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术超越形体的深层次修炼,让全球亿万人受益的心灵巨著!
与《圣经》《古兰经》并称的千年灵修经典!
备受尊崇的精神导师沙吉难陀大师亲身讲述!
许多人以为瑜伽就是做做体位法,练习一些高难度动作,把身体搓揉成“麻花”,或是将两脚盘在头顶,好像表演特技一般;又有人以为练瑜伽就是为了减肥、瘦身和美容,只有女性才能练习;还有人认为瑜伽是一种宗教活动,其实这些认识都太狭隘了,大家通常练习的瑜伽仅仅是狭义的瑜伽。
瑜伽学问浩瀚无边,它教诲你如何思考、开启智慧、启发能量、培养心性、训练意识,也指导你如何生活、如何放松、如何调理身体。它全面而富含哲理,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可以开阔视野和感官,由外在感觉向内回收,让你集中心智,沉思冥想,达到新的境界。
《巴坦加里的瑜伽经(完全修订版)》由沙吉难陀所著,是印度最珍贵、最完整的一部哲学经典,将数千年间印度哲人的智慧集于一体,经由大师讲述,让你深入了解瑜伽的起源,追求心智的提升,揭开生命的奥秘,在理性的指导下修行身心,值得永久珍藏。
《巴坦加里的瑜伽经(完全修订版)》由沙吉难陀所著,本书是印度最珍贵、最完整的一部哲学圣典,将数千年间印度哲人的智慧集于一体,全面而深入地介绍了瑜伽的哲理和练习方法,通过静坐、冥想、呼吸、肢体的伸展,让读者再繁忙、快速的现实生活中,放慢脚步,重新体验身体与心灵的奥秘,体会天人合一的境界。
《巴坦加里的瑜伽经(完全修订版)》共分四部分:一、三摩地篇。介绍瑜伽的最高境界——三摩地。二、练习篇。介绍瑜伽八阶段的前五个阶段:哲理和实际的练习方法。三、成就篇。介绍瑜伽的后三个阶段;瑜伽练习所取得的成就。四、解脱篇。从大宇宙、深入的哲学观点来探讨瑜伽。
沙吉难陀大师简介
【推荐序】瑜伽经典再现
【推荐序】回归纯洁的真实自我
【推荐序】印度最完整的一部经典
【讲述者序】瑜伽圣典
【译者序】一本启发智慧的生命之书
前言
三摩地篇
巴坦加里以理论的方式探讨并告诉我们瑜伽的目的学习控制心灵的变化或思想形式。
练习篇
巴坦加里以克丽雅瑜伽(Kriya Yoga)的教导开始,以一些实际的指示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循,让我们准备好来获得更精微的练习。
成就篇
这里谈论的是练习瑜伽获得的所有成就,被称为超自然能力,这些能力是在练习瑜伽八段的最后三阶段时开始出现的。
解脱篇
这里谈论的是练习瑜伽领悟后的解脱,到达这个境界时可以明察秋毫,从不真实中分辨出真实,不再受本性的影响,并且能清楚地明辨真实自我与本性的差异,从而得以解脱。
结语
【附录一】梵文及其发音
【附录二】书籍参考
因为你已经对原有的本体混淆不清,故而将思想(心灵)与躯体(身体)分隔开来看。
如果我问你是谁?如果你不做任何表明,而只是说“我是男人”,你是以一个阳性身体来表明自己。如果你说“我是教授”,你是以你的职业来表明自己。如果你说“我是百万富翁”,你是以你的银行存款来表明自己。如果你说“我是高个子”、“我是矮个子”、“我是黄种人”、“我是白人”,你是以体形高矮及肤色来表明自己。
但是,如果不以这些特征来表明,那么你是谁呢?你可曾这样想过?当你想过后,你会知道我们都是一样的。如果你将自己与能表明身份之物完全分开来,你会了解你是一个纯洁的“我”,在那纯洁的“我”当中,你和我是没有区别的。这是真实的,不仅仅是人类,而是所有的事物。
你称一个东西是狗,是因为它有狗的形体,狗和人的灵性是一样的。对无生命之物也是一样的,一块石头或一面墙都是一样的。如果我用“灵性”或是“灵魂”等名词来说明这一切,你可能不相信;但是,如果一位唯物论者说墙什么都不是,而是能量,你却会相信。所以,我们以科学家的语言来谈,我们四周什么都没有,全是能量,就算是小小的原子,也是能量的一种形式。
同样的能量以不同的形式出现,我们也给予不同的称呼。所以,形式与名字只是能量的不同翻译而已。瑜伽的科学家(像巴坦加里和一些现代科学家)认为能量背后的不同形式是一个不变的意识或灵性或灵魂(自我)。
这就是为什么如果我们能静下心来,达到约束心灵的所有基本原则,就可以发现所有事物都结合在一起——这才是真正的瑜伽生活。这并不是说我们不关心它的变化,而对这个世界毫无用处;相反的,有了与整个宇宙联结的经验,我们才可以起更好的作用,才会带来快乐和谐的生命。只有到达这个境界,我们才会爱邻居如爱自己一般,否则怎么可能呢?
如果我以我的身体来表明自己,那么我也会以身体来表明别人,两个身体不可能合而为一,它们永远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以我的心来认定我自己,没有人会和我有一样的心,没有两个个体会有同样的身和心。双胞胎也是这样,即使只有一个拇指这么小的不同,仍然是不一样的。去问问指纹专家,世上没有两个指纹是一样的。
但是,在所有不同的背后,在原始真实的自我里,我们从来就没有不一样。亦即在这曾经可能改变的幻象背后,是个永远不变的“一”。这个“一”会变化是因为我们的心灵起了变化。所以,你的心灵改变,就改变了一切。如果我们能了解这一点,就了解外在没有什么对与不对,全部都是心的变化。
要改变我们的视觉,就要改变事物的外表。但如果我们能治好那有偏见的眼睛,就没有任何东西会带有色彩了。如果我们不从心去修正那个喜爱黄色的偏见,无论我们如何用力擦洗外表,我们都无法使眼睛看到白、蓝或绿色,眼光里会永远带有黄色的色彩。
这就是为什么瑜伽的基础在于自我修正改造、自我控制和自我调适。当自我修正改造完成后,你就会看见一个崭新且和睦又快乐的世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脱离错误的自我认知的根本原因。
P9-11
一提到“瑜伽”,大部分人会立即联想到一些放松和扭曲身体的动作。事实上,这只是瑜伽知识非常小的一部分,是最近才发展出来的。瑜伽体位法或哈达瑜伽的初始设计目的是为了使真正的瑜伽练习能更省力,也就是练习对心灵的认识与控制。所以,瑜伽真正的意思是“心的知识”。
大家都希望多认识心灵——它如何运作?我们如何与它一起工作?因为这个领域与我们最密切。了解如何修车、煮饭或原子如何分裂,也许会比较有趣又有用,但有思想的人对当下的领悟与觉知会更有兴趣——那就是他们的心。
什么是心?它是否决定我们的行为和经验,或者我们是否创造或维持它的活动?什么是意识?我们是否可以转向内心来学习和了解,甚至控制我们的心?这就是古代拉加瑜伽学问要讨论的主旨。
就传统而言,瑜伽这个词是根据拉加瑜伽(Raja Yoga)而来的,意为心灵上的知识。目前,随着对意识及心灵知识兴趣的潮流发展,我们自然而然地转向了古代的拉加瑜伽学问。
在西方,有许多人研究及控制心灵,每一个贡献都有不同的理念和技巧。但是,相较之下,古代的瑜伽知识还是伟大的祖宗。数千年来,瑜伽行者一直在研究心灵与意识的神秘堂奥,我们可能发现他们的研究和我们的研究一样适用。
拉加瑜伽的原文为“巴坦加里的瑜伽经典”(The Yoga Sutras ofPatanjali),又被称为“巴坦加里的瑜伽经”或“梵文瑜伽经”(Yoga Daanam)。以字义而言,Sutra意为“线”,亦即每一条经文都像是一条最简单的线,为了学生,老师在这条线上加上自己的体验之“珠子”。
《巴坦加里的瑜伽经》共一百九十六条经文。从传统上的意义而言,分成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三摩地篇”(Samadhi Pada),提及瑜伽理论和三摩地的最高境界,巴坦加里可能希望一开始就提供学生一些启示后,再练习瑜伽。
第二个部分为“练习篇”(Sadhana Pada),其内容也有瑜伽哲理,但是比较着重于实际的练习。传统的拉加瑜伽八个阶段里的前五个阶段在此篇都有详细的说明,如练习的好处、可能遇到的障碍以及克服障碍的方法等。
第三个部分为“成就篇”(Vibhuti Pada),讨论拉加瑜伽八个阶段里的后三个内在的阶段,以及对一个热忱的练习者来说可能增加的能量及成就。
最后一个部分为“解脱篇”(Kaivalva Pada),从大宇宙、深入的哲学观点来探讨瑜伽。
没有人知道巴坦加里生于什么年代,他是否只是一个人或是许多人共用巴坦加里这一个名称,也是无从考据。根据推估,瑜伽经出现的年代应从公元前五千年算起。无论如何,他可能并没有发明拉加瑜伽,确切地说,是他组织、编辑了各种存在的瑜伽理念和练习的成果。从此,他就被称为“瑜伽之父”。他的瑜伽经是所有不同瑜伽冥想派系的一个基础,源远流长,至今形成了无数的形式与派别。
沙吉难陀尊者是最知名、也是在此一时代最能代表瑜伽典范之一的人。他对瑜伽的整个研究与努力,称为“整体瑜伽”(Integi-alYoga),或是“综合瑜伽”(synthesis Yoga)。他对每一个体皆从各个角度来考量:身体、情绪、心理、智慧和社交方面,等等。但是,他常常说,整体瑜伽与拉加瑜伽其实没有什么不一样。
拉加瑜伽本身就是个完整的研究,它并不只是提倡冥想静坐,而是思考到一个人的整个生命。其哲学是有科学依据的,沙吉难陀大师欢迎并实际要求学生去实验查证。
拉加瑜伽最终的意图是使一个对瑜伽认真努力的个体能够彻底改变;其目标是将有限的身体、心理与情绪转变为一个完全启发、彻底和谐、完美的生命,也就是让个体从喜欢或不喜欢、痛苦或快乐、成功或失败的情境中,到一个永远和平、欢喜、无我奉献给全世界的圣人。
我们来看看沙吉难陀大师的成就。
沙吉难陀大师二十八岁以前过着传统生活,在南印度的一个小村子里长大;后来,他学习农业、科学和工艺。在不同的工业与商业领域里工作时,他并不满意这些事情。于是,他全心追求瑜伽。
开始时,沙吉难陀大师借由书籍来练习,后来追随许多印度伟大的哲人与圣人,如Ramakrishna教派的奇巴凡南达大师(Sri Swamich,idbhavanandaji),拉马纳玛哈西大师(Sri Ramana Maharshi)和奥罗宾多(Aurobindo)。
1949年沙吉难陀大师来到印度瑞希克斯(Reshikesh)希瓦难陀的瑜伽学院,找到了老师与精神指引者,他追随圣者希瓦难陀,并得到大师的修道启引。在希瓦难陀寺院里,他学习、工作了好几年,直到他学会了拉加瑜伽。希瓦难陀与他后来都称拉加瑜伽为“整体瑜伽”。
从此,沙吉难陀大师被视为世界级的老师,帮助、引导了成千上万的学生和团体,如整体瑜伽学院、沙吉难陀寺院、喜马拉雅神圣生命协会分会及其他团体。他也活跃于全基督教会的活动,利用所有的机会将不同宗教的神职人员聚集起来,从中发现了彼此努力的共通点。
沙吉难陀大师那特有的生命——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展现出他与大自然的和谐,超越了狭隘的局限。他是一位领导我们学习拉加瑜伽最完美的指导者。
巴坦加里是宽容的缩影,对各种方法均以无私、宽大的态度来研究,他的教导不会局限于一种特别的技巧、任何宗教和知识,或是任何其他方法,他给予的是一般原则与范例。举例来说,冥想的事物与其说“耶稣是唯一的救世主”、“奎师纳是至高无上的神,对他冥想吧!”或者“只用声音的振动频率来进行冥想”、“梵咒会给你瑜伽成效”,不如简单地将所有的可能性让你选择,然后再做结论。所以,他表示——“你可以选择任何能让你精神提升的静坐方法”。
可能就是这种宽大无私的胸怀使沙吉难陀大师特别钟爱《巴坦加里的瑜伽经》,他的理想与方法和巴坦加里一样——是全然的包容。他不否认任何人,也不改变任何人的信仰,只推荐认知的技巧,以扩展一个人现有的哲学、宗教理念——最重要的日常生活的经验。在古印度,虽然巴坦加里和拉加瑜伽是当时最卓越的,具有丰富的经验与科学,但他们还是请求要自主发问、认真学习、分析和应用。
在所有的瑜伽经出版品中,本书是独一无二的,它是依据大师在演讲瑜伽经典和进行瑜伽活动授课时的口述说明。它并不是为出版或为了其他荣耀而写的,而是瑜伽大师对学生谈到真实传统经典的谈话记录,来自一位生活典范者的生活体验与述说。
我们期望这本书——通过现代瑜伽大师沙吉难陀深入浅出的讲述,能够为真理追寻者和瑜伽从业者带来巴坦加里最大的启示和实际指引。
瑜伽教我们如何呼吸、伸展身体、思考,放下执着、面对真实自我,此本经书给予瑜伽最好的诠释。平常工作极为忙碌,借由瑜伽,我找到了自己。
——马志玲 元大证券集团总裁
巴坦加里大师在此书中告诉我们瑜伽完整的修行法,今日有幸阅读此本瑜伽经,终于解开了我三十年来的迷惑。
——江丽光 冲道瑜伽会理事长
发现原来瑜伽不仅是身体的修炼,它更包括了科学、哲学、医学与心灵的内涵。这本瑜伽经是哲学、生活、健康、提升心灵的权威著作。
——黄光男 中国台湾艺术大学校长
一向为大家所熟知的瑜伽运动,原来背后还有一本这么深奥的圣书,让我借此认识什么是真正的“瑜伽”,实在是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宋文琪 中华汇丰证券投资信托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