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尾气控制技术》共分为八章。在柴油机尾气控制技术的发展基础上,主要介绍了钙钛矿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材料的制备及结构特性;催化材料表征手段及活性评价方法;溶液燃烧法制备镧钴钙钛矿催化剂;柠檬酸络合法制备镧镍系列钙钛矿及类钙钛矿型催化材料,包括各种结构性能研究及在同时去除NOx和碳烟颗粒方面的催化性能。另外详细地介绍了近年来出现的制备钙钛矿方法的溶液燃烧法。力求做到原理清楚、方法具体、内容新颖并具有前沿性。
本书主要由渤海大学姚文生博士编著;天津大学赵斌博士、杨晓霞副教授参与了第七章、第八章编写工作。
《柴油机尾气控制技术》主要介绍柴油机尾气排放法规的建立与发展,柴油机尾气控制技术中催化材料研究进展,催化材料制备及结构特性,催化材料表征及评价,溶液燃烧法制备La1-xKxCoO3催化材料的催化性能,用于柴油机尾气处理新催化材料等内容,《柴油机尾气控制技术》适合化学、化工及相关专业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参考使用。
本书主要由渤海大学姚文生博士编著;天津大学赵斌博士、杨晓霞副教授参与了第七章、第八章编写工作。
第1章 柴油机尾气排放法规的建立与发展1
1.1 柴油机主要有害排放物的形成与危害2
1.1.1 氮氧化物2
1.1.2 碳烟颗粒3
1.2 柴油机尾气排放标准对NOx和碳颗粒的控制要求4
第2章 柴油机尾气控制技术的发展5
2.1 机内措施6
2.1.1 燃油和代用燃料6
2.1.2 柴油机的改进7
2.2 柴油机排污的控制技术7
2.2.1 选择性催化还原NOx技术7
2.2.2 氮氧化物储存还原技术9
2.2.3 碳颗粒催化还原NOx技术10
2.3 柴油机尾气控制用催化剂研究进展13
2.3.1 贵金属催化剂13
2.3.2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13
2.3.3 钙钛矿型及尖晶石型等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14
第3章 钙钛矿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材料制备及结构特性15
3.1 钙钛矿型复合金属氧化物的结构特性16
3.2 钙钛矿催化剂的制备方法19
3.2.1 溶胶-凝胶法19
3.2.2 溶液燃烧合成法24
3.3 钙钛矿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催化性能32
3.4 钙钛矿催化剂用于去除NOx和碳烟的研究现状35
第4章 催化材料表征及评价41
4.1 催化剂的表征42
4.1.1 多晶X射线衍射分析法42
4.1.2 比表面积的测定46
4.1.3 电镜技术48
4.1.4 红外光谱51
4.1.5 X射线光电子能谱53
4.1.6 热重法55
4.1.7 程序升温还原实验56
4.2 催化剂活性评价——程序升温反应技术58
4.2.1 反应装置58
4.2.2 反应原料与催化剂评价方法58
4.3 分析方法60
4.4 活性评价指标61
第5章 溶液燃烧法制备的La1-xKxCoO3的催化性能63
5.1 催化剂的表征结果64
5.1.1 XRD物相分析结果64
5.1.2 红外光谱分析结果67
5.1.3 H2TPR程序升温还原分析结果69
5.1.4 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谱分析结果70
5.1.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结果74
5.2 活性评价结果77
5.3 小结79
第6章 LaCo1-xPdxO3钙钛矿复合氧化物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81
6.1 改进的溶液燃烧法制备LaCo1-xPdxO3(x=0~0.03)催化剂83
6.2 催化剂的表征结果83
6.2.1 XRD物相分析83
6.2.2 H2-TPR程序升温还原分析85
6.2.3 红外光谱分析86
6.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87
6.2.5 TEM和SEM结果92
6.3 催化性能评价结果94
6.4 小结99
第7章 La1-xCexNiO3(0≤x≤0.05)钙钛矿催化剂的催化性能101
7.1 La1-xCexNiO3(0≤x≤0.05)催化剂表征结果102
7.1.1 催化剂的物相组成102
7.1.2 催化剂的还原性能104
7.1.3 催化剂中元素价态105
7.1.4 FTIR红外光谱分析结果108
7.1.5 催化剂中氧的类型111
7.2 La1-xCexNiO3(0≤x≤0.05)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结果112
7.3 小结116
第8章 La2-xSrxNiO4(0≤x≤1.0)类钙钛矿催化剂的催化性能117
8.1 La2-xSrxNiO4(0≤x≤1.0)催化剂的表征结果118
8.1.1 催化剂的物相组成1188.1.2 催化剂的还原性能122
8.1.3 催化剂中氧的类型123
8.1.4 催化剂中的元素价态125
8.2 La2-xSrxNiO4(0≤x≤1.0)催化剂活性评价结果129
8.3 小结133
参考文献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