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刘轩所著的《因为是亲人我才告诉你》是刘轩以父亲刘墉文章为本,发表“儿子高论”,结集而成。如同封面,二人各据一方,各想各的,各有见解,他不必同意我,我也不必尽信他,与广大读者分享关于职场、情爱、人际交往、乃至生命意义等等诸多话题的看法,鼓励倡导乐观、奋斗、阳光的人生态度,并与众读者一起分享待人接物、修身处世的人生经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因为是亲人我才告诉你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美)刘墉//刘轩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刘墉、刘轩所著的《因为是亲人我才告诉你》是刘轩以父亲刘墉文章为本,发表“儿子高论”,结集而成。如同封面,二人各据一方,各想各的,各有见解,他不必同意我,我也不必尽信他,与广大读者分享关于职场、情爱、人际交往、乃至生命意义等等诸多话题的看法,鼓励倡导乐观、奋斗、阳光的人生态度,并与众读者一起分享待人接物、修身处世的人生经验。 内容推荐 刘墉、刘轩所著的《因为是亲人我才告诉你》讲述父亲刘墉住纽约,儿子刘轩毕业后在台北工作生活。两人分别居住在地球两边,刘墉每个月会写一封信给儿子刘轩,从衣食男女到社会热点,包罗万象、无话不谈;刘轩回复或和父亲不谋而和,或针锋相对……父子二人同样观点鲜明、独具个性。在本书中,刘墉和刘轩将近年的往来邮件忠实呈现。《因为是亲人我才告诉你》经由出版的机缘,与广大读者分享关于职场、情爱、人际交往、乃至生命意义等等诸多话题的看法,鼓励倡导乐观、奋斗、阳光的人生态度,并与众读者一起分享待人接物、修身处世的人生经验。 目录 序 我家的相对论 01. 抽象的男人,写实的女人/抽象的男女,现实的人生 02. 男人的面具/英雄的宿命 03. 防人之心不可无/这是个可悲的事实 04. 经过淬炼的宝剑/燃烧生命的狂人 05. 兴奋(High)到最高点/暖场的学问 06. 媒妁之言多幸福/终身大事,谈何容易? 07. 更相似!更相容!/不只有相撞,才知道缘分 08. 巨额的赡养费/离合悲欢总是钱! 09. 恒星的陨落/时光的飞逝 10. 老神在在/叛逆基因 11. 何处有鬼神?/投射之中有希望 12. 法国餐优雅吗?/吃饱了再说吧! 13. 什么是公平/什么是不公平 14. 交换婚姻/离婚的代价 15. 人性的卑劣与崇高/数字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 16. 爱情要跳槽/婚姻不能早退 17. 何必管太多/做个自由的美梦 18. 情到深处总是伤/伤到深处总是情 19. 其实我们很优雅/将心比心 20. 谁是纽约客?/纽约,我爱你,但你让我很沮丧 21. 不做香蕉夹心人/不中不西,不如又中又西 22. 留住我们的人才/人才需要流动 23. 你还会不会选择我?/做错的事跟做对的事 后记 试读章节 抽象的男人,写实的女人 我的乒乓球教练常怨女生打球笨。明明告诉女生:“对方来的是‘旋转球’,必须瞄准桌子外面打,球才会落在桌子上,如果往桌子上打,反而会被旋到桌外。”男生多半一听就懂了,可是女生不知道为什么,死心眼,她们非往桌上打不可。 我回家对妻转述。太太居然一笑,说如果是她也一样,当然往桌上打,哪有往桌子外面打的道理。还加一句:女生比较实在,朝哪打,就是朝哪打,不像男人那么鬼。 怪不得医学上早发现,对抽象的东西,女生比较不行。小学、初中功课比男生棒的女生,常常上高中碰上数理化的东西就不如男生了。 (哈佛大学的校长为了说这道理,甚至得罪了一些女生。) 男人开车,一边左转右转,一边回忆前面转过的路,甚至会看日光和阴影,计算自己的方向;女生不同,她们重视的是眼前,因为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后面的还不知道。 男人记地方,常会说过了哪个路口,数几个红绿灯,向哪转。如果约在十字路口碰面,男人常说在东北角还是西南角。 女人则可能怨:“去你的东西南北!只要告诉我那里有什么大楼,旁边有什么明显的商店就成了。” 女生这么说,也是因为她们“实在”——何必谈方向?方向太抽象了,那里有棵大树、有个公园、有家7一11便利店,不是比什么都真实吗? 连看电影,男生女生都不一样。 中学男生特爱看外层空间冒险的电影,中学女生却着迷写实的偶像剧。你如果笑那根本是胡闹、怎么看怎么假,她八成回一句:“你看的外星人,更荒诞!” 至于中年,男女差别更大。男性常有童心,好奇,40岁还爱看战争科幻。但是如果你问女士们,她们八成只爱看写实剧。科幻片要她想象,跟打球一样,她想不出来。写实剧却能令她感同身受,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 以前对这男女的差别,我搞不懂,只觉得女生缺乏想象力。活了大半辈子,才渐渐想通,女人对抽象的东西不感兴趣,是生物进化赋予雌性的本能。 女人必须“实在”,因为养孩子和柴米油盐比什么都实在。连小鸟都如此。不久前,我家院里有知更鸟做巢,我过去偷看,每次才走近,那孵窝的雌鸟就会飞出来对我鬼叫,还有几次居然俯冲攻击我。 只要雌鸟一叫,公鸟必定赶来,一起站在树头对我吼。 而当我离开,才转过屋角,雌鸟看不到我,就不叫了,立刻回去孵窝,好像再也不担心。只有那公鸟会继续跟着我,甚至飞过房子,看我是否真走远了。 雌鸟不能多想,多想蛋就会着凉;公鸟不能不远虑,否则一家就可能有危险。 狮子、老虎也一样。虎妈妈生了几个娃娃,孩子小时候可以跟虎爸爸抓抓咬咬地玩耍,但是才长成青少年,便开始被虎爸爸排斥。就算不排斥,成年的老虎也会自动离开家,它四处撒尿做记号,表示那是它的地盘,它要有它的世界,它的世界是它未来孩子的家。 雄性天生是要探险、要开拓的。 那些渡海的先民,90%都是男人,男人天生对地平线、海平线后面的世界好奇,于是他们走出去。 有些半路遇险死了,有些到达了新生地,再回头,把女人接去。 雄性也是天生要出去觅食的。有些鸟,譬如巨喙的犀鸟,甚至会衔泥土把孵蛋的雌鸟封在树洞里,像是出征的战士为妻子挂上贞操带。 当然,远征的战士常死在战场,觅食的雄鸟常死在枪下或爪下,那些守着窝的女人或雌鸟,就失去了依靠。她们除了继续把孩子带大,还得工作养家,她们成为可怜的单亲妈妈。 我相信那些妈妈必定变得较有方向感。因为过去她们只要守着窝,等丈夫归来,不必走远。现在她们得离开窝,而且自己找路回家,家里有嗷嗷待哺的娃娃。 总想起以前在兰屿,看一个妈妈背着孩子,整理丈夫打回来的鱼,她把鱼一条条挂在屋前晒干,虽不说话,但脸上洋溢出一种安详满足的表情。 总想起年轻时,把薪水袋交给太太,她一张一张数,我问为什么数了又数,她说她从小就喜欢这样,觉得有好多钱,就算不花,数一数,听那声音,也很满足。 总想起院子里的知更鸟做窝的时候,公鸟忙着把干草和小树枝一次又一次衔到枝头。雌鸟忙着编织排列,还不断坐上去,扭动着胖大的肚子,把窝的形状压出来。 男人天生爱探险,要为孩子找一个新天地;女人天生较现实,实实在在让孩子长大;男人天生要远行,远行是为家;女人天生爱守家,守家等着丈夫归来。 男人是耙子,女人是篓子。 男人抽象,女人写实。P8-11 序言 我家的相对论 刘轩从小就常跟我抬杠。更正确地说,是我从小就训练他跟我辩论。我这么做,是因为我们是亲人,我希望教会他明白“真理愈辩愈明”,既是真理又何必问是谁说的,父子应该有平等的发言权。另一个原因是他当着全家批评我,而且能得到掌声,他被我公开批评也就没什么丢脸了。这种作法始于“餐桌论坛”,我常在吃饭的时候批评他,但是讲完之后一定会让他答辩。我也给他制造机会,要他主动提出对“老子”的批评,譬如对我有什么不满,爸爸有什么缺点等,并且在他发表之后一定鼓掌叫好。我们家这种餐桌论坛还有个特色,是奶奶、公公、婆婆、妈妈、甚至才会说话的妹妹都当裁判,而且在“两边”说完之后,由大家投“赞成票”。记得有一回,谈到试婚问题,居然全家都投赞成票,连八十多岁的老奶奶也举了手,可见我家的观念有多新。 刘轩上大学之后,每次他回家,照开批判会,只是因为他太少在,对他的生活,我没什么好说。于是成为学术讨论,多半是他由我的餐桌演讲里“找碴儿”。他念的是哈佛,受教于一堆高杆的老师和同学,见解常常令我吃惊,尤其因为他是学院派,总“持之有故”;又是街头派,跟各阶层的人打混。既有理论又有实际,令我不得不服,甚至完全改变原先的观点。我后来常在跟刘轩谈话时引用他举过的例子,可恨的是,我记得,他却多半忘了。非但忘,还大转弯,又转了个方向,我猜他八成是存心气我。 这本书就是刘轩以我文章为本,发表“儿子高论”,结集而成。如同封面,二人各据一方,各想各的,各有见解,他不必同意我,我也不必尽信他。由于多半我先写,他才针对发表,所以我总是处在挨打的位置。本来想将书名定为《父子相对论》,但是《因为是亲人,我才告诉你》好像更符合这本书的主题,所以便改为这个名字。是亲人,所以有更深的感情,有些话才不得不说。 希望大陆的读者能喜欢我们父子的对话,更希望可以通过这本书让彼此深爱的父母和儿女找到沟通的桥梁。 后记 最近整理修订这本书的电子档,四十几篇文章,压缩过后的档案才不过388KB。 388KB!网络几秒就可以下载完毕。我们父子“奋斗”了两年的文字,竟然远不及一张数码相机的照片大小。 现代的信息很容易被压缩,但解压后才看得出名堂。对于这本书来说,无法压缩的是我们花在上面的时间以及整个过程中培养出来的父子情感。 我老爸很忙,手上总是有两三本著作在同时进行。他现在已经很少应邀为他人撰稿。为了不增加他的负担也算是对老爸的礼让,我总是让他先给我文章,由他决定题材,我读了之后消化两天再写回复。因此我的文字总是跟着他的走,发球权在他,而我则是在防守中“奋斗”。 有时候,他出的议题还实在很是不好发挥。有些题材我不是内行,有些更是因为自己的人生还没走到那地方,不会像老爸一样有“不吐不快”的感触。好几次我还曾半夜打越洋电话“求救”。中国的半夜就是纽约的中午,在电话另一端,老爸嘴里吃着东西,一面呵呵笑。他的笑声似乎在说:“你看,写文章不是那么容易吧?你现在知道老爸的辛苦了呢?” 但吃完午餐,他又会打来,劈头就给我十几分钟的“演说”。其中包含了可以提出的反驳点,甚至例子都帮我想好,有些还是我曾跟他说过的故事。 听到这里,各位读者可能与我有同样的感觉:(1)老爸在写他的文章时,早已经考虑到了相对的观点,甚至已经跟自己彻底辩论了一番;(2)他的记性真好,我十几年前说的话也不放过;(3)我绝对不能照他的建议写我的回复,不然就没意思了! 各位读者,请放心,每个回合的文字,最后都是我自己想说的,因为他是我的亲人,所以我才敢这么写。虽然我的文笔没有老爸的洗练,论述没有他的周到,但我写的是我这个年龄,靠我的经验、我的生活背景、我接触过的人、事、物所得出的结论。如果各位觉得我的论点不够完整,请多多包涵!我虚心接受您的指教。毕竟这本书不是面面俱到的,而我和父亲希望的,就是制造一个两代能够讨论的空间。 这些文章有些上传到博客后,有很多读者在我们父子的博客留言。里面当然有很多“姜还是老的辣”之类的回应。但出乎意料,竟然有不少网友拥护我的观点,觉得我说的东西比较贴近他们的生活。哈!看了真爽。至少,我和老爸在QQ上的博客点击率已近破一千六百万人次了。很荣幸有这么大的网友群为我们父子撑腰!这也是让我继续写下去的动力。 最后,祝各位都能与身边所爱的人维持良好而理性的沟通。 S1ricere]y、yours, 刘轩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