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解人生》是梁启超的佛学研究着作,对于佛教中的“业与轮回”“无常与无我”“解脱与涅盘”等观念,从哲学的角度,运用生物、物理及化学的一些科学知识,进行了解释。同时,梁启超还对流传甚广的众多佛教经典进行了考证和校订,还在众多的着述中用大量的笔墨来抒写佛学对他的人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佛解人生/国风书系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作者 | 梁启超 |
出版社 | 新世界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佛解人生》是梁启超的佛学研究着作,对于佛教中的“业与轮回”“无常与无我”“解脱与涅盘”等观念,从哲学的角度,运用生物、物理及化学的一些科学知识,进行了解释。同时,梁启超还对流传甚广的众多佛教经典进行了考证和校订,还在众多的着述中用大量的笔墨来抒写佛学对他的人生。 内容推荐 《佛解人生》是梁启超的佛学研究著作,对于佛教中的“业与轮回”“无常与无我”“解脱与涅槃”等观念,从哲学的角度,运用生物、物理及化学的一些科学知识,进行了解释。 《佛解人生》由新世界出版社发行。 目录 第一章 佛光初现 佛法东传记 中国佛法之兴衰 佛教教理之演变 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 佛教与西域 佛教,也理学浅测 佛教与社会 无我之境界 第二章 古宝遗华 读《异部宗轮论》述记 读《修行道地经》 说《大毗婆沙》 《那先比丘经》书 《大乘起信论考证》序 《大宝积经·迦叶品》梵藏汉文六种合刻序 《四十二章经》辨伪 《牟子理惑论》辨伪 支那内学院精校本《玄奘传》书后 第三章 启智明心 人生目的何在 十种德性 为学与做人 学问之趣味 敬业与乐业 作官与谋 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 最苦与最乐 三十自述 试读章节 中国佛法之兴衰 一 佛法初入中国,相传起于东汉明帝时。正史中记载较详者,为《魏书·释老志》。其文如下: 汉武……开西域,遣张骞使大夏还,传其旁有身毒国,一名天竺,始闻有浮屠之教。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秦景宪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中土闻之,未之信了也。后孝明帝夜梦金人,顶有白光,飞行殿庭,乃访群臣,傅毅始以佛对。帝遣郎中蔡惜、博士弟子秦景等使于天竺,写浮屠遗范。情仍与沙门摄摩腾、竺法兰东还洛阳。中国有沙门及跪拜之法,自此始也。情又得佛经四十二章及释迦立像。明帝令画工图佛像,置清凉台及显节陵上,经缄于兰台石室。愔之还也,以白马负经而至,汉因立白马寺于洛城雍关西。摩腾、法兰成卒于此寺。 此说所出,最古者为汉牟融《理惑论》。文在梁僧祜《弘明集》中,真伪未敢断。(《隋书·经籍志》有《牟子》二卷。注云:汉太尉牟融撰,今佚。《弘明集》本篇篇目下注云:一名《苍梧太守牟子博传》。然读其内容,则融乃苍梧一处士,流寓交趾。不惟未尝为太尉,且未尝为太守也。书凡三十七节,专务拥护佛法。文体不甚类汉人,故未敢置信。若其不伪,则此为论佛法最古之书矣。)其后,文饰附会,乃有永平十四年,僧道角力,宗室妃嫔数千同时出家,种种诞说。又造为摩腾所译《四十二章经》,编入藏中,流通迄今,殆皆不可信。(此等诞说最古者,出《汉显宗开佛化法本内传》,见唐道宣《广弘明集》。注云:未详作者。据所说,则道士褚善信、费叔才奉敕集白马寺前,与摩腾等斗法,道经尽毁云云。)大抵愔、景西使,腾、兰东来,白马驮经,雍西建寺,事皆非虚。然所谓语提倡佛法者亦仅此。至于创经典,广度沙门,则断非彼时所能有事也。(《四十二章经》真伪,别详第五章。)然诵习佛法者,早已有人,盖不容疑《后汉书》光武十王传云: 楚王英喜为浮屠斋戒。永平八年,奉黄缣白纨三十匹诣国相赎愆罪恶。诏报曰:“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慈,洁斋三月,与神为誓,何嫌何疑,当有悔吝。其还赎以助伊蒲塞桑门之盛馔。”因以班示诸国。 汉明遣使事,相传在永平十年。(《释老志》《弘明集》《高僧传》,皆无年岁。其指为永平十年,自隋费长房之《历代三宝记》始。)然报楚王英诏,在永平八年。浮屠(佛陀)、伊蒲塞(优婆塞)、桑门(沙门)诸名词已形诸公牍,则其名称久为社会所已有可知。有名称先有事实,然则佛法输入,盖在永平前矣。《释老志》称“汉世沙门,皆衣赤布”,则当时沙门,应已不少。然据晋石虎时著作郎王度所奏,谓“汉明感梦,初传其道,唯听西域人得立寺都邑以奉其神,其汉人皆不得出家。魏承汉制,亦循前轨”。(《高僧传》卷九。《佛图澄传》引。)此述汉魏制度,最为明确。盖我国自古以来,绝对的听任“信教自由”。其待远人,皆顺其教,不易其俗。汉时之有佛寺,正如唐时之有景教寺,不过听流寓外人自崇其教,非含有奖励之意也。然桓帝延熹九年,襄楷上书,有“闻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一语。(《后汉书》本传。)据此,则其信仰已输入宫廷矣。桓、灵问,安息国僧安世高、月支国僧支娄迦谶,先后至洛阳,译佛经数十部,佛教之兴,当以此为纪元。 三国时,刘蜀佛教无闻,曹魏稍翻有经典。而颍川朱士行,以甘露二年出家,实为汉地沙门之始。(据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卷三。)士行亦即中国西行求法之第一人也。吴孙权因感康僧会之灵异。(参观《高僧传》会传。)在建业设建初寺,是为佛教输入江南之始。而支谦亦在吴译《维摩》《泥洹》《法句》诸经,故后此佛学特盛于江南,谦之功也。(详第五章。) 至西晋时,洛下既有寺四十二年。(见《释老志》。)而竺法护远游西域,赍经以归,大兴译事。(详第五章。)河北佛教渐以光大。石勒僭号,而佛图澄常与神通力以裁抑其凶暴。(参观《高僧传》澄传。)其于佛教之弘布,极有力焉。 计自西历纪元一世纪之初,至四世纪之初约三百年问,佛教渐渐输入中国,且分布于各地。然其在社会上势力极微薄,士大夫殆不知有此事。王充著《论衡》,对于当时学术、信仰、风俗,皆痛下批评,然无一语及佛教,则其不为社会注目可知。沙门以外,治此学者,仅一牟融。然所著书犹真伪难断,具如前说。P6-8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