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数学,你总会想起那些复杂的公式、枯燥的计算吗?其实,数学并不神秘和严肃,“数学”就快乐地生活在我们身边。
糖醋排骨是怎样做出来的?怎么吃才长不胖?为什么大家都喜欢讨价还价?吃三文鱼可以长寿吗?……快来品味饮食中的数学知识吧!翻开《饮食离不开数学》(作者:纸上魔方),一起来寻找!
纸上魔方编著的《饮食离不开数学》是数学类科普读物,但同时涉及生话、建筑、物理、医学、军事、历史等领域与数学相关的种种概念的问题。故事情节丰富而有趣,是培养孩子们数学兴趣的最佳优质读物。
数学是很美的,教学是很有趣的,数学是很有竞争性的,数学也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玩的游戏。
《饮食离不开数学》运用生动活泼的文字、幽默诙谐的漫画以及贴近生话的例子,将复杂深奥的数学知识化繁为简,为孩子们全面讲解数学的基础知识,让孩子们一看就明白,一学就会用!有趣的表现方式和传达手法会让孩子们明白,枯燥、抽象、深奥的数学原来是这么简单、有趣和美妙,孩子们会因此爱上教学,爱上自己聪明的大脑。
美食和数学有什么联系呢?
对于小朋友们来说,美食就是香喷喷的米饭、松软的面包、营养丰富的鸡蛋、甜甜的水果、新鲜的蔬菜等等,美食就是所有可以吃的美味的东西。可是,数学只是我们学习的一门功课,美食和数学有什么联系呢?
其实美食和数学的关系很大,可以说,在食物中处处离不开数学。数学是什么呢?数学是一个个数字,数学是加减乘除等各种算法,数学是各种各样的计量单位……这样说来,小朋友们应该可以把数学和美食联系起来了吧?
拿苹果的时候,我们会一个一个地数一数,这就是数学;买菜的时候,我们要把菜放在秤上称一称重量,这也是数学;烹饪美食的时候,我们要算好各种材料的比例和分量,这还是数学……
如果美食离开了数学,又会怎么样呢?没有了数学,人们就不能数出食物的数量,不能计算食物的重量,不能按比例的多少来制作食物,也不能计算购买的食物该付多少钱……所有的一切可能都会陷人混乱之中。
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人们的生活就与食物息息相关。古时候的食物比较粗糙,最早的远古人类还经过了茹毛饮血的年代,那时候,人们生吃那些肉食。出现了火以后,人们开始用火把食物烧熟。随着社会的发展,食物也越来越精致。食物的发展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也伴随着数学的发展。
古时候,人们还不会数数时,打了多少只猎物,他们就放多少块石子,石头堆得越多,说明食物越多,这就是最原始、最简单的数学。社会发展到今天,在美食中的数学也更加复杂和精确。在买卖食物和烹饪美食的过程中,人们会用到各种各样的测量工具和计算方法,测量得越准确,食物往往制作得越精美。
数学好不好还会影响到食物做得好不好,如果一个人不会计算,那么,他做的食物也可能不好吃。比如说,人们很喜欢自己腌制食物,像咸鸭蛋、酸萝卜等,在腌制的过程中需要用盐,食物和盐有一个大致的比例。如果一个人的数学不好,那他很可能会算错这个比例:明明在1千克食物中应放人15克盐,结果这个人却算成了30克盐。这么多盐放进去,腌制出来的食物肯定会特别成。
现在,有许多教人们做美食的电视节目,我们在看节目时会注意到,在主持人做美食的那张大桌子上,除了各种各样的食物材料和调料,往往还摆着一些测量工具,比如秤、量杯、温度计等等。没有了这些测量的工具,制作美食的时候可能就困难多了。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