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迟子建作品中学生读本/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青少经典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迟子建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本《迟子建作品中学生读本》收录了迟子建的作品,包括《暮色中的炊烟》、《看花的姿态》、《一个人和三个时代》、《年画与蟋蟀》、《寻石记》、《撕日历的日子》、《照相去》、《露天电影》、《看不见的邮差》、《风雨总是那么的灿烂》、《花季的乞讨》、《寒冷也是一种温暖》、《原来姹紫嫣红开遍》等故事。

内容推荐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青少经典”系列图书精选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及其作品——本套书的四位作者(迟子建、宗璞、贾平凹、刘心武)均是广大中学生所熟知的作家,他们的文章或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或多次成为中高考语文试卷中的阅读文本;本套书精选这些文学大家的经典作品,这些作品紧扣青少年阅读需求和写作实际,按写人、记事、状物、记游、写景、抒情、说理、写作谈、读书谈等主题分为九辑,旨在使广大青少年轻松快捷地阅读经典作品,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写作技巧、积累写作素材、提高素养、陶冶性情。

这本《迟子建作品中学生读本》收录了迟子建的作品。

目录

第一辑 人

 我说我

 龙眼与伞

 两个人的电影

 灯祭

 哑巴与春天

 傻瓜的乐园

 暮色中的炊烟

 看花的姿态

 一个人和三个时代

第二辑 事

 年画与蟋蟀

 寻石记

 撕日历的日子

 照相去

 露天电影

 看不见的邮差

 风雨总是那么的灿烂

 花季的乞讨

 寒冷也是一种温暖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第三辑 物

 农具的眼睛

 会唱歌的火炉

 苍苍琴

 故乡的吃食

 油茶面儿

 家常豆腐

 北方的盐

 山水豆花

 动物们

 哀蝶

 年年依旧的菜园

 蚊烟中的往事

第四辑 游

 西栅的梆声

 鲁镇的黑夜与白天

 周庄遇痴

 寻道都江堰

 今日水犹寒

 落红萧萧为哪般

第五辑 景

 寒夜生花

 美景,总在半梦半醒之间

 冰灯

 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谁能让我带走星空

 上个世纪的飞雪和溪流

 雪山的长夜

第六辑 情

 萤火一万年

 泥泞

 是谁扼杀了哀愁

 黄沙蔽天时

 伤怀之美

 带笤帚的小鸟

第七辑 理

 一只惊天动地的虫子

 时间怎样地行走

 我对黑暗的柔情

 一滴水可以活多久

 光明于低头的一瞬

第八辑 读书谈

 枕边的夜莺

 “红楼 ”的哀歌

 一脉清流消逝

 拾贝壳的人

 多美的夜色啊

 好书如寂寞开放的樱花

第九辑 写作谈

 我的梦开始的地方

 心在千山外

 像泥霞池这样的地方

附录 萃小说

 白雪的墓园

 小狗

试读章节

母亲今春血压居高不下,我怀疑是故乡的寒冷气候使然,劝她来哈尔滨住上一段,换换水土。她来了。说也怪,她到后的第二天,血压就降了下来,恢复正常。我眼见着她的气色一天天好看起来,指甲透出玫瑰色的光泽。她在春光中恢复了健康,心境自然好了起来。她爱打扮了,喜欢吃了,爱玩了,甚至偶尔还会哼哼歌。每天她跟我出去散步,看待每一株花的眼神都是怜惜的。按理说,啥尔滨的水质和空气都不如故乡的好,可她却如获新生,看来温暖是最好的良药啊。

白天,我看书的时候,母亲也会看书。她从我的书架上选了一摞书,《红楼梦》《毛泽东的晚年生活》《慈禧与我》等,摆在她的床头柜上。受父亲影响,她不止一次读过《红楼梦》,熟知哪个丫鬟是哪一府的,哪个小厮的主子又是谁。大约一周后,她把《红楼梦》放回去,对我说,后两卷她看得不细。母亲说《红楼梦》好看的还是前两卷,写的都是吃呀喝呀玩呀的事情,耐看。而且,宝玉和黛玉那时还天真着,哥哥妹妹斗嘴斗气是讨人喜欢的。到了后来,宝玉和宝钗一结婚,小说就不好看了。母亲对高鹗的续文尤其不能容忍,说他不懂趣味,硬写,把人都搞得那么惨,读来冷飕飕的。她对《红楼梦》的理解令我吃惊,起码,她强调了小说趣味性的重要。

母亲对历史的理解也是直观朴素的。那段时间,我正看关于康有为的一些书籍,有天晚饭同她聊起康有为。她说,这个人不好啊,他撺掇着光绪闹变法,怎么样?变法失败了,他跑了。要是不听他,光绪帝能死吗?为了证明她的判断是正确的,她拿来((慈禧与我》,说那里面有件事涉及康有为,也能证明他的不仁义。母亲翻来翻去,找不见那页了,她撇下书,对我说:“不管怎么着,连累了别人的人,不是好人啊。”康有为就这样被她给定了性。

我想让母亲在啥尔滨过得丰富些,除了带她到商场购物,去饭店享受美食,去植物园看牡丹和郁金香外,还带她进剧场。我陪她看了一场京剧,是省京剧院在五月份推出的“京剧现代戏经典剧目回顾展”,上演的是《红色娘子军》《沙家浜》《磐石湾))《海港》等的片段。当舞台上出现穿着蓝军服、戴着红袖标的娘子军时,母亲直摇头。而到了《磐石湾》的演员演唱“负伤痛冲破千层巨澜”时,她干脆堵起了耳朵。好不容易挨到戏散,她得救般地对我说:“这样板戏有什么好看的?太难听了!现在怎么还演这个?这东西怎么还成了‘经典’了?”母亲接着说了一大堆传统折子戏的名字,什么《打渔杀家》《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杜十娘》《空城计》等,她说:“还得是这些老戏是个东西啊,样板戏那叫什么玩意儿啊。”听了她的话,我回去后给他放梅兰芳的唱碟,谁知她对我说:“换了换了,我最不喜欢梅兰芳的戏了。”我诧异,问她为什么?她说:“我不喜欢男人扮女声,听起来不舒服。”母亲真是本色到家了。

刘老根大舞台最近落户啥尔滨的工人文化宫,每晚都有演出,场面很火爆。我约母亲一同去看,她说:“那东西有什么看头?就是耍嘛!”母亲伸出手来,绘声绘色地学着演员:“这边观众的掌声不热烈呀,给点儿掌声好不好啦?”她说她受不了这个。不过她没有拗过我,有一天,我还是把她拉到剧场。虽然不是周末,但上座率还是很高。母亲说得没错,演出一开始,演员就朝观众要掌声,有的还蹦下台,在观众席中怂恿观众鼓掌。高分贝的音乐震耳欲聋,母亲再次培起了耳朵,一副痛苦状。演出只到半程,当又一位演员出场后耸着肩膀嬉皮笑脸地要掌声时,母亲终于忍不住了,她几乎是用命令的口气大声对我说:“咱走吧!”我也没有料到演出是那么低俗,赶紧跟着她出来了。出了剧场,她长吁了一口气,对我说:“怎么样?我说就是个‘耍’嘛。花着钱遭着罪,再坐下去,我都要犯心脏病了!”

有一天,我和母亲黄昏散步时路过文化宫,看见王全安导演的《图雅的婚事》在上映,立刻买了两张票。我知道这部电影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上拿了奖。按照票上的时间,它应该开演五分钟了,我正为不能看到开头而懊恼呢,谁知到了小放映厅门口却吃了闭门羹。原来,这场电影只卖出这两张票,放映厅还没开呢。我找来放映员,他说坐飞机要是一个乘客,人家都得给飞,电影票呢,哪怕只卖出一张,他也会给放的。放映员打开门,为我和母亲放了专场电影。当银幕上出现了蒙古包、羊群和纯朴的牧民时,母亲慨叹了一句:“这是真景啊。”母亲看过两部流行大片,对里面电脑制作的假景很反感,所以这真实的场景让她觉得亲切。故事很简单,一个女人征婚,要带着“无用”的丈夫嫁人。而这个丈夫之所以“废”了,是因为打井所致。这背后透视出的是草原缺水的严峻现实。虽然它与多年前轰动一时的《老井》有似曾相识之处,但影片拍得朴素、自然、苍凉而又温暖,我和母亲被吸引住了,完整地把它看完了。出了影厅,只见大剧场刘老根大舞台的演出正在高潮,演员在台上热闹地和观众做着互动,掌声如潮。

我和母亲有些怅然地在夜色中归家,慨叹着好电影没人看。快到家的时候,母亲忽然叹息了一声对我说:“我明白了,你写的那些书,就跟咱俩看的电影似的,没多少人看啊。那些花里胡哨的书,就跟那个刘老根大舞台一样,看的人多啊。”

母亲的话,让我感动,又让我难过。我没有想到,这场两个人的电影,会给她那么大的触动。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因为有母亲在,我生命中的电影,就永远不会是一个人的啊。P9-11

序言

人民日报出版社中小学生读物编辑中心,有意组编一套著名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丛书,以为学生读者提供高品质的文学阅读经典文本。这个出版策划创意,与我的一些想法不谋而合,于是就有了我忝列策划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青少经典”丛书。

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网络科技的快速崛起,媒体文化的强势发展,社会文化生活在多样与多元的总体态势中,在文学观念、审美情趣等方面,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分离与分化,使当代文学发生了结构性的巨大变化。我曾在许多文章中谈到当今的文坛,已出现“三分天下”的新格局。这便是:以文学期刊为主导的传统型严肃文学,以商业出版为依托的市场化大众文学,以网络媒介为平台的类型化网络文学。这也就是说,传统型严肃文学,市场化大众文学,类型化网络文学,作为不同的文学主体与文学版块,共同承担着演练写作才艺、满足阅读需求的职能与责任。但这也带来了显而易见的问题,那就是不同的文学观念相互碰撞,不同的文学写作同台竞技,它们相互覆盖,彼此遮蔽,什么是更为重要的,什么是更有价值的,什么是更为核心的,却又不突出、不分明、不彰显了。

这种繁而不荣、多而不精的现象,给文学阅读带来的问题,似乎更为严峻。每年出版的纸质图书多达四五十万种,网上流传的作品更以几千万种的总量难以胜计。选择什么,阅读什么,真是一个天大的难题。而对于学生读者来说,由于既具好奇心,又缺乏辨识力,更愿意选择和接近那些青春文学和网络文学的作者与作品,从而在文学阅读上既显得芜杂,又趋于浅俗。近年来的一些文学阅读抽样调查一再表明,在“最喜爱的作家作品”选项中,青少年读者的喜好是格外混杂的,基本没有高下之分与雅俗之别,这种颇显混乱的文学趣味,正是文学阅读不够纯正、不够经典的必然结果与典型反映。更有甚者,二。一三年广西师大出版社在网上举行的“来说说‘死活读不下的书’”的投票,经由近三干位网友的票选,最终,《红楼梦》《百年孤独》《三国演义》《追忆似水年华》《瓦尔登湖》《水浒传》《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尤利西斯》,名列“死活读不下去的书”的前十位。尽管这次参与投票的网民主要集中在“九○后”和“○○后”,但他们所显示出来的对经典文学的厌弃与排斥倾向,却不能不说是惊人的。

阅读的问题,不是简单的读书不读书、多读书还是少读书的问题,它所反映出来的,是整个社会文化教育的层次与水准的大问题。社会的文化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包括家庭教育、传媒教育。我觉得我们一些本该起教育作用的部门与领域,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因而没有形成以正能量为主的积极的社会文化风尚。对一般读者和受众影响更大的,是那些流行文化、娱乐文化、消遣文化。这些东西不能没有,但不能成为主流。事实上这些东西所起的作用,往往是消解性的,也即从反向起作用。阅读本就不多,还有这些东西来消解,问题就更加严重了。

因此,文学阅读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是语文教学、素质培育上的一个基础工程,必须高度重视,慎重对待。这个工程的要务之一,就是从众多的当代作家中,遴选出高品质和有影响的优秀作家,把那些具有较高文学品位,又适合学生阅读的作品挑选出来,为他们提供具有精神营养与文化底蕴的文学范本,以使他们的阅读更为纯正、更有深度,写作也更有标杆、更有高度。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这套“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青少经典”丛书,既适逢其时,又别具意义。从已经确定的选题来看,无论是第一季中的宗璞、刘心武、贾平凹、迟子建,还是以后要推出的第二季、第三季的相关作家,都是中国当代文学作家中成果卓著又风格独具的佼佼者。他们在以文学的方式观察现实、反思历史和审视人性、思考人生上,都以个性化的艺术追求成为当代文学当之无愧的代表性作家。在他们的大量作品中,选出适合学生读者阅读的作品,并以“人”“事”“物”“游”“景”“情”“理”等题材类别,予以精选细编,这对于学生读者来说,无论是品味名家的描人述事、抒情状物的看家技艺,还是学习名家的察人观世、运思用笔的独门功夫,都极为适用,大有裨益。文学写作,需要良师;文学阅读,需要益友。这套“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青少经典”丛书,对于广大的学生读者来说,就是他们的文学生活中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我相信这套“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青少经典”丛书,一定会在学生读者的文学阅读与写作演练中,释放其正面能量,发挥其积极作用。也希望学生文学爱好者,由此高点起步,构筑起自己丰富又高雅的文学库存,并以此助长自己的文学理想,滋润自己的青春人生。

二○一四年五月三十日于北京朝内

(作者为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

书评(媒体评论)

作品中最具油画色彩、浓郁生活气氛及地域特色的作家,我心目中仰慕的有两位,恰好都出自东北,并且都是女性:萧红和迟子建。从笔法的成熟和现代来讲,迟子建已经在雪地和荒原上远远走过了萧红。

——刘震云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0: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