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病论》,外感病专著。八卷。清·雷丰撰于1882年。此书专论时病(指四时感受六气为病),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的理论,分述春温、风温、温毒、伤风、泄泻、痢疾、中暑、疟疾、湿温、秋燥、咳嗽、伤寒、冬温等各种时令病的病因、病理、症状特点,以及辨证立法的依据,次列作者自拟诸法及选方。
《重编时病论集注》(作者雷少逸)是对《时病论》的重编、集注。
《重编时病论集注》(作者雷少逸)是对《时病论》的重编、集注。
清朝名医雷丰的《时病论》以《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痃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为纲,详解一年四季的时令病,如春天的春温、风沮、伤风等,夏天的泄泻、痢疾、中暑等,秋天的疟疾、湿温、秋燥等,冬天的咳嗽、伤寒、冬温等,共列七十二病,分述其病因、病理及症状,拟六十法以治之,并列验案,明其临证变化。《重编时病论集注》深入浅出,简洁明了,所列方法切实可用,疗效高,故为近世医家推崇和应用。
在不拆散原书整体构架、不丢失原书文字内容的基础上,将所用方药详细补入正文,使理、法、方、药直观呈现;把散见于各章之后的“拟用诸法”合并到书后,列为“临证六十法”,以备查阅;将陈莲舫的加批、何廉臣按语及编次者兄弟在恩师胡有衡先生师门所获的教诲及自身心得作为注解编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