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建设生态文明首次进入党的十七大报告,标志着生态文明由理论争鸣的象牙塔开始迈向治国理念和付诸行动的轨道。2012年,党的十八大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相应的评价体系,以了解现状、明确目标、引导政策。连玉明主编的这本《中国生态文明发展报告(2014版)》提出的“中国生态文明指标评价体系”,包括了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生态社会建设和生态制度建设等五个方面。使用国家公布的权威数据,分别从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中国31个省区市、中国35个大中城市三个层次进行了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采用纵向考察和横向分析、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研究中国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理论、实证与方法问题。
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挑战,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相应的评价体系,以了解现状、明确目标、引导政策。连玉明主编的这本《中国生态文明发展报告(2014版)》在生态文明评估领域进行了理论探索,构建了包括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生态社会、生态制度5个二级指标、22个三级指标的中国生态文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客观展现中国地区和城市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提升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导论
1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与意义
生态文明提出的现实背景
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道路
中国生态文明评价研究的理论构建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
生态文明评价研究的理论借鉴
中国生态文明指标评价体系的设定与方法
生态文明评价的概念模型
评价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中国生态文明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
中国生态文明指标评价体系的评估方法
2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比较
国际比较概况
分领域比较情况
生态经济建设
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文化建设
生态社会建设
生态制度建设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国际比较小结
3 31个省区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估
31个省区市生态文明发展指数排名
生态文明发展指数评价结果
生态文明进步指数评价结果
生态文明发展指数区域分析
生态文明发展指数和进步指数组合分析
31个省区市生态文明发展指数分领域分析
生态文明发展指数二级指标贡献率
生态经济建设的评价结果
生态环境建设的评价结果
生态文化建设的评价结果
生态社会建设的评价结果
生态制度建设的评价结果
各省区市生态文明建设指数评估
北京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天津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河北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山西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内蒙古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辽宁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吉林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黑龙江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上海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江苏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浙江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安徽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福建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江西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山东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河南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湖北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湖南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广东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广西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海南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重庆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四川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贵州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云南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西藏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陕西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甘肃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青海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宁夏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新疆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4 35个大中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估
35个大中城市生态文明发展指数排名
生态文明发展指数评价结果
生态文明进步指数评价结果
生态文明发展指数区域分析
生态文明发展指数和进步指数组合分析
35个大中城市生态文明发展指数分领i或分析
生态文明发展指数二级指标贡献率
生态经济建设评价结果
生态环境建设评价结果
生态文化建设评价结果
生态社会建设评价结果
生态制度建设评价结果
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指数评估
北京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天津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石家庄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太原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呼和浩特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沈阳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大连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长春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哈尔滨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上海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南京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杭州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宁波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合肥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福州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厦门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南昌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济南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青岛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郑州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武汉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长沙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广州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深圳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南宁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海口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重庆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成都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贵阳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昆明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西安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兰州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西宁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银川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乌鲁木齐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5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城市发展模式及其政策建议
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面临两大挑战
生态门槛:自然资本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福利门槛:人类社会的真实福利并没有随着经济增长而提高
中国生态文明发展指数分析基本结论
生态环境和生态经济领域对提升指数的贡献率最大
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总体趋势变缓、区域差距缩小
构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城市发展模式
以生态战略明确城市发展方向
以生态规划引导城市发展功能
以生态产业转变城市发展方式
以生态文化凝聚城市发展动力
以生态管理创新城市治理模式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城市发展政策建议
建立资源管理政策体系
严格环境保护政策体系
完善生态财税政策体系
创新生态金融政策体系
丰富生态产业政策体系
优化生态科技政策体系
坚持生态优先政策体系
培育生态文化政策体系
健全生态社会政策体系
强化生态评估政策体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