见不是惯用的玉杯,不高兴地问。
“跌碎了o”小厮跪下说,“求大人开恩!”
“什么?”袁世凯大怒,“跌碎了?”
“小的端茶进来时,看见床上睡的不是大人。”
“哪个混蛋睡我床上了?”袁世凯吼道,“反了!”
“不是混蛋,是一条五爪金龙。”小厮可怜巴巴地说:“小的受到惊吓,失手跌碎了玉杯。”
“胡说八道!',袁世凯脸色立即平和了不少,声色俱厉地说,“这件事不要对外人讲哟!如果传出去,打断你的狗腿。”
“是!”小厮知道已转危为安,暗自松了_一口气。
“这个赏给你。”袁世凯随手从抽屉里拿出10块大洋递给小厮,“拿去花吧!”
袁世凯并不糊涂,平素头脑也很清醒,为什么会相信这种鬼话呢?
西方人有一句谚语——大人物常在仆人面前露出马脚。
袁世凯的老家人跟随袁世凯多年,深诣官场之道,摸透了袁世凯的脾气和弱点,瞎编的鬼话,不仅让闯祸的小厮逃过一劫,而且还让袁世凯产生幻觉,以为自己真有九五之尊。
癞蛤蟆和袁世凯的附会,在北方流传很广,据说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时,出现了“南下洼”(地名)蛤蟆结队朝王的怪事。
1914年,袁大总统举行祀天大典,北方争传“蛤蟆祭天”。
袁世凯死时也离不开蛤蟆,中国有句俗语:“癞蛤蟆难过端午节。”袁世凯死在6月6日,那一天正好是阴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袁世凯为何能从乱世之中脱颖而出呢?这得从他的发迹史说起。
秀才焚书
袁世凯,字慰亭,清咸丰九年(1859)出生于河南项城一个大官僚地主家庭。
袁世凯的叔祖袁甲三,早年在安徽办团练,以镇压捻军起家,官至漕运总督;生父袁保中是“长房长子”,在地方上很霸道,花钱捐了_一个同知衔;堂叔袁保恒、袁保龄,叔父袁保庆都是军人,以军功而踏入仕途。
袁世凯在家排行老四,叔父袁保庆却没有儿子,便把袁世凯过继为养子。袁世凯从8岁起,就跟随养父走南闯北,先后到过济南、扬州、南京等地。
袁保庆对袁世凯视如己出,他虽然是个军人,却希望袁世凯走科举之路,特地聘请一位颇有名望的举人王志清做袁世凯的授业老师。
袁世凯和所有的富家子弟一样,从小受养父母溺爱,生性顽劣,讨厌读书。袁保庆调任南京后,再聘王雁臣做他的授业老师。
王雁臣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举人,见袁世凯好动,闲暇之余,也教他一些拳脚功夫,这正合了袁世凯的口味。
袁保庆见袁世凯厌文好武,虽然内心不怎么赞成,但因对他的溺爱,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有一年,袁保庆过生日,摆宴招待亲朋好友,请戏班子唱台戏助兴。袁保庆拉着袁世凯一起看戏,看到高潮处,触景生情,竟然忘了他还是一个孩子,感慨地说:“官场如戏场,会表演唱戏的人,将那忠孝节义、生离死别,演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观众随剧中人笑而笑,随剧中人哭而哭。然而,一切都是假的。戏子之难,难于假戏真做。官场也一样,要有戏子般装假的技巧。如果没有这个本事,或者本事不到家,不但要被人取笑,在官场上也混不下去。”
袁世凯睁大眼睛看着继父,似懂非懂。
武打戏上演了,袁保庆又说:“带兵,是一门学问。从严治军,恩威并举。施恩以笼络其心,施威以正军纪,不然的话,就会众叛亲离。”
袁世凯对继父的经验之谈虽然不全懂,却铭记在心。读书不求甚解,八股文也是半生不熟。有时却常有一些惊人之语,授业老师王雁臣曾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为命题,要他写一篇八股文。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