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归无计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舒寒冰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舒寒冰编著的《归无计》收录了作者2011年9月至2012年7月间创作的岳城人物系列小说56篇,另收4篇旧作。

《归无计》以岳城为轴心辐射的当代历史图景,现代化转型中的中国小城镇脸谱,一组有血有肉的人物群像,以个人传记方式留存的民族和国家的集体经验,上溯解放前后,下至消费时代的沧桑巨变。

内容推荐

舒寒冰编著的《归无计》集舒寒冰创作的岳城人物系列之精粹。那些人物,有的已是传奇的一部分,从《归无计》书页间走来,钩沉沧桑往事,复活历史沉默或喧嚣的片段;而另一些人,仿佛与你擦肩而过,只是小城街道上一个安静的路人而已。那座山城,亦真亦幻,有时,它离你很近,面目平淡,不外乎是一座小城而已,然而,在你试图看清它时,却又如此的恍惚而迷离,如此的富于个性和气质。

目录

霸王嘴

柳三慢

柳百忍

周迪生

程喜鹊

香獐子

孟虚楼

杨孝花

孟江山

宋杜鹃

袁天师

程算盘

小气泡

孔夫子

鲁 疾

东方儒

姚明月

牛不犁

黄长信

阿 O

孟大星

五支莲

慕青山

步青云

慕根深

葵 花

袁八通

虎豹

金刚手

孙樱花

岳小刀

冷无双

李梦桃

明月

麻瘸子

钟笛

蒯小眉

笑面虎

马大憨

何大铳子

父母官

张阎王

郑九品

独孤求骗

张三

归无计

蔡小鬼

蒯驼子

牛家宝

黄飞云

大智慧

东方进

陈跛子

石干娘

回千山

贾半仙

白守正

阮金刚

柳三变

江醉月

附录:人物春秋,山城笔记

后记

试读章节

杨大嘴是北方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一个人逃荒到岳城,钻进山里,逢了一个新寡,两个苦瓜藤缠在一起,没几年下来,竟呼啦啦结下一大串苦瓜。村里人的记忆中,杨大嘴家似乎总是缺粮,但连续六个娃娃,却一个长得比一个精壮,不像有些缺粮户的孩子面黄肌瘦。这得归功于杨大嘴找吃的能耐,无论多么艰难,他总能找到吃的,填饱了肚皮,还滋润着口舌。

那年代,山野间凡能入口的植物,大约都被人吃过。山里有个顺口溜:“二月竹笋三月花,四月野菜做粑粑,七月杨桃八月楂,九月毛栗笑哈哈。”说的就是上苍佑人,莽莽大山,是穷人的大食堂。但吃动物却并不普遍,本来就不易捕获,再加上乡下人忌讳多多,心肠又软。但杨大嘴却是天生一张霸王嘴,天上飞的,地上窜的,水里游的,他都有手段捉来吃了。

熏猪獾是他的绝活。他能循着苞谷地或红薯地留下的蹄爪印,一路向深山里寻去,直至找到悬崖下的洞口,然后塞上干柴点燃,再压些活的松针,左手用破草帽将浓烟向洞里赶,右手举着弯刀。说时迟,那时快,一条灰色的弧影,从洞里窜出,杨大嘴手起刀落,那畜生一生嚎叫,倒地而死。山里人很多人也会用这法子,但能在电光火石的刹那,取了猪獾性命的,却只有杨大嘴。许多人熏猪獾,眼睛往洞口压,火都烧了眉毛,却就是慢了那关键一刀,懊恼地吐出一口黑痰。

说起熏猪獾,还有个笑话。杨大嘴的徒弟李老四瞅准了一个大山洞,也用同样的法子熏,也举着明晃晃的弯刀等着那畜生出来受死。不想熏了半天,洞里却探出个脑袋,叫嚷道:“狗日的别砍,是你师傅!”杨大嘴灰头土脸地窜出来,指着洞对李老四说:“里面还有一个。”李老四大喜,抱来柴火又要熏。杨大嘴吼道:“还怕没熏死啊?里面是你妹!”

杨大嘴还是捉蛇的好手。蜈蚣蛇、大王蛇、菜花蛇、甚至竹叶青那样的毒蛇,他都敢捉,也被蛇咬过,手肿得像小腿,却并不怕。蛇喜欢在坟里安家,一个大雾天里,荒山野岭,乱坟一片,杨大嘴为了拽一条钻进石缝里的大王蛇,竟将坟前的石坝拉塌了。恰逢一个妇人路过,只听坟前哗啦一声,雾里鬼影一闪,一根长鞭就甩到了眼前,一下子吓丢了魂,家人叫了七七四十九天,那魂儿才归体。为此,杨大嘴带着老婆,提了家中仅有的两只母鸡登门赔罪。早些年,杨家吃蛇的事情,一直被村里人诟病。但也有人偷偷问他什么滋味,杨大嘴只说:“腥!”

八十年代初,乡下传闻要发地震,吓得乡亲们夜晚都只敢睡在户外。传闻开始时,杨大嘴便开始将圈中的鸡鸭、栏里的猪仔、地里的嫩苞米,一一吃了,像过大年一样。最后要将家中的耕牛也杀了吃,他老婆死死地抱着牛脖子哀求,他才罢休。不仅如此,杨大嘴吃饱了便走村串户,奉劝乡亲们——“该吃的吃,该喝的喝,免得地震时做饿鬼。这地震一来,那些鸡鸭牛羊,最终还不是喂了地缝,孝敬了阎王!”那年,杨大嘴吃掉了家中能吃的一切,可等来等去,地震终究没来。

一段饥饿的历史终于结束,紧跟着迎来了一个饕餮的年代。当年杨大嘴为了养活一家八口,捕杀过的猪獾、果子狸、黄鼠狼、斑鸠、鸦雀、蛇、乌龟、甲鱼等等,摇身一变,成了有钱人餐桌上的美味,身价陡增,不几年下来,数量锐减,有些几乎绝迹。村里许多人忽然醒悟,竟对旧时那个满嘴腥膻的杨大嘴无比的嫉妒又无比的崇敬起来。“早些年这些东西不值钱,我们怎么就不敢吃呢?他妈的杨大嘴,先前吃掉多少野味啊!这比现在城里的富翁吃得都好呢!真他妈的,一张霸王嘴,乡村美食家呢!”

而此时的杨大嘴,已经开始吃斋,直至终年。(2011.9)

P1-3

序言

这本笔记,风格奇峻,像一匹从汉朝呼啸而来的汗血宝马,鬃毛飘逸。

我和寒冰老兄认识多年,一见如故。这些年,不断读到他的诗文,风度出尘,给了我无数惊喜。

舒寒冰的身上颇有隐土风范,不过古人之隐是散发入山,男耕女织,诗酒度日,舒寒冰却在红灯绿酒中独觅孤独兴会,吃透了人间烟火,看到些人间传奇。万人如海一身藏,舒寒冰是藏在今天的传奇。

舒寒冰身上也的确有传奇,不是经历传奇,而是气息传奇。他写诗歌,写散文,转而写出这本笔记小说,一切都顺理成章,丝毫让人不觉得意外。

我非常喜欢笔记,少年时代看《世说新语》,喜不自禁。青年时代读《聊斋志异》,如初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随后读到《阅微草堂笔记》《子不语》之类,亦觉大好,即便是《夜雨秋灯录》等书,我也怀有好感。

笔记虽短,但五脏俱全,想写出使人眼前一亮的东西,着实不易。

中国文学里有用极简的笔墨摹写人事的传统,《东坡志林》《夷坚志》记人事的部分我都很喜欢。张岱的《闵老子茶》、魏禧的《大铁椎传》、吴伟业《柳敬亭传》,我觉得都可以当绝妙的笔记小说来看。

从审美取向看,新时期许多作家都有意将中国古典笔记的手法融入创作,从而形成民族审美特色。孙犁、汪曾祺、王蒙、贾平凹都有过相关尝试。河南的孙方友,更是写出了几百万字的笔记。

这一次寒冰请我为这部笔记写序,作为朋友,实事求是,说几句私心话:

《归无计》这本书,师承了中国古人笔记的优良传统,字里行间闪烁着属于现代的诗意,枕上案头皆无不可,文笔好,有趣味,读了快活。所收的几十篇作品,虽可独立成章,各自却有内在的联系,如金丝串珠,所及人事,虚实相扣,神秘幻化。描摹人情,为悲欢离合及发迹之事,间杂前因后果,写尽世态炎凉,谓之“世情书”亦可也。

胡兰成《中国文学史话》一书将中国作家分为两种:一为“士”,孔孟、扬雄、王安石、范仲淹是也;一是“民”,施耐庵、罗贯中、冯梦龙、蒲松龄可为代表。士以家国天下为己任,文章也有天道人世的情怀。正如老舍所感慨:“可是他们都有位皇上,不许他们瞎胡闹。只有一些绝对不管皇上的人,像《水浒》《红楼梦》的作者,才真写出了一些自由的,像样子的东西来。”老舍眼里写出像样东西的作者,即属民一类,可溯至《诗经》、汉乐府、唐传奇、宋话本、元散曲、明清平剧乃至小说,这些作品,有种人与自然的默契美,也是人在天地间的起兴赋。舒寒冰此书正是这一路写作,文字间弥漫其中的渔樵闲话,也给笔记体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

后记

我长期伏案工作,患有颈椎病,有时和朋友一起做推拿。三五个说得来的好友趴在一个屋子里,边推拿边说笑话,说笑话也是一种治疗。如果技师是养眼的美眉,说笑就更来劲了,添油加醋、口水飞花只求美眉一笑,不料美眉笑后却说网上早有了。大家一下子兴味索然,纷纷闭上一张寡淡的鸟嘴。昏昏沉沉的脑袋被揉揉按按敲敲打打就清醒了,我意识到在这样一个故事泛滥的时代小说难写。

我们在充满无厘头和八卦的生活里日复一日,有些时候,所见的真实比虚构还要虚构,比荒诞还要荒诞,谣言党核裂变成无数的新闻记者,新闻记者又变成编剧和导演,美女们插上绯闻的翅膀飞向梦想的天堂,口水族摇身一变成了人人畏而远之的诗人……

生活的表情永远比小说丰富,生活中的故事永远比小说离奇,但生活取代不了小说,但大家依然需要读小说,读好的小说。小说是虚构的生活,却比真实的生活更真实,高明,好玩,有意味。

《归无计》这本小书,总共六十篇文字,大多写于二。一一年九月到二。一二年五月这段时间,少数是多年前的旧作。当时一家报纸约我写一组人物笔记,起先说好写十篇,十篇发完了,编辑还要我写,说读者很喜欢,我一高兴,又接着写了四十余篇,陆续地在专栏里发表,终成这本小书。

我是个小说园子的门外汉,布口袋里装着山里捡来的石头,举手敲门,咚咚咚……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3:3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