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编著的《一生一个乡村》是刘云继《风吹过秦岭》后的又一部散文集,作者用文字“唠叨”着秦岭脚下的人、动物与植物的故事,《一生一个乡村》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土的气息”,真实、自然,富有人情味。一起来翻阅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一生一个乡村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刘云 |
出版社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刘云编著的《一生一个乡村》是刘云继《风吹过秦岭》后的又一部散文集,作者用文字“唠叨”着秦岭脚下的人、动物与植物的故事,《一生一个乡村》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土的气息”,真实、自然,富有人情味。一起来翻阅吧! 内容推荐 《一生一个乡村》的作者刘云用饱含乡恋的文字,描述着秦岭深处的天地星月、山水泥土、花草鸟语。虽然是散文但也富有诗的语言和意境,给人犹如小嘬甘泉般的回味。《一生一个乡村》的作者热爱生活,每时每刻的细心观察与体验凝结成笔端生活气息浓烈的文字,大山深处的自然风情使人身临其境,几近陶醉。 目录 清水养鱼 将进酒 永远的阿诗玛 朱鹦态 善者有寿 乡下的豆子 种菜 淋点雨 从前的爱情 风景三种 雪叫地也歇一歇 一年 三杯茶 事狗记 年是个甚 有大树的村子 饭咕嘟 睡年 醉卧长安 我们的庄稼 加红糖啵 泥身子 野韭菜 乐乡土 奶水香 草本香 有意义的事 小风吹庄稼 小生活 乡下大鸟 走走 丹东 我有一个梦想 雪玲珑 反手别门 年槛槛 最疼我的庄稼 谢谢水米 操方言的包各 走路 最后的荞子 猴秩序 “文革”食谱 万千宠爱 关中麦黄 清水粽子 骄傲的稻 后记 试读章节 对鱼的记忆甚或早于其他肉类,是我至今都疑惑的事。早年的老家,深沟大涧的,浓阴的树林和浮而不散的水汽,常常叫林子中生出过多的阴森。如是八月大暑之际,走在阳坡上,或爬坡,或下坡,或走毛毛细细的砭子路,总是有一身大汗要出的。微风不解暑气,即或一阵长风吹来,也是热浪的感受,真是不吹来也罢。唯有走进了深深的林子,一如走进了低冷的空调屋子,原本全部张开着的毛孔,竟然一刹那问,统统地闭合着了。巨大的不竭的林子中的冷气迎面而来,渐渐地如同跌人了冰窖。夏日在林中不可久坐。天上的暑气,地下的冷气,这样在你身心里相交着,如没一副担山的身板,差不多极容易就将一个好好的人激垮架了!有经验的山里人进了林子歇息,只片刻就要吆喝着起身的。说林子阴气重,坐久了,从脚跟就进了脑门了,眯眼歇着,浑身便渐渐软得无骨了,想起来时,已是一堆泥了。 林子中的阴冷之气,自然源于林子中的水汽了。大林子中必有大水的气象。林子的根须之下,是水的丰茂世界,它叫林子招摇而疯长。那些水,一部分是化作了树干树枝树叶的,也或春天的繁花,也或秋天的果子。一部分化作了林中的水汽,叫树林水色十足,也化作了林问的湿冷,林子中氧气太盛大了,进了林子,人与植物多半都是要晕头转向的。这还不算。老道的上好的林子,人不去破坏它,几百数十年间,望着林子的,傍着林子的,以林子为衣食的,进了林子的,出得林子的,只是力量太弱小,林子年年依旧,人只是林中一只蓬间雀,叽叽喳喳了一辈子,还是窝在林子的毛棵丛子里,或者只是在林子的边缘扭结了一生,也像是一粒极碎小的草籽而已。大气的林子,从未向人真正敞开过。比如我要说到林涧中的深水。有一个词,叫做“静水深流”,很是有想象力和扩张力。这词,正经只有在大老林子中才可体会得。水深而静,是有道理的。也唯其静,其流则深。我每每想见这词,无不油然忆起大老林子的深透而明澈,忆起林中的深涧,那阵阵鼓腾而来的水汽,那隔着层层林子都可明确地袭入耳鼓的水声,沉重而有磁性,是被树林过滤了的,是去掉了杂质的,繁复而条理清晰。穿过重重林木,或断崖,或缓坡,或水淖,或草甸,寻着水声而去,到底会看到一条林中的河流,在林中反复折射的光线中,闪着水花花的光斑。在杂草丛生的河岸,或大水冲激过后的裸滩上,各类叫不出名目的落叶、杂花、水蔓、彩石,以及各类小小的在水面划出细细波浪的水生物,叫你第一时间手足无措。如是静水,必是在林棵间款款而行,像极了一位在山中隐修多年散步的古者,对外物一律地视而不见,水中映出来访者的面容,但那古者般的水的心目中并没有你。如是跌水,必是经过了一段乱石的,或是一堵断崖的,或是一段有着坡度的河床了,水像煮得盛开,碧绿的水色一律地变成雪白如玉的水花来,随着不同的段落,发出不同的声音,或如细琴,或如暗鼓,在乱石间的水浪,有吞吐之音,想那乱石下是有着巨大身躯的水怪的。在崖上跌下的落水,声浪骇人,音波刺人耳鼓,跌水砸击潭面激发起一圈圈腾起的水雾,向四周扩散,如始不竭。如果运气好,在晴好的午后,没准还能看到水雾中荡漾而起的彩虹,如同神幻。这虹,往往更参差地勾勒出大老林子的丰硕,你不明它的究竟,走不出它的深透。P1-2 序言 我早年写诗的时候,顺带写过一些散文诗,尽管与散文有些联系了,本质上还是诗的。人年轻呀,心性也高,一肚子的想法,一脑门子的激情,见到什么都有了诗情。似乎是从16岁就开始,直到30多岁时,写诗写得疯狂:与人交流,比如与同样有文学想法的人交流,直是情愿别人把自己当做诗人看待的,很少提起自己的散文。从写散文诗开始,那时也工作了一段时间了,一度生活似乎平静下来,陷入俗常生活不能自拔,也写了一大堆散文,当然,是偏重抒情的,以为散文就是要抒情的,也发表了一些了,其实还是诗的散文化,骨子里还是最待见诗的。我大约在公开的报刊上发表了300多首诗。现在想起来,有内疚的地方,比如,我有一段时间喜欢军旅题材,自己看了许多军事题材的书,从政以后,利用工作之便,交了一些地方军人的朋友,竟然就写起军旅诗了,也竟然发表了一批。弄得一些不了解我底细的朋友,以为我是当过兵的,有一些写海军的,别人就肯定我是当过海军的,其实那时,我是连民兵也没当过的,枪也没摸过。人年轻,有点情绪就敢指点世界,有点诗情,就要做震动天地的大事来,自己也自负得不得了,以为在文学史上是可以被写上一笔的了!写诗的结果,是选编了一本诗集出版了,叫个《劳动的歌者》,里面专门有一辑“感恩军队”,现在我已经基本不愿提说这事了,年轻啊! 年纪渐渐大了。我有一天终于明白了:文学的确是积累的事业。看似不经意的,似乎无所为之的,一些经历,一些胡思乱想,一些不快,一些感动,一些爱与被爱,爱与不爱,一些朋友,一些阳光的,一些阴暗的,这些东西,有一天一定是会从记忆的深处,泛了出来,浮出了记忆的水面,见到天光,重又触动自己麻木的心思了!有文采的人,是写出来,没有文采的人,是讲给人听,都是唠唠叨叨的那种,好像只有自己的那点事情重要,全世界的人都应当倾听的。我从巴山地区到秦岭地区工作,几年一晃就过去了,渐渐快逼近十年了。十年对人是一种阶段,这阶段逼使你思考,逼使你回头望,一个人,真正好活也不过三个十年呀。于是在一个并非特别有意义的早晨,我在电脑上敲出了搁笔多年后的第一组散文,这就是后来获得孙犁散文奖的《稼穑之事》,三篇,万字。我同时也知道,从这个早晨开始,我是进入老年阶段了,可以回忆一些事了,可以回过头,望望自己走过的路了,可以给朋友们唠叨一些什么了。 朋友们对我的唠叨,烦不烦呢?我以为,老朋友的唠叨,是否叫人听得进去,关键不在你唠的内容,而是一种姿态。你是放下身段的,放下老人的架子的,不是教训人的口吻,不是故作姿态,高高在上,也不是经验主义,一切都是你说得对,而是朋友之间的抵足而言,唠得泪眼蒙眬,唠得又增出十分老相,唠得叫朋友声唤起来,有了想说话的意思,这样的唠叨,是有益的,至少有利健康,平日拿捏着不好表露的,自然就流露出来了:尿急了频了,尿了就打湿了鞋了;咳嗽了,屁就出来了;见风流眼泪了;“人老三不才”的勾当全暴露无遗,天真得很,老的天真,一辈子的假。全真了,想自己一生都把自己裹得严实,这下心性能放开了,长出一口气了,又想人一生真是难场,等活明白了,却到了回忆期了。 我的散文,就是唠叨的散文。有时,像个早熟的孩子,独自坐在自家门槛上,望天望地,一个人自言自语,说着不合年龄的呓语;有时,像个老太太,一生都爱叨叨。到了,还是叨叨,不在乎别人听不听,说了,自己高兴;有时,像个辛苦一辈子的老祖父,总放心不下后辈的不会过日子,天下雨了,他急,地干了,他急,不懂事的娃儿把饭粒儿撒到地上了,他也急,庄稼收着了,他急,歉了一成两成了,他急,总是一辈子的急;有时,更像个老财主,到了暮年,什么都能放下,就是放心不下地窖里积了半生的财富,哪怕都发霉了,也不舍得搬出来在大太阳下晒晒;有时,像个村子里游手好闲的半傻子,他其实是村子里的智者,混沌中把什么都看透了。别人嘲笑他的傻,他直在内心深处把这人世间的一切看得明白;有时,像个小媳妇,一辈子都没有当婆婆的命,一生只在灶门口前,堂屋里,牲口的圈舍里,长菜蔬的园子里,水井台前,一眨眼,半生就过去了,生了一群儿女,送走了无数的春夏秋冬,儿女大了,自己倒迷糊了,喜欢坐在门口晒太阳了,喜欢跟猪呀鸡呀狗呀,唠话儿了。是的,我的教文是山上长出来的树林,竹林里滴下的露水,野菊花见风才开的朵儿,地下的石头。石头上的泥巴,是肥地里的地蚕、蚯蚓,是水沟边的野芹菜,是大姑娘愁嫁的叹息,是隔壁嫂子高声气的骂人腔,是乡下汉子伤心时止不住的浊泪,是庄稼丰硕的子实,或秋封住的瘪籽儿,是村头村尾长了几百上千年的老树,老得有了气场了,逼慑人见它一回,就悟透一回。我的散文,真是土性呀!土性得能闻见泥巴的新鲜劲儿。我不怕别人笑话我土。我就是土嘛!我生成就不是个城里人,因此就做不出城里人的做派。我倒是有了许多的城里朋友,他们喜欢我的土劲儿,他们说自己其实是栽在花盆里的,而我是长在野地里的老老的、劲劲的荆条。我便更加地愿意做成我的土呀,我想,这年头,保持一份土性,不易哩! 我是安安静静地写着我的土性的散文了。我不主张,也不救赎;不喊叫,不张牙舞爪;不做姿态,不平白无故吓人一跳;不治气,不扭着脖颈与人脸红;不骚情,不跟在小媳妇屁股后头做赖皮。我好像积攒了一辈子了,破旧的屋子里,角角落落的,都有了些物件儿,时间久了,有些竟想不出它们的样儿,天晴好了,我会把它们翻出来,在大太阳下晒晒,晒去了霉气,叫它们松暄了,如是衣衫,穿上身,好吸了我的汗水,给我保温,如是被褥,冬夜里裹上身,太阳的气味也便裹住了我,我好做与太阳有关的梦呀,一切都会与生命力接通。我的散文中的文字是静静的,即便有些响动,也是蚂蚁那种响动,林子里风走动的响动,是泥巴错开缝子的响动,是庄稼拔节的响动,是火塘里的蓝色的火苗儿舔着吊壶底儿的响动,是歇下身子后乡下小两口儿你咬我我咬你的响动。我常常就自信起来了,我的散文的文字,分明是用乡下最劲道的泥巴捏造成的,反复地揉搓,踩踏,脱出胚子,架在火里烧出来的,倒像极了乡下古老的粮食呵,是刀耕火种弄出来,一丝一股地都与土呀、火呀相关联了。我的文字就是泥巴的活版,古古的,老老的,土土的。我不指望它们闪闪发光,我只要它们土头土脑,有地气,有水汽,有人气,哪怕就是乡下常见的尿臊气了!这样的文字,有营养,养眼,有时,还能顶饿。说我土,我就土罢。喜欢我的散文的朋友们,你们是我的精神支柱,你们也是土的,这样的土,叫写的人和读的人,都真实,有自然气,有人的气味! 后记 两年前,我在新浪和中国散文网上开博时,我就明确知道,自己是老了。别人的老,大多是怕病,怕风,怕死,怕儿女远游不在身边,怕别人借自己的钱。我则是用钱大方了,见个可怜人儿,便不自禁地想施舍几个散碎银子;不喜欢热闹的地方,怕见熟人;怕听儿子在远方来的电话,他的成长老是在揪扯我的心;爱吃家常饭菜了,冬天里喜欢喝羊汤,就了火烧馍,美其名日补气,试想,这么一把年纪了,纵有气,还能再补进多少呢?自慰而已。还有,就是喜欢写点什么了。 我生于1963年正月年节后的第四天,是个再穷的人家,也要想法喝口油汤的节口。所以一生中,虽苦,却也算命好,风风雨雨、饥饥饱饱地过来了。出这本书时,我快五十岁了,五十岁在中国是个大关口,孔子说知天命,我说是知来日来生,什么也不纠缠了,什么也想透了,什么也从未想透。此生走来,该上的学都上了,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班、创作培训班、党校培训班,学中文,学经济,学文学,学行政管理,还学领导艺术,这样的学历,杂乱了些,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勾当,注定做不出大事。工作后,当过教师、文化馆创作员、党委政府文秘人员,及后当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县长,现在安康日报社任职。于官,做得不进步,少于人言;做人,做得坦白,不与人言。个人生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别人有的媳妇我也有,别人有的儿子我也有。有一处自己的房子,房子里安一个自己的书房,知足了!临近五十回想半生,简单而曲折,普通而充实,若余下时间能守晚节,便可以提前盖棺了。 开了博客,是冥冥中的一种压力。于是,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写了一百多篇散文,多数在各种报刊上发表过。2010年,在西安文友们的鼓励下,出版了一本散文集《风吹过秦岭》。这本书,对我是一本正经的书,我的心血在里面,半生也在里面。又是一年多过去了,写了、发了又一批散文了,现在,我想出第二本散文集了:写作如抽大烟,有瘾,又如正经的庄稼把式,今年种了地,明年还想种。 收入书中的散文,主要发表在以下报刊:《十月》、《延河》、《美文》、《海燕》、《记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代表报》、《安康曰报》、《诗选刊》、《散文选刊》、《延安文学》、《陕北》、《西安晚报》、《太原晚报》、《陕西日报》、《西安日报》、《散文视野>、《大家散文》、《群众艺术》、《秦岭》、《旅途》等,感谢我的编辑朋友和老师们,他们总是给我格外的鼓励。 也许正是因了能写点东西,我于今年11月调《安康日报》工作,离开了工作生活了9年的宁陕县,离开了贴着鼻子的秦岭。挑战?机遇?抑或其他?有朋友说,天道酬勤,你终于做了自己想做的事了;也有朋友说,可惜了的,写作是害了你了,那朋友意思是我还能干出惊世骇俗的大事的。我明白,这一调动,官不成其为官了,权不成其为权了,正经是个干活的了。要办报纸,卖报纸,要搞安康的报业传媒集团,要求人,要谋划市场,想用钱了得自己挣下,想一想,苦日子不是结束了,是又开始了。又想,于我,生活是懒散人打拳,有一招没一招的,无所谓架势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想能写更多的一点点东西了。 本来想请个大家,给写个序的,想来想去,还是用了自己的一篇稿子代了。这稿子发表后,许多文友说成,写散文这样写,就成了。名人作序好是好,可于我,却是丑人儿戴个花帽子,更显得丑了。还是天成些好。我给自己的书房起了个糙名字:井书房。井底之蛙,也有天空呀,就是这么个意思,有点矫情哩。 我在《风吹过秦岭》的后记中,留下了自己的联络方式,这回,还是留在这里:linynncn@163,com,朋友们愿意,就联系我吧,或者上我的新浪博客:刘云的博客。我在汉江边上恭候大驾。 刘云 2011年12月21日于安康井书房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