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武、星云大师、痖弦推荐!台湾最高文艺奖获奖作品!多篇作品入选台湾高中语文课本!台湾多所中小学推荐学生阅读的百本好书之一!《页间风景:百本名著导读》(台湾远流出版)特别推荐!
中小学生,读读黄永武先生的《灵性》中的这些文字,可以领悟文中的人生道理,可以学习写文章的方法,锻炼自己的文笔,无论对人生、对考试都不无益处;而对于忙碌生活中的读者来说,偶闲片刻,读读这些隽永深刻的文字,或一篇或数篇,时有所感,也确为难得的精神快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灵性/爱庐小品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黄永武 |
出版社 | 漓江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刘心武、星云大师、痖弦推荐!台湾最高文艺奖获奖作品!多篇作品入选台湾高中语文课本!台湾多所中小学推荐学生阅读的百本好书之一!《页间风景:百本名著导读》(台湾远流出版)特别推荐! 中小学生,读读黄永武先生的《灵性》中的这些文字,可以领悟文中的人生道理,可以学习写文章的方法,锻炼自己的文笔,无论对人生、对考试都不无益处;而对于忙碌生活中的读者来说,偶闲片刻,读读这些隽永深刻的文字,或一篇或数篇,时有所感,也确为难得的精神快事。 内容推荐 《灵性》是著名学者黄永武先生所写的小品文集。 《灵性》是以彰扬中国人生活美学为主体的书,虽出自作者一人笔下,想展现的不是单打独斗的个人才华与智慧,而是想传承民族的传统,以展现中国古往今来万千贤哲生活艺术的精神与面貌。 黄永武学识渊博,除一般经籍史传以外,又观平常人不观之书,浸淫日久,发明遂多,出为小品文章,隽永深刻,哲思浑成,余味无穷。 目录 “将要”最美 拥有与享有 机复者易毁 有趣与有味 享与养 再谈享受 谈灵气 想象力 谈联想 谈记忆 换个角度想 杀猪久了像猪 感恩万物 听觉的享受 嗅觉的享受 诗人的感觉 快乐时光 缺陷世界 跛脚的铁拐李 雅俗之辨 雅而实俗 俗极反雅 静与宜 宜 旷达者 心与肾 天堂与地狱 当 福与慧 论英雄 谈美人 医生与画家 有限与无限 此生原为读书来 是我,但并不是我 世上的唯一 谈“遇” 凄才不必遇 削圆方竹杖 说杖 多情与无情 山是活的 船的哲思 赏花心情 野草的联想 野菜开花结牡丹 蚕与蜘蛛 干蝴蝶 爆竹的联想 上天的飨宴 试读章节 谈记忆 每次读琦君的文章,总为她那纤细而又鲜明的琐事所感动,惊讶她的记忆力是如此良好,也许这就是作家成功必备的条件吧?事实上,每个人的记忆数据室,都是文学的温床、诗的摇篮,而只有作家有能力把私人的记忆画面,变成公众视觉前的映象。 记忆的累积可以成智能,但记忆并不等于智能。一般人累积的记忆杂乱而狼藉,而且大部分是早已无用了的,所以很多人乐于遗忘,觉得回想无用的片片段段,不如前瞻未来比较实用,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对它已无能为力,何必浪费时间?其实记忆乃是“情”的陈列馆,有情的人才对周遭感兴趣,有兴趣才会对琐细的事物凝聚以注意力,付出注意力才会有良好的记忆,所以有情的人才善于记忆,对人生不感兴趣的人,周遭的事物总是模糊黯淡,漠不关心,谁去牢记不感兴趣的事呢? 倒过来说,记忆又是“情”的发源地,情是由记忆中潺潺流出的,不喜回忆的人,情从哪儿涌生呢?能怀念逝去父母的恩情,才特别珍惜兄弟的手足情深;能惦记往日的困窘情景,才有“糟糠之妻不下堂”的感念,所以说情乃由忆而生的。 多情的人特别念旧,念旧的人,就是在久别重逢的会面瞬间,立即调出记忆的档案,顷刻将友情关爱升温至当年的热度,而不必计较别后漫长的名位距离,伸出和当年一样温暖的手。因此念旧的人,情不易被时间地位所冲淡,而不肯回忆念旧的人,常常是现实势利而寡情的。 当然,记忆中有苦有乐,让人流连忘返。若从眼前的“碎瓦颓垣”去回想当日的“歌楼舞馆”,从苦难中回想快乐,将特别辛酸,可能把人拖垮,变成只知回忆过去的可怜虫,而无力从哀愁中自拔。若从眼前的“歌楼舞馆”去回想当年的“筚路蓝缕”,从成功中回想艰辛,特别甜蜜,所以大凡成功的人物,无不对酸菜淡饭的往日,津津乐道,深志不忘。 记忆还有两种坏脾气,一种是对于我们愈祈求忘怀的事情,却愈记得牢紧,尤其是卑下的污点,绝不是做完就算,偏在每一个宁静回味的时刻,走回来折磨你。一种是对感恩的事,老是忘得最快;对记仇的事,老是铭心刻骨,在记忆的尺度中,仿佛恨常比爱要深。 然而只有大作家,最能调理这两种记忆的坏脾气,他干脆把当年淘气的卑劣事迹,一一招供,在公众面前承认缺点,数落自己,读者反而更相信了他。大作家的回忆总是流出情,流出爱,不论事件是苦是乐,是恩是仇,随着他念旧之情,回忆的画面被勾勒得亮丽逼人,常能逗动我们会心的共鸣,而教会我们对命运之神深深感谢。 换个角度想 人类一直追求四件东西:金钱、名声、权力、感情。现代人更期望用最短的时间,掠夺到最多,以为这便是幸福。何曾想到掠夺得越多越快,人就越变得冷漠无情。潜意识里不断鞭策自己,结果累积了太多的挫折与沮丧,内心便高涨着敌意。 许多心理学家在开处方,为现代人的沮丧与敌意寻找出口,或者建议你培养业余的艺术兴趣,古人就说过:“怒气写竹、喜气写兰”,一肚子的怒火不妨向画里宣泄,把竹竿画成枪,竹叶画成剑,用美感的满足来冲淡敌意。或者建议你,苦闷空虚的时候,先整理你的桌子,办不好国家大事公司要事,清理一房间脏乱总可以吧?古谚说“贫勤扫地,亦救得一半”,书桌整齐、居室清洁,也可以精神一振,总比自觉毫无出路的懒骨头要多一分气象。 而我再建议你,凡事换个角度想想,也可以振奋精神。如果你觉得自己像一个孤岛,四周同伴都是敌人坏蛋,那么也不必想疏离逃避,试想美玉就是要靠粗犷的石子来磨的,玉与玉又怎么能磨成器呢?这样,换角度,凡侵陵你的、责骂你的,转眼便都变成造就你的人了,你就有勇气去对沮丧作战。 当你觉得活在世界上,没有人关心你私人的问题,处处都是被剥夺,十分孤独无助,那么换个角度想想:窗槛上那盆花草,已经听熟了你的脚步声音,正为你回家来而喜悦着,夜窗独坐,何须颐影凄凉?窗上一弯眉月是你闺中密友,窗下几声虫啾是你诉愁的朋友,甚至寒风飕飕,助你悲啸,也是一位豪情的朋友,桌上的那本书,不正等着和你娓娓清谈吗?天清地旷,良友还多得是! 如果你老觉得不如大企业家那么有钱,就想想星相泰斗韩君平的故事:韩君平每天看相只收一百元钱,满了就垂下帘子,不再卖卜。有一次富翁送他许多车马衣粮,君平却笑笑说:“我是太多的人,你是不够的人,怎么反而是‘不够的’送‘太多的’礼物呢?”富翁望着他寒伧的居室迷惑不解,君平又对他说:“你虽有万金,但是昼夜汲汲营营,从不觉得够过,而我还有不少零钱滚在地上,灰尘快积到一寸厚了,你看,谁够谁不够?”韩君平换个角度看,金钱的够与不够,不在数字的多寡,全在内心的知足与不知足。 如果你老觉得权位名声不够大,那么做了秦国丞相的李斯,执着削平六国的权柄,成为臣子中的第一人,威名扬于四海,名位够大了吧?但李斯的老师苟子听到他拜相的消息,竟然好几天食不下咽,苟子一定是换了个角度去想,不然世俗的喜庆,为什么他却预知是悲剧呢?因为换了角度来看:赫赫的权势,常有戚戚的祸患;炎炎的盛名,能无忡忡的忧虑?所以每个人只须把分内的事做到最好,能力强的就做大事,不一定要做大官的,荀子的著书讲学,不是比李斯做大官更有趣味吗? P30-35 序言 这是一套以彰扬中国人生活美学为主体的书,虽出自我一人笔下,想展现的不是单打独斗的个人才华与智慧,而是想传承民族的传统,以展现中国古往今来万千贤哲生活艺术的精神面貌。 一开始的目标就想将盈千上万的古典书册,酣古宜今,撷采精髓,浓缩融会于这四册小书里,像酿百花之香以成蜜,像缀千腋之白以成裘,熔尽往圣先哲的金银铜铁,而我只是热灼无比的炉锤,期待镕铸出全新的文化精神与光亮。 为了保存浓浓的纯中国味,在文体上,使用一种继承文言文而来的白话文,措辞吐句,尽可能保存美丽传统的特质,传统原有的“四言句主调”,凝练而简要,只要不太佶屈聱牙,仍可多量使用,而较为整齐的骈俪排比句法,庄娴雅丽,能写得接近口语一些,偶尔也不妨使用。至于听觉上音节谐婉的中国文字美,也试着去保留,并不需要株守剑刻那些平仄句律,能留心词句古雅气氛的营造就可以了。而我自身的文笔本色,原本就接近古典昧很浓的,希望在传述中国人赏砚、品茗、谈禅、说隐等等百十种传统的题材时,让文章的内容与形式配合一致,带点古色古香的趣味。 引经据典时,能化就化,必须彰扬古哲姓名的,在不妨害文气的情况下,人名书名也该标出来,不敢掠美,至于脚注出处,不是小品文的体例,自然省略。写了这二百篇,也力求各篇文字间能够精神相通、寓意呼应、面目一致。所以这套书分开来是《灵性》、《生活》、《励志》、《读书》四本,合起来只是简单一句话:中国人的生活美学,就重在内心怡然的喜悦。 写这套书时,正是中国人最喜悦不起来的混沌时刻。全世界都面临秩序重整,而台湾地区经济虽富裕,文化却失调,价值错乱,是非混淆,社会转型太快,难免有动荡的晕眩;民主步调太快,难免有脱轨的颠蹶,财富及权力面临重新分配,贪婪掠夺,伦常剧变,人心自私,学术败坏,各种抗争表面化到不顾别人死活的地步,一时真是“风林无静羽,湍水无宁鳞”,经济、政治、法律样样都带点暴起暴落的大变动,免不了产生学绝道丧、世道陆沉的大震撼。但从好的方面看,这样时代的可塑性太大了,九道交横,步步是没有成例可援且无从预测的探险,蒿目时艰,感触与观念既新且多,庄子苟子不就是在如此境遇中挺生的吗?这不是一个应该隐遁放弃,而应该积极把握的时刻,于是我安顿自己,从溺志牿心的风潮里跳出来,勘破名位的荣悴,潜心沉思,努力撰述,在滔滔浊流中,掌握自己方寸之地的灵明与喜悦。 要内心喜悦,不能无所寄托,而且要寄托得好,我就把喜悦寄托在写文章上。《爱庐小品》的文章,大抵都从正面下笔,而且采最不受时风所爱的“载道”口吻。综观中国文学的发展历史,每逢政治上规道的盛世,才会流行和平典畅的“载道”文章,每逢世风诡谲的乱世,都流行阉媚柔靡的“唯美”作品。就像韩愈欧阳修的文章,几乎篇篇都从正面着笔,一洗浮薄而崇古雅,他们创作当时,便是盛世,在明代仁宗后,天下隆盛,又特别盛行韩欧平正温润的文体,在清代康熙乾隆之际,天下大治,天下的文章归于桐城,而桐城又使韩欧文体盛极一时。《爱庐小品》的写作,明知不在盛世,仍承袭韩欧正面载道的方式来写,不敢仰望韩欧的风世励俗,而是内心有一种强烈“望河清”的心情,期望一个人心清明的隆盛世代早日到来罢了。 开始写这些文章,每天到新店青葱的山径去写,到阳明山多花的亭槛去写,这种游走式有点像灞陵桥上骑驴寻梅的觅句方式,花香墨痕固然好,但有时寒风苦雨,内人华美心中有点不忍,于是留意在草山深处,安置一幢老舍为书屋,取陶潜“吾亦爱吾庐”的心境,命名为“爱庐”。爱庐有花树簇拥,有海山环抱,幽深静寂,四顾无人,有时万壑疏风,一天凉月,人一到爱庐,心境虚灵,文思潮涌,任你提起笔墨镂花吸露,任你放开心胸驾海摩云,沉思生命的意义,探讨生活的趣味,抉发人生的目标,不知不觉,写下几百篇文章了,每写一篇,几乎都被转载选录,自然乐趣更高。感谢内人华美觅得这深山中的爱庐,也要感谢报社有自由发表的制度,更感谢四位副刊主编:梅新先生、蔡文甫先生、刘静娟女士、痖弦先生,任何一点小成功,都得仰仗外界的鼓励,才能增添自身的鞭策,没有如此良好的福缘际会,我如何能享有无穷抒发的喜悦呢? 黄永武 于台湾台北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