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倦怠心理学(摆脱充满无力感的生活)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韩)朴璟淑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3.无力感的类型

隐性的无力感.很难被察觉

很多人都渴望成功。人们对成功的执着从古至今从未改变,这就像是遗传下来的本能。成功可以让你的行动更自由,同时也可以挣脱经济上和时间上的束缚。一句话,只要你成功了,就会比别人更自由,而追求自由正是人类的本能。所以我们渴望成功带给我们的自由,为了自由而奋斗,努力做到成功。但是有的人却想不劳而获,所以他们虽然渴望成功,却总是收获不到成功的果实。你是这种人吗?

如果你陷入了无力感的泥潭,将什么事情都做不了。虽然渴望成功,想竭尽所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创造出艺术人生,但是身心都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梦想当中。不止如此,你还会像强迫症患者一样,强迫自己一定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如果你不改变自己的想法,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先做什么,那么就算开始了,你也只会半途而废。

大学生A即将毕业,毕业前的每一天他都很忙:上午去上托福,下午和同学们分组讨论,晚上还要去超市打工。他希望明年能找到工作,但是也只是想想,却什么也不去做。他明知道应该找找看有哪个公司适合自己,都有什么样的工作,但是总是一拖再拖,找这样那样的借口,比如先把托福成绩提上去再说吧,或者今天太累了,明天吧。

再谈谈B吧,B今年二十七八岁,就职于一家设计公司。虽然上司分派的工作很单一,但是工作量很大,常常要加班到很晚。工作久了B慢慢上手了,处理起来速度很快,上班时也多了不少空闲。为了自身的发展,他知道自己应该了解和熟悉一些新的设计项目,以增强自己的实力。现在的情况是,也有时间学习了,但是B就是学不进去,往往看着书就睡着了,要不就是上网购物,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

大学讲师C讲课生动,很受学生欢迎,连那些出过书的教授都很羡慕他,希望自己的课能讲得和他一样好,可见他的课讲得有多好。他也想着放假的时候好好备备下学期的课,但是现实却很残酷,为了能当上教授,C不得不去参加教授联谊会、同学聚会,还计划着和家人一起出去旅行,也就没时间备课了。新学期,C不得不沿用上一学期的教案。

游泳运动员D今天又没去训练,而是去打高尔夫球了。因为他一闻游泳场里消毒水的味道头就疼。最近他的训练成绩不是很理想,几个月后还有一场重要的比赛,虽然他也很担心,但担心归担心,最后还是一头扎进了高尔夫球训练场,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调节心情。

上面例子中出现的人,在我们周围很容易找到他们的影子。他们从早到晚看起来很忙,所以周围的人,包括他们自己,都没发觉他们的无助。或者周围的人可能也感觉出来了,但是却不认为有多严重。A想先把托福成绩提上去再找工作,B也是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后才上网购物的,表面看起来都没什么问题。他们都很满足现状,努力做着某件事,但是在他们心里的某个角落,还是会觉得不安,因为他们并没有做他们现在应该做的。D安慰自己没去训练,成绩不好是理所当然的,要是练了肯定没问题,这纯粹是在欺骗自己,是自我逃避。

有的无力感症状很明显,患者知道自己患病了,周围的人也能明显感觉出患者和以前不同。相反地,这种“隐性的无力感”却很难被察觉,就如同上面所提到的A、B、D三人的症状。

再举一个类似的例子,篮球界的传奇人物迈克尔·乔丹,曾经有一段时间突然以棒球选手的身份出现在球迷面前。1993年7月,迈克尔‘乔丹带领的芝加哥公牛队取得了NBA三连冠,两个月以后他的父亲詹姆斯‘乔丹被强盗所杀。父亲是乔丹强有力的后盾,是支持乔丹一步步迈向成功的阶梯。父亲的死让乔丹的精神备受打击,于是在1993年10月他宣布退役。得知这一消息后,球迷们都很遗憾,因为这意味着以后都不可能看到乔丹的精彩比赛了。但是在第二年,也就是1994年3月,乔丹再次出现在镁光灯下,不过这次他穿的是棒球服。篮球上帝乔丹加人了芝加哥白袜队,这之后乔丹开始出战棒球大联盟。为什么偏偏是棒球?乔丹说那是为了完成他父亲的心愿,成为棒球运动员是他父亲从小的梦想。

乔丹加入棒球队有可能是想重燃自己的斗志,激发对胜利的渴望。为什么这么说呢?对乔丹来说,反复地训练、比赛、再训练、再比赛,终年如一日;加之在退役之前他已经名利双收,篮球对他没什么挑战了,所以才选择了棒球。

像乔丹这样没把精力放在最重要的篮球上,而是用在了其他次要事情上的行为,也是习得性无助的表现。应当做的事情没做到,是无力感的表现,同样地,把精力用到了其他次要的事情上,也是无力感的表现。这样不只浪费了精力,还会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远,最后形成恶性循环。你可能觉得自己很努力地在生活,但过不了多久你就会知道那是一种错觉。

想摆脱这种隐性无力感并不容易。或许你也有过这样的感受——忙忙碌碌一整天,到了晚上竟然觉得空虚,努力地奋斗着却觉得自己活得像条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你就要看看自己是不是陷入了隐性无力感的泥潭。因为你可能不知道,自己之所以杂事缠身,也许是被无力感所包围了。P24-27

目录

推荐序 再见,无力感!

序言 禁锢人生的潜在妨碍者无力感

PART 01 只说不练是心理疾病

 1.无法奔跑的男人

 2.无力感的各种症状

 3.无力感的类型

 4.是生活还是生存,取决于你的态度

 5.自身意识水平超越无力感

PART 02 我为什么会有无力感

 1.习得性无助

 2.无力感的诱因

 3.小时候习得的无力感

 4.推崇无力感的社会

 5.无力感与性格

 6.内心的负能量在增加

PART 03 克服无力感的方法

 1.集中营里的俘虏

 2.穿越沙漠的人

 3.不是迷途的迷宫

 4.所有变化都不是轻而易举的

PART 04 能动性恢复法

 1.推动人们前进的四大引擎

 2.找寻意义,积极行动,完成自我实现

 3.恢复自信

 4.认知转换法

 5.治愈痛苦的情绪

 6.做精通专业的人才

PART 05 心灵的维持法

 1.做一直前行的车轮

 2.现在就开始行动

 3.感谢无力感吧

结束语 你可以成为自己人生的英雄

附录:自我诊断表

序言

推荐序

再见,无力感!

无力感不是人的本性,作为人,无论是谁,都拥有热情,并依此为生。可为什么我们又时常会感觉无力呢?是习惯!接连不断地遭受挫折和失败的经历让我们失去了生活的热情。幸运的是,既然无力感来源于习惯,那么我们同样可以通过学习把热情找回来。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都会有那么一两次陷入“无力感’’的泥潭,有时候我们可以逾越过去,但当我们陷人更大的泥潭时呢?那时我们很容易做出一些毫无意义的举动,但我们更需要的其实是他人的帮助,或者一个能帮我们爬出泥坑的梯子。

作者作为认知科学学者以及心理咨询师,倾注毕生心血所著的这本书,就是那个帮你跨过泥潭的梯子。本书将系统地就“为什么你会陷入‘无力感’的泥潭”,以及“如何才能从‘无力感’的泥潭中爬出来”,给你以切实的指导。

再见,无力感!

文尧韩

精神科专科医生,《再见懒惰》的作者

内容推荐

《倦怠心理学(摆脱充满无力感的生活)》是韩国第一位认知心理学博士朴璟淑耗费10年心血开出的人生排毒处方!

作者在本书中以心理学为依据,解释我们为什么会有无力感,并提供很多已经得到临床验证的认知心理学治疗方法,系统地消除我们身体内无力感这种毒素。而且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在引起我们共鸣的同时,加深我们的理解,让我们成功地摆脱充满无力感的生活。

编辑推荐

《倦怠心理学(摆脱充满无力感的生活)》是韩国第一位认知心理学博士朴璟淑,通过自己过去10多年中,丧失生活乐趣,身心饱受摧残折磨的体验为基础,为我们精心奉献的心灵使用说明书!为了实现梦想挑战人生的年轻人们,甚至从未有过失败经历的孩子们,都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烦死了!”“没兴趣!”“不想做!”作者强调这都是由无力感造成的!那些不知不觉影响我们生活的无力感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或者因为性格原因、曾经的失败经历,无意识“学到的无力感”。明明拥有克服障碍实现梦想的能力,却都不愿意尝试的症状,这种症状甚至会支配我们的一生!这就是会让我们失去生活热情的心灵毒素!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8: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